設置
書頁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向伊犁進發以度假的目光來欣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龍打算開著那臺比較新的六九車過去。

  長途開車,車況好點兒自然是比較有保障的。為了安全,他把車子拉到運輸公司,讓幫忙給保養一下。

  一直和運輸公司有業務往來,他這邊來的合作伙伴也是一直從運輸公司找車,所以那邊對李龍也挺熟悉,保養車這種小活,人家很愿意干。

  半天時間車子保養完,李龍要走的時候,顧曉霞給收拾衣服,又讓他帶一些干糧。

  “馕、肉干都帶上一些。雖然沒去過,但聽你說著那邊有好多無人區,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多準備一些沒壞處,反正有車拉著,大不了最后拉回來。”

  “行。”李龍笑笑。

  “帶個大衣吧。那邊應該比咱們這邊還冷一些,晚上說不定能到零下,在車里穿厚一些,暖和一些,別病了。”

  “好。”

  “再帶一些藥,常用藥備上,萬一有啥不舒服,早早把藥吃上。”

  李龍也是頭一回見顧曉霞這么嘮叨,不過知道都是為自己好,便都一一答應。

  一來一回要好幾天,所以這天晚上李龍想著多交幾次公糧,結果一次后就讓顧曉霞給止住了。

  “別……明天你還要趕路,這么長的路,太累了容易出事……”

  雖然李龍明明能感覺到顧曉霞其實也挺想要的,但就在這個時候忍住了。

  那就摟著說會兒話吧。

  “說了多次了,咱們有空了一起去旅游,結果就去了一趟燕京,我看等明明昊昊放暑假了,咱們出去玩吧。”

  “那時候你哪有空?收了貝母又要收蘑菇干……”顧曉霞對李龍在收購站忙的那些事情自然是知道的。

  “讓你爸顧著就行。總不能離了我就不轉了,大不了收的貨先存著,等我回來再賣。”李龍說道,“一年到頭都看顧著生意,還不能閑了?”

  其實他自己是有閑的時間的,有些時候出去辦事,順便就休息了。

  主要是顧曉霞,一年到頭都在縣里面。

  話說其實這才是這個年代人的常態,就這一代人,六七十年代,甚至再往上,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許多人就在本地工作忙碌了一輩子,沒出過疆甚至連地區都沒怎么出去過。

  而偏偏又是這個年代的人,也是出去最多的。但凡有一個出國定居了,有可能一連串的帶動一幫子人出去,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地方,有許多過去的人,還都有點關系,沾親帶故或者同學什么的。

  出去的人覺得正常,沒出去的人也覺得正常。

  “到時再看吧。”顧曉霞枕著李龍的胳膊說,“你過去了,家里不用管,楊大姐管吃的,明明昊昊我接送,都是按正常的來。”

  多好。

  李龍笑笑:“那行,我就當探路了,說是那邊的風景非常的好,等我看好了,有空咱們一起過去。”

  其實這個時候的人出去玩,特別是小縣城的,并不是特別看重風景,反倒是喜歡去看大城市的熱鬧場景。

  李龍只是覺得有好地方,無論是風景還是人文,去過了,有機會看能不能把家人帶著一起過去。

  原本應該過得從從容容游刃有余的,現在感覺匆匆忙忙,雖然不至于連滾帶爬,但卻感覺好像永遠干不到頭似的。

  沒必要嘛。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龍把顧曉霞給裝著的衣服包放進車后座,又帶了一包肉干,再去馕店買馕。

  這回他去的晚了點兒,第一坑馕已經賣了一半,李龍也沒挑,把剩下的七八個馕給買走,開著就往西而去。

  他今天的計劃是一路開到精河,在縣里住下來,第二天過果子溝就行。

  嘎斯六九車底盤高,所以路況就算不好,至少開著沒問題。

  當然跑長途,舒適性不如伏爾加,但至少安全性有保障。

  至于舒服,先別提吧。

  路過石城的時候李龍沒停,他在奎屯這里也沒打算停。才和二哥見過面,李安國過年回來,走的時候李龍給帶了一些肉干。現在李安國的工資漲了一些,一個月加獎金,開工的時候能拿到一百多點兒,很不錯了。

  從這回過年回來,給老爹老娘帶的東西多了不少就能感覺出來,他們一家的生活也好多了。

  過奎屯兵站的時候,太陽已經快到正中,李龍猶豫了一下,還是沒在這里停,而是繼續往前,下了國道進了烏蘇才停下來,吃中午飯。

  這時候烏蘇啤酒已經生產了,當然市場的影響力還沒那么大,僅限于本地范圍,正在往整個北疆拓展。

  因為奎屯、烏蘇曾經是伊犁州的首府所在地,北疆軍區曾經也在這里,所以目前這里還算是比較繁榮的。

  改了之后影響力變小,慢慢人氣也降了下來。

  李龍在烏蘇吃了飯,這時候飯館子里已經有了大盤雞的原始種類,李龍要了半份,加了一個面。

  通常情況下,這是兩個人的份量,他一個人就吃得差不多。

  這時候雞肉的質量還是能保證的,做得好不好不說,至少是真材實料,吃著也不錯。

  吃完李龍沒立刻離開,在館子里喝著茶,慢慢休息著,打算把那一陣子困意熬過去,然后再開車。

  他這臺嘎斯六九車還是挺引人注目的,來這個館子里吃飯的人都在打量著這臺造型有點別致的車子。

  北疆汽車的私人化,要到九零年后才開始爆發,現在私人有車的并不多,所以才比較招人眼。

  李龍沒管那么多,休息完,感覺精神恢復了,便站起來,到隔壁的門市部搬了一箱烏蘇啤酒放后備箱里,然后繼續出發。

  中午吃飯的時候老板給他推薦喝一瓶的,李龍沒喝。這時候還沒喝酒不開車這一說,但李龍覺得還是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吧。

  往西開了一百多公里,到精河的時候,太陽還沒落。

  不過李龍沒打算繼續開了,他沒直接進縣城,先在周邊轉了轉,想看看枸杞的種植情況。

  精河附近原本就有著大量的野生枸杞,后來人工引種,這主要因為不管是中醫還是哈醫維醫,枸杞都是非常好的藥材。

  再加上自治區在八十年代初把枸杞列為JH縣的紅色產業,所以這里開始大力發展人工種植枸杞,越來越趨向于產業化。

  李龍關注這個,自然是是因為枸杞抗鹽堿,在開墾的荒地里種上這個,一來占地,二來也算是有點收入,一舉兩得。

  這種事情當然也不是他的創舉,上一世就有人這么干過。只不過是好幾年之后,有人想要套取退耕還林的補貼,在新開墾的鹽堿地里栽上枸杞苗子,等驗收結束后就沒人管了。

  李龍自然沒想著這樣,他要是把苗子買回去栽上的話,該澆水澆水,該施肥施肥,指望著能結果,不管是自己家里留著吃,還是藥用出賣都行。

  這里枸杞地果然不少,枸杞在天山北坡一帶種植的好處是冬天不用埋。

  為什么說伊犁河谷是塞外江南?就是因為北疆除了伊犁這一片,其他地方種絕大多數果樹,基本上過冬的時候都需要壓埋,保護著,不然的話第二年雖然能活,但不結果。

  棗、核桃、石榴、葡萄、杏、桃等等,都是一樣。

  除了蘋果和海棠果。

  伊犁則不用,所以這里種植的水果就比較多,因為不需要那么麻煩。

  想想在瑪縣,家里種了一棵品種非常好的桃樹,都長碗口粗了,夏天結的桃子也好吃,結果等到初冬的時候,要把這樹壓倒埋起來,那工程量得多大?

  壓的時候還得注意,不能把樹給壓斷了,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樹邊上挖個坑,要貼著樹挖,相當于把樹的根腳挖出來,然后再往下壓,直接把樹壓到坑里。

  多麻煩!

  枸杞就不用了,這玩意是灌木,只要根凍不死,第二年就能繼續生長,和鹽堿地里野生白刺、黑枸杞其實是一個類型的。

  李龍看著地里沒啥人,但枸杞地倒是一片一片的。

  他開著車又轉了轉,很快就發現了目標,一個苗圃,墻上還刷著“出售枸杞苗”的字樣。

  李龍把車停在門口,聽到狗叫,他沒下車。

  很快就看到有一個披著舊軍大衣的人出來,先把撲來的狗給叫住,踩著鏈子看向了六九車。

  李龍下車,問著這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男人:

  “你家賣枸杞苗嗎?怎么賣的?”

  因為李龍開著這車看著還挺高級,對方說話就有點謹慎,問道:

  “你要扦插苗還是種子苗?”

  “扦插苗啊,不要種子苗。”李龍說道,“各年的都是什么價?”

  “一年的五分,兩年的八分,三年的一毛二分錢,三年的枝子大,所以數量不多。”

  李龍來之前自然是了解過的,扦插苗就是用能結果子的原枝子壓條生根出來的苗,當年就能結果,不過因為枝子小,所以結不了多少。

  種子苗顧名思義就是用種子培育出來的苗,這種苗頭一年是不結果的,第二年雖然可能結果,但在生長期,結的果子無法預料好壞。

  換個通俗點兒的話說,種子苗,就是從原始人經過胚胎一步步發育成現代人,而扦插苗就是直接克隆一個已經進化完全的現代人。

  李龍自然是要扦插苗,畢竟這玩意兒結果多,穩定。

  “要多了便宜不便宜?”

  “看你要多少。”那個人看出來李龍是誠心想要,便說道,“我這報的是實價,最多也就便宜一兩分錢。”

  李龍算著一畝地得三四百苗,他要種的話,怎么也得十畝二十畝起,說不定五十畝起,便說道:

  “要一萬棵往上呢?兩年的。”

  “那…六分錢,最便宜就六分了。”

  “行,我再看看,你這里苗夠吧?”

  “管夠。”

  李龍又轉了轉,問了幾家苗圃,發現價格差不多,還有一家不說實話,以為李龍不懂,不報啥苗,價格倒是便宜一點兒,李龍一去看,給他看的是種子苗。

  他轉頭就走,這樣的人生意做不長。

  最后比較下來,李龍發現最劃算最實在的還是頭一家。他便開車去了那一家,給對方交了一百塊錢訂金,說是回來的時候挖。

  那老板還問了他回來的時間,解釋說一萬多棵苗子挖著需要一定的時間,到時是要找人的。

  李龍當天晚上就住在了JH縣。他來的時候找李向前開了介紹信,所以直接住進縣賓館。

  這時候出來住旅館,有些要介紹信有些不要。李龍想著長途,公家的賓館還是要保險一些。

  第二天起來后,在縣賓館吃了早飯,然后開車離開。

  精河往南,從沙山子進入北天山,有條精伊牧道,一直是不少越野愛好者穿越北天山的熱門道路。這條路能夠直接走到YN縣。

  李龍上一世曾經在不少短視頻里看到有人介紹這條怎么樣,還知道后來在這條牧道邊上修了條577公路,成為伊犁河谷通往北疆的第二條全天候等級公路(獨庫不算,因為是季節性的)。

  李龍其實是有打算想從這里過一下的,不過想想還是算了。這時候季節不對,山里可能才化雪或者沒完全化雪,走不好陷進去,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找人救都找不到。

  一路開到賽里木湖,明顯能感覺溫度降了下來。李龍把車子停在湖邊,下車后就感覺到了很大的風,吹的衣服獵獵作響。

  如果說精河那邊中午的溫度差不多到二十度左右的話,現在這里的溫度已經降到了幾度,估計到晚上肯定到零下了。

  他看著湖里還有冰凌子,彎下腰摸了一下水,刺骨的冷,李龍急忙回到車里,把大衣穿上,這才開著車繼續前進。

  他上一世去賽里木湖都是趕夏天,五六月份去,這時候早暖天雖然涼,但溫度至少在零上,而且湖邊的野花也開了,看著很漂亮,大中午也不冷,不像現在,純受罪。

  雖然不知道三四十年后開春到賽里木湖啥樣,猜測應該差不多。

  他很佩服那些冬天到這里來看冰雕的,那么大的風……咦,利害。

  進果子溝,路況明顯不好起來,李龍開著小心翼翼的。好在早有思想準備,盡量的慢,有車過來相會的時候,也盡量避開,多觀察,算是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一出果子溝,明顯感覺到春天的氣息,草已經綠了,樹上也有葉子了,搖下車窗,感覺風都是柔和的。

  在蘆草溝吃了頓丸子湯,繼續往伊寧進發。

  和劉高樓約好在伊寧見,李龍就沒去霍爾果斯。

  經過清水河的時候,李龍在這里略停了一下。

  不得不說,和這個曾被人戲稱伊犁第一鎮的清水河比,瑪縣的那個清水河,在發展上差得很遠。

  也是沒辦法,畢竟這里地處交通要道,無論是伊犁出來從果子溝走,還是來回霍爾果斯口岸,這里都是必經地,發展自然會好。

  過清水河之后一路往東,途經霍城、惠遠古城,巴彥岱,然后就到了伊寧。

  劉高樓給李龍約定的地方在花城賓館,他怕李龍不清楚地方,還給他詳細說了一下。

  這里也是官方的招待所,不過這回不用李龍出示介紹信,劉高樓已經把房間開好了,他入住就行了。

  李龍到的時候劉高樓不在,不過給李龍留了言,說他出去辦些事情,讓李龍在賓館里休息休息,晚上之前他就回來了。

  李龍其實倒是真不累,他干脆出了賓館,在附近轉了起來。

  花城賓館斜對面不遠就是大世界,開春不算是特別熱的天氣,但這里已經非常的熱鬧了。

  烤肉、烤包子,來來往往往的人,這里的民族人比例明顯比瑪縣要高的多。

  這些人看李龍的目光也多種多樣,有些人驚奇于他的高大強壯,有些人熱情的打招呼,希望他能買點東西,有些人無視他,還有個別人的目光中帶著敵意,還有些人則鬼鬼祟祟的觀察著他,似乎想要看看他身上有沒有錢。

  李龍觀察力敏銳,能感覺到絕大多數人都是友善的,但那么個別人不太讓人舒服的目光,感受就尤其明顯。

  李龍沒管那么多,在瑪縣他同樣感受過類似的目光,反正對他來說沒什么影響。他這么大塊頭,威懾力足夠,那些不懷好意目光的主人,通常情況下都很謹慎。

  隨便找了一家味道聞起來不錯的攤子,給熱情的老板說了一聲,要了二十串烤肉,兩瓶啤酒。這時候天氣還不足夠熱,沒有格瓦斯,只有本地土釀的啤沃和瓶裝啤酒。

  一路開車都沒喝,主要是為了安全。現在到地頭了,喝兩瓶沒問題,反正酒量在那里,兩瓶就跟飲料差不太多。

  吃飽喝足,算賬走人,味道是真的不錯,李龍想著有空還要過來嘗嘗。

  繼續沿著解放路往東走,來來往往不同民族的男男女女,異域風情是真的很濃。

  上一次過來的時候真沒感受到,可能因為上一次是冬天,而且注意力也不在這上面。這回有心思慢慢欣賞了,感覺是真的不錯。

  嗯,美女很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