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按照空裝局的想法全面裝備,新飛機先不說,僅僅是已經生產出來的那部分戰7,換起來就不是小數字,萬一有什么問題,那真是瞎折騰了。
高振東點點頭:“嗯,這是好事情啊。行,到時候我一定到!”
作為一名幾十年后的過來人,特別是看過天涯六比零的,他很清楚,一套超前的雷達設備,對于空戰來說有多么的重要。
花旗海軍對F14A一直念念不忘,其實湯姆貓的機動性什么的尚在其次,最喜歡的還是那套看得遠打得也遠,威力還賊大的雷達不死鳥組合。
當然,湯姆貓夠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畢竟性能是暫時的,帥才是一輩子的事情。
這些“不重要”的要事說過之后,雷達所的同志們才說起了他們的來意。
“高總工,我記得有一次開會的時候您提到過,不需要空中的飛機,也能讓反艦導彈射程超過50公里……”
高振東笑了起來:“猜到了,估計不只你們急,還有其他同志也很急吧?”
雷達所的同志也笑了,高振東指的是誰,他們清楚得很:“對對對,他們比我們還急!哈哈哈。自從上次會議過后,他們已經不止一次催促我們了。”
上次會議高振東剛起了個頭,就被防工委領導給掐住了,因為當時的環境的確是不適合說這個事情。但是聽了個開頭的海軍那邊的同志,卻是急得不得了。
自從遠程兵器開始出現在戰場上以來,射程就始終是最終極的追求之一,但是海軍和空軍不同,受到地球曲率天然的影響,其射程在沒有其他裝備協助的情況下,就被死死的限制在了50公里之內。
這和兵器本身的性能都沒關系,而是被視線所遮擋。
現在聽到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能把射程突破50公里,換誰都會急。
海裝局的同志也來了的,聽見他們的對話,也笑了起來:“高總工,明人不說暗話,我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我們。”
這也沒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家都是明白人,再說了,這事兒想躲也躲不掉嘛。
高振東笑得更厲害了,這話聽著耳熟!
他好不容易止住笑,神色開始正經起來。
“不過我先說好啊,這種技術不是百分百有效的,存在失效和誤判的可能性,而且并不算很低,同時會受天氣的影響。”
海裝局的同志不當回事兒:“我們能預計到,沒關系,有總比沒有強。”
要突破地球曲率的理論限制,哪怕他們不是搞具體技術的都能猜得到,這東西的效果,必定比正常的雷達要差。
要是這東西比正常的雷達,比如同等條件下空軍那個居高臨下的雷達還強,那他們反倒會擔心了,這就不正常。
“對啊,高總工,就連雷達自己,也是會受天氣影響的,這個沒什么關系。”雷達所的同志道。
高振東搖搖頭:“這個技術受天氣影響的麻煩在于,對于影響程度的評估沒有普通雷達那么容易,也就是別說定量了,就連定性都比較困難。”
海裝局的同志笑道:“不管怎么說吧,這東西有沒有用?”
還別說,他還真會抓主要矛盾。
高振東點點頭:“有用,而且是能達到戰術運用所需的程度。”
這東西如果沒用,我們就不會在買了幾套試用之后,就直接仿制,在所有的主力護衛艦上全面鋪開使用。我們那時候技術雖然可能不太行,但是眼光可是高得很。以至于有個別精明的國家,軍購的時候原則就是“別的不要,照著東大人的型號給我來一套”。
所以對于其有效性,高振東是一點兒不擔心,上三常嚴選,而且是在他條件最為艱苦時候的選擇,必定有其過人之處。
“那就行了,有用就是它的本事,用不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海裝局的同志很是四海,甚至主動就把責任先攬到自己身上了。實際上同志們都知道,能值得振東同志主動提出來的,別看他嘴上說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在這些缺陷背后,必定有一個能解決的問題,而最重要的,正是這個問題。
這個新技術也許有效性較低,可利用環境狹窄,會受天氣影響,但是它只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反艦導彈超視距打擊的需求,那這東西就值得搞。
人無我有,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比人有我精更重要。
“對對對,高總工,搞不好,那是我們的問題,您就快說吧。”知道高振東說這些話,只是先給他們打預防針,明確技術缺陷,交代清楚技術背景,讓同志們對這個技術的總體有個清晰的認識。雖然如此,但是雷達所的同志們還是沒忍住。
換誰都忍不住。
高振東點點頭,該說的都說了,那現在也該把該拿出來的都拿出來了。
“我想,同志們其實應該知道一些超視距雷達的實現原理吧?”高振東沒有急著和盤托出,而是先問了一個問題。
雷達所的同志點了點頭:“是的,我們考慮過長波雷達,這種雷達的電磁波是能達到沿著地面爬行的效果的,但是我想高總工您也知道,這東西缺陷太大了,就算是不考慮精度問題缺陷,想要用到軍艦上做雷達,也實在是不太可能。”
長波是個好東西,一直到21世紀,對核潛艇通信也離不開這東西,但是在當前的技術環境下,長波精度差對目標大小有要求也就不說了,關鍵是這東西的個頭,想要做雷達,當前在軍艦上幾乎是不可能的。
長波又被稱為地波,是比較常規的超視距雷達三劍客之一。
同時長波也是最容易實現、最容易想到的超視距雷達原理。從理論上來說,長波雷達和普通雷達沒有任何區別,也沒涉及到稀奇古怪的其他東西,但是越簡單的東西,缺陷可能就越明顯,分辨率、體積規模,就是它的硬傷。
所以雷達所的同志們能想到這東西,但是卻沒法把地波(長波)雷達做到船上。
高振東笑道:“嗯,這東西用在地面上還可以,但是要用到船上,個頭是大了點。不過這個東西你們也別停下,長波雷達的基礎研究別落下,這東西啊,我感覺日后有大用……”
長波雷達是真能對付花旗佬的隱身機的,就連52D上都裝備了很多,要說沒用那肯定是扯淡,一想到夜鷹、猛禽剛面世,就有一根大棒等著它們,高振東就樂得不行。
不過他現在也沒法明說,只能說“感覺”。
好在高振東的感覺,別的單位重不重視不好說,但是海裝局空裝局那是絕對重視的:“行,長波雷達的研究,我們就算沒法大筆投入,但是盡量保證其研究的延續性和技術的儲備。”
高振東點點頭,轉頭問雷達所的同志:“那天波你們有沒有考慮?”
“天波?我們倒是收到消息,花旗人搞出來天波雷達,但是對于這個雷達我們還不是非常的了解。”雷達所的同志頗有一點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驚喜。
根據情報,花旗人在61年搞出來一種超視距雷達,能看好幾千公里,同志們在驚為天人眼饞不已之外,只大概知道這個雷達用的是天波,但是更細的就不知道了。
高振東搖搖頭道:“天波用在這里也不行。天波是利用大氣中的電離層對短波信號進行反射,來達到超視距的目的,但是這個雷達在當前技術條件下有幾個大問題,導致它的前景暫時比地波雷達還不如。”
言下之意,如果說地波雷達自己還支持保持研究的話,那天波雷達暫時連研究的想法都沒有,只是高振東沒有把這話說明。
保留一條路的話高振東愿意說,但是在短時間內徹底斷絕一條路的話,高振東就很慎重了,畢竟現在他說話的份量有點重。
同志們并沒有聽出來,或者沒有去在意高振東話里的意思,反倒是一個個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果然,高總工果然對天波雷達有研究和了解。
“高總工,天波雷達有什么問題?給我們指導指導。”
哪怕自己不研究,但是能知道這東西的缺陷,真面對了這種雷達的時候也算是有所準備,能有一些針對性的措施或者戰法。
高振東其實對這東西了解也不深,但是光憑著上輩子上網了解的那些,已經夠介紹了。
“我們知道,大氣的電離層是不穩定的,同樣受地域、天氣等條件的影響,這就導致天波雷達有個大問題——它不但受天氣影響,而且哪怕是電離層依然能滿足工作的基本條件,但是不同狀態下的同一片電離層,能反射的波段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天波雷達除了雷達本身之外,還得保持對電離層的監控,并對波段進行選擇。”
同志們一聽這個,就倒吸一口涼氣。
“對電離層的狀態進行監控?”如果說在一定程度上變換波長以應對電離層變化,這一點對同志們來說問題不大的話,那么對電離層進行監控這一套額外的東西就明顯超綱了。
“這事兒難搞。”
“難怪花旗佬那個天波雷達那么大一片,我還奇怪短波為什么需要如此龐大的結構,原來是這么回事。”雖然我們的同志對天波雷達沒什么深入研究,但是托衛星的福,花旗佬的那個天波雷達大概長什么樣他們還是知道的。
高振東補充道:“而且天波雷達還有個問題,它是個遠視眼,近處的地方看不見,而且這個‘近處’實際上挺遠的,也就是說近界盲區非常大。”
“這是為什么?”
“因為波束有寬度,而且電離層很高啊。離地面最近的電離層D,高度就高達50100公里,用三角函數算一算就知道,想要發射信號和返回信號之間不至于產生干擾,雷達和目標之間的距離就必須足夠遠才行。我算過,這個距離,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大概是300公里以上!”
海裝局的同志差點跳了起來:“300公里?也就是說,天波雷達在自己眼皮底下300公里范圍內是個瞎子?”
花旗佬自然不可能把天波雷達的參數都公布出來,所以同志們只知道這東西能看幾千公里,非常眼饞,但萬萬沒想到,眼前有300公里看不見。
高振東點頭笑道:“對,絕對不會小于這個數字!這是理論和技術條件決定的,花旗佬就算嘴上不說,但是他們突破不了這個數字!”
花旗佬和白熊一樣,在武器參數上報喜不報憂,拼了老命的把對方往軍備競賽的泥坑里拉,屬于是傳統藝能。
“300公里,那在船上是沒法用了。300公里范圍內看不見,這仗也不用打了。”
高振東點頭補充道:“天波雷達用于遠程早期預警是有用的,但是用在船上現在還不行。而且這東西規模大造價高可靠性一般,作為戰術裝備,其可用性堪憂。”
上天無路,遁地無門!
雖然地波天波都被高振東否決了,但是海裝局和雷達所的同志們的心情卻是越發興奮起來!
高總工既然能這么篤定的否掉地波天波,而且還這么有理有據,那只能說明一件事。
——在他手上,還捏著一種能在艦艇上實用的超視距雷達技術!
“高總工,那您的解決方案是?”
高振東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拿出來一根光纖。
“同志們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嗎?”
“知道,光纖!”不是,這是討論雷達,你整根光纖出來是什么套路?
知道您在光纖方面最近有很優秀的成果發表,但是這時候拿這東西出來好像也不搭界啊?
的確,光是電磁波,雷達波也是電磁波,但是這兩種電磁波之間的區別未免有點太大了。
高振東笑道:“同志們應該知道,光纖之所以能實現讓光拐彎,就是通過讓光在光纖里產生全反射實現的。所以叫光導纖維。而我的想法,與光纖類似,讓電磁波在大氣里產生類似在管道里前進的現象,所以叫做大氣波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