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300章 你們不用站得高也能看得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說到這話的時候,空軍的同志臉上多少有幾分不好意思。

  說穿了,他們就是吃了好的,就想更好的,而且還不想湊合。這要擱十幾年前,高低得給他們來一場批評和自我批評。

  不過其他同志也沒有太多辦法,導彈這東西尺寸在那兒管著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可不是什么好習慣。

  “這……按說提升到七八十公里以上也可以了吧?”防工委總工琢磨道。

  “倒也不是不能用,就是有點可惜,明明能在更遠的距離看見敵人并發起打擊的。你們不知道,我們的飛行員從100多公里外發現目標,憋到50公里發射憋得有多辛苦。”空軍的同志笑道。

  防工委領導嗤了一聲:“嘁,你們還委屈上了?”

  有的同志倒是理解空軍的想法:“如果按照我們最大的敵人來看的話,導彈射程的確是越遠越好。”

  雖然都是在對方的艦載戰斗機作戰半徑之內發起攻擊,但是無論如何,能夠發起打擊的距離越遠越好。

  “嗯,如果真的能有100公里以上的打擊距離,就意味著我們攻擊機部隊的安全性大大增加,這一點非常有利。”

  “可是掠海飛行這一點,就決定了這種導彈的射程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再是超高能推進劑,也不能不考慮成本的問題,這種導彈是大量裝備的主力導彈,如果價格高了,裝備起來還是吃力,畢竟真正打仗的時候并不是很多,要考慮一個成本問題。”

  此時,高振東舉起了手:“這個問題不大,你們真想要的話,在尺寸變化不大的前提下,120km公里還是能做到的,而且價格提升不了多少。”

  Howoldareyou?怎么老是你?

  這是不少同志心里浮起來的想法,感覺他總是能想到辦法的樣子。

  “噢?振東同志,你有什么看法?”空軍這邊很是高興,高振東說有辦法,那就是真有辦法,而且不是那種很困難的,大概屬于是跳起來夠一夠就能夠得著的高度。

  “換液體吧!”高振東一句話就把防工系統和部隊的同志都干懵了。

  “液體?”振東同志不是最煩液體導彈的么?

  雖然都知道,因為比沖大,液體導彈的確能提供更大的射程,但是液體的壞處明顯大于好處,好不容易把液體換成固體了,現在又要開歷史倒車?

  見到同志們的神情,高振東笑了起來:“同志們可能誤會了,我并不討厭液體導彈,我討厭的是勤務性能和適裝性差的導彈,兩者之間區別很大的。只是在這之前,液體導彈勤務性能和適裝性都差。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液體導彈都是這樣。”

  聽了他的話,同志們有一點點明白過來,我們看到的是表象,但是振東同志考慮的是本質。只要液體使用足夠方便,其實也不是不能用。

  “那又把液氧煤油發動機或者硝酸煤油發動機撿回來?”空軍的同志倒是無所謂,既然高振東同志說了,液體也能很方便,那就可以考慮嘛。總不能用偏二甲肼那東西吧,戰術導彈用這個好像有點沒必要。

  高振東搖了搖頭:“不,只要煤油就行,液氧就不用了。”

  “那氧化劑哪兒來?”空軍的同志都傻了。

  高振東的手在空中揮舞了兩下:“空氣里啊,飛機的氧化劑從哪兒來,這個導彈的氧化劑就從哪兒來。”

  臥槽!!!!

  “這……你是說,從空氣里吸氣,和航空煤油混合燃燒?”

  高振東點點頭:“對,就是這個意思,這樣一來,就不用裝氧化劑了,雖然進氣道要占用一點空間,但是比起帶氧化劑來,還是要劃算得多。我們又不是往外太空發射火箭,帶那么多氧化劑干什么?低空掠海飛行,氧氣充足得很!”

  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空軍的同志想了想,自己的同志天天坐在飛機上,不就是靠空氣中的氧氣過日子嘛。

  這真的是燈下黑,天天都在用的東西,就是沒想起來能這么干。

  高振東補充道:“而且你們空軍的載具,是有初始速度的,相當于導彈最耗燃料的初段加速過程被省略了,煤油發動機只需要保持速度就好,通過慢慢加速,這個導彈即便攜帶的燃油不多,依然是能飛很遠的。”

  空中打擊之所以威脅大,就在于它的初始條件很好,高度、速度、視野都是最好的。

  “嗯,的確如此,可是這個發動機我們沒有吧?”說來說去,又回到了發動機上。”

  高振東笑了起來:“有的,包有的。不久前,黔山航發所過來承接仿制火蜂小型渦噴發動機的時候,就給他們也下達了相關任務,順帶著搞一搞數百公斤推力的微型渦噴發動機。”

  又是黔山航發所,又是早有準備!

  防工委總工啊了一聲:“啊,對對對,有這回事兒,不久前我們才把批復下下去。”

  說到這里,他對高振東在裝備研究上的提前量佩服得可謂是五體投地,振東同志總是能提前預判到同志們想要什么,并且做好部署,不知不覺中,就把最重要的事情都解決掉了。

  空軍的同志可沒想那么多,只顧著高興:“好,太好了,要不,我們把爭先62K的增程型就停下來不搞了,直接用這個多好。”

  如果只裝煤油燃料的話,那么這個導彈的勤務性能和適裝性還真差不了,煤油這東西不像汽油那么容易揮發,又不像偏二甲肼那樣有一定的毒性,也不像液氧那樣對存儲設施有較高要求。

  說得通俗點,大概就是弄個罐子裝著就行。

  海軍的同志聽了他們的建議,思考半晌,也點點頭:“我們倒是無所謂,只要維護性能和尺寸大致不變,我們就沒什么意見。便宜你們了,這么大射程對我們來說完全沒用,我們就要50公里就行。”

  對于他們來說,最理想的狀態,也就是50公里射程就到了極限,再遠也沒什么用,根本看不見。

  除非通過空中中繼,但是海軍的同志知道,直升機中繼有一定危險性,而固定翼飛機中繼,往往并沒有那個條件。

  所以他們雖然為空軍的同志感到高興,但是他們自己倒是無可無不可。

  高振東臉上笑了起來,笑得有些神秘。

  防工委領導一看他這個樣子,就知道他心里絕對有想法:“行了行了,別笑得像個猴兒似的,有什么想法,拿出來給海軍的同志平衡平衡嘛,要不然空中射程翻了一倍多,他們還是只能打50公里,多難看。”

  高振東笑道:“其實,120公里的導彈對于他們來說也不是不能用。”

  空射120公里的話,只算彈體本身,艦射能有80公里頂天了,不過艦射版本所帶的助推器又很好的彌補了這一塊。

  “真能行?!”海軍的同志比空軍的還來勁,對于他們來說,不是不想要,而是知道沒有。

  現在聽見有曙光,那哪兒還能忍得住。

  “真能行,不過不是百分之百可靠,有點兒看天吃飯的意思。”高振東笑道。

  看天吃飯就看天吃飯,海軍的同志根本不在乎這個。打仗這事兒,本來就要看天吃飯,特別是他們海空軍,天氣不好打個屁的仗。

  天氣、水文、海洋、地質這些仿佛唾手可得的資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軍事機密,或者說是在戰前需要詳細準備的資料,越是高科技兵種,越是如此。就連幾十年后可以輕易做到人手一套的低精度世界地形圖,在50年代之前都是很重要的情報,如果放到19世紀之前,那就是至寶。

  所以海軍的同志完全不在意,心情反倒是更急迫了。根據振東同志的習慣,他既然能說出壞處,那說明他一定知道好處,而且這個好處還很明顯,否則他壓根就不會先把壞處擺出來。

  “沒關系沒關系,能靠天吃飯至少能吃上飯嘛,哈哈哈。”

  見海軍的同志對此沒有異議,高振東笑道:“這個事情吧,需要多方面結合,其中有一條途徑想必同志們也想到了,那就是使用直升機進行中繼。在沒有外部干擾的情況下,這是最為可靠的方法。”

  如果敵人沒有空中力量,那么以現在的艦空導彈的射程,是夠不著在半途中繼的直升機的,光憑這一點,就能在茫茫大海上欺負死一堆國家,這個“一堆”,如果不分陣營和敵我的話,包括了幾乎全世界95以上的國家,連白熊也包括在內。

  等到他們有了雅克36/38,已經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海軍的同志點點頭:“是的,我們考慮過。不過考慮到我們的主要假想敵,這種方式幾乎是將直升機直接犧牲掉了,所以覺得有用,但是意義不大。”

  搞不定最大假想敵,那也沒什么意思,只能作為輔助。

  他說這話的時候,反倒是不急了,因為他們知道,高振東必定還有后手。

  高振東表示同意:“嗯,對,所以這種能力,在新型驅逐艦已經確定要裝備艦載直升機的前提下,一定要有,但是不能完全依靠它!因為對我們最大的敵人,形成不了威脅。”

  “不過,有一種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雖然要看老天爺的臉色,和天氣情況有關,惡劣天氣下無法使用,但是至少能讓軍艦擁有單艦超視距打擊能力,而且無需飛機的配合!”

  這個東西,高振東上輩子看得非常多,可以說,只要是個軍迷,就沒有沒見過的,只是這東西到底長什么樣,那就很多軍迷都沒見到過了,只見過殼子。

  “真的?太好了!是什么技術?”果然,振東同志就是靠譜。

  “一種雷達!利用……”高振東說到這里,轉頭看向了防工委領導。

  “細節在這里就不講了,不講了!占用同志們的時間嘛,下來說,下來說。”

  掐住!

  這和占用時間就沒多大關系了,是真不能講!

  高振東點點頭,停下了話頭,留下又高興又好奇的海軍的同志,在那里抓耳撓腮,坐立難安。

  難受,太難受了!偏偏還不能繼續問。

  就在這時,有人到來,緩解了海軍的同志的癥狀,這叫注意力轉移法。

  “領導,地質資源部的同志來了。”一名警衛戰士帶著兩位同志,來到了會場上。

  “來來來,坐坐坐。你們來得正好,和你們無關的,差不多剛討論完,接下來就需要你們的意見和建議。”防工委領導熱情的招呼道。

  地質資源部,負責礦產資源、地質地形地貌的,這也是高振東在會前想起來覺得有必要參會的部委。

  地資部的同志其實是有點懵的,作為地資研究院的技術骨干,在接到防工委的參會邀請時是一頭霧水。

  和防工委不是沒打過交道,但是這種突然的邀請,卻是不多見。

  “領導好,同志們好。”兩位同志坐了下來。

  防工委領導指了指掛在墻上的圖:“既然別的事情都說得差不多了,那我們就看看,我們接下來要在南部海域開展一些什么工作。畢竟僅僅是打點漁,放幾個人,那多沒意思。在這方面,就要地資部的同志們多多幫忙了。”

  地資研究院的同志們看見這張圖,就明白過來了,原來是這件事情。

  看來前不久的考察工作,僅僅是開始,更進一步的考察勘探,還在后面呢。

  他們也不扭捏,很直接的道:“好的,我們一定配合好工作。那……要不我們先介紹一下我們部迄今為止,在這方面的相關工作?”

  看得出來,在座的同志,對這方面應該都沒什么了解,要討論的話,還是要先介紹一下現狀和曾經做過的工作,才能有討論基礎,也算是給同志們先做個科普。

  雖然來得匆忙,但是防工委點名要的海洋資源方面的人員,他們就算是不作準備,做個科普還是沒問題的。

  防工委領導點點頭:“好啊,這個安排很好,那就麻煩兩位同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