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299章 你看這船像不像坦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京城,防工委,高振東溜達進領導辦公室,遞了一袋子東西給領導。

  “你看你,人來就來嘛,還帶什么東西。”領導嘴上說著,手上卻是不客氣,直接就打開了。

  一堆圓滾滾的土豆蛋子,這東西領導不陌生。當年打仗的時候,他幾乎把全國范圍內能吃的東西都吃過一遍,更別說土豆這種種植非常普遍的東西。

  領導有些哭笑不得,這玩意不久前才從防工委下屬單位出去,現在又回來了,只不過回來的途徑和意義不太一樣。

  “這是你給黔山弄的那個吧?現在不止黔山,其他地方也在引種雜交。”

  高振東點點頭:“對,就是那個,前幾次因為產量不夠,沒多少,這次徹底鋪開了,給我弄了一大堆,我也吃不完。請他們下次別送之外,就只有一處分點兒了,我老師、師父、朋友什么的都分了些,您還別說,這東西味道還真不錯。”

  既然已經徹底鋪開,那這件事就算是已經完滿,再弄就沒必要了。

  領導也樂呵呵的收了起來,這東西意義不小,分點喜氣也是不錯的。

  “這次請你來,是因為這次的南部海域的行動之后,大家有點想法。你知道的,重大事件之后,及時總結,是我們的光榮傳統。你作為多個新型裝備的重要參與人,你是一定要在場的。”

  高振東點了點頭,這事兒他能猜得到。不過聽見南部海域的行動,他還是有點兒沒忍住。

  “這次考察,收獲不小吧?嘿嘿。”

  領導笑著點點頭:“嗯,是啊,這么說吧,翻不起浪來了,哈哈哈。”

  高振東聽得美滋滋的:“嗯,那這個會我得好好開開。”

  “你這話說得,好像你以前沒好好開似的。”領導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快開會了。”

  兩人和總工一起,走進會議室,里面的人已經濟濟一堂,主要是部隊的同志,都面帶笑容,雄姿英發。

  高振東剛坐下,看著會議室里面的同志,突然想起個事情來:“領導,這個部門的人來沒有?”

  他在紙上寫下幾個字,領導一看,眼睛一亮:“誒,你提醒我了,他們還真沒來,應該要來一下才對嘛。你的想法是對的,部隊的同志的想法尚在其次,這個部門是應該要來才行,很多事情沒他們后續跟進,這個事情就做得不夠圓滿!”

  高振東之所以用筆寫,是考慮到萬一本來就另有安排,自己貿然問起就不太好。

  不過他是多慮了,壓根就是沒想到,而不是有安排,防工委領導連忙叫來通信員,把高振東寫的紙條遞給通信員:“你馬上找人,去請這個部委的高級技術專家來參會。”

  會議開始,高振東主要是聽,總結經驗嘛,還沒到提要求的時候。

  “……綜上,現在我們急需幾樣裝備。”

  戲骨來了。

  “一是能夠無視礁盤特殊地形,自由進行補給的補給船只,現在的島礁補給型登陸艇雖然能用,但是面對現在大量的大面積淺水礁盤,已經表現出一定的力不從心,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對于高振東當年提出的島礁型登陸艇,同志們現在用得是又爽又不爽。

  爽的是振東同志果然是走在了前面,在我們需要對大量島礁進行補給的時候,早就準備在那兒等著了。

  不爽的是,還是有一定使用限制,島礁是有潮汐的,低潮期間,相當一部分礁盤登陸艇根本靠不上去,對于使用帶來了很大的限制。就算不是低潮位,有的礁盤特點就是大,而且淺,登陸艇同樣受限。

  海軍的同志還在介紹自身的想法:“這種船不需要很大,載重有個幾噸十幾噸都行,現在主要是解決小型礁盤的補給問題。畢竟用皮劃艇沖鋒舟轉運的方式效率太低,而且載重也太小,運點吃的還行,但是裝備、材料就有點兒捉襟見肘了。一些有條件的地方,本來想整個大的,就是受限于材料運輸,現在只能暫時搞個小的,同志們還是比較艱苦。”

  高振東聽著沒好說話,你們是沒聽說過高腳屋。

  不過同志們現在并不是沒有想辦法在解決,只是辦法笨一點,效率低一點。

  船舶院的同志聽了之后,想了一會兒:“如果是這種要求的話,那么但凡是帶點兒吃水的船,都會受限,無非是嚴重與否的問題。”

  防工委總工道:“能否用直升機解決問題?”

  海軍的同志搖了搖頭:“我們現在也在考慮這個,但是一來暫時沒有能攜帶直升機的船,不過這個都好說,現在沒有不等于以后沒有。但是第二個問題就很難解決了——直升機的載重和補給方式都嚴重受限,礁盤上幾乎沒有直升機的立錐之地,補給方式單一導致補給類型受限。”

  同志們想了想,好像是這么個情況,不過船舶院的同志們倒是想起來一個東西。

  “氣墊船!我們可以用氣墊船!”

  我國氣墊船的研究是非常早的,而且出成果也早,不過后來就大概處于“然后就沒有然后”的狀態,究其原因,一來是技術,大概就是原理上能實現但是要真正好用,還有些距離。

  二來嘛,大概是因為缺少使用場景,最終讓位于別的更重要的項目。

  其實是個惡性循環,沒用途——沒投入——技術跟不上——找不到地方用。

  要說的話,早在59年我們的第一條實驗艇就已經下水,而到了這個時候,正好是在進行后續實驗艇建造和試驗的時間段。

  海軍同志這種特殊的要求,正好和這些實驗艇的情況基本一致。畢竟現在的實驗艇受限于動力,都搞不大,不過幾噸十幾噸倒是沒啥問題。

  “誒,氣墊艇……對對對,怎么把這東西忘記了!這玩意兒水陸兩用,管你是礁盤海灘還是海水,都能通過!”

  “對啊,直接就能把東西送到點上!要是真的實用了,對于加固設施有很大作用啊。”

  “就說這之前決定搞一搞氣墊船是對的嘛,你看,這不就用上了!”

  同志們越說越高興,然后海軍的同志來了一句:“氣墊船不能用于高海況,同時續航很有限,過不去的。”

  他們也不是沒考慮過氣墊船,但是這東西的缺點實在是太過突出,壓根過不去。

  “啊這……”

  同志們有點卡殼,船舶院的同志們也有點抓瞎,光想著優點,忘記缺點了。

  “那……搞個大的?有幾百公里續航的那種?”這是他們能想到的辦法,參數不夠,那就把參數推上去!

  防工委總工搖了搖頭:“技術難度太大了,你們自己應該都能估計得到,先不說搞得出來不,就算是搞出來,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去咯,來不及。”

  要是能短期搞出來,他絕對是舉雙手贊成,畢竟真有幾百公里續航,那能用的地方可就那啥了,可惜科學規律還是要遵守的,從小到大,絕不是簡單放大而已。

  “噗嗤!”會場里突然傳來一聲輕笑,估計是有同志忍不住了。

  大家有些生氣,哪位同志啊,怎么還笑上了?

  人們把眼睛轉過去一看,不生氣了。

  振東同志!是他在笑。

  防工委領導樂呵起來,別人笑可能有一萬種理由,但是高振東笑大概只有一種——他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找到角度能解決這個問題,而且辦法還是挺天馬行空但是又容易實現的那種。

  “振東同志,你有什么想法,說說。”領導樂呵呵的彈了彈煙灰。

  高振東點點頭:“現在的氣墊船是不是只有幾十噸重?水陸兩棲?”

  船舶院的同志點點頭:“是的。”

  雖然這東西是東北的同志在搞,但是他們也是參加了方案論證等相關工作的。

  高振東笑得更厲害了:“是不是比水陸坦克大不出去太多?”

  雖然現在的登陸艇多大他不知道,但是我國第一型軍用全墊升氣墊船多大他是知道的。

  10多米長,總重16噸,載重2噸,還真就比一輛水陸坦克大不出去太多。

  別說第一型,就連真正能用的第二個型號,也不過27米長,14米寬,總重65噸,載重15噸,要說有特別大,也不至于。

  “水陸坦克?這……嗨!!!!”船舶院的同志恍然大悟,還得是高總工這腦袋靈活。

  海軍的同志也回過味兒來:“你的意思是,找個坦克登陸艇拖著,到最后一點距離再放下去?”

  防工委領導也很難繃,這個辦法真是土得不得了,但是簡單方便,實現起來也不難,難怪他笑得這么厲害,換我我也笑。

  其他同志看著高振東,光顧著琢磨這同志的腦袋是怎么長的去了。

  高振東點點頭:“最簡單、快捷、應急的辦法,肯定是這樣,不過想要用得好,那還得整條大船,不過那是日后的事情了。”

  你要說這個,俺海軍的同志可就不困了。

  “振東同志,說說,深入說說!”

  說說也好,把種子埋下去。

  高振東點點頭:“現在中型登陸艦不是搞得差不多了嘛,在中型登陸艦的基礎上,把船頭、艙門和跳板改一改,頂著登陸艦的登陸甲板尺寸設計一個13米左右寬度的、大一點的氣墊船,載重提高到10噸以上,我算過,中登的貨艙是能裝下至少兩條以上這種氣墊船的,再加上中登的尾部的直升機甲板,這東西能完全滿足島礁之間的運輸補給的所有要求。這是第一步……”

  改船頭這一坨會對船只航速等航行性能產生影響,不過這個問題不大,就是特型艦,對性能的要求不在航速上。

  僅僅是第一步,就已經讓海軍的同志兩眼放光,他們不是傻子,這東西的前景,根本就不只是用于島礁之間的運輸補給!

  “第二步!說第二步!”海軍這頭急得不行。第一步這個看起來的確差點兒意思。

  “第二步,那就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最急的事情是用不上的,來不及,不過也很有用就是了。搞能直接運一輛坦克或者兩輛以上裝甲車的大型氣墊船,搞新型兩棲船塢登陸艦,將船塢艙門放到尾部,加大艦面的直升機平臺和直升機庫,可同時起降多架直升機,能用最快的速度部署一個營的兵力。這東西登陸可以、維持存在可以、對峙也可以、救災和人道主義救援也很好用。”

  高振東自己說得都激動起來了,這條船,可是我們第一艘真正的萬噸以上作戰艦只。

  “這個很難吧?”海軍的同志道。

  高振東點點頭:“是很難,想要實現,估計得幾十年。”

  這可不是一條船的問題,那是直升機、氣墊船等很多很多套獨立的大型設備的綜合成果。

  “幾十年,那恐怕趕不上……”

  “趕不趕得上,總之這個是有用的就行。”高振東笑道。

  對啊,難道最重要的任務完成了就沒其他任務了?

  “嗯,這個東西現在搞不了,但是船舶院的同志們吶,你們記下來,等到技術成熟了,就開始上!不過那個島礁型的中登,倒是可以改一兩條出來嘛。先用坦克登陸艇馱著小型的用一用解決燃眉之急,等到這個改出來再用新的。”

  防工委領導邊說邊笑,而且還有一句話他沒說,那就是先用這個島礁中登積累氣墊船的使用經驗,等真的有了船塢登陸艦,到時候直接就有有經驗的使用人員和運作經驗。

  不僅如此,高振東知道現有氣墊艇的一些問題,他也沒忘記提醒船舶院的同志,不管是不是他們親自搞,總之這個話能帶到就行:“如果氣墊船是用的汽油機,請你們一定記得改成柴油機,否則沒法實用,一定要記住。”

  船舶院的同志自然是要追根究底的,否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不白改了:“這是為什么?柴油機很難達到所需的轉速,這是個問題。”

  高振東指了指墻上的地圖:“南部海域已經在北回歸線以內了,南部甚至接近赤道,熱!汽油容易揮發,安全性不好。”

  細節,太細節了!同志們看著高振東,心里佩服不已。

  “至于柴油機轉速低的問題,我沒記錯的話,我們和高盧人的技術交流里,是有高速柴油機技術的。如果是大功率的話,還有個選擇,黔山航發所正在仿制火蜂的小型渦噴發動機,你們和他們聯系,等到他們成功了,請他們在小型渦噴發動機的基礎上弄一個渦槳發動機出來。”

  高振東把所有問題說得清清楚楚,解決方向都指明了,船舶院的同志們不由得替東北那邊的同志高興,這幾句話減少了多少麻煩。

  “另外,螺旋槳和圍裙……”

  防工委領導抬起手:“停!太細了船舶院的同志們記不住的,回頭叫真正搞氣墊船的同志們來找你。”雖然不知道高振東為什么對氣墊船這么熟悉,在這之前他可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東西,至少在防工委層面是這樣的。

  不過這些一聽起來都和流體有關,那沒事兒了,高振東也許不懂氣墊船,但是他懂流體力學啊,而且還是大師級的。

  這次把他叫住,主要倒不是因為保密,而是實在太細太深入了,對船舶院的同志們太過考驗,畢竟船型完全不同,術業有專攻嘛。

  氣墊船說是船,其實當飛機看可能還更合適一些。也許這就是高振東雖然沒搞過,但是一聽就能拿出這么多主意的原因。

  萬事開頭難,第一個事情解決得很順利,部隊的同志們很受鼓舞。

  接下來的過程,果然如同他們所料,大部分問題總是有解決方案,不說完全解決吧,在座的專家同志們基本上也能解決八成以上的問題,這就已經非常了不得。

  “……剩下的,主要是我們對現有武器的一些想法,這一次任務,暴露出我們現有武器的一些不足。”

  還不足?防工委領導臉上有些青筋暴起,你們這是不知足,不是武器有不足。

  但是開會嘛,總要暢所欲言的。

  “我們空中的先說吧。”空軍的同志笑道:“現在的問題,是雷達的性能太好了!”

  防工委領導忍不住了:“你要不要仔細想想,重新組織一下語言?”

  “領導,真的是雷達性能太好了,就顯得武器射程太近了。”

  這……好像有那么幾分道理?防工委領導覺得心氣順了一點。

  “現在的情況是,不論海空,我們有極大的把握能夠在100公里以上就發現敵人的蹤跡,但是導彈夠不著。空空導彈這邊還好,射程更遠的空空導彈已經開始研制工作,但是空艦導彈就差得太遠,50公里,可把我們的同志急得夠嗆。”

  “不是在對爭先62進行增程么?你們急什么?”防工委總工道。

  “射程還是差點兒意思,主要是這個導彈要掠海攻擊,空氣密度大,阻力也大,就算是換了HTPB,射程還是沒有到100公里以上。”空軍的同志明顯是有備而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