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入圍名單公布,在國內電影圈子里面引起不小的討論,電影工作者自然都很是關注這一電影節。
寶島侯曉賢那邊其實也有打電話告知林有成入圍這件事,同時也有邀請林有成一道出席參加九月初的威尼斯電影節。
不過,很顯然林有成這邊沒有打算去威尼斯。
雖然林有成沒有打算去威尼斯電影節,倒是帶著幾個孩子去了一趟津城。
一來是暑假,二來則是津城那邊謝舒華的父母在那邊,林有成倒是有想著接岳父岳母來京城。
只是謝澤林那邊還沒有想著退休,自然也就要等真正退休的時候才會考慮去京城。
林兆喜兄弟姐妹六個去津城,自然也很開心,雖然離京城不算遠,但也算是去了一趟遠門。
因為津城這邊謝澤林很顯然自己有一天會有這么多外孫,家里的房間沒有那么多,自然也就是需要三個女孩和三個男孩分開擠睡在一起,原本林有成是打算去找招待所酒店住,只是幾個孩子覺得沒有必要,謝澤林也覺得來家里了,還住外面也不像樣子,也就讓孩子擠在一起了。
“這要是我們但凡再多生一個,下次來津城都睡不下來了。”
林有成笑著和謝舒華,說了這件事,又說道:“要不要我給爸媽在津城再換一套更大的房子?”
謝舒華沒有想到林有成居然還想著在津城買房子,不禁笑了,說道:“爸媽肯定不會同意的,他們壓根就不需要。”
“之前也不是說了,等他們退休之后就去京城和我們住。”
林有成點了點頭,他也知道等岳父岳母退休,也就會去京城,但這還要很長時間。
聽見隔壁房間里面幾個孩子還在床上鬧著玩,林有成不禁笑了,說道:“我明天還是和爸說一下,看他什么意見。”
謝舒華也沒再說什么,還是讓林有成和父親去談吧。
很顯然,謝舒華是了解自己父親的,聽見林有成要給自己另外在津城買一套房子,謝澤林立馬就拒絕了。
“有成,你可千萬別糟蹋這錢!”
謝澤林其實是知道林有成有在京城買不少房子,他雖然有些不理解,但也不好多說,畢竟這是林有成在花自己的錢。
林有成一聽岳父謝澤林這話,也就知道謝澤林是不會同意自己在津城給他買房的,也沒有堅持,只是說道:“我在京城的那些房子,也是可以收租,以后孩子也能收租養活自己。”
“他們自己能養活自己的,兆喜不就考上了醫科大學,這以后都是要做醫生的。”
謝澤林對于自己這個外孫女,也是覺得相當不錯,打從心里喜歡,懂事又聰明,以后都要做一名醫生,也是真得了不起。
林有成點了點頭。
但其實謝澤林自然不會知道,林有成這在津城買房也不單單是華僑,也是一種投資,即便津城的房價比不上首都,但這以后也絕對會直線上升,投資回報率相當高。
更別說,林有成手邊現在有錢,自然也是可以用來投資。
林有成是真得不缺錢,他這邊原本的出版之后的銷量就很不錯,即便是國內盜版橫行,但也架不住林有成出版發表的作品很多,而且每一部都是相當經典。
甚至現在有出版社都想要出版林有成之前寫的那幾部原創電影劇本,也就是當作同名電影的進行出版發行。
像林有成給好萊塢那邊的公司寫的電影劇本《每一天》和《楚門的世界》可都在海外引起了相當大的反響,《每一天》甚至都有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還有《楚門的世界》現在國外討論最廣的一部電影。
更別說,林有成給寶島侯曉賢寫得電影劇本《愛》現在都有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這幾部電影劇本都不是經過改編拍攝,電影又在國內沒有上映,這自然也就讓國內出版社動了心思,想要讓林有成這邊出版同名電影的書籍,這絕對也會是非常受歡迎的作品。
其實國內的出版商和書商都很清楚,林有成不管是出版什么的,銷量都不會差,更別說還是被重金買走拍成電影的故事,這自然是非常值得出版的。
林有成沒有想到燕京文學出版社居然會想出這一茬,真正說起來,這以后玩這路的也不少,像是《潛伏》電視劇也會有電視劇版本的同名書籍出版,有又或者是電視劇版本的《暗算》,這些都可以說是在影視劇播出之后重新再出版影視劇版本的書籍。
林有成雖然覺得沒有必要,但是燕京文學報社都有直接找上林有成來談合作,而且版稅方面這邊根據林有成來開價,也是誠意十足。
不過林有成還是給拒絕了,畢竟他如果一開始想要寫成,大可直接按發表之后再改編拍成影視劇,就像他之前寫的劇本《我的兄弟姐妹》。
林有成打心里覺得沒有必要賺這個錢。
不過雖然林有成這邊沒有出版電影版本的同名書籍,但是隨著《愛》這邊電影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京城文學圈子里面也有人討論這部電影,更有知道故事背后的故事的人也會交流討論一二。
這樣一來自然也就會有像鄭小龍,還有渣海生,王小波都會討論林有成在《朗讀者》這部里面有提到《愛》這個故事。
當然,僅僅是一筆帶過的名字,《朗讀者》里面江夏為楊菊朗讀的一個名為《愛》的故事。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這邊自然也就會談論林有成寫得那個電影劇本《愛》和《朗讀者》之間的故事。
“張主任,林有成寫的那個電影《愛》真得有在《朗讀者》里面出現嗎?”
編輯部的一位編輯翻看著林有成那本已經出版了的《朗讀者》,說道:“我怎么沒看到啊?難道是我看漏了。”
“不是你看漏了,就是一筆帶過而已,不說這部《愛》是林有成寫的,只怕都沒人會發現。”
另外一位編輯說著,還拿過了同事手中的書籍,直接翻到《朗讀者》里面江夏最后一次給楊菊寄過去的朗讀錄音帶那一處文字,一字一句地讀了起來:“……我也為楊菊的出獄做了一些準備。我為楊菊安排的房間里布置幾件舊家具,在書架上擺好了圖書,在墻上掛好了畫,買好了儲備食品。我給楊菊寄過去最后朗讀的錄音帶,沒有再去想她是否對《愛》這部討論愛情與婚姻的有足夠的興趣。我做這些時,也顯得特別地忙亂和固執,這一切令我如負重負。但是,這足以讓我忙得沒有時間去回想那次對楊菊的探望……”
“這個《愛》是關于愛情與婚姻的。”
很顯然,編輯部在場的人都聽到了這段話也聽見了那一句“關于愛情與婚姻的”。
“還真得有啊!”
那位原本找不到出處的編輯也很驚訝,再拿過來看了一下,說道:“還真是一筆帶過啊,不仔細看根本就不會在意,我真的沒有想到這個《愛》是他林有成寫的。”
“看樣子他給侯曉賢寫的這個電影劇本《愛》也是關于愛情與婚姻啊。”
“不過,既然林有成都有在《朗讀者》里面提到這部《愛》的,那么就應該是啊!”
有編輯也在討論文字里面的這一點,又望向張偉,說道:“張主任,林有成都寫了《愛》這部,你怎么也應該讓他把這個作品以的形式發表啊!”
張偉聽見同事這話,眉頭一挑,他之前就和林有成提過這件事,不過并沒有像同事這邊拿著《朗讀者》里面的文字,現在聽見這話,自然也是覺得可以再找林有成談一下《愛》這個故事的發表。
要知道《人民文學》雜志社可是同樣可以刊發短篇。
林有成倒沒有想到《人民文學》雜志編輯部的編輯居然會拿著他在《朗讀者》里面寫的內容來和他談,這可就是直接揪著文字了。
不過,林有成那個時候的確是又想過發表《愛》這部,只是沒有想好寫不寫罷了,后面侯曉賢那邊要拍攝《朗讀者》,林有成原本答應了姜聞,后面也就將《愛》這個電影劇本拿給了侯曉賢。
現在以短篇的形式發表《愛》這部?
“有成,既然你都在《朗讀者》里面提到了《愛》這部,那就直接以的形式發表吧。”
張偉勸說道:“侯曉賢那邊拍攝的《愛》這部電影也是很難在內地出現,既然原本就是,就應該讓讀者們看看你寫的《愛》的這個故事。”
林有成也知道張偉的意思,考慮之后,自然也就同意發表短篇《愛》這個故事。
“你們不覺得這個故事內容敏感嗎?”
張偉聽見林有成這個問題,不禁笑了,說道:“文學的尺度還沒有到那個份上。”
林有成明白張偉這句話的意思,既然張偉這位編輯都這么說了,林有成也就沒有多說。
很快,《人民文學》雜志社的編輯也就比威尼斯電影節的觀眾更早知道林有成筆下的《愛》這個故事究竟有多驚人,真得就是超乎他們的想象。
“張主任,林有成他真得太殘忍了!”
“難怪這部電影能夠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啊!這個故事真得太了不起了!”
沒錯,就是了不起的故事,了不起的愛情。
有編輯紅著眼睛看完了林有成這篇簡單而短小的短篇,一如鄭小龍的震驚,編輯同樣也是震驚不已。
她完全沒有想到林有成所寫的《愛》猶如一首生命盡頭的深沉挽歌,在樸素的畫面與細膩的情感交織中,奏響了關于愛情、生命與死亡的動人旋律。
整個故事就是在訴說著生命的凋零與寂靜。這對老夫妻,曾經是退休的音樂老師,他們的生活充滿了藝術的氣息與相濡以沫的溫情。然而,命運的轉折卻突如其來,妻子突發中風,右半身癱瘓,從此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林有成細膩的文筆描述下,這一對老夫妻婚姻之間的愛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歲月沉淀下來的深情。
丈夫在照顧妻子的過程中,盡管艱難,卻始終不離不棄,他的每一次攙扶、每一次喂飯,都讓人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愛。而妻子在病痛的折磨下,逐漸失去了尊嚴和對生活的希望,但她看向喬治斯的目光中,依然充滿了愛意與依賴。
可是就是這樣的愛情,最后的結局卻是丈夫親手用枕頭悶死了自己的妻子。
這太驚人了!
這樣的一份愛真得令人太心痛了!
很顯然,編輯部認為林有成所寫的《愛》這個故事殘忍的不止一人,看過這篇短篇的人也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了里面那股驚人的愛意。
沒錯,就是驚人的愛意。
殘忍而令人心痛的愛,讓一眾編輯都為之拍案叫絕,心驚不已。
的名字就是簡單的一個字,叫《愛》,愛究竟是什么,是一生所追求的課題。年輕時轟轟烈烈,經過歲月漫長都變得平淡。就是這樣一對晚年夫妻,孩子們都事業有成不常回家,只有兩個老人互為依靠。可突如其來的中風,讓妻子癱瘓了。盡管老伴不嫌棄,無微不至的照顧。可病情的加重,讓妻子的求生欲一點一點消失。摔倒在地被呵斥的難堪,尿床的自責愧疚,到最后語無倫次的無力,讓這個曾經風光無限漂亮的老太太想解脫這一切。老伴在給她講完故事后,用枕頭結束了她的生命。
可是當走到生命盡頭,痛苦的,是離去的還是留下來那個人呢?
這簡單的一個“愛”字里面真得有太多太多值得討論的東西。
《人民文學》編輯部三審三校,對于林有成這部短篇《愛》自然不會有任何意見,毫不猶豫地就要發表。
很快,《愛》就要在最新一期的《人民文學》雜志上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