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一號”的船頭仿佛一個微縮的神壇。
正中央的紅漆盤里供奉著碩大的豬頭,嘴里銜著豬尾,代表“有頭有尾”,寓意此次出海從頭到尾圓滿順利。
旁邊放著一碗碗糯米、糕點和水果。
一只精神抖擻的大紅公雞被船員小心地捧著,等會要將雞冠血滴在船頭稱為開光或點睛。
香爐里高香煙霧繚繞,紅燭火焰跳動。
葉耀東領著船員拜完,才捧起第一把熱氣騰騰的糯米,向船頭前方的海面高高拋撒出去。
雪白的米粒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如同碎玉般紛紛揚揚落入海中。
他口中高聲念誦著世代相傳的吉利話:
“撒米落海,金銀滿艙!海神爺開路,龍王爺賞飯!”
這個動作,本質上是向海洋奉獻最珍貴的糧食,是一種古老的“示好”和“交易”,寓意著“我將最好的糧食獻給您,祈求您回贈我豐厚的漁獲”。
緊接著,他又拿起一個海碗,斟滿清澈烈性的白酒。
他并非隨意傾倒,而是莊重地將酒液緩緩灑在船頭兩側的海面上。
這個動作充滿了儀式感,第一杯敬天地:感謝風調雨順,賜予出航的好天氣。
第二杯敬海神(媽祖/龍王):祈求神靈保佑,航行平安,避開所有風浪和暗礁。
第三杯祭四方:敬奉海中的“朋友”與“過往”,既是打招呼,也帶有“請行個方便,勿要為難”的意味。
烈酒入海,也有“驅邪”的含義,希望能驅散一切厄運和不祥。
最后焚燒紙碼,看著灰燼隨風飄向大海,意味著儀式完成,心意已達天聽。
葉耀東拍拍手轉過身,讓人將祭品都倒入大海,最后又鞠了一下躬。
都完事后才用洪亮的聲音喊道:“禮成!解纜!啟航!”
瞬間,發動機的轟鳴聲取代了之前的靜默,巨大的螺旋槳攪動海水。
葉耀東也朝駕駛艙走去。
葉成湖跳起來,“等等,等等……我還沒下船,等我一下……”
“你怎么還在?”
“不是說等看完再走嗎?馬上走。”
葉耀東眉頭皺的都能夾死蒼蠅了。
“下個月也要上這條船的,我當然得參與拜一拜了,我這就下船了。”他邊走還要再邊啰嗦兩句。
葉耀東直接朝駕駛艙走去,剛剛儀式的時候,船上該檢查都檢查了,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這會兒可以立馬起航離開。
他輸入DYD附近漁場的坐標,東經123°28’,他們現在都講123漁場。
等漁船緩緩的駛離岸邊后,他又要用衛星電話聯系了一下岸臺總部。
表明了一下身份后,岸臺總部也給予了他回復,說昨天已經通知到位了,并且也給他匯報了一下各艘漁船的捕撈數據。
一大串,每艘漁船都匯報了一個大概。
葉耀東聽了一下心里就有數了,本來昨天也就是簡單的試一下衛星電話,順便讓海上的他們知道一下,他的收鮮船已經到手,并且已經開出來了。
漁船航行在海上,周圍那些十幾米的傳統漁船相比,它龐大的流線型船體、高聳的駕駛臺和先進的雷達天線群,宛如一座移動的海上堡壘,顯得格外醒目和不凡。
他手握保溫杯,目光掃過眼前一排閃爍著各種數據的電子屏幕——GPS、雷達、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魚群探測儀,一切盡在掌握。
現在他船是越造越大,數量也是越來越多,一切都走在前沿,有啥好的科技,好的船舶技術出來,他都與時俱進的更新改進。
要不然也不會簽合同的時候是一個價,等船造出來又是另外一個價,他緊跟國家技術。
這條航線他也是跑慣了的,也格外熟悉,沿途上也還能游刃有余的教人開船,使用這些科技。
實踐大于理論,他不斷的有送人去船舶培訓中心學習,但那也只是紙上談兵,真正要掌握技術的還是得靠實踐,實踐與理論結合才能更有效的掌握。
葉耀東如導師一般指導幾個學生,沿途不斷的講解,還好駕駛艙夠大,能容納的下。
就在漁船行駛過分之二路程時,顯示屏探測到了幾十海里處的漁船,并且那漁船還主動聯系他們了。
“喂喂!前方那條藍白船,對,就是船號閩先鋒一號,顯示東升漁業的,你們是收鮮船不?是葉老板家的船不?我是浙福運船。”
葉耀東略微一怔,這船名有點熟,好像一起抓過小鬼子的,他拿起了話筒:“我是葉耀東,聽得到,請講。”
“還真的是葉老板了,我是老劉啊,你還記得我不?”
不記得……
“啊,老劉啊,有啥事啊?那是你的船啊,我還想說巧了,還能碰到漁船。”
“哎呀,葉老板!你這是新船吧,還整了條收鮮船,太氣派了,這么大的,又發財了,老遠就拿望遠鏡看到了,真羨慕啊!”
對方的聲音熱情又急切,“看你這方向,是去DYD那邊收魚吧?”
“是的,我的漁船有點多,收鮮船不夠用,得整一條大的,這才第一趟開出去。”
“那你看看要不要把我船上的貨收回去?我這一路叫喊著就是沒碰上收鮮船,幾次都是人家滿載返程了,太不巧了。”
“啊?你現在反正都已經返回開了,要不直接靠岸得了,還能多賣點錢。”
“太費事了,太耽誤事了,這一船的貨我得賣到何時?我又不像收鮮船有渠道有門路,中間耽擱的時間都夠我再滿船了。正好你這船既然開出來了,也需要收貨,我船上的貨賣給你吧。”
葉耀東客氣又遺憾的道:“真不好意思啊劉老板,我這條船是專門收自家貨的,我自家海面上的船就有9條,現在基本都滿貨了,就等我這條船到了收貨。”
“而且我也沒帶錢,我身上一分錢都沒有,沒辦法收你的貨。畢竟我這條船是只為自家服務的,不需要帶現金出海。”
對方聽到這話也只好做罷,畢竟也只是有過一兩面之緣的,滿船幾萬的貨,可不敢這樣隨便相信別人,交出去。
畢竟他的漁船也要在海上接著捕撈,下一趟靠岸可不知道啥時候,個把月再回去要賬,太不方便了,不確定性太高了。
“這樣啊,那太遺憾了,還想著上次咱們合作愉快,也算熟人了,把貨賣給你,我也放心。”
“是有點遺憾,身上沒帶錢,不然也想幫你一把,那你現在就趕緊返回吧,早點回去把貨處理了,還能早點出來。”
“行,那就這樣,下次再見了。”
“好的。”
葉耀東也有些可惜,不過上一回的合作,他還真認識不少的船老大,有的還在本地的漁業協會。
他要是真整幾條收鮮船,還真能聯絡不少的漁船,只是高收益同樣伴隨著高風險。
一趟出海身上至少得帶著幾十萬的現金,都夠買幾十條人命了,還是接收自家貨來的安全。
他也處理不過來那么多貨,出去應酬發展渠道認識老板,處理自家那么多貨都要了老命了。
現在也算是集捕撈到生產,再到銷售,已經一條龍了,很是可以了,給別人留條活路。。
他掐斷通信后,繼續操控著漁船前行。
現在已經到達第二個轉向點黑潮支流,離目的地也不遠了,頂多再有12個小時左右也能到了。
回聲探魚儀的屏幕上,此時也顯示著下方海域生命的跡象,深淺不一的色塊勾勒出魚群跟海底的地形。
若有地形的危險也是在這一片,他專注的盯著屏幕。
等天黑了后,他覺得距離應該差不多可以聯系上,AIS上已經顯示了目標光點。
他通過船用甚高頻呼叫,“喂喂,我是葉耀東,呼叫東升漁業的漁船,聽到請回答。”
“收到,收到,3號船收到,這么快就到了,這才兩天半過去。”
“5號船收到,聽說你的超大收鮮船開出來了,速度嗖嗖的,這么快就要到了?”
“2號船也收到了,你來的剛好,再不來我們所有的貨都得爆倉返回了,那條小收鮮船收不了多少貨,每次都只能收兩條船的貨就得返回。”
葉耀東回應道:“好的,你們繼續作業,我快到了,也就拖一網的時間應該就能到了。”
“收到。”
“順便通知一下其他漁船,提前做好準備,預計5個小時左右,抵達。”
“收到。”
“你們幾條船等一下自行做好對接順序,誰第一個,沒有那么湊巧我等一下也沒事。”
“收到”
插斷通信后,他又拿起話筒廣播通知全場人員,“預計5個小時后抵達,值班人員做好對接準備,其他人該休息休息,按值班表輪班。”
甲板上騷動了一下,有人大喊著收到。
葉耀東手里拿著保溫杯喝了一口茶水提神,眼睛繼續盯著屏幕。
終于,AIS上目標光點越來越近,望遠鏡的視野里也能看到漁船了,對講機也能接上信號了。
葉耀東直接拿起VHF對講機:“3號,我是葉耀東,我看到你了,起網了沒有?方便對接嗎?”
“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對接。臥槽,感覺這條新船更牛逼。”
“從你船左舷靠攏,準備對接!”
“收到!”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