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5章 金絲眼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我們還是想搞三產。”

  王新猶豫了一下強調道:“獨立的三產工業,最好是在遼東。”

  他目光別有深意地看著李學武講道:“比如說你們的食品工業就很好。”

  “食品工業你就不要想了。”

  李學武態度很直接地講道:“別說不能置換給你們,就算給了你們也玩不轉,你是不是不信?”

  他笑了笑,問道:“你覺得我們敢搞食品工業是因為什么?”

  “當然了,食品工業尤其是農副產品深加工行業確實利潤大,可成規模生產并不是那么簡單的。”

  “貿易管理中心,對吧?”

  聽李學武這么一說,王新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李學武點了點頭,道:“對,食品工業要是沒有貿易管理中心的支持,原材料怎么搞到手?”

  “你們既然想做三產工業,就得充分考慮好生產原材料來源。”

  他真誠地提醒道:“在不影響生產計劃的前提下還得考慮三產工業的生產問題,以及產品銷售。”

  這話聽起來沒有一點威脅的成分,但王新已經能感受到壓力了。

  “我們也考慮過這一點。”

  他猶豫了一下問道:“只是想不到切入點,你有什么建議嗎?”

  “我的建議?”李學武眉毛微微一挑,道:“做熟不做生唄。”

  “你既然對我們集團很了解,那就應該知道紅星廠最初的三產工業都有哪些了。”

  “唔——”王新皺眉想了想,看著他講道:“五金和紡織?”

  “可是!”他問道:“紡織又怎么會是你們的關聯行業呢?”

  “鋼鐵和紡織沒有關聯,但鋼鐵廠職工和紡織廠職工可以有關聯啊。”

  李學武好笑地解釋道:“最初兩個企業的合作是從聯誼開始的。”

  “啊?還能這樣嗎?”

  王新驚訝地看著他,道:“你們廠做三產工業連這種渠道都能利用?”

  “為了發展嘛,不寒磣。”

  李學武笑了笑,講道:“最開始還是李主任做的工作,大家這才放開了手腳。”

  “那還真是——”

  王新有些敬佩且羨慕地講道:“你們廠三產工業做的真好,還能發展成主營工業。”

  “食品工業是企業規模化生產和資源整合再利用的結果。”李學武知道他想說什么,強調道:“我覺得沈飛不適合做食品工業。”

  “不是因為沈飛缺少渠道和資源,而是沒必要舍近求遠。”

  他攤了攤手,道:“沈飛隨便拿出一點設備和技術都足夠快速轉化成原始積累了。”

  “比如呢?”王新很期待地看著他問道:“我們適合做什么工業?”

  “你就等現成的對吧?”

  李學武瞅了他一眼,道:“做汽車或者飛機零部件,甚至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整裝部件。”

  “那不是跟你們一樣了嘛——”

  王新微微皺眉道:“有紅星鋼鐵集團珠玉在前,我們就算做也做不成啊。”

  “我們是有在做這個項目,但汽車有幾千上萬個零部件呢,我們能都做了啊?”

  李學武無奈地解釋道:“至少在發動機方面我們還在學習和探索。”

  “呵呵——”王新苦笑道:“誰不是在學習和探索。”

  “如果我們真有更先進的技術,早就實現產業化了,又怎么可能出來搞三產。”

  “更優秀的生產不出來,一般的還不能生產嗎?”

  李學武眉毛挑了挑,說道:“你應該知道,我們正在做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項目。”

  “現在很多車企正在淘汰零部件生產部門。”他強調道:“未來的汽車工業一定會分為整裝與零部件生產兩個部分。”

  “你們完全可以嘗試做零部件生產,尤其是發動機,很多車企都想砍掉這個生產部門。”

  “專門生產發動機?”

  王新聽懂他的意思了,微微皺眉思考道:“這樣的話……好像也……”

  “沈飛與鋼飛有合作關系,本就是關聯企業。”

  李學武聽得出他的顧慮,主動解惑道:“我會協調聯系貿易管理中心,將你們的三產納入合作方。”

  “這當然很好——”

  王新笑了笑,不過還是講道:“這樣的話好像做不出什么名堂啊。”

  “你們想做出什么名堂?”

  李學武好笑地講道:“想一招鮮吃遍天啊?”

  “紅星廠從決定搞三產工業到現在,恨不得建一百八十個廠子,結果呢?”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道:“其實規模化工業企業就那么幾個,也是趕上好時候了。”

  “我們的壓力很大啊。”

  王新嘆了一口氣,道:“也不瞞你,我們那點撥款別說新技術研究了,就是職工伙食都無法保證。”

  “再不想想辦法,食堂真就揭不開鍋了。”

  這么說是有點夸張的,畢竟沈飛嘛,又怎么可能讓職工餓了肚子呢。

  但是吧,要說營養豐富就不敢保證了,這個年代能吃飽就是及格線,別提什么營養均衡。

  可王新知道紅星鋼鐵集團的伙食標準啊,所有單位都一個樣,這怎么能不叫他羨慕呢。

  “要我說啊,就要股份。”

  李學武笑著逗他道:“你沒聽過這句話嗎?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與其費心費力地找項目,倒不如撿現成的。”

  他循序善誘地講道:“實話跟你說,真不是甩包袱,年盈利百十來萬的三產也不可能是包袱。”

  “利潤這么高?”王新懷疑地看著他問道:“既然這么賺錢,你們又為啥要賣掉?”

  “體量太大,管理費用高昂。”李學武態度十分誠懇地解釋道:“集團公司已經決定從明年開始實施戰略轉型,原則上集團公司不再負責管理業務企業。”

  “那由誰來管理?”王新愈加的不解了,看著他問道:“集團公司不也是管理架構?”

  “專業分公司,或者集成總公司。”

  李學武抿著嘴角聳了聳肩膀,給了他一個就是如此的表情,隨后講道:“現在的三產工業管理處都是臨時機構,你想吧。”

  “管理成本有這么高嗎?”

  王新還是不理解,皺眉問道:“那就由三產管理處負責經營好了。”

  “那是一整套管理班子啊。”

  李學武笑出了聲,道:“你想想我們集團的福利待遇,這套班子的成本是多少?”

  “十多家三產工業就是十多個工廠的班子配置,就算我們的三產工業執行車間管理制。”

  他歪了歪腦袋,道:“現在我們有更好的選擇。”

  “哦——我理解了。”

  王新眉毛一挑,道:“你們是瞧不起現在三產工業的盈利了,這套班子可以創造更高的價值,對吧?”

  “其實吧……”李學武笑了笑,講道:“也不能這么說,好像不尊重同志們的勞動成果似的。”

  “但情況就是這個。”

  王新微微瞇起眼睛,看著他問道:“企業一旦邁進規模化集團型來錢這么快嗎?”

  “呵呵——”

  李學武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笑而不語的態度更讓王新嫉妒了。

  想知道啊,等沈飛晉級成集團型企業就知道了。

  “紡織、包裝、化工、塑料、服裝、線料、布料、皮革、玻璃……”

  李學武一連串說了不少工業項目,見王新興趣缺缺,便又繼續介紹道:“我們準備在鋼城圍繞鋼電七廠打造一個電能產業圈,你們感興趣嗎?”

  “電能產業圈?”王新瞅了瞅他,道:“亮馬河工業區畫個圈,紅星鋼城工業區畫個圈,現在你們又要在鋼城畫個電能產業圈,合著集團企業賺錢就靠畫圈?”

  “呵呵——沒錯——”

  李學武聽見他如此說也是忍不住笑了,道:“所以我們集團賺錢不叫賺錢,叫圈錢。”

  “……”王新無語地看著他,想說一句真能裝嗶,但還是忍住了。

  “電能產業圈,可做的項目非常多。”

  李學武也不管對方感不感興趣,很主動地介紹道:“電解鋁廠,或者電鍍廠、磚廠、水泥廠、砂石廠、漂珠、煤炭處理廠,這些都可以合作。”

  “合作?”王新想了想,問道:“怎么個合作法?”

  “很簡單,你們出錢,我們出力。”李學武笑著介紹道:“盈利二八分。”

  “憑什么?”王新好笑道:“你們想要解決職工安置問題,就這還要走20?”

  “不是20,是80。”

  李學武嘴角微微翹起,道:“前面我已經跟你說過了,我們的管理費用很貴。”

  “……”王新更無語了,合著二八分他們是二啊。

  “我還是勸你別費勁了。”

  李學武聳了聳肩膀講道:“亮馬河工業區經營的很好,上面已經決定給予我們更多的土地和資源。”

  “接手現在的三產工業,你們絕對有時間慢慢考慮如何投資新的三產工業,還不耽誤賺錢。”

  “至于說對工業區管理的顧慮,我想大可不必。”

  他抬手示意了對方強調道:“三產工業的股份不都在紅星鋼鐵集團的手里,這一點你應該知道。”

  “能挑選對吧?”

  王新看著他詢問道:“我是說如果用塔東機場換你們的三產工業的話。”

  “你閉眼睛挑。”李學武呵呵一笑,道:“十年內要回不了本,差多少我們集團給你們補上。”

  見李學武都這么說了,王新想了想,說道:“等我消息,我現在就趕回去。”

  他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說到做到,起身就走。

  張恩遠都有些措手不及,趕緊起身去送了對方。

  李學武則坐在辦公室里看向窗外的雪花微微一笑,魚餌上鉤了。

  12月中旬,集團來了消息,通知李學武做好隨團出國的準備,時間暫定在23日。

  其實這種行程說暫定基本上就是確定了,咋可能隨便改呢。

  他也是積極做了準備,將冶金廠的工作細致地同楊宗芳做了梳理和交接。

  這一次楊宗芳不敢馬虎了,劉永年被帶走后的調查結果還沒出來,但他知道一個連帶責任跑不了。

  處理一個劉永年還不足以平息4號爐車間的問題,總不能讓秘書長擔責任吧,只能是他上了。

  李學武這么早做準備,也有提前回京的打算,他要回京參加全體職工代表會議,要代表管委會向職工代表大會做工作報告。

  同時,年底了,他也得代表遼東工業領導小組向管委會做述職報告,特別匯報軋鋼廠的運營情況。

  “你站在這干什么?”

  李學武忙完了最后一點工作準備下班,剛走下樓梯便見王亞娟站在大門口等著他。

  可不是李學武自戀啊,覺得王亞娟出現在這里就是為了等他,實際上他出來的時候已經快要七點了。

  集團對機關上下班有明確規定,晚上不超過六點半,王亞娟這個時候還在這里,用那種眼神看著他,他當然知道王亞娟在等誰。

  “下雪了,你送我回家。”

  王亞娟說的理所當然,好像朋友之間的松弛,只有門口的保衛看了她一眼。

  “怎么沒坐公交車回去?”

  李學武打量了她一眼,道:“一直在這等著了?”

  “沒有,我也是剛忙完。”

  王亞娟說著保衛都知道的謊話,表情倒是很坦然。

  李學武走過來點了點頭,沒太在意她的古怪,在保衛拉開門以后便走了出去。

  于喆已經將車停在了門口等著他,見“不夠老”的王臺長同領導一起出來,嘴角不由得扯了扯。

  “先去職工公寓。”李學武一上車便對于喆吩咐道:“送王臺長回家。”

  “不,先去你那坐坐。”

  王亞娟沒理會回過頭來看她的司機,而是對李學武講道:“我有點事想要跟你說。”

  “現在說不行嗎?”

  李學武詫異地看著她問道:“或者路上說呢?”

  王亞娟沒有回答,只是倔強的表情他太熟悉了,只能點頭示意于喆開車回家。

  一路上兩人都沒怎么說話,直到下車的時候于喆問用不用等著送她回家。

  還沒等李學武開口詢問,王亞娟便已經做出了決定:“不用了,你先回去吧。”

  且不提于喆驚訝的瞪大了眼睛,就是李學武也驚訝的不行,她想要干什么?

  “我還能吃了你啊?”

  王亞娟有點受不了李學武的矜持,瞅了他一眼便進了院門,好像很熟悉的樣子。

  李學武有些好笑地看著她的背影,轉頭對于喆說道:“行了,你先回去吧,有事我再來叫你。”

  于喆看了一眼王臺長離開的方向,輕聲提醒他道:“您可得小心著點啊,她可厲害著呢。”

  “知道了,你也小心點。”

  李學武看他神經兮兮的笑了笑,提醒他道:“張美麗的愛人是體校教練,你絕對沒有沙包扛揍。”

  “領導,我跟張姐是清白的!”

  于喆急于解釋道:“我倆啥關系都沒有,你可得相信我啊。”

  “呵呵——”李學武輕笑著轉身進了院子。

  相信你?

  張美麗又開始戴金絲眼鏡穿緊身毛衣了,他看不見張恩遠還能看不見?

  這樣的穿著打扮就是斬于喆的刀,一砍一個準。

  沒錯,他就吃這套。

  明明家里有條件給他買新車,他偏偏喜歡借人家的二手車來開,真要是好車也就算了,老A8也稀罕。

  李學武已經懶得說他了,信他不如信太陽從西邊出來,連張姐都叫上了,還說是清白的。

  不過話說回來,張美麗也不是啥好東西,摸透了于喆的心思,魚餌都特么送嘴邊上去了。

  金絲眼鏡娘就這么好?

  他剛嘀咕完,可一進屋便見穿著暗紅色緊身毛衣,戴著金絲眼鏡的周亞梅正意味深長地笑著看他。

  當然了,也看神情有些古怪的王亞娟。

  PS:今天就到這,開了一下午的會,又連夜從酒店趕回家,能寫多少寫多少了,明天一早還得開車趕回去,早晨八點半的會議。

  參加這種組織真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出名,我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虛頭巴腦的東西早在原單位看通透了,要名利也不會從原單位辭職,那時候的職級不比現在牛嗶?就因為不喜歡這種生活才努力寫作躲清凈。

  可人終究是社會型生物,不為了自己也得為了孩子,缺少必要的社會關系怕他以后的路難走。

  去年加入了省作協,今年加入了中作協,以后這樣的會議基本上就不參加了,孩子上學在父親職業一欄就算有個交代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