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七十八章賞,必須要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河南巡撫高名衡、布政使梁炳、巡按任浚、開封知府吳士講等人聯名的奏疏,遠比中原士紳們的書信到的晚了許多天。

  朱仙鎮大捷的消息早已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雖然沒有身臨其境般的感受,但并不影響人們的喜悅之情,大家奔走相告,街頭巷尾,無不在談論此事。

  別看崇禎皇帝深居大內,可這街頭巷尾的各種小道消息,他并不比朝中大臣知道的晚多少,畢竟隨著崇禎皇帝思想的改變,如今的東廠和錦衣衛也不再是崇禎剛登基時候那般了。

  不過,像朱仙鎮大捷這等軍國大事,崇禎皇帝不可能僅憑民間傳言就簡單相信。

  他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邊永清的密報,以及永寧伯的捷報,甚至已經在內心里暗罵永寧伯張誠、監軍邊永清來……

  尤其是這個邊永清,更加不是個東西,不是都告訴他了,前線但有風吹草地,都立刻快馬密報上來,以免自己為之憂心。

  就在崇禎皇帝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的廠公王德化火急火燎地一路小跑著奔來,到了乾清宮門前才減緩了腳步,生怕驚到崇禎皇帝。

  “皇爺,奴才給您報喜來啦。”王德化站在乾清宮東閣門外,輕聲說著。

  崇禎皇帝心中一直惦記著坊間的傳言,此刻也只聽到了“報喜”二字入耳,忙急切問詢道:“喜從何來?是開封的奏疏到了么?”

  “是。主子爺,邊永清的急報。”王德化邁著輕巧的小碎步進了東閣,滿臉堆笑地說著:“大捷,永寧伯朱仙鎮大捷,闖逆敗退,開封無憂啦。”

  崇禎皇帝“騰”地一下,就從御座上站了起來,完全不顧及天家的儀態,大步上前急急問道:“快,急報在哪呢?”

  王德化立刻將手中邊永清的急報呈上,崇禎皇帝竟然忘記了回到御座上,就站在那里打開邊永清的急報,當場看了起來。

  崇禎皇帝越看越激動,手中的信箋都隨之顫抖了起來:“勝啦……打勝啦……真的打勝啦!”

  “王德化,這……這是真的么?”崇禎皇帝的臉上神情十分激動。

  他的心里其實已經有了明確的判斷,之所以有此一問,無非是想要通過王德化的肯定,來進一步放大自己內心中的歡喜之情罷了。

  “是。皇爺,大勝,大勝啊!”

  “大勝……大勝……真的是大勝?”崇禎皇帝的臉上流下了兩行清淚,人也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多少年沒有這般揚眉吐氣啦?

  這幾年來局面稍好一些,就迎來了建奴入寇,朝廷官軍紛紛入衛京畿,使得流賊趁機死灰復燃;而后閣老楊嗣昌親自督師剿賊,稍見起色,卻又被獻賊偷襲襄陽得手,進而逼死了督師楊嗣昌。

  此后,便是闖賊進入河南中原大地,先破洛陽,兩圍開封,先后兩任陜督殞命中州,闖賊肆虐中原,竟致無人可擋之地步。

  而與此同時,建奴大軍又再次進犯錦州,朝廷不得不調集二十萬大軍迎敵,雖說取得了錦州大捷,可國庫也因此徹底虧空,超支嚴重。

  偏偏此刻,闖王大軍再次圍攻開封,就連督師丁啟睿、左良玉的大軍也是一觸即潰,眼看開封城已是朝不保夕。

  崇禎皇帝已然無兵可調,左良玉新敗已無力再戰,黃得功、劉良佐等人又要對付獻賊和革左五賊,遼東兵馬還要防備建奴。

  雖然將孫傳庭放去陜西整肅軍務,可一時半會兒的還是指望不上他。

  現在,崇禎皇帝唯一的指望就剩下永寧伯張誠率領的那五六萬官軍了,這也是沒有命侯恂出任剿賊督師,而提拔永寧伯張誠為剿賊提督的根由。

  “張誠……張誠……張誠……”崇禎皇帝連著念了三次永寧伯的名字:“好……好啊……真是好樣的!”

  恰在此時,乾清宮外傳來了一聲清亮又尖細的嗓音:“皇爺,奴才給你報喜來啦!”

  崇禎皇帝一驚,不知又有何喜報到來,心情大好的他忙急步向外迎了上去,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天家威儀。

  “皇爺,永寧伯張誠送來的捷報,中原大捷,朱仙鎮一戰殺敗李逆,現已收復整個開封府全境,永寧伯大軍已進入河南府,清剿殘賊!”原來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勇衛營的王承恩前來報喜。

  王德化今日在東廠坐班,他先收到了邊永清的急報,搶先一步來給崇禎皇帝報喜,算是拔得頭籌。

  而王承恩今日在內閣當值,他得知永寧伯捷報到達的消息后,竟沒有等司禮監批注,便搶著來給崇禎皇帝報喜,沒想到還是落后了這么一小步。

  崇禎皇帝直接來到門口,一把拿過捷報展開看了起來,讀到興奮處竟念出了聲來……

  “張誠……好……好啊!”崇禎皇帝再次肯定了永寧伯的功勞。

  他略顯激動地對王德化、王承恩二人說著:“我朝若是多幾個永寧伯這樣的大才,何愁賊患不除,建奴不滅啊?”

  王德化斜眼偷瞄了一下王承恩,見他全身匍匐在地,并無出言的樣子,心中頓感一陣寬慰,看來這小子暫時還沒有超越自己的想法。

  他略抬起頭小心翼翼地說道:“永寧伯對皇爺忠心不二,最難得的還是肯實心任事,中原剿賊,遼東擊奴,從未有退縮之意。”

  崇禎皇帝此刻心情大好,他朗聲道:“賞,必須要賞!”

  “永寧伯殺退李逆,解開封之危,更收復開封府全境,如今正全力追繳殘賊,確實該賞,如此方可激勵前線將士殺賊之決心。”王德化在一旁順情說好話。

  “嗯。”

  崇禎皇帝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好心情,他脫口說道:“封侯,張誠安定中原,當封‘定豫侯’!”

  王德化和王承恩同時一驚,他們二人都沒有想到崇禎皇帝竟會給張誠封侯。

  要知道,張誠此時還不到三十歲,其就已經是大明最年輕的伯爵了,如果這時候再獲封侯爵,那在大明朝恐怕就是軍功封侯第一人,以后獲封國公已成必然,甚至有機會獲封王爵!

  就在此刻,一個當班的小內監前來稟報,言內閣首輔、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陳演,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吳甡、詹事兼掌翰林院黃景昉、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蔣德璟等內閣成員,以及吏部尚書鄭三俊、左副都御史方岳貢等朝官請求面圣召對。

  不止是王德化、王承恩感到疑惑,就連崇禎皇帝都在懷疑他們此刻請求召見,所為究竟何事?

  如果只是為了朱仙鎮大捷,何須來這許多人呢?

  雖然心中疑惑,但也不得不召見他們,崇禎皇帝當即傳旨:“命陳演等人到乾清宮候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