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226章 要不我幫你看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只用一年時間完成這樣的課題,要是別人說出來,大家一定認為這是幻想,但是從楊教授嘴里說出來,沒人覺得這有什么不對。

  大家同時表示沉默,包括唐順和宋子墨,他們知道,楊教授從來不吹牛,雖然有時候說話很像吹牛,但是最后不管看起來多大的吹牛都能夠實現。

只是現在這個課題后面的時間安排,預計一年時間,難道還是會和以前那樣順利,不會出現一點方向的偏差  “我們就按一年時間來安排,看看大家還有什么意見”唐順沒有理由不相信教授,盡管這個時間有點離譜。

大家也是這種心態,他們都在想,難道教授已經對下一步的計劃有了詳細的安排,而且再一次對研究的方向能夠像以前那樣做出精準的把握  “怎么大家不說話有什么意見就說出來,開會就是討論,就是讓大家說話。”楊平覺得氣氛怎么怪怪的,剛剛大家還很活躍,怎么突然不說了。

  看來以后他還是少參加會議,可能大家還是認為他是權威,他既然說話了,大家就不敢再說其他的不同意見,崇拜權威的思想不是好事,所以他平時盡量最后一個發言,這樣盡量降低對大家發言的干擾。

  “我們剛剛已經討論,大家已經踴躍發言,有很多不同意見,但是現在大家的意見基本已經趨同,一年,就......一年。”唐順說。

  旁邊的小路也是點頭:“對,剛剛我們討論過了,一年。”

  可能剛剛我閉目養神的時候他們已經討論過,那還算好,我還是最后一個發言,楊平想。

  “看看大家還有不同意見沒有,如果沒有不同意見,這事就這么確定。”唐順問大家。

  大家點頭,同意。

  會議結束后,楊平抽空去國際診療中心看看亞當斯先生,他的精神狀態一天比一天好,患者的自信心很重要,良好的精神狀態與治療可以形成正向循環。

  心如死灰是非常可怕的,很多腫瘤患者其實從醫學上來說,身體其實完全不會那么快崩潰,很多在得到確診消息的之后短時間內身體崩潰,大多數是精神崩潰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曾經有這樣的案例,一個肺部炎性結節的患者診斷為肺癌,本來好好的患者,知道自己是肺癌之后,立即精神崩潰,接下來,他真的慢慢變成了癌癥晚期的身體狀態,各種器官處于崩潰的邊緣,好在最后時刻他的診斷被一個  老教授推翻這只是一個肺部的炎性包塊,沒有經過任何治療,患者自己的身體慢慢又恢復了正常。

  從國際診療中心回來,半路楊平碰到張宗順教授,他步履匆匆,見到楊平說:“你還沒下班”

  “快下班了!”楊平說。

  張教授說:“今天是周五,早點回去,我家里老太太剛剛電話一個又一個催我,說晚上一起去看電影。”

說完之后,張教授摸了摸口袋,電影票怎么沒有,忘帶了  他想了想,哪里有什么電影票,剛剛在手機支付寶上買的,要去了現場才取票。

  今天是周末,蘇教授也沒什么太多的事情,他不像其它校長,事無巨細一把抓,他還是喜歡放權的,將各個副校長的權責劃分得很清楚,這樣他工作起來也沒那么辛苦。

他趁著周末過來女兒這邊看看女兒女婿和外孫,人就是這么奇怪,隔代特別寵溺,蘇教授對小蘇本來就很寵溺,現在對小外孫更加寵溺,一來到楊平家里,抱著小外孫不離手,小家伙也聰明,看著外公一頓咯咯笑,讓蘇教授  心里像蜜一樣甜。蘇太太在周末也要露一手廚藝,所以一到家就卷起袖子開始廚房里忙,她的廚藝還是很精湛的,這是有家傳的,蘇太太的母親以前總是告誡她,女人要下得廚房出得廳堂,如果實在出不了廳堂,也要下得廚房,

  蘇太太沒有讓目前失望,她現在兩者都做到了。

小蘇雖然家庭條件很好,蘇太太也沒有讓女兒成為只會泡面的的公主,她總是告訴女兒,下得廚房出得廳堂,女人和男人比較,有自己的優勢和缺點,男女真正的平等是各自揚長避短,相互合作,將一個家庭建設的幸福美  蘇太太在廚房里忙,小蘇從旁協助,蘇教授正在客廳逗孫子,楊平下班回來,見到岳父岳母,熱情地叫上一聲爸媽。

  蘇教授將孩子放在大腿上與楊平聊起來,了解楊平最近事業的進展,兩人都是學醫的,所以共同話題特別多,每次的聊天就像一次家庭學術討論。

  正聊著聊著,蘇南晨和林嵐也過來了,林嵐卷起衣袖去廚房幫忙,讓小蘇騰出手來帶孩子,小蘇說:“你還是去帶孩子吧,我吃點虧,讓你拿我兒子練練手,先實習實習。”

  林嵐也懷孕了,她拗不過小蘇,只好過去幫忙帶小孩,小孩子蠻可愛的,林嵐以前總是覺得自己不會喜歡小孩子,但是現在她的觀念改變了。

  林嵐從蘇教授手里抱過孩子,她帶著小孩去換尿布,管它是不是需要換,林嵐現在拿他練手,將換尿布的流程弄得滾瓜爛熟。

蘇教授、楊平和蘇南晨在一起聊天,討論一些學術問題。蘇南晨的杰青進展很快,新一屆的杰青幾乎沒有問題,比起他老婆林嵐,他算是落后了一點,林嵐來到南都醫大的第一年就成功獲得杰青,當時28歲成為博導,算是  南都醫大最年輕的博導。

  這是家子杰青已經是打底,后續院士估計會爆出幾個,按照目前這個趨勢,楊平成為院士幾乎沒有懸念,蘇南晨和林嵐以后努力希望也很大,一門幾院士,這肯定會成為學術界的佳話。

  聽說楊平的跨界課題K療法取得成功,課題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蘇教授頗為驚喜,一個這么大的課題居然一年多時間完成,預期目標基本上全部實現,這確實讓人難以置信。

  最近蘇教授的課題遇上了難題,他的生物骨水泥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后一直沒有進展。

  普通的骨水泥注入骨鋼質以后會形成堅硬的物質,正因為它從液體變為固態的過程類似于水泥,所以俗稱骨水泥,其實它的成分與水泥沒有一點關系。

  這種骨水泥用作很多地方,比如老年人的椎體壓縮骨折,以前要臥床一個多月才能嘗試著慢慢起床,有些臥床長達三個月,老年人最忌臥床,一旦臥床,容易引起臥床并發癥。

骨水泥出現后,這種患者的治療有了新的方法,采用穿刺的方式將骨水泥注入椎體之后,注入的時候是是處于拉絲的液態,注入后它能夠快速凝固,成為固態,堅硬的固態可以替代原來受傷的骨質支撐體重,這樣以前椎體骨  折引起的疼痛會消失,患者幾個小時后可以起床行走,不需要像以前那樣長時間臥床。

但是骨水泥也是一柄雙刃劍,它給患者帶來快速的止痛效果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它的堅硬程度比骨質的減輕程度強很多,所以在以后得活動中,它的臨近椎體在與它的碰撞過程中,相當于雞蛋碰石頭,極容易引起鄰近  椎體的壓縮骨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蘇教授嘗試著研究一種新的骨水泥,它注入椎體后,在早期像普通骨水泥一樣起到機械支撐作用,而后期,它可以像一些人工骨一樣,誘導新骨的生長,這樣一段時間之后,注入的骨水泥被人體自己的新  生骨組織替代,這樣的骨水泥被蘇教授稱之為生物骨水泥。

蘇教授在初期取得了成功,注入的骨水泥可以起到機械支撐作用,也能誘導骨的新生,但是它誘導作用慢慢減退,一直無法達到理想狀態,最后新生骨不能完全替代骨水泥,總是有差不多一半的骨水泥殘留,成為普通骨水泥  那樣的異物。

  蘇教授判斷這是材配方的問題,可是要尋找最佳的配方談何容易,就像新藥的研發一樣,需要大量的試錯,然后從中獲得各種配方的對應效果,最終找出最佳的配方,蘇教授也知道這種情況需要很長的時間,十年,二十年,

  都是正常跨度,但是作為學者,誰不想早點獲得最滿意的結果呢。

  跟楊平聊起這個課題進展的時候,蘇教授緊皺眉頭,不免有些難過。楊平將這一切看在眼里。

  “既然能夠誘導新骨生長,說明大方向沒有錯,可能在一些成分的配比上沒有找到最佳,或者可能缺少某種成分,總之問題肯定出現在配方上。”楊平分析道。

蘇南晨點點頭,也同意楊平的意見,但是材料配方這東西,需要長時間大量的工作來完成試錯,比如航空發動機的關鍵材料,這種合金里各種金屬的配比,需要大量的試錯性工作才能摸到那個最滿意的配方,號稱工業上最難  啃的骨頭。

  試錯這種工作,楊平最擅長,可以說,對楊平來說,試錯從來是成本最低的,他可以在系統空間去完成這項工作,所以根本不需要耗費多少時間。

  在系統空間里,不僅縱向有大量的時間,而且橫向可以幾乎同時鋪開幾千幾萬種同類實驗,反正有電腦和機械手幫忙。

  系統空間其實不能代替楊平創新,他只能夠按照楊平的意愿去完成實驗,但是它有時間和空間優勢,現實中很短的時間在里面可能是幾天幾個月,這是時間優勢。

  至于空間優勢,在現實中,就算有幾十個團隊同時做實驗,一個團隊負責一種配方的測試,他同一時間內也只能測試幾十種配方。

  而楊平在系統空間的實驗室利用電腦和機械臂,可以同時測試幾千幾萬種配方,這種效率豈是現實中可以比的。當然它也會受積分的限制,不能無限擴大實驗規模。

  楊平看了看留存的積分,雖然不能開展大型實驗,但是一次測試幾千個配方還是沒有問題。

  “要不我幫你看看”楊平提出來。

  蘇教授一聽,喜上眉梢,讓女婿幫忙看看,說不定能看出點什么名堂,他可不是普通人,天才中的天才。蘇教授立即去臥室的包里拿材料。

  楊平家里的房子比較大,有專門的臥床留給蘇教授和蘇太太,他們周末有時候過來會留下來過夜。

  蘇教授拿出公文包,從里面拿出一疊厚厚的材料交給楊平,從廚房里面出來的小蘇正好看到,她很是不滿地說:“爸,你這是做什么,聊天就聊天,他好不容易休息一會,你倒好,又拿出這些課題資料給他。”

  “放心,我只是讓小楊幫忙看兩眼,不會給他增加太多負擔。”蘇教授挨了女兒的訓斥,有點難為情,誰叫這是他的寶貝女兒呢。

  在女兒的盯著的目光中,蘇教授收回那一疊厚厚地資料,從中間抽出幾張遞給楊平,即使只有這幾張,他還是對著小蘇擠出一種討好的微笑:“就看幾張。”

  蘇南晨立即站起來將妹妹推進廚房:“你去幫媽的忙,你放心,我看著的,累不壞你老公。”

  小蘇低哼一聲,收回目光,仿佛在說,你們要是欺負我老公,我可不客氣。

  蘇教授的雙眼的余光看到小蘇又進了廚房,他趕緊從包間里又拿出十幾張關鍵的資料,用緊張發抖的手極其快速地遞給楊平,聲音很低地說:“還有這幾張。”

  遞過去之后,雙眼的余光看到小蘇沒有出來,心里才放心,就像抓住一個機會做了什么壞事一樣,心還撲通撲通直跳。

楊平低頭認真看了這幾張,都是有關生物骨水泥配方的,他做出自己的判斷,這種材料成分應該不會出什么問題,肯定是配比出了問題,需要在配比上下功夫,既要讓材料的液固轉換時間、固化的強度達標,又要能夠誘導新  生大量生長,慢慢替代整個生物骨水泥,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固化后形成的多空隙要么達標,要做到這樣難度很大。

  楊平看資料的時候,蘇教授一直留意廚房門口,生怕小蘇出來。

  “怎么樣”蘇教授問道。

  楊平將資料還給蘇教授:“我認為這是配方成分配比的問題,首先固化后形成的空隙數量不夠,只有空隙足夠多才能讓新生骨爬行替代。”

  蘇教授說:“我也是這么想的,我們嘗試著調整配方,可是一旦調整,強度就下降很多,根本無法完成早期的機械支撐,而且多孔結構的空隙也沒有明顯增多,所以新生骨爬行替代的體積也沒有增加,反而有所減少。”

  “我這幾天抽空幫忙看看,應該將配方改一改達成目的。”楊平跟蘇教授說。

  蘇教授欣喜若狂,可是廚房的推拉門打開了,小蘇走出來,蘇教授嚇一跳,好在現在楊平手里什么都沒有。

  小蘇的目光投過來,蘇教授心虛,立即端起茶杯佯裝喝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