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98,拍賣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隨著三個人的入場,這場慈善宴會的氣氛也終于達到了頂點。

  “萬歲!”的歡呼聲此起彼伏,艾格隆和特蕾莎也拿出了自己習以為常的公式化笑容,頻頻向周圍的人們頷首致意。

  艾格隆和特蕾莎本身就顏值過人,而艾格妮絲也不遑多讓,三個人同框的畫面,本身就足夠讓人養眼。

  更妙的是,三個人之間還有著極為微妙的關系,平時緋聞就已經傳遍了全國,此時一起出現在大家面前,足以讓人們腦補出無數的故事。

  “一直有人傳言皇后陛下和艾格妮絲女士關系不睦,現在看來,這分明是謠言,她們這看上去不是非常親密嗎?”在此起彼伏的歡呼聲當中,有人竊竊私語。

  “你這就看懂了?女人都是天生的演員,你別看她們現在如此一團和氣,說不定私底下還不知道爭得多厲害呢。”有人小聲反駁。

  “說得倒也是。”前一個人輕輕聳了聳肩,然后,他注視著兩個年輕的女士,突然又發出了充滿遺憾的嘆息,“但是,話說回來,真羨慕陛下啊,能夠同時擁有她們,哪怕天天吵架又怎樣呢?”

  “羨慕?先問問自己有沒有那個本事吧。”回應他的,是交談著充滿調侃的眼神,“特蕾莎公主就不用說了,不是王子都沒資格跑她面前說話;至于艾格妮絲女士,聽說她劍術極為了得,凡人可輕易降服不了啊……”

  “那我可不敢想了……”被再度反駁之后,他也只能苦笑。

  就在這歡呼聲和竊竊私語的調侃聲當中,艾格隆享受中眾人敬畏和艷羨交加的視線,他的心里也極為得意。

  于是,在走到大廳中央之后,意氣風發的他面向著眾人,發表簡短的致辭。

  “諸位,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并非為了縱情于美食、音樂或者舞蹈當中,而是為了更崇高的目的,那就是救濟那些被疫病所侵襲的巴黎市民們。我知道,沒有人喜歡壞消息,包括我也一樣,但是,我不得不跟你們說實話,眼下,巴黎的霍亂疫情正在逐漸蔓延,患病者越來越多,還有許多人不幸去世。現在的情勢雖然稱不上絕境,但確實已經不容樂觀。

  作為君主,我對我的子民承受如此災難倍感痛心,并且希望以最快的速度來撲滅這可惡的病癥。所幸,在這個時候,艾格妮絲,我最親密的朋友,挺身而出,主動跟我請纓,要肩負這項使命。這并非她臨時起意,一直以來,她都是以如此慈悲的心腸面對所有人的,所以我衷心向我們的主祈禱,祈禱祂保佑艾格妮絲完成她的任務,保佑我們的國家能夠繼續繁榮安泰……而你們,所有尊貴的客人們,你們同樣是這項偉大事業的一份子,我非常感謝你們在困境之中對艾格妮絲的支持,正因為有你們這份寶貴的支持,那些苦苦掙扎的受害者們,才能夠得到一線生機。并且我保證,我絕不會忘記這份支持,你們將注定會從帝國的繁榮當中受益!愿上帝保佑我們!”

  “愿上帝保佑我們!”在他說完之后,所有人同時附和。

  在此時此刻,這種附和并不是場面話,而是一種真誠的祈愿,畢竟在疫病面前,人人都有染病的風險,無論再高貴的身份都不能保證一定可以躲過劫難,自然大家都希望疫情能夠盡快被撲滅。

  在說完開幕致辭之后,艾格隆回過頭來,然后看向了艾格妮絲,“艾格妮絲,你是今天的主人,一切就交給你了。”

  驟然成為眾人注視的焦點,艾格妮絲本能地有些不自在。

  不過她也知道,現在不能露怯,所以強打起精神,面向著所有人,接著微微屈膝行禮。

  “各位尊貴的客人,我很感謝在這個艱難時刻,你們能夠過來對我表達支持。我知道,自從我在陛下這里接下差事之后,很多人質疑我甚至嘲笑我,我不會責備他們,因為哪怕是至親都會懷疑我是否能夠勝任。

  不久之前,我去過專門收治病人的醫院,見過那些瀕死者的慘狀,我的靈魂深受觸動,這不是害怕,而是憤怒,以及無可逃避的責任感。是的,眼見這么多人遭遇苦難,我不允許我自己退縮逃跑,即使有再多質疑,即使面對著著痛苦與死亡的慘烈景象,我也會一往無前地堅持下來,去拯救任何一個有希望活下來的人,這就是我要做的一切了……但愿上帝賜予我勇氣,以及給我指引出我接下來應該走的路!”

  艾格妮絲說的話抑揚頓挫,慷慨激昂,顯然這些話都是出自肺腑,因而尤其感人。許多人聽了之后都深受感動,然后紛紛熱烈鼓掌。

  也就在這歡呼聲當中,這場晚宴慈善拍賣會也就正式開始了。

  作為拍賣會的第一號拍賣品,一串寶石項鏈被仆人小心翼翼地拿到了大廳中央,展示給了在場的所有人看。

  能夠作為第一號,那么它自然不是凡品。

  項鏈的鏈條是金絲串成,每隔相同的間距便點綴了一顆花朵式的寶石。這些寶石的外觀是藍色的,表面還迭加了深藍色的寶石,讓它看起來很有層次感。而項鏈的下端還有一個吊墜,鑲嵌著一塊橘紅色寶石,猶如是盛開的火焰一樣。

  在眾人的注視下,它靜靜地折射出紅藍色相間的光芒,幾乎讓人目眩神迷。

  “哦!”

  許多人發出了低沉的吸氣聲,顯然注意到了它的不同凡響。

  而在這些被項鏈吸引了目光的人當中,也包括了諾德利恩公爵的頭號心腹,來自于里爾的工業家馬克西姆·杜雷尼。

  不過,他并不是驚嘆項鏈本身的貴重,而是在暗自感慨,果然是它。

  沒錯,這串項鏈就是當初艾格妮絲跟著陛下巡視里爾的時候,他想盡辦法送過去的。

  女士把它當成了這場拍賣會的開門第一號寶物,倒是讓他心里略微有些得意。

  既然是珠寶的原主,那么馬克西姆·杜雷尼當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它的實際價值——他當時購買它的時候,花了整整三十萬法郎,按照現在的行情價格,現在的實際價值應該是四十萬到四十五萬之間。

  不過,今天他不是來給寶物估價的,而是來給女士捧場,哄女士開心的。

  他要把自己送出去的東西買回來,然后再送一次。

  就在這時候,專業的拍賣師已經跟所有人介紹了這串項鏈的做工和用料,并且在三十萬的底價上開始了競拍。

  很明顯,這串項鏈確實非同凡響,所以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許多人真的懷著“想要擁有它”的心思,開始了競拍。

  很快,報價就從三十萬一路抬升到了五十萬法郎。

  在場的人們大都是名流顯貴,平日里接觸的貴重物品車載斗量,對珠寶的價格自然心里也有一個估價的標準,到了這個價格之后,有心競價的人都已經明白,它已經開始溢價了。

  這時候,單純只是想要擁有它的人開始望而卻步,只剩下了寥寥幾個想要討好皇帝和艾格妮絲女士的人還在堅持。

  馬克西姆·杜雷尼一直冷眼旁觀這場競價,對他來說參與早期的混戰既無意義又有失身份,所以他一直沒出聲,等到競拍者已經寥寥無幾的時候,他終于挺身而出,用幾乎沒有任何情緒波動的聲音喊出了一個整數。

  “一百萬!”

  雖然他說得輕巧,但是這個出價還是讓周圍人紛紛側目,誰都想看看這么喊價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杜雷尼卻沒有回應任何身邊的人,他只是看著珠寶,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

  既然價格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足夠讓人望而卻步了,原來的競拍者們掂量了一下之后,悻悻然地選擇了放棄。

  于是,在眾人的注視下,這件珠寶又再次“物歸原主”,回到了杜雷尼的名下。

  而這時候,艾格妮絲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么喊價的人到底是誰,她看向了站在遠處的杜雷尼,遞過去了一個感謝和鼓勵的眼神。

  而杜雷尼則只是微微欠身,然后又對艾格妮絲笑了笑,一副隨時恭候效勞的樣子。

  他回巴黎,是帶著公爵的任務的,而在第一次出手之后,他就已經完成了這項任務。

  開門的競拍品就賣出了一百萬的價格,足夠調動起在場人的心理門檻,并且讓接下來的所有拍賣品“水漲船高”了。

  對他來說,一百萬當然不是小數,但是,只要能夠討到女士的歡心,鞏固自己在公爵身邊的地位,那么這樣的代價是完全值得的。

  再說了,這兩年當中,依靠著攀附公爵一家的關系,他在巴黎商界也闖出了名號,更是在鐵路事業當中大展身手,所得到的利益可不止一百萬而已。

  自己雖然稱不上女士的“附庸騎士”,但是女士有難的時候,自己于情于理都應該挺身而出,不然的話,那些恩惠又憑什么給自己呢?

  隨著第一件拍賣品以高價售出,這一場慈善拍賣會的氣氛也逐漸變得熱烈,一件件珠寶都被送到了臺上,然后以極高的溢價被前來參加的人們拍下。

  這些慷慨解囊的人當中,有些人是出于討好公爵和女士的心態,有些人則是因為“適逢盛會”,不想自己一毛不拔丟了臉;還有一些人,則是純粹出于“慈善”的目的,希望能夠以捐款的方式盡一份心意,幫助艾格妮絲抗疫事業。

  不管他們是以何種心態競拍,他們認購的金錢,都還是實打實地給予了艾格妮絲巨大的幫助和精神上的安慰。

  艾格妮絲最近以來一直忙前忙后,還面對著外界的種種質疑,雖然并未因此氣餒,但終究還是在精神上承受了巨大壓力。而現在,她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巨額資助,她感受到,在這項偉大的事業上,她絕不是孤身一人。

  人們慷慨解囊的資金,既是鼓勵和信任,也是莫大的責任,她毫無私心,也不想借此中飽私囊,她只是想要把每一分錢都物盡其用,去拯救更多的人。

  “謝謝大家……謝謝大家!”每一次物品被競拍完成之后,她都會親自致謝,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感激,而她的這種真摯誠懇的表現,又更增加人們對她的尊敬,以及幫助她的熱情。

  “艾格妮絲女士,我很高興我能有機會幫上您的忙。”一位競拍者在收到她的感謝之后,鄭重地向她說,“我衷心祝愿您能夠一切順利。而且,我還有一個額外的請求——我希望您不要過于操勞,好好保護自己,我們喜愛您,并且我們需要您……”

  艾格妮絲聽得都不好意思了,只能用笑容來掩飾,而她的心里則甜絲絲的,生平第一次有了一種被人期待被人依賴的感覺。

  到了深夜時分,這場賓主盡歡的慈善拍賣會才宣告結束,而這時候,艾格妮絲已經在賬面上入賬幾百萬法郎了。

  當然,這些現在還只停留在賬面上,如此巨額的款項,不可能是當場就轉入并且交割的,不過這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因為有資格入場和競拍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他們不可能、也不敢在皇帝面前喊完價格之后賴賬,所以預計在幾天之內,這些款項就都會實際到賬。

  對于這些款項如何使用,艾格妮絲也有過考慮。

  為了避免“借機斂財”的嫌疑,她會在銀行開辦專門的專款專用的賬戶,把籌集到的錢都放進里面,然后讓教會和政府各派出一名審計員,專門幫助監督錢款的去向,也把一切都攤開在大眾的監督之下——只要沒有私心作祟,這種事自然非常容易解決。

  當這一晚結束之后,艾格妮絲滿身疲憊,但是卻又充滿了激情和成就感。

  面對看似根本毫無頭緒的難題,她自己單槍匹馬往前沖,眼下雖然不能說是已經解決了問題,卻至少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看到了曙光。

  只要有錢,就有人手和物資,就有救人的希望……

  當然,即使這樣,她也沒有被沖昏頭腦,她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夠擁有這種“一呼百應”的威望,歸根結底是有著陛下在背后支持。

  這種不光彩的情人關系,此刻都好像被蒙上了一層“濟世救人”的圣輝,她第一次為兩個人的私情感到了安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