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四千二百二十一章 讓冷板凳也長出嫩芽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修改版  張副總忽然想到什么,問道:“邊防部隊在高原巡邏,有時候得靠壓縮餅干充饑,能不能用這些極端微生物搞點‘高能口糧’?”

  “正在試。”趙博士笑著調出一個項目資料,繼續講道:“我們和后勤學院合作,用嗜鹽菌發酵青稞,制成的壓縮餅干熱量比傳統的高30,而且在零下30℃不發硬,水泡后也不松散。

  更關鍵的是,里面的益生菌能幫助在高原缺氧環境下調節腸胃,去年在高原試吃,戰士們反饋比以前的口糧更頂餓,還不容易脹氣。”

  周院士摸著下巴,看著屏幕上各種極端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圖,感慨道:“以前總覺得極端環境是生命的禁區,沒想到這里藏著這么多寶貝。

  你們做的,不只是發現,更是把這些‘邊緣生命’變成了能用的技術——這才是真正的‘變廢為寶’。”

  “您說得對。”趙博士望著那些閃爍的培養艙指示燈微笑著說道:“地球46億年的演化,早就給各種極端環境準備了‘解決方案’。

  我們做的,就是把這些自然的智慧找出來,用到該用的地方。

  不管是邊防哨所的污水處理,還是核電站的環保,甚至是未來的深空探測——極端微生物,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有用。”

  吳浩等趙博士的話音落下,笑著接過話茬,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語氣懇切又帶著幾分篤定:“周院士剛才說‘變廢為寶’,其實我們建這些實驗室的初衷,就是不想讓這些‘自然的智慧’被埋沒。”

  他抬手示意眾人看向窗外遠處的戈壁,那里隱約能看到幾處不同風格的建筑輪廓:“大家可能覺得,花這么多錢建一座專門研究極端微生物的實驗室,是不是太‘小眾’了?

  但你們看剛才趙博士展示的,邊防哨所的污水處理、核電站的廢水凈化、高原戰士的口糧、甚至未來深空探測的廢物降解……

  這些哪一個不是實打實的需求?”

  “極端環境看著離我們遠,可人類總要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邊防要守,高原要駐,深海要探,太空要闖,這些地方全是極端環境。

  以前我們沒招,只能硬扛,或者用高成本的技術勉強應對。

  但現在我們發現,地球早就給這些難題留了‘鑰匙’,就藏在那些別人看不上的鹽堿地、凍土帶、深海熱泉里。”

  吳浩走到一面展示墻前,上面是一張標注著多個紅點的地圖,繼續講道:“建這座實驗室,首先是想把這些‘鑰匙’找出來。

  極端微生物不是實驗室里的標本,得讓它們能真正解決問題,就像趙博士說的,從自然里來,到需要的地方去。”

  “再往深了說,生物資源是國家的戰略資源。

  以前很多極端微生物的研究,核心技術攥在別人手里,比如剛才提到的低溫酶,以前一噸要800萬,不是我們買不起,是被卡脖子的滋味不好受。

  我們建實驗室,就是要自己搞研發,把核心技術攥在自己手里,成本能降下來,應用也能更靈活。”

  他頓了頓,指著地圖上的幾個紅點笑著講道:“而且你們看,像這樣的生物實驗室,我們不止這一座。

  我們還有幾座專門用于各方面研究的生物實驗室,其中就專門側重于植物研究的生物實驗室,還有專門運用于細菌研究的P4微生物實驗室,以及專門用于病毒研究的P3實驗室。以及專門用于生命科學研究的生物實驗室等等”

  “這些實驗室各有側重,但目標一致:把生物資源吃透、用好。

  有的解決眼前的問題,比如邊防和環保,糧食;有的著眼長遠,比如深空探測和生物制藥等等。

  我們花這些錢,不是為了建‘標本館’,是要建‘技術孵化器’,讓實驗室里的培養艙,能長出真正能服務國家、造福社會的技術。”

  說著吳浩看向周院士,眼神里帶著敬意道:“您剛才說‘邊緣生命’變寶貝,其實我們做的,就是給這些‘邊緣生命’搭個橋,讓它們從極端環境里走出來,走到該發揮作用的地方去。

  未來還會有更多這樣的實驗室,因為生物科技的星辰大海,才剛剛開始探索呢。”

  眾人聽著,再看向那些閃爍著指示燈的培養艙時,眼神里多了幾分鄭重。

  周院士聞言點了點頭,望著地圖上的紅點不由的贊賞道:“好啊,多點這樣腳踏實地的布局,我們的生物科技才能真正立得住、走得遠。”

  張副總感慨道:“原以為是花錢搞‘冷門研究’,現在看來,這是在給未來鋪路啊。”

  汪良工也是點點頭,然后沖著吳浩說道:“我早就聽說你們在生物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現在看來真的是名不虛傳啊。”

  吳浩笑著擺手說道:“汪工過獎了,都是團隊一點點啃出來的硬骨頭。

  其實這些成果能落地,離不開各部門的支持,就像趙博士他們研究的耐輻射菌,要是沒有核電站提供的試驗場景,光在實驗室里養著也出不來真效果。“

  正說著,趙博士引著眾人走到實驗室最深處的無菌操作區。隔著雙層玻璃,能看到科研人員正用移液器往培養板里滴加透明液體,旁邊的顯示屏上實時刷新著基因測序數據。

  “這是我們最新啟動的'極端酶庫'項目。“

  趙博士指著屏幕上不斷滾動的氨基酸序列解釋:“從一萬多種極端微生物里篩選出的特殊酶,現在已經入庫372種。

  大家看這個……“他調出一條螺旋狀分子模型,講道:“從酸性熱泉里分離的α淀粉酶,在pH2.0、80℃的環境下活性還能保持90,以前用來處理工業廢水里的淀粉類污染物,得先調酸堿、控溫度,現在直接丟進去就能用,處理成本降了六成。“

  聽到趙博士這么講,在場眾人都是眼前一亮,科學院來的一位專家不由問道:“我們流域治理項目里,有幾個化工廠的廢水酸堿度極不穩定,這酶正好能派上用場!

  能不能先給我們提供一批樣品做中試?“

  “沒問題。“趙博士立刻點頭,“我們上周剛完成規模化發酵的工藝優化,小批量供應完全沒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