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章司馬懿的冷笑(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司馬懿停了下來,看了看又在死記硬背的子和,心里又嘆了一口氣,不斷安慰自己道‘子和時年八歲,連九歲都沒到,小兒一個,愚笨些正常正常’。

  當然與此同時司馬懿心思一轉,堅決不同意郭奉孝先生對他的批語‘戒急用忍’,司馬懿看了眼江河死記的快翻白眼的子和,心中糾結,‘難道我真是急功近利了點’?

  司馬懿本來還想說點什么,但是看到江河那副糾結樣子,也不便多說了,正待打發江河出去的時候,看到江河放佛想通了一樣,目光有神的盯著自己,放佛讓自己接著說一樣。

  司馬懿一想,都說到這里了,所幸一次說完的了,省的子和聽半截想不通,也讓自己憋的慌。

  “得,笨徒弟,過來,讓為師好好給你分析分析這個張員外,至于其他的事嗎,你自己想去,反正為師認為呀,這張府此番肯定要花大力氣才能平復此事。”

  司馬懿說完便冷笑了幾聲,聲音異常冰冷。

  江河聽到先生招呼他,立馬拋開糾結的地方,慢慢移了過去,最后司馬懿看不過了,直接把江河拉了過去,并教訓道。

  “子和,你磨磨蹭蹭的干什么!”

  江河一聽不好意思了,低著頭數自己的腳丫子去了。

  “這張員外當初在京城的時候,為師也是有幾分耳聞的,這就跟你一并說了,免得你日后上了張員外的當。

  這個張員外年輕時到京城考取功名,倒也有幾分才學,算個青年才俊,只是為人卻不甚高尚,吾輩不與其謀。

  張員外當初年少得志,為人傲慢,常常與士子出沒青樓,得了幾分‘少年才俊赴知音’的名聲,之后便常出沒花街柳巷,捧那些權貴子嗣的臭腳,倒也補了個缺,做了個小官。

  之后便偶遇了現在的張夫人,當初的歐陽小姐,在一番浪漫言情之下,歐陽小姐拜倒在張員外的腳下,跟著張員外私奔了,歐陽老爺子礙于律法,也就是‘奔則為妾娶為妻’的說法,收下了張員外的聘禮,之后兩家便不怎么聯系了。

  不過為師以前聽郭奉孝先生提起過一樁丑事,主角卻正好是這位張員外。

  張員外娶了張夫人之后,并沒有如同他料到的那樣在仕途突飛猛進,反而被調往更為尷尬的位置呆著了,于是他便去勾搭了一位紅粉知己紓解郁悶。

  據說那位知己現在都還被張員外養在京城,只是張夫人不知道罷了,熟話說‘人前人后兩張皮’,張員外不說,知情人不說,世人還不是說那張員外與張夫人夫妻情深嘛。”

  司馬懿剛剛在京城出了些名頭,便被歐陽老爺子抓住了小辮子,發配到喃岷縣這個鬼地方,正是一肚子火沒處發,正好學堂發生了這檔子事,他倒是樂意敗壞敗壞張員外的名聲。

  司馬懿暗自得瑟,從盒子里拿出扇子,刷的一聲,打開,又搖了起來!

  江河在等了一會,確定先生不會在跟他說什么的時候,便跟司馬懿說了聲,就退下了,準備回到房間里好好想想先生今天的這番話,看看有什么收獲沒,總不好辜負了先生的美意。

  張玉和周明噗嗤噗嗤的長跑回到張府,休息一會就往張夫人處趕去了,不管怎么說,那個受傷小童的事,張府這責任是推脫不掉的,因為學堂的人基本都是張府的人,除了兩個小主子,兩個外人(江河與慈光光),其他都是張府仆役的子女,所以出了事,張府必須得抗,也有責任抗。

  張夫人正在自己房間里繡著花,她準備給長久未曾聯系的爹爹和祖父送點禮物,那些外面能買到的哪里有自己親自繡的好喲,而且張夫人本就擅長刺繡。

  在和歐陽老爺子聯系后,張夫人便準備了兩幅繡品,一副‘百花盛開’送給祖父,正合了歐陽家蒸蒸日上的氣勢,算是給歐陽老爺子大半生對家族的貢獻做出肯定;一副‘竹報平安送’給爹爹,祝愿爹爹健康平安。

  就在張夫人正準備放下繡花針,結束今天的刺繡活動,去準備晚飯的時候,跟著兩小的小灰讓人通傳了聲‘少爺小姐往這邊來了’,于是張夫人便繼續繡花等著兩小了。

  果真,沒一會,張夫人就聽到張玉那個大嗓門了。

  “娘親,娘親,玉兒來看你啦,你在干嘛吶。”張玉進府的時候,休息了一下換了件衣服,總不好讓娘親看到自己和周明一身臟的就去見她了吧,于是這會張玉精神真好,嗓門也大,那一長串句子下來,硬是不帶個喘氣聲,可見肺活量驚人。

  相比之下,周明的舉止就文明多了,小步小步的慢慢往張夫人處趕著,這不,把今天搞臟了的臉蛋一洗,衣服一換,周明又是一個粉粉嫩嫩的萌正太了!

  當張玉跟張夫人撒了一會嬌后,周明才出現在張夫人的視線內。

  張夫人小聲的跟張玉黏糊了一會,見到周明這個兒子后,便對張玉不感興趣了,任誰看到了萌正太都會對調皮鬼不感興趣的,張玉識趣的把周明往張夫人處一拉,于是兩小都窩在了張夫人的懷抱里。

  在三人親昵一會后,張玉示意周明說話,把這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下娘親,免得到時候被別人為難還不知道為啥。

  周明看到張玉的白眼后,嘴角一抽,‘玉兒有事總是讓我頂著,太不牢靠啦!’

  等周明說完,張夫人一抹額頭,用看怪胎的眼神看著張玉,仿佛在說‘你敢不敢在狠點!’

  張玉自知理虧,低著頭,一副低眉順眼的樣子,全然少了平時的活潑勁,有了點張夫人滿意的大家閨秀的范,只是張夫人一想到這是張玉在犯錯后的管用認錯手段后,嘴角不受控制的抽了抽,最后,張夫人嘆了口氣。

  張夫人招呼了身邊的侍女帶兩小各自回房后,便開始處理這件事了。

  張夫人招呼了管家,讓他帶著大夫前往受傷小童的家里,先給人家看看傷情,然后在聽聽對方有什么要求,要是能做到便一并應了,免得事情鬧大了對張玉名聲有礙。

  在管家出門前,管家接到明少爺的三條指示,其一帶點東西過去慰問慰問傷者,其二要記著如果對方想訛詐的話,也別怕,不動聲色的聽好了要求回來稟告,其三就是一定要打聽清楚傷者父母是個什么貨色,背景如何,與人有無怨憤。

  謝謝湯圓大大,剛借了朋友的網,上傳了下午這章,大家喜歡就給點推薦票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