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百三十三章 降伏北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蕭皇后不想繼續跟吳軍打下去了,因為擔心蘇宸一鼓作氣,帶兵殺入草原,到時候草原部落都要遭受攻擊,還有東北的關外,也是契丹許多重鎮城市,吳軍若是殺去攻城略地,將是大遼的災難。

  蕭皇后很懂“及時止損”“急流勇退”,既然看出打不過蘇宸的兵馬,也就不在掙扎,什么顏面之類都可以放下,畢竟她是女子,可以不那么在乎面子。

  如果換做其它遼國統帥過來,都不會輕易折服,肯定死磕到底,最后哪怕引火上身,燒到大遼上京去,也會一根筋地對抗。

  于是,蕭綽派使者去吳軍大營,找吳軍議和,要歸還燕云十六州,換取止戈、商貿合作。

  蘇宸接到議和書,沉思片刻,便答應了,事實上,蘇宸也沒有帶兵殺入關外的打算,畢竟剛立國不久,不宜在外面一直打仗,更何況殺入遼國腹地,還是有些危險。

  中原之地還有許多事沒有解決,畢竟協調吳國和宋國官員協作,推行新政,消滅北宋,收編西北藩鎮等,都需要蘇宸一步步去完成。

  所以,蘇宸答應議和,親自率軍前往張家口的談判之地。

  張家口外,秋草連天,朔風卷著細碎的雪粒,在空曠的草原上呼嘯而過。

  辰時三刻,遼軍大纛與吳國龍旗相距百步,各自列陣。

  北面,蕭綽身披銀白細鱗甲,外罩赤狐裘,腰懸彎刀,馬鞍前橫著一桿鑲金鐵槊;南面,蘇宸玄甲映日,盔上紅纓獵獵,手按青釭劍,目光沉靜如水。

  兩軍之間,一條新鋪的長毯直抵中軍,毯上擺開烏木案幾,香案、酒樽、玉璧、羊皮地圖依次陳列,。

  儀仗肅立,鼓角暫歇。遼使韓德讓率先出陣,手捧金盤,盤中托著燕云十六州的魚鱗圖冊,高聲宣旨:“奉大遼皇后詔:愿以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蔚、云、應、朔、寰十六州全境,及雁門關以北各戍堡,一并奉還大吳。自此南北通商互市,永罷干戈。”聲音渾厚,隨風傳出數里。

  蘇宸微微頷首,策馬上前,抬手示意,身后親兵捧上一只錦盒。盒蓋開啟,里面是一紙由中書省連夜擬就的《互市章程》——凡遼商入境,稅減三成;凡吳商販馬,遼關免檢;并另開張家口、古北口、松亭關三處榷場。

  蘇宸朗聲道:“十六州之民,皆朕赤子;舊日恩怨,一筆勾銷。今日之后,長城內外,商旅絡繹,使臣相望,共保太平。”

  蕭綽聞言,眼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輕松。她翻身下馬,上前親手將魚鱗圖冊要遞與蘇宸。

  蘇宸也靠近,亦雙手奉上錦盒。

  兩人指尖相觸,傳過異樣,卻在這一刻達成默契。

  “其實,我是你的書迷,謝謝你,在我很多孤獨的夜晚,都是你的作品陪著我,如果不是兩國有別,相互敵對,我還真想跟你成為朋友。”蕭綽輕聲說道。

  此時兩個人的距離很近,其它人都站在十米開外,所以,沒有聽到這個細微的聲音。

  蘇宸聽了一愣,微笑道:“兩國沒有了戰爭,和平共處,以后歡迎蕭皇后來吳國做客,到時候,我肯定熱情款待,秉燭夜談。”

  蕭綽聞言也笑了,如梨花綻放,明艷無雙。她覺得蘇宸長得英俊不凡,身體似乎很有爆發力和雄性魅力;同時,人又多才溫柔,彬彬有禮,學富五車,如此文武全才的形象,的確沒有讓蕭綽失望,是她夢中偶像男神的樣子。

  談判結束,鼓聲再起,號角長鳴,遼軍與吳軍同時高呼,聲浪震得草葉上的霜花簌簌而落。

  交割既畢,蕭綽撥馬回陣,臨行前輕聲道:“陛下保重,草原風大,莫讓江南的暖風吹散了雄心。”

  蘇宸含笑拱手:“皇后亦善自珍重,待來將來有機會,朕備美酒,再與卿會于燕山。”

  兩軍各自退卻,議和完成,從此燕云十六州歸還給吳國了。

  次日黎明,太史昭、伍彥柔、潘惟正三人率三萬步騎接管燕山諸關。他們先至居庸關,登上新修敵樓,俯瞰關溝七十二景,只見層巒迭嶂,殘雪未消。

  太史昭以馬鞭指關城:“昔日失之胡馬,今復歸漢家,此關當重筑甕城,增設火炮十門,還有烽火臺,要重新設立。”

  伍彥柔領工兵營,就地取材,伐木為柵,鑿石為基;潘惟正則遣斥候遠探,重新繪成《燕北邊隘圖》,以備日后使用。

  不數日,長城烽臺次第修復,狼煙臺高筑,新鑄銅炮黑黝黝的炮口指向關外,寒光逼人。

  十一月初十,蘇宸親統二十萬大軍南下,旌旗蔽日,戈戟如林。過云州時,已經距離北漢統轄區很近了。

  這一次,蘇宸把目標盯向了北漢的都城——晉陽城!

  目前北漢的皇帝是劉繼元,北漢天會十二年(968),劉繼恩被殺,劉繼元在權臣郭無為的扶持下即皇帝位,改元廣運。天會十三年(969)春,趙匡帶兵攻打北漢,劉繼元派劉繼業(楊業)率騎兵偷襲宋軍,迫使宋軍撤退。同年五月,宰相郭無為勸劉繼元降宋,被劉繼元處死。

  劉繼元在位期間,內部傾軋有增無減,為保皇位安穩,他殺害養母劉鈞皇后郭氏,囚殺劉旻數位子嗣;寵信宦官衛德貴,排斥賢能,以致政事混亂;殺大將鄭進、衛儔等人,致使軍心不穩,目前他唯一依仗的大將軍就是劉繼業了。

  蘇宸率大軍壓境,很快兵臨太原城下,按規矩,先禮后兵,打算招降劉繼元,但劉繼元不想就這樣投降,放棄自己的權力,畢竟之前大宋率軍十五萬前來攻打北漢沒有成功,所以,劉繼元心存僥幸,要依據堅城,負隅頑抗。

  蘇宸命火炮環列,晝夜轟擊、攻城,由于燕云十六州收回來了,所以沒有了遼軍策應,這晉陽城就是一座孤城了。

  神機營紅衣大炮,聲如霹靂,三日之內,城墻崩塌多處,飛火流星劃破夜空,照得城頭殘旗如血,吳軍不斷發起攻擊,數次差點殺入城內,使得晉陽城岌岌可危。

  至第四日拂曉,劉繼元眼看晉陽無法守住了,于是心中絕望,白衣素車,自縛出降。其子劉讓捧印跪于道旁,北漢遂亡。

  蘇宸受降畢,命士卒不得擾民,更開倉賑濟,城中百姓扶老攜幼,焚香跪迎者十余里。

  有白發老兵泣曰:“三十年戰火,今朝方見太平。”

  蘇宸駐馬慰之,解下披風披于老兵肩,朗聲道:“自今而后,爾等皆朕子民,秋毫無犯!”

  十二月初,天寒地凍,凱旋之師抵達汴京城。

  正值臘月,瑞雪初霽,朱雀門外萬民夾道,鼓樂喧天。

  蘇宸金甲未卸,勒馬承天門,接受百官朝賀。

  當晚,皇宮大擺慶功宴,絲竹悠揚,燈火通明。

  蘇宸舉杯環視群臣,朗聲道:“燕云既復,北漢亦平,自此長城內外,皆為一家。今日之宴,不為慶功,只為告慰十年征戰中馬革裹尸之士!”言罷,將酒傾于階前,百官皆伏地而拜,山呼萬歲。

  窗外雪落無聲,汴河冰面上映出萬點燈火。新朝初立,舊雪未融,而天下已換了一番顏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