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千三百一十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所以與其急匆匆的追上去,還不如冷靜一下。

  先不要急,復盤一下先。

  到底發生了什么,又該怎么解決。

  政治這玩意,最怕的就是腦子一熱就蟒了上去。

  比如抓住了希芙,然后處死。

  那后面的麻煩怎么辦?

  首先,海姆達爾必然不可能無動于衷。沒錯,海姆達爾或許盡職盡責,甚至會把阿斯加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可是……你殺了他唯一的妹妹。然后,你百分之百的相信他會繼續盡忠職守?

  怕是海姆達爾自己都沒有這個信心哦。

  還是那句話,希芙并不窮兇極惡!

  哪怕那些會堅定處死希芙的人,都承認,希芙并不是真的惡人,她會走到這一步,絕對是原因的,至于是什么原因,大家都很清楚,也知道希芙的委屈。所以處死她和同情她并不沖突!

  正因為希芙不是窮兇極惡,一切事發都有原因。那海姆達爾的怨氣只會更重!

  所以海姆達爾不確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坦然面對妹妹的死!

  既然海姆達爾自己都沒信心,那其他人呢?

  那就更沒信心了!

  所以海姆達爾到時候要么被邊緣化,要么就直接離開阿斯加德!

  這還算好,別忘了,還有一個華納海姆啊!

  希芙是阿斯加德長大的,但卻實打實的是華納海姆人!

  現在華納海姆已經被重創,本身實力收縮的很厲害,要是可以,他們非常愿意把希芙接回去。當然接不回去,也沒事。希芙擁有華納海姆血脈這件事是沒得說的,所以關鍵時刻,她依然是華納海姆的重要助力。

  可你把希芙給殺了,華納海姆怎么想?

  是,華納海姆是實力大損,但也是這樣,阿斯加德更加注意對華納海姆的態度。

  別忘了,華納海姆是怎么實力大損的。

  是特么海拉那個瘋子在那里發動大屠殺!殺害了華納海姆的神王和戰神,順帶屠殺了他們大量的人口!

  那海拉是怎么找上他們的?

  歸根結底,還是特么阿斯加德的鍋啊!

  華納海姆沒有責怪阿斯加德,一方面是真的心胸廣大,畢竟后來海拉和蘇爾特爾也殺上了阿斯加德,差點把阿斯加德給搞滅絕了……大家難兄難弟,關系有那么好。所以算了。

  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海姆達爾那邊能打的都特么快死光了!

  就算真的找阿斯加德晦氣,也沒這個底氣了。

  以前全盛時期的時候都打不過別人,更何況現在。

  說真的,雖然在中下層阿斯加德和華納海姆差別不大,甚至華納海姆的人力資源還要更加豐富一些。但比起高端戰力……那就差距太大了。

  當年,阿斯加德上面就兩位神靈。奧丁和海拉!

  而華納海姆呢?

  主神尼奧爾德,華納海姆的夏神與海神。掌管夏天、海洋、風暴、漁業和財富,也被奉為航海的庇護神。當他憤怒時會揮動手中的鐵槳,不但能輕易掀起滔天巨浪,更能引起風暴和海嘯,當他高興時,波浪會變的平靜。因此維京海盜和漁民對他極為的崇拜。住在“船城”諾歐通,管轄海上的風、水和火。

  那瑟斯,華納海姆的神后,尼奧爾德的姐姐。在作風開放的華納神族里,那瑟斯和尼奧爾德曾在一次宴會中有了關系,弗雷和弗蕾亞就是她和弟弟尼奧爾德的孩子。她是華納海姆的豐饒女神!(和希芙的神職一樣)

  古爾維格,魔法女神。

  還有那位不知姓名的戰神。

  總共四位神靈……就這,被奧丁和海拉壓著打!

  所以華納海姆雖然不怵阿斯加德,但要和阿斯加德翻臉還是缺乏底氣。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華納海姆的重建需要阿斯加德!

  海拉那一次針對華納海姆的大屠殺……實在太過于慘烈了。

  海拉是死亡之神,她為了獲得更強大的力量,用來對抗奧丁。

  所以打算加強自己的死神之力。

  于是她把主意打到了華納海姆那邊。

  因為華納海姆沒有死神誕生,所以她想著把自己變成華納海姆的死神,這樣一來,她就擁有阿斯加德和華納海姆雙重死神神職!

  那怎么得到死神神職呢?

  神職這玩意,其實挺玄乎的。就比如希芙的豐饒女神的神職……鬼知道她是怎么得到的,或許是大家覺得國王的妻子,就應該代表著豐饒?總之稀奇古怪。

  但也不是一點規律都沒有,這玩意總體也脫離不了一件事,那就是當你做一件事,大家知道了,然后就反饋給你了。然后冥冥中就形成了神職。

  比如死神。

  只要你帶來的死亡夠多,夠震撼,那你就可能是死神!

  于是海拉在華納海姆大殺特殺!

  掀起無邊的死亡,甚至為了造成更多的死亡,海拉甚至和以前那些看不起的渣滓合作。

  比如霜巨人,比如海盜,再比如巨魔。

  以前海拉在阿斯加德時候,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海拉殺了不知道多少,她十分看不起這些東西。

  因為他們毫無榮譽。

  海拉沒有親情……因為奧丁把她當武器。

  也沒有友情。

  她的下屬把她當做神明一樣崇拜,唯一稱得上友情的東西,就是和自己的坐騎巨狼芬里爾。

  她本身也沒什么世俗欲望。

  她是死神!

  死亡是人類最終的歸宿,也是人類最難以接受的現實。死亡是一種永恒的消失,是一種無法逆轉的改變,是一種無法預測的未知。死亡讓人感到恐懼、悲哀、無奈、迷茫,甚至絕望。死亡是一種無法逃避的命運,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它,但每個人都不愿意面對它。

  為什么人類會對死亡如此恐懼呢?有幾個可能的原因。首先,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終結,意味著失去了所有的感覺、思想、記憶、情感、欲望、理想、價值和意義。死亡讓人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多么的渺小和無足輕重,讓人感到自己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徒勞和無用。死亡讓人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暫和虛無,讓人感到自己的一切經歷和回憶都是空洞和虛幻。死亡讓人感到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的無法掌控和無法把握,讓人感到自己的一切選擇和決定都是隨機和盲目。

  其次,死亡意味著與世界的斷裂,意味著失去了所有的聯系、關系、交流、影響和作用。死亡讓人感到自己與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聯系,與家庭、朋友、社會、文化、歷史、自然等都斷絕了關系。死亡讓人感到自己與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交流,無法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無法再傾聽他人的聲音和心情。死亡讓人感到自己與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影響,無法再改變或影響任何事物或人物,無法再參與或貢獻任何事件或活動。死亡讓人感到自己與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作用,無法再發揮自己的能力或才華,無法再實現自己的目標或夢想。

  最后,死亡意味著進入未知領域,意味著面對所有的不確定性、疑問、謎團、困惑和難題。死亡讓人感到自己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和未知的世界,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不知道那里會發生什么,不知道那里會遇到什么。死亡讓人感到自己面對了一個完全不確定和不可知的命運,不知道自己會去哪里,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么,不知道自己會怎樣。死亡讓人感到自己面對了一個完全沒有答案和沒有解釋的謎題,不知道為什么要死,不知道死后有沒有靈魂,不知道靈魂有沒有輪回。

  海拉就是死亡的代名詞,任何世俗的享受,對她來說都是虛無,她沒辦法享受食物的美味,美酒的甘甜,甚至連兩性之間那點事,對她來說也寡淡無味!

  那海拉還剩下什么?

  只剩下榮譽了!

  榮譽本質是虛幻的社會建構,根植于人類對精神認同的渴求。這種集體意識產物依托于神經認知的獎賞機制,在文明進程中逐漸異化為高效的社會管理工具。相較于物質激勵需要實際資源投入,精神嘉獎只需符號編碼就能觸發群體的多巴胺分泌,其運作機制堪稱人類史上最具性價比的操控術。

  社會規訓系統早已將榮譽異化為精密的行為控制器。幼兒教育中,餐盤清空速度被量化為小紅花指標;企業組織里,996加班文化被包裝成燙金榮譽證書;軍國體系中,金屬薄片構成的勛章成為效忠憑證。這些符號資本在不同場景中循環流通,構建出令人沉迷的價值評估體系。值得深思的是,榮譽話語權始終掌握在規則制定者手中。傳統禮教體系通過“君子小人“的二元對立實施道德管控,現代考評制度借助KPI體系進行行為馴化。吊詭的是,被規訓者往往將這種精神枷鎖內化為自覺追求——古代節婦用生命置換貞節牌坊,市井民眾以拮據生活換取鄉鄰贊譽,本質上都是將精神符號兌換為生存意義的荒誕交易。

  社會現實中,耳聞目睹一些所謂的榮譽的社會現象,就是通過所謂公正的競技,獲得名次也就獲得榮譽。榮譽是人人都向往的,沒有一個人從內心說我不想獲得榮譽。在現實中,榮譽是一種無形的財富與證明能力的一種砝碼,所以對榮譽的爭奪是人的一種本能。因為每一次活動諸如籃球比賽、書畫比賽、詩歌朗誦等等通過公正地競技獲得榮譽是值得贊賞和肯定的,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從根本上來說是一致的,集體榮譽是個人榮譽的基礎和歸宿,個人榮譽是集體榮譽的體現和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強調集體榮譽高于個人榮譽,同時鼓勵對個人榮譽的關心,它只是反對為了追求個人虛榮而損害集體榮譽的不道德行為。無產階級的榮譽感以集體主義為基礎,與誠實、謙遜等美德聯系在一起,而與虛榮心有著本質的區別。回歸現實,我想起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1971年由周恩來總理提出來的)這是多么好的一種精神文明的境界呀!由于榮譽這無形的財富具有很強很大的誘惑力是來自于現實的實惠。

  人的一生中,榮譽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它不僅能夠推動我們在各個方面取得更高的成就,還能塑造我們的人格,提升我們的價值觀。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還是職業道路上,榮譽感都是一個權威而重要的指引,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意義和動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榮耀”這個詞屢見不鮮。它不僅是一種深入人心的情感和價值觀,更代表著個人在事業、學術、體育等各個領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榮耀的字面意思代表光榮與尊貴。那么,榮耀究竟意味著什么呢?它為何如此重要,又為何能激發我們追求卓越的動力呢?

  從字面意思來看,榮耀象征著光榮與尊貴。在古代,榮耀常與戰功、爵位相關,是英雄人物在戰場上英勇表現的象征。然而,隨著時代的演變,榮耀的內涵逐漸擴展,不再局限于軍事成就,而是涵蓋了更多行業的卓越表現。榮耀的意義在于對個人付出和努力的肯定。每一份榮耀背后,都凝結了無數次的刻苦訓練和深入研究。優秀的運動員通過持續的訓練和比賽,不斷提升自我;杰出的學者則通過深入的研究和論文撰寫,探索未知領域。榮耀不僅是對他們最終成果的認可,更是對他們不懈努力和追求卓越過程的肯定。同時,榮耀也具有深遠的社會價值。在國際比賽中獲得金牌的運動員,不僅贏得了個人的榮譽,更為國家帶來了驕傲;成功治愈疑難雜癥的醫生,不僅個人成功,更是整個醫療團隊的榮耀。在這些情況下,榮耀成為了激勵集體共同進步、追求卓越的重要動力。然而,追求榮耀的過程并非總是坦途。有時,我們可能需要犧牲個人的時間和利益,甚至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但正是這些挑戰和壓力,塑造了個人的堅韌精神和不屈意志。在享受榮耀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理性看待這些付出和犧牲,保持心理和情感的平衡。

  總體而言,榮耀是對個人與集體卓越成就的雙重贊美。它不僅是對過往輝煌的緬懷,更是對未來挑戰的鼓舞。在追逐個人目標的道路上,我們應當時刻銘記,通過不懈的努力與持久的毅力,方能贏得那份屬于自己的榮耀。這份榮耀,可能關乎國家尊嚴,也可能僅僅是對日常生活中的小小成就的認可,但無疑都是我們前行的強大動力。

  這也是奧丁不斷灌輸的結果。

  海拉的生命中只剩下這些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