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度)
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王平在這一個月里,大多時候都在九玄山顛靜坐觀云,或是在木星各處山水間信步漫游,以紅塵煙火和自然意趣來溫養因長久沉睡和修行而略顯淡漠的人性。
然而,放眼整個太衍教乃至更廣闊的星空,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太衍教內部,各殿各司的修士行色匆匆,往日論道談玄的景象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頻繁的物資調運與法陣檢修的靈光。
一艘艘滿載資源的浮空舟頻繁起降,通往各處重要據點的傳送陣時刻保持著滿負荷運轉,一種無聲的緊繃感彌漫在教派上下,所有人都清楚,真君的意志將決定太衍教未來的命運,他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
金剛寺這段時間里,不斷有大型飛舟被鍛造出來,遍布星空的傳道者全部匯聚到金星周邊的生態區。
地窟門控制的星域則更加沉寂,但內部各種珍稀的煉器材料被源源不斷地送入土星深處,顯然是在加緊煉制戰爭法器。
臨水府作為龍君的基本盤更是暗流涌動,諸多水府宮殿禁制全開,隸屬于龍君的水族精銳頻繁調動,巡弋的范圍明顯擴大,肅殺之氣彌漫在浩瀚水域之間。
就連前線上,魔修也詭異地安靜下來,冷眼旁觀著星空兩大巨頭的動向,等待著龍君與王平碰撞的結果。
整個星空,在王平從沉睡中蘇醒,決定要重置歷史后開始,就如同一張逐漸拉滿的弓,只待那決定性的瞬間。
一席會議召開的時間已然來臨。
王平此刻在一處河道邊上垂釣,而意識卻落在九玄山下院的投影大廳內。
投影大廳內兩位圣人的神像高懸,目光垂落,仿佛亙古如此,注視著即將在此上演的一切。
忽然,細微的空間波動蕩開,四道身影幾乎同時凝實,為首者正是天工與地文,兩位真君面色沉靜,眸中卻無平日的溫和,唯有如深潭般的肅穆,緊隨其后的是妖族的白辛與侯繼,他們氣息凌厲。
四人現身并未急于落座,而是整齊劃一地轉向正前方的圣人神像鄭重行禮,禮畢后他們一言不發,默然移至大殿的左手邊,如同四尊雕像般靜立等候,不知覺間自有一股無形的壓力彌散開來。
數息后大殿門口一陣漣漪,朱無與王弦的身影同時顯現,這兩位大妖先是同樣對圣人神像恭敬一禮,隨后目光與天工等人短暫交匯,默契地走到他們身側站定。
下一刻,清光流轉。
權狌、牛磐、臧易、月夕四位的身影不分先后地出現在大殿,他們面色沉凝,先是同樣對圣人神像躬身拜禮,舉止間充滿了敬意,禮成直身時他們的目光便與左側的天工等人隔空相撞。
沒有言語,沒有客套的拱手,雙方的目光在空中交擊,帶著毫不妥協的意味,在短暫的對視后,權狌四人很自然的走到右側站立,然后雙方各自垂下眼簾。
一刻鐘在死寂中流逝。
終于,大殿門口處清光再閃,玄清的身影悠然浮現,他依舊是那副超然物外的姿態,先是如其他人一般,對圣人神像鄭重行禮,隨后他的目光掃過左右涇渭分明的兩撥人,臉上無悲無喜,只是輕輕拂了拂道袍,便欲退至一旁。
恰在此時,他身旁光影再閃,榮陽的身影有些倉促地凝聚出來,作為新晉五境,首次參與一席會議,他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論道祥和,而是這如同兩軍對壘般的冰冷對峙,感受到的是那幾乎要凝固空間的沉重壓力。
“先去給圣人行禮吧。”
玄清平和的聲音響起,稍稍打破這令人窒息的寂靜,也將榮陽從無所適從的狀態中拉出。
榮陽連忙收斂心神,恭敬上前,對著圣人神像深深一拜。
禮畢時玄清便帶著榮陽,徑直退到了大殿最邊緣的門口處,保持著中立。
榮陽看著左右兩邊的修士,腦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王平,他曾和王平并肩作戰,一起論道飲酒,此刻面對這匯聚了星空所有強者的場面他才真切地感受到,那個名字如今所代表的分量是何等的沉重。
又是半刻鐘時間過去,白言的身形才顯現而出,他同樣先對兩位圣人的神像行禮,隨即站到右邊權狌的前面,視線在天工、地文等人身上掠過,卻沒有說話,也沒有拱手致意。
時間不知不覺的流逝,在場所有人除榮陽之外都充滿了耐心。
忽然間,大廳中央的空間泛起一道漣漪,一位身穿藍白道衣的偉岸身影顯現而出,他面容古拙,一雙豎瞳開闔間,仿佛有萬水翻涌。
就看左手邊站立的天工、地文、白辛等人,皆不由自主地微微躬身,以示敬畏。
是龍君降臨。
而就在龍君身影凝實的同一瞬間,他身邊的空間也同步蕩漾開來,隨后一道身影悠然邁出,他身穿藍色道衣,神色平和。
這正是王平,他肩頭盤踞的雨蓮,金色的豎瞳懶洋洋地掃過全場。
他的出現,不像龍君那般帶著壓迫星海的威嚴,卻仿佛自身就是一片自成天地的宇宙,讓人無法窺其邊際,右手邊的權狌、臧易等人,立刻齊齊躬身行禮。
榮陽這時微微抬頭,看向那道藍衣身影,他曾與之并肩作戰,那時雖知他天賦異稟,卻如何能想到短短歲月,當年在自己身前口稱晚輩之人,如今已經站在這片星空的頂點。
“見過龍君!”
王平作為后進者先對龍君拱手問好。
龍君那雙仿佛蘊藏著萬水波濤的豎瞳落在王平身上,古拙的臉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微微頷首,聲音低沉而恢弘:
“長清道友。”
簡短的招呼后兩人不再多言,轉而同時朝著兩位圣人的神像躬身行禮。
禮畢,兩人直起身。
龍君目光掃過全場,最后重新落回王平身上,那恢弘的聲音再次響起,直接切入正題:
“既然人已到齊,我們就直接說正事吧。”
他主持起一席會議,他也沒有要入座的意思,就站在圣人神像之下注視著眾人,而王平則立于他的身側。
“此次一席會議就一個議題,那就是處理域外魔修的事情,我的想法還是和以前一樣,以星空規則直接將其抹除。”
他說到這里看向王平,“這事還要煩勞道友。”
王平接話道:“我同意清理域外魔修,但我認為不用那么麻煩,畢竟以我們如今的修為,可以直接將其鎮壓,只要你我同心便可。”
龍君沒有廢話,直接問道:“要是我堅持要麻煩道友呢?”
王平迎著龍君的雙眸,“道友不妨試一試。”
眼看局勢不可收拾,玄清上前一步說道:“我覺得長清道友的提議可以考慮,其實以我們的實力,沒必要直接動用星空規則。”
龍君看了眼玄清,又環視在場所有人,最終對王平說道:“我們也不要繞圈子了,你應該知曉我的打算,以你如今的修為,讓我未來的計劃無從開始,只有你退去部分修為,我才能安心。”
王平面色不變,迎著龍君的豎瞳,語氣依舊平和:
“龍君心系星空未來,小道感佩,只是退去修為之言,未免有失偏頗,宇宙生滅,文明興衰,自有其道,我輩修士所求長生,亦是順天應人。”
他話語微微一頓,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最后重新落回龍君身上,聲音清朗:
“蒼生萬物依存于此方星空規則之下,方得生存繁衍,此乃天道循環之基,若為一人之‘安心’便行那逆天之舉,強行剝離同道修為,此舉與斷送星空未來何異?”
“我輩修士,參悟天地,本為求索大道,護持一方生靈延續,卻未曾想龍君竟欲效那域外魔頭行徑,以毀家滅國為質,逼我就范。”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聲音清朗卻帶著無形的重量:
“只是,龍君可知?域外魔氣若真長驅直入,首當其沖的,并非你我這等已能遨游星海之輩,而是那依附于此片星空億萬萬懵懂求生的凡俗生靈,是那星辰之上剛剛點燃的文明之火,龍君統御萬水,澤被蒼生無數載,這份功德莫非今日要親手盡付東流?”
王平的話語微微一頓,視線重新聚焦于龍君那古拙的面容上,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譏誚:
“還是說龍君終究是龍君,血脈尊貴,視這星空萬靈如草芥螻蟻,覺得只要能達成目的,便是將這方天地攪得天翻地覆,億萬生靈哀嚎涂炭,亦是無妨?”
這番話直接將龍君的威脅公之于眾,并將其行為定性為效仿魔修,更是以澤被蒼生的過往功德反將一軍,最后直指其非人跟腳,諷刺其缺乏對蒼生的憐憫,將龍君置于道義的對立面。
龍君面色平靜,待王平話音落下,他緩緩拱手,聲音依舊恢弘:“長清道友當真是悲天憫人。”
他抬起眼簾,豎瞳之中仿佛有幽深的漩渦在轉動:
“夫舍小全大,古之仁道,今以道友些許法力,引動周天規則,蕩清魔修,即可換得星宇萬年太平,此乃無上功德,莫大慈悲。”
他語氣陡然轉厲,豎瞳中寒光乍現:
“然,道友竟惜此舉手之勞,寧見萬靈涂炭?”
王平聞言表情依舊不變,只是回應的語氣多帶著對立之意:“好一個‘舍小全大’,好一個‘無上功德’!”
他笑聲一收,目光如電,直刺龍君:
“龍君既知引動周天規則可蕩清魔氣,以龍君之能翻江倒海尚且易如反掌,行此‘舉手之勞’豈不更是反掌觀紋?然龍君坐擁無邊法力,卻按兵不動,反以魔劫相脅,逼我出手損耗根基。”
王平向前一步,周身氣息雖不張揚,卻自有一股凜然之勢:
“此等行徑與那市井無賴,持刃逼人自殘何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能為,卻脅人為之。龍君,爾還要面皮否?”
他最后一句質問聲如金石,直斥龍君行為之卑劣無恥,將其虛偽的面具徹底撕下,他話音落下整個大殿內空氣仿佛徹底凝固,連流轉的靈光都停滯了片刻。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直靜立門旁的玄清再次向前一步,拱手說道:“兩位道友,且聽貧道一言。”
玄清的聲音依舊平和,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識海,帶著一種令人心神稍定的力量。
“魔修之患,關乎星空存續,非是一家一派之事,既然兩位道友各有堅持,貧道有一愚見。”
他目光掃過龍君與王平緩緩說道:
“不如便由兩位道友各遣精銳,共同出兵掃蕩域外魔修,以顯我星空正道同心協力之志。”
“至于那魔修之首無念,”玄清語氣微沉,“其修為深不可測,我等已經無法將其清理,不若便由龍君與長清道友親自出手,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其徹底鎮壓,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玄清此言看似折中,實則點出龍君和王平深為忌憚的關鍵,若他們拼得兩敗俱傷,那一直蟄伏的無念,很可能成為坐收漁利的最終贏家。
這個風險是龍君也是王平都無法忽視的。
“好,就如此辦!”
龍君答應得非常干脆,而且沒有再看王平一眼,說完身影瞬間消失不見。
雨蓮這時在王平的靈海里說道:“幸虧你修為進了一步,否則我們只能灰溜溜的同意龍君的提議。”
王平同雨蓮交流的同時也退出了投影空間。
殊不知,龍君當初正是如此想的,可惜王平修為提升太快。
大殿之內那令人窒息的緊繃感驟然一松,但另一種更深沉的壓抑卻悄然彌漫開來,先前那涇渭分明的對峙,在兩位執棋者離去后失去了意義,只留下無盡的空虛與震撼。
左側,天工、地文等人依舊靜立原地,但臉上的沉靜早已被一種難以言喻的復雜神色取代,他們互相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忌憚,以及一絲無力。
曾幾何時,王平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個潛力非凡的后輩,雖值得關注,卻遠未到能與他們平起平坐,乃至決定星空格局的地步。
然而方才那番唇槍舌劍,王平不僅寸步不讓,最后更是與龍君近乎‘平起平坐’的身份接受了玄清的調停方案。
龍君干脆利落的“就如此辦”,與其說是給玄清面子,不如說是對王平實力的最終認可與妥協。
這一刻天工、地文都無比清晰地認知到一個事實,他們眼中的“后來者”,已真正屹立于這片星空頂點,成為龍君一般的超然存在。
立于門口的榮陽更是心潮澎湃,久久無法平靜,他親眼見證了當年那個與他并肩作戰的晚輩,是如何在這匯聚星空至強者的殿堂里以無可爭議的姿態,宣告自己的時代來臨。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