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14章 再會老禪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215章再會老禪師  方丈仙山,東華帝君宮殿前。

  牛毅與東華帝君以及帝君門下眾多弟子正站在此處,牛毅將建木旁枝所化的木根,埋在這宮殿前方,根部沒入地底,只露出那被斬斷的平面來。

  牛毅手掌一翻,天寶瓶當即出現在他的手中,手掌傾斜間,便將一道晶瑩的甘露之水從天寶瓶瓶口倒出,落到那建木旁枝上。

  這甘露落下后,就當真如普通水滴一般從那木根上方流淌過,最后順著樹根,流入土地之中,絲毫不顯神異。

  東華帝君見到這一幕,面上笑容依舊,但周圍的帝君門人見這一道甘露流淌過,但那木根卻仍舊沒有任何動靜,不由得彼此面面相覷。

  眾人雖是心中存疑,但帝君在此,眾人也不敢竊竊私語,免得引人笑話。

  牛毅見到這一幕,面不改色,只是任由手中天寶瓶中的甘露,全部傾瀉在這木根上,等將最后一滴倒下,便收回天寶瓶,面帶笑意的看著這木根。

  他能感覺的到,那些甘露流淌過木根根須之時,已經有一絲絲甘露深入根須中,這木根的變化,已經在無形之中開始了。

  果然,不過片刻的功夫,眾人腳下的土地竟開始微微震顫,一股股青綠氣息從那木根中爆發出來,朝著四周擴散而去。

  感受著青綠氣息中蘊含的無限生機,東華帝君面上的笑意也愈發濃郁。

  半響后,這木根上,一翠綠的嫩芽竟在那切面上鉆出,僅僅半個時辰的功夫,便長到了一尺高,生機盎然。

  東華帝君大笑著點點頭,手掌一翻,將木靈珠拿出,上前道:

  「哈哈哈哈小友果真有玄妙手段,能活我這靈根寶樹,此次當真是多謝小友了,這木靈珠,還請收下。」

  「前輩客氣了。」

  牛毅看著飄到自己面前,那生機無限的翠綠寶珠,笑著客氣了兩句,將木靈珠收下。

  「若是小友無有急事的話,還請在這方丈仙山上做客幾日,如今寶樹起死回生,再度煥發生機,山上的桃李又多有結果,我也好宴請小友,答謝一番。」

  「前輩盛情邀請,晚輩豈能拒絕。」

  「哈哈哈哈徒兒,打開寶閣,今日為師當與廣毅道長痛飲美酒,不醉不歸」

  「是,師父!」

  數日后,牛毅婉拒了帝君的挽留,離開了方丈仙山,折返向西,運轉縱地金光神通,朝著浮屠山的方向飛去。

  離他上次拜訪烏巢老禪師,已經過去了數百年的時光歲月,他與老禪師已許久未見,是時候再去拜見,見上了。

  半個時辰后,身化金光的牛毅便出現在了浮屠山不遠處,看著那浮屠山上的巨大烏巢,面上露出一抹笑意。

  牛毅周身金光一閃便出現在了浮屠山山下,正見老禪師,不知何時出現在了他的面前,正笑意吟吟的看著他。

  牛毅握著拂塵,上前見禮,道:

  「老禪師,許久未見,您老近來可好?」

  老禪師點點頭,道了聲阿彌陀佛,笑道:

  「老衲自是還如當年一般,倒是你這牛兒,如今這一身氣機本事,便是我見了,也是驚訝的很啊」

  「不過短短數百年的光景,你便能達到如此境界,確實是了不起。」

  牛毅搖頭,道:

  「我能有今日,全是因為我家師父的教導,還有諸位前輩的提攜之恩。」

  對牛毅來說,他確實是這樣想的。

  就像當年他師父曾說過的,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干。

  這金丹妙法,若無師父這等存在教導,便是放到他面前,讓他學,他又幾時能領悟其中玄機奧妙?

  烏巢禪師微微搖頭,道:

  「切勿輕賤了自己,若是你自己不爭氣,半途而廢,失去了向道之心,又或是心猿意馬,心生狂妄,如那猴兒一般,非要坐天上龍床,到那時,可誰都幫不了你。」

  牛毅一陣啞然,卻見烏巢禪師朝他招了招手,轉身朝著烏巢飛去。

  「你難得來一趟,我采了些山中靈果,泡了茶水,放于烏巢,正是等你前來品嘗。」

  「多謝老禪師了。」

  牛毅面露笑容,點點頭,身形化作一道金光,跟隨在烏巢禪師身后來到烏巢,二人一同來到了那烏巢中央的木桌前,正見桌上擺滿了靈果,還有兩杯熱氣騰騰的靈茶。

  二人相對而坐,烏巢禪師端起那靈茶輕抿一口,牛毅同樣如此,輕抿一口后,放下茶杯,點了點頭,贊嘆道:

  「數百年過去,這山上的靈茶還是那個味道,真是回味無窮」

  烏巢禪師點了點頭,與牛毅聊起了這些年來,發生在彼此周圍的趣事。

  大多時候,都是牛毅在講,而老禪師只是笑呵呵的聽著,時不時插上一兩句。

  時間不斷流淌而過,不知不覺間,二人便是從白日聊到了夜晚,好在明月高懸,又有滿天星斗為伴,對這二人也并無影響。

  等到牛毅將這些年發生的事三三兩兩講的差不多了,這才止住了聲音,此時,桌上茶杯中的茶水也已經見底。

  烏巢禪師抬頭看向這漫天星斗,眸中有感慨之色劃過,隨即又看向牛毅,笑道:

  「你對那佛法東傳一事,可有何看法,又有何疑惑的地方?」

  牛毅搖了搖頭,神色坦然的看著烏巢禪師,道:

  「此事,無論是玉帝陛下,太上道祖,還有如來佛祖,都已敲定此事,說到底我如今雖然也有些本事,但這等大事,我哪能說的上有什麼看法。」

  「既然這幾位都要我協助太白星君與觀世音菩薩主理此事,那我便做上一做便是。」

  說白了,別看他現在人脈極廣,更得這些位大佬看重,但佛法東傳這種大事,他是萬萬插不上話的。

  對他來說,參與此事,將此事做的漂亮些,把那佛門的因果還了便是,至于其他的,并不是他應該操心,也不是他能操心的。

  烏巢禪師雙手合十,緩緩點了點頭。

  「正是如此,當年觀世音菩薩來此尋我,我知你心性,便將你推薦給她,助佛教完那佛法東傳一事。」

  「此事若是成了,與佛門交好,也是百利而無一害啊」

  牛毅聞言點了點頭,面色卻略有些遲疑的,看向烏巢禪師。

  他倒是對那靈山沒有惡感,當年修煉佛門真經,對其鉆研也是頗深,如何不知,佛教的道路同樣玄妙非常。

  只是,比起那救度世人而成佛的禪宗佛門,他還是更喜歡內求己身的玄門道家。

  即便他修了那佛法,估計也只會修那專注于,修煉己身的小乘佛法。

  讓他心生遲疑的,并非是那佛法一事,而是那金翅大鵬。

  畢竟那家伙是佛母的弟弟,佛祖的娘舅,雖然,他家師父已經給了他辦法。

  那就是,最后這事,怕是要落在玉帝陛下身上。

  但那家伙說到底,還是和靈山關系太深,這才讓他心生顧慮。

  換做他人,應當是不理解他心中的顧慮的,但是這人若是換做老禪師.

  老禪師看著牛毅,搖了搖頭,將一旁的茶壺拿起,將杯中茶水倒滿,隨后又用手指點了一下茶水,在桌面上寫了幾個字。

  若是玉帝出面,靈山不會追究。

  牛毅見到這一行字,眼中光芒閃爍,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看樣子,這事最后,確實要落到玉帝陛下那邊了  不過,話說回來,日后唐僧師徒一眾西行取經,看似靈山與天上的神仙多有下凡的,但此事畢竟是由靈山主導。

  若是能讓靈山讓步的,估計也只有太上道祖與玉帝陛下了。

這兩位中,道祖雖然一直對他不錯,但道祖修的乃是太上清凈無為,他也不會去尋道祖摻和此事,最后,也只能落到玉帝陛下身上了  就在這時,烏巢禪師緩緩開口道:

  「說起那日后的佛法東傳一事,要知道,大乘佛法珍貴,法不可輕傳,日后必要從東土大地尋一有慧根且佛法高深的高僧,一路虔誠的前往靈山求取真經。」

  「唯有一路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算是修成正果,才能取回真經,傳于東土眾生,得無量功德。」

  「這其中,唯有這九九八十一難,乃是圓滿之數,缺一不可啊.」

  「牛毅明白,多謝禪師。」

  牛毅點頭,心中對此同樣清楚。

  老禪師這話的意思,其實也很明白了,只要這師徒一行渡過了九九八十一難便可,不管是何種困難,固定的并非是那些難關,而是這八十一難。

  老禪師欣慰的點點頭。

  他雖是有能知過去未來的本事,但卻并非什麼都能預見,人行于當下,未來這種東西,同樣是可以改變的。

  接下來的數日時間,牛毅便在浮屠山上渡過,每日與烏巢禪師坐而論道,聽禪師講述種種因果大道的感悟,日子充實瀟灑。

  牛毅這時才得知,老禪師乃是以因果大道道果,入的大羅之境,這能知過去未來的本事,也是那個時候起,便是有的。

  至于現在,以老禪師的本事,肯定并未止步于大羅境,如今,亦是世間的大能者。

  牛毅聽老禪師講道,聽了十馀日,收獲頗豐,這才拜別了老禪師,朝著南贍部洲,道君廟的方向飛去。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