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3章 三生義父和中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承德,煙波致爽殿,八十一歲的老太爺斜坐榻上,案頭放著一本攤開的《永憲錄》。

  此書由學者蕭奭編撰,成書于乾隆十七年,全書四卷附續編,記載了康熙六十一年至雍正六年間朝野發生的重大事件,包含奪嫡、年羹堯案、隆科多案等權爭內幕,以及文獄與軍事征伐等史實。

  本書并非禁書,一直允許民間刊印。

  只如今這本書突然出現在老太爺榻上,叫坐在老太爺對面手拿黑棋的紀昀心頭直打鼓,以致棋下的都有些心不在焉,接連走錯了好幾步。

  老太爺雖年老眼花耳聾,可紀昀緊張的樣子卻是看清楚的,只一直沒有說什么。

  內侍首領李全將一碗冰鎮酸梅湯擱在邊上時,低聲笑道:“主子,獅子園今年的桂花開得比往年還要多,還要好看,聞著也更香,主子要是乏了不妨去瞧瞧。”

  聞言,老太爺抬起頭,看了眼李全后視線緩緩落在紀昀臉上:“聽說市井又傳朕生于這獅子園?”

  本就提著心的紀昀身子下意識動了動,陪著小心道:“不過是些無知之人的愚民妄議,先帝《起居注》明載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皇上降誕于雍和宮東書院,當年接生嬤嬤的供狀尚存”

  不待紀昀說完,老太爺隨手拿起那本《永憲錄》“叭”的一下砸在紀昀面門之上,一臉怒容:“那為何永瑆跟朕說《四庫全書》收錄的《永憲錄》關于朕的出生之地被你紀曉嵐給刪了!”

  “皇上恕罪!”

  紀昀嚇的趕緊起身“撲通”跪在地上,磕頭如蒜:“皇上,漢人總愛編排皇室秘聞,道聽途說添油加醋,如前明建文帝蹤跡,本朝世祖順治爺出家.《永憲錄》上說皇上誕于避暑山莊的獅子園而非京師雍和宮,臣覺得不妥這才刪了。”

  老太爺微哼一聲:“你覺得不妥就給刪了,那朕覺得不妥是不是給補上?”

  紀昀嚇的哪敢說話。

  李全在邊上見了也不敢上前勸主子息怒,只將頭垂得低低。

  半響,老太爺擺了擺手:“起來吧,記住,朕出生在何處只能由朕了算,朕說生在哪兒就必須是哪兒。”

  言罷,艱難直起身子,李全忙上前彎腰攙扶。

  下榻后,看了眼臉色發白跟犯錯小孩似的紀昀,老太爺不無好笑,面色旋緩了下來,指了指紀昀:“朕乏了,你陪朕到處走走。”

  “是,皇上。”

  紀昀小心翼翼跟在老太爺身后大氣不敢出一聲,這等伴君如伴虎的日子折騰了他幾十年,當真是有苦難言,好在《四庫全書》已到收尾階段,明年應可完本。

  不過越想越覺這頭磕的冤枉,《永憲錄》關于老太爺的出生地和實錄不符,老太爺又說自己是雍和宮出生,那把《永憲錄》上的錯誤記錄刪除有什么不對的?

  總不能實錄說的雍和宮是錯的,《永憲錄》說的熱河獅子園是對的吧。

  真要如此,老太爺你認假為真安的幾個心思?

  難道你的身世有問題?

  又見視線中的老太爺連走路都不利索,若不是李全扶著怕是走不了幾步不得坐下,沒來由的生出一個大膽念頭來:“老頭子早點駕崩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起碼我能解脫。”

  軍機大臣值班室四知書屋離皇帝住處煙波致爽殿不過200米,伴駕的三位軍機大臣自來承德后便于此處理京中轉來的各類緊急奏章、起草諭旨。

  每年夏天都是如此。

  與前朝皇帝出巡、出征以太子監國、內閣輔佐不同,本朝因秘密建儲緣故不設太子,故軍國大事以皇帝為尊。

  即皇帝在哪,國家的最高權力就在哪。

  因此明面上京師有軍機處在處理國家大事,實際軍國大事的決策出于伴駕的軍機大臣。

  連帶著皇子皇孫也以伴駕為榮,朝野也均默認伴駕者為尊。

  說句難聽點,老太爺真駕崩在外,只要有伴駕的軍機大臣支持,縱是名字不在正大光明匾額之后,也未必不能君臨天下。

  當年秦二世不就是因為和趙高、李斯合謀,才竊取了大秦的江山社稷么。

  老太爺可能也意識到這一“漏洞”,因而昨日召見和珅等人時說道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來承德,聽的和珅當場心酸,只以為老太爺上了年紀腿腳不好,以后不方便再來承德避暑,壓根沒往老太爺是在堵接班人“漏洞”這塊想。

  下值回到住處,和珅心情一下又好了,因為其黨羽禮部侍郎李潢費盡心思找到一幅大家趙孟頫所書的《為袁桷書千字文》。

  和珅一見之下就視若珍寶喜歡的不得了,歡喜之下竟對李潢說這幅字就是他和中堂的命根子。

  如此好東西一人獨賞肯定不符和珅喜歡“眾樂樂”的為人,這不一大早便將《為袁桷書千字文》帶到四知書屋請同為軍機大臣的王杰、松筠欣賞。

  不無炫耀之意。

  松筠新入軍機處根基不穩,雖對和珅不滿卻也不敢當眾掃其面子,加之確是好東西便附和著贊了幾句。

  王杰卻是只看一眼就對和珅輕笑一聲道:“這幅書法少說也值幾萬兩,哪位貪官大手筆孝敬的和中堂?和中堂又打算把什么肥缺賞給人家啊?”

  見王杰如此跟和珅說話,松筠心里佩服這位狀元相公,面上卻不敢流露什么,只略顯一點尷尬樣,假意喝茶掩飾。

  讓他吃驚的是和珅對王杰的譏諷不僅不來氣,反而上前笑著伸手捏住王杰的右手夸道:“這幅字再好也不及狀元宰相這手好啊,不過狀元公這手為何柔荑乃爾!”

  是說王杰這手怎么柔如女子,言下之意你王相公跟個婦道人家似的跟他針鋒相對有意思么。

  王杰怎么可能聽不出和珅話中意思,向來不怕和珅的他立刻出言反譏道:“是么?我這手雖好,但就是有個缺點,不能跟人要錢、要畫、要古董,總之,值錢的東西我這手都要不得,不像和中堂什么都要,怕是銅板落地上和中堂都要彎腰去撿!”

  “你!”

  和珅再好的性子也叫王杰這惡毒的譏諷弄得無名火大,抬手指著王杰鼻子便罵道:“王杰,泥人還有三分性,莫以為我真怕了你這個狀元相公,真把我惹急了,要你好看!”

  “和中堂打算要我怎么個好看?來,當著松大人面說說看,好叫我王杰有個準備,免得被你和中堂嚇到了!”

  和珅的恐嚇壓根沒能讓王杰軟上半分,甚至于六十多歲的王杰還向前邁了兩步將身子直直杵在和珅面前,大有一言不和老夫就和你開打的架勢。

  “王杰,你真當我不敢打你!”

  嘴里這么嚷,和珅哪敢真動手毆打同為軍機大臣的王杰,傳出去丟人的不是王杰,是他。

  偏王杰一力挑釁于他,正騎虎難下時有內侍過來宣老太爺口諭,說命各省督撫查訪臣民有無身見七代者,若有,著地方給予優厚賞賜。

  身見七代?

  別說王杰無語,就是和珅也無語的很,這年頭五世同堂都已極難,況身見七代。

  算下來,少說也得一百歲才行。

  天知道老太爺是怎么想的。

  這找跟不找,賞跟不賞有什么區別。

  但還是得應下來,松筠給擬的旨。

  別說,老太爺這莫名其妙的口諭倒把帝國中樞的“戰火”給息了。

  只旨意尚未擬完,就有章京過來遞折子,說是京里快馬加急發來的。

  氣頭上的和珅悶聲問誰的折子。

  章京忙道:“回和中堂話,是暫署安徽布政使趙有祿的折子。”

  一聽是趙有祿的折子,和珅趕緊接過來看,尚未看完眼神就閃爍起來,待看完發現折子下面還附了一張福長安用藍筆寫的批注:“朱明歸來,朱歸,朱珪?此巧合,亦或確有其事?當徹查。”

  自世宗雍正爺確定軍機處總理國政以來,皇帝御批皆用紅筆,謂“朱批”;軍機大臣則用藍筆批示或修改,謂“藍批”。

  與前明內閣票擬一個意思,不過前明內閣票擬需司禮監批紅,本朝則由皇帝直接朱批。

  “藍批”只在一種情形下能夠替代皇帝“朱批”成為國家最高決策,即皇帝駕崩,新君未登基前的皇權真空期。

  “好一個朱珪,竟敢勾結白蓮教造反,此國賊也!當擬藍批將朱珪革職查辦,解赴京師部議問其死罪!”

  和珅二話不說就給朱珪定了性,難道他真懷疑朱珪就是“朱歸”?真相信朱珪勾結白蓮教造反要奪大清的江山社稷?

  完全不可能,打死和珅也不相信朱珪謀反。

  但,又必須一口咬定朱珪謀反。

  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把朱珪拉下馬。

  管你巧不巧合,只要你朱珪應了“朱歸”就行。

  同為清流領袖,也同樣反對和珅把持國政的王杰哪容和珅給朱珪扣如此大的一頂帽子,一把從其手中搶過趙有祿的奏折,看完之后憤而對和珅道:“和中堂,你這分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和珅冷笑一聲:“王杰,朱珪若非勾結白蓮教,白蓮教何以認其為牛八!”

  “和中堂在哪看出朱珪是那什么牛八的?”

  王杰不信這個邪,將趙有祿的折子往和珅面前一丟,“上面哪句話是說朱珪與牛八有關系的!我是瞧不出來,和中堂給說說看!”

  和珅哼了一聲:“這有什么看不出?朱明歸來不就是朱歸,朱珪么!”

  “如此牽強附會,和中堂不覺可笑?”

  王杰氣的發笑。

  “就算朱珪沒有謀反之實,然白蓮教公然以其為牛八蠱惑百姓,且安徽如今這局面朱珪難辭其咎,軍機處就當藍擬將其革職查辦.王杰你不擬,我來擬便是。”

  和珅懶的跟王杰廢話,他是軍機處排名第二的軍機大臣,是大清朝的“副相”,只要阿桂沒來上班,照規矩就是由他這個副相擬藍批,何況上面還有福長安的藍批,王杰不肯聯名沒關系。

  藍批代表的是軍機處的“眾議”,也是軍機處關于某事給皇帝的參考意見,王杰哪能讓和珅擬出對朱珪不利的批示,氣乎乎的瞪著和珅:“朱珪可是安徽巡撫,你和中堂這會為私利把朱珪革職查辦,我問你,安徽這團亂麻誰能處置!”

  和珅想都不想脫口便說了人名,正是這道折子的主人趙有祿。

  “趙有祿?”

  王杰氣不打一處來,“和珅,只怕你那算盤珠子打錯了,你可知本朝明文規定布政使不得升任本省巡撫!”

  和珅卻駁道:“王杰,趙有祿是以三品道臺暫代安徽布政,非正式藩臺,你所說的這條規矩不適用于他。”

  王杰一滯,確實忘了那趙有祿是暫署藩臺,而非實任。

  朝廷用人制度本省布政是不得升任本省巡撫,但本省道員卻是能的。

  旋即想到什么,亦是冷笑:“暫署布政能升巡撫嗎!和珅,你真當朝廷是你家開的么!”

  “為何不能?”

  和珅一臉胸有成竹,“若我沒有記錯,世宗皇帝時山西巡撫德音隱瞞災情導致饑民流離,時任內閣侍讀學士的田文鏡告發此事,世宗皇帝破格提拔田文鏡為暫署山西布政使,并命暫代巡撫職務。

  田文鏡能,趙有祿為何不能?

  德音身為山西巡撫隱瞞災情,朱珪身為安徽巡撫不也在向朝廷隱瞞災情嗎!

  世宗爺能破格用田文鏡,我乾隆爺自能用趙有祿!若非趙有祿向朝廷如實奏明安徽災情、白蓮教亂,朝廷還要被朱珪瞞到什么時候!

  總之,不能再讓朱珪留在安徽,這道藍批由我和珅來擬,你王杰若不服便與皇上說好了!”

  和珅計意已決,快刀斬亂麻,把朱珪先拿下再說。

  有八成把握。

  因為,說朱珪是“朱歸”的可是比他還得老太爺寵信喜歡的四福兒。

  見和珅真要擬藍批革除朱珪,王杰氣極之下竟是上前一把打掉和珅已經拿在手中的毛筆,面紅耳赤怒罵道:“和珅,就算皇上糊涂,大清朝也輪不到你這個二皇帝當家!”

  話音剛落,就見站在一邊的松筠腿一軟跪倒在地。

  值房門口老太爺一臉疑惑問邊上色變的紀昀:“王杰剛才說什么?”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