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四十七章 “朱寅當我是宋江?封我為王,我就效忠朝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安邦彥看到奢崇明神色狼狽,身后只有一百多騎兵,心中不禁咯噔一聲,肅然道:“大舅哥,你莫不是在成都大敗了吧”

  奢崇明悲從中來,眼淚都快要下來了。他何止是大敗是全軍覆沒啊。

  北上時是四萬五千精兵,幾乎是永寧奢氏的所有家底。可是跟他逃出成都的只剩三百騎衛,此時身邊更是只有一百多騎。

但奢崇明畢竟是“西南之虎”,向來心機深沉,他豈能不擔心一旦安邦彥得知真相,會不會將自己獻給朱寅作為請降之禮  什么大舅哥,沒有了實力,這個妹夫會把自己當回事妹夫之前對自己尊敬有加,那是因為奢氏的實力,不是妹夫重情重義。

  “妹夫。”奢崇明長嘆一聲,“我還以為你知道了,原來還不知道啊。”

  “朱寅卑鄙無恥,居然用火器偷襲我,我大意之下才吃了敗仗,死了一萬多人,剩下的兵馬都打散了,緊急之間無法收攏。我已經派人四下去收攏敗兵,讓他們在彭山匯合,估計還有三萬多人。”

  聽到奢崇明承認大敗,兵馬大多被打散,安邦彥心道果然如此。

  奢崇明繼續道:“我雖然損失了一萬多人,可朱寅也不好受!他也損失了一兩萬人,只剩下三萬人,而且火藥也幾乎都耗盡了。明軍也只是慘勝而已。”

  “哼,要不是他們火器厲害,出乎我意料,朱寅就是慘勝也不可能,根本無法偷襲我,肯定被我打敗了。”

  “原來如此!”安邦彥聞言,心中凝重之余,也有點輕視奢崇明了,“看來明軍真不是軟柿子啊。”

  奢崇明這番話,一句真話、九句假話,安邦彥居然沒有懷疑。

  倒不是他有多么信任這個大舅哥,而是他和奢崇明一樣,也看不起南方明軍的戰力。他根本不敢想象,明軍能這么快的全殲奢崇明的大軍。

  他不認為朱寅有這個能力,也就下意識的相信,奢崇明是大意之下被明軍偷襲之后大敗的,而且明軍雖然慘勝,火藥也消耗殆盡。

  換句話說,若是安邦彥明軍有敬畏之心,也不會響應奢崇明造反啊。他既然敢造反,就說明他本就蔑視朱寅。

  奢崇明遠比安邦彥奸詐,他當然不會以為,僅靠謊言就能瞞過安邦彥,就能防止安邦彥拿自己降明。

  因為,安邦彥肯定早就派出了斥候北上刺探,自己全軍覆沒,明軍損失很小的消息,很快就會匯報給安邦彥。

  所以,他提前耍了一個花招,派出一百多騎衛,在南下的必經之路上埋伏,劫殺安邦彥的斥候。

  這就是為何,他本來有三百騎衛,如今身邊只有一百多騎。

  安邦彥的斥候回歸途中被他的騎衛劫殺,真相無法傳回,安邦彥和宋萬化才會帶著五萬多聯軍繼續北上,雙方才能打起來。

  為了堅定安邦彥的反明決心,奢崇明又咬牙切齒的說道:

  “朱寅就是個卑鄙小人!我其實就是上了他的惡當!此人兩面三刀,出爾反爾,比狐貍還要狡猾!”

  “決戰之前,他給我寫了一封信,勸我效忠朝廷,說既往不咎,還給我封爵,和我約為兄弟,許諾的好處一大堆,說的天花亂墜。我看了他的信,當時有點慚愧了,覺得的確有點對不起朝廷。”

  “所以啊,我就回了一封信,答應歸附朝廷。只要朝廷封我為侯,許我世鎮川南,我就愿意為王前驅。”

  安邦彥皺眉道:“你答應他了還是假投降”

  信!”

  奢崇明點點頭,神色落寞,“我答應了。但我也沒有出賣你們啊。我的條件之一就是,朝廷不可追究安氏、宋氏,大家一起封侯。我鎮守川南,安氏和宋氏一起鎮守貴州。只要朝廷答應,我們愿意做朝廷的忠臣。

  “本來,我還以為朱寅會討價還價一番,沒想到他一口答應。說讓我們三家封侯,世鎮故地,撤回所有漢官。大家一起罷兵,免得生靈涂炭,多造殺傷。”

  “我知道,明軍已經到成都,再想攻下成都已經很難了,不如像云南沐氏那樣,這次起兵就當是和朝廷談條件。于是,我接到朱寅的承諾信,就準備退兵。一邊退兵,一邊派出信使南下通知你們。妹夫,你沒收到我的信么”

  “誰知就在我放松警惕之時,朱寅突然下令襲擊我軍。原來之前的勸降信,竟都是奸計。這卑鄙小人欺我厚道,贏了也是勝之不武!!”

  “什么信!”安邦彥眉頭一跳,“沒有收到!”

  “一封都沒有收到”奢崇明也是神色驚訝。

  安邦彥更是驚訝了,“你寫給我不止一封信”

  奢崇明有點生氣了,“當然不止一封!通知你是第一封。第二封是被朱寅襲擊之后,再次送信提醒你,不要上朱寅的當。兩封信啊,我還以為你都知道了。剛才你問我,還覺得你奇怪。”

  安邦彥臉色陰沉,“我一封也沒有收到。我給你的信你收到了么”

  奢崇明搖頭,“沒有。我一直奇怪,為何遲遲收不到你的信。這么說,不是你沒有寫信,是信根本沒有送到!”

  他當然早就收到了安邦彥的信。可是此時他卻說沒有收到,撒起謊來眼睛都不眨,毫無心理壓力。

  “錦衣衛!”安邦彥冷哼一聲,“一定是錦衣衛!朱寅果然狡詐如狐,他一定是在信使通過的必經之路上,埋伏了錦衣衛的鷹犬,劫殺你我的信使,斥候!”

  “難怪我們收不到對方的信,我和宋萬化派往成都的斥候,也遲遲不見歸來。原來,他們都是半途被劫殺了。”

  “朱寅此人,行事果然卑鄙無恥,慣會偷偷摸摸。漢人百姓居然會崇拜他,真是豈有此理。”

  安邦彥萬萬想不到,劫殺他斥候的人不是朱寅,而是他這個大舅哥。目的就是防止他投降,讓他和明軍死磕到底。

  奢崇明一臉慶幸的說道:“幸好我們及時見面,也不算太遲,我親口告訴你更詳細。妹夫,這次北上,你和宋萬化一定不要再上朱寅的當,不要重蹈我的覆轍。”

“朱寅送信也好、勸降也罷,不管說的多好聽,不管開出什么條件,全部都是陷阱,根本沒有絲毫誠意。他施展陰謀詭計,無非是想用最小的代價滅了我們!朱寅從來就沒有想過招撫我們,他要將我們斬盡殺絕!漢人絕不可  “宋江招安!”安邦彥冷笑道,“當我們爨人沒有看過《水滸》就算沒看過書,也看過戲!哼,宋江招安有什么好下場朝廷不可信,朱寅就是高俅,更不可信!我等絕不當宋江!”

  “說得好!”奢崇明一揚馬鞭,“這才是我爨家豪杰!我妹妹沒有嫁錯人,她嫁的是英雄!”

  “眼下我兵敗,士卒還沒有收攏,咱們爨家的反明大業,就靠妹夫你扛起來了。只要你能打敗朱寅,我永寧也聽你的!”

  安邦彥撫胸行禮道:“你永遠是我的兄長,可不要這么說啊。咱們是兄弟,一起并肩子上就是了。水西和永寧,本就是一家人,何分彼此。”

  奢崇明豎起大拇指,“好妹夫!好妹夫!我妹子是個有福氣的人!”

  安邦彥問道:“朱寅還有多少兵馬”

  奢崇明煞有其事的扳指一算,語氣篤定的說道:

  “朱寅畢竟是慘勝,本來兵也不多。被我一消耗,估計眼下能戰者也就三萬人。而且他是靠詭計,襲擊、火器才好不容易贏我,戰力其實還不如我軍。明軍依賴的火器快沒有火藥了,起碼十天半月之內,無法及時補充。”

  “如此說來,眼下的明軍,就是最虛弱的”安邦彥問道,“以大舅哥的意思,我軍該加速北上,決一死戰”

  奢崇明點頭道:“明軍死傷不少,起碼要休整十天半月,再等到火藥補給送到,才能恢復大半戰力。眼下么...他們的火器缺乏火藥,士卒又比較疲憊,的確就是最虛弱的時候。”

  “優勢在我!”安邦彥聞言更加放心,“朱寅只剩三萬兵馬能戰,最重要的火器還缺火藥。可安氏、宋氏兩家聯軍,卻有五萬三千甲兵!”

  奢崇明肅然道:“妹夫,雖然優勢在我,可你也不能大意啊。畢竟朱寅無所不用其極,未必會正大光明的和你決戰,肯定會勸降你,挑撥你和宋萬化,收買你的部將,瓦解聯軍,不可不防啊。”

  安邦彥笑道:“大舅哥放心吧,你已經上過一次當,我哪能不多個心眼我這么容易上當受騙么”

  奢崇明沉聲道:“只要不中計,不管他什么伎倆,一上來就直接決戰,他就無計可施了。”

  “妹夫,我和朱寅交過手,很了解明軍的戰術。我說與你知道...”

  當下,奢崇明一五一十將明軍的戰術和兵馬構成,仔細的和盤托出。這一次,除了故意壓低了明軍的戰力之外,他說的還算真實,的確是有價值的軍事情報。

  安邦彥也不是廢物,相反此人也是個狠人。雖然還不到三十歲,就已經掌控安氏大權。

  他認真聽完奢崇明的情報,思索一下說道:“如此說來,對付明軍的法子,最好是全軍壓上。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不計代價的靠近廝殺,只要短兵相接的肉搏,他們就必敗無疑。

  奢崇明點頭,“妹夫說的對。可惜我之前上當,沒有采取這個打法。明軍就是火器厲害,千萬不要一批批的打添油戰,而是全部壓上,不給他火器從容發射的機會。只要沖到眼前,明軍就不堪一擊,絕非爨家勇士的敵手。”

  “妹夫,事情都告訴你了,你也知道怎么應對了,咱們暫時別過了。你率軍北上,我要趕回永寧再募兵馬。”

  安邦彥問道:“你回去后還能募集多少兵馬”

  奢崇明撒謊道:“青壯全部征調,還能募集兩萬人。有了這兩萬人,再收攏被打散的敗軍,怎么也能再湊四萬人。”

其實,成都之戰葬送了四萬五千人,永寧已經沒有多少青壯了,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留守老巢官寨的兵馬只有兩三千,再加領地最后一點青壯,只能湊齊五千兵,哪來的兩萬至于收攏敗軍,那就是更是扯淡。他的大軍在成都死的死,降的降,完全就是全軍覆沒,并不是被打散,何來敗軍可收攏  可是安邦彥并沒有懷疑。畢竟奢崇明乃是西南之虎,一向很強勢。他想不到奢崇明一戰就輸光了本錢,敗的如此徹底。

  在他看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奢崇明仍有實力才是最正常的結果。他根本想不到,奢崇明已是窮途末路。

  “好!”安邦彥一揮馬鞭,“大舅哥快回永寧再募兵馬,然后率兵北上匯合。小弟先行一步,趁著朱寅虛弱,攻打明軍!不過...”

  說到這里,安邦彥露出一絲詭譎的笑容,“等小弟打下成都...”

  奢崇明一擺手,“你見外了!你打下成都,成都自然就是你的!不對,你打下成都,整個四川都是你的!”

  安邦彥笑道:“那不是委屈大舅哥了畢竟是你先起兵打成都,你不怪我和你搶”

  奢崇明豪氣干云的說道:“妹夫,咱們要放眼天下!漢人的江山何止是一個四川就近也有湖廣啊,大丈夫志在千里,何必只盯著川蜀四川我不和你爭奪,我要湖廣!”

  安邦彥見到大舅哥如此豪氣,更加相信他實力猶存。

  “痛快!”安邦彥道,“不愧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那小弟打下成都就不客氣了。”

  說完對奢崇明道個別,率軍匆匆北上。

  他要趁著明軍火藥補充之前,搶先和朱寅決戰!

  奢崇明則是縱馬道邊山坡,讓聯軍通過。

  三萬五千水西安氏大軍通過之后,又是一萬八千人的水東宋氏大軍。兩家一前一后,相隔數里。

  勒馬山崗的奢崇明,也看到了宋萬化。

  水東實力不如水西,出兵只有水西一半,所以宋萬化只是聯軍副帥,以安邦彥為主。

  一張國字臉的宋萬化,轉頭看著道邊山坡上的奢崇明,目光驚訝之余,也帶著一絲冷漠。

  他不知道奢崇明怎么忽然出現在此,但心中浮起一絲不好的預感。于是,他揮鞭策馬上前去見安邦彥,問問安邦彥,奢崇明說了什么。

  奢崇明看著宋萬化的背影,神情苦澀無比。

  本來,他的實力不但比水西強,更是比水東強。三家反明大軍,他當之無愧的是盟主。

  可是如今,他的實力已經遠不如水東宋氏。

  僅靠永寧最后那幾千兵馬,根本擋不住明軍的圍剿。若是安氏、宋氏能打敗明軍,奢氏還有喘息之機。可若是他們也被朱寅打敗,奢氏就完了。

  朱寅是絕對不會放過奢氏的,必然會趕盡殺絕。

若是聯軍敗了,自己該怎么辦  奢崇明忽然想起來,緬甸大軍正在攻打云南,據說勢如劈竹,打的沐家和木府節節敗退。看樣子,緬甸大軍多半會吞了云南。若是投靠緬甸,奢氏就有救了。

  這絕對是一條退路!

  想到這里,奢崇明的心情就好了很多。

  “來人!”奢崇明吩咐一個心腹,“你拿寡人令牌,先回永寧,告訴他們立即準備南下云南。青壯、金銀、馬匹等物,先提前準備好,等候寡人之令。”

  幾個心腹領了令牌,立刻打馬先行南下。

  “君上。”騎衛統領說道,“君上為何不一起回永寧這里不能多待啊。”

  奢崇明望著北方成都的方向,目光惆悵無比,“寡人不甘心。寡人想在眉州等著,等聯軍和明軍決戰。寡人想親眼看見,朱寅兵敗!”

  “咱們先不要回去,就在眉州等著戰報。”

  騎衛統領擔憂的說道:“安主和宋主,真能打敗朱寅那可是朱寅啊。”

  “不要小看他們。”奢崇明冷笑,“水西兵不是軟柿子,那可是硬骨頭。咱們之前兵敗,其實還是不了解明軍,不知敵情。可明軍的虛實戰術,安邦彥如今已經知道了,不會再犯我軍的錯誤。”

  “而且聯軍兵多,有五萬三千人。就算他們還是敗了,明軍也會被大大消耗。”

  奢崇明當下決定,就在這個叫瓦屋山的地方歇腳,在官道不遠的山麓荒寺住下。

  奢崇明剛在荒寺住下,之前派出去的一百多個騎衛就回來了。

  “啟稟君上,安主、宋主派出去的斥候,回來時都被我們劫殺了,應該沒有斥候了。”

  奢崇明在佛像的供桌前大馬金刀的坐下,問道:“手尾干凈么”

  一人說道:“君上放心,手尾干凈的很。安主和宋主,不可能知道是我們做的。”

  奢崇明吩咐道:“你們輪番北上探查,只要兩軍接觸,就即可來報,寡人要觀摩此戰!”

  第二天,南下的朱寅大軍,終于在簡州之南、沱水之西、丹景山之東、三岔湖之北,遇見了北上的叛軍!

  雙方一照面,斥候一接觸,立刻同時吹響號角,前軍各自警戒、布防。

  附近的丹景山之上,雙方斥候同時登上,居高臨下的探查對方軍勢。

  明軍四萬多人,叛軍五萬多人,再加上數以萬計的民夫、騾馬,數里方圓都是兵馬,漫山遍野一般。

  沱水上的江船,三岔湖中的漁船,見到這么大的場面,也趕緊遠離戰場。

  明軍中的巢車之上,朱寅舉著岱山產的望遠鏡,將兩三里之外的叛軍,看的清清楚楚和。

關于叛軍的情報,他當然早就心知肚明。兩家叛軍加起來五萬三千人,其中騎兵五千,戰象兩百頭。最厲害的是身披鐵甲的三千重步兵。水西向來比較富裕,鐵甲不在少數。這三千鐵甲重步兵,都是最驍勇強悍,和戰神簽訂  歃血契約的“死兵”組成。

  其余的叛軍,也都是藤甲兵,用毒箭、鉤鐮槍、長矛,十分擅長山地、叢林作戰。

  所以,朱寅探知叛軍動向后,根據情報故意控制行軍速度,制造和叛軍在簡州之南遭遇的契機。

  這簡直是讓叛軍無意識的配合自己,選擇有利于明軍的戰場。

  微操大師了。

  因為簡州之南這個地方,周圍沒有山林,只有一座樹木稀少、坡度平緩的丹景山,江邊和湖邊的大片平野,對善于山地、叢林作戰的叛軍,十分不利。

  而且這里三面是水,擊敗叛軍之后,叛軍都難以逃走,更有利于全殲。

  眼見太陽快要落山,朱寅也沒有立即攻擊的意思,而是就地下令扎營。

  然后,就給安邦彥和宋萬化寫信勸降。

  這是朱寅的規矩。只要是內戰,他必然先勸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他就不會選擇血戰。畢竟哪怕贏得再漂亮,己方將士們也會有死傷。

  他真心希望,叛軍能歸降朝廷,效忠大明,然后聽從征調去抵抗侵入云南的東吁大軍。

  他還是有度量的。只要叛軍乖乖投降聽調,叛軍首領上表請罪,遣子入質,他不吝封侯賞賜,絕不算舊賬。

  對安邦彥,他沒有什么指望。因為安邦彥頑固不化,投降的可能性很小。但朱寅的信,仍然寫的很是誠懇。

  先是堂堂王道。王道之不行,再行王師雷霆之怒!

  水西只要效忠朝廷,你安邦彥就封侯,世襲罔替,再蔭一子為男爵。

  你安邦彥也可以到朝廷入職。兒子可入國子監。

  給宋萬化的信,朱寅就寫的更加誠懇。

  因為水西宋氏在歷史上,一直忠于大明。貴州能建省,宋氏功勛卓著。兩百多年來,水東宋氏一直在維護朝廷,調停朝廷和水西、播州的矛盾。

  宋氏和安氏、奢氏不同的是,宋氏是漢人土司。

  可是,忠于朝廷兩百多年的宋氏,歷史上居然響應了奢安之亂,最后導致滅亡。

  朱寅在信中追敘了宋氏祖上對朝廷的功勛,表明朝廷一直記得宋氏的忠心。希望宋萬化懸崖勒馬,不要讓宋氏列祖列宗的忠心為國,毀于一旦。

  只有宋萬化助王師剿滅叛軍,就封其為侯,再蔭一子為男爵。

  并且表示,愿意和宋萬化約為兄弟。

  信中還告訴宋萬化,奢崇明的大軍已經全軍覆沒,奢崇明僅以身免。讓他好自為之,不要錯過最后反正的機會。

  與此同時,安邦彥和宋萬化也在觀察明軍。他們沒有望遠鏡這種罕見的“神器”,看不清明軍的虛實。但他們能判斷出,明軍絕對不止三萬戰兵!

  可是,明軍的兵力,肯定沒有聯軍多。

  安邦彥頓時放心不少。

  他打算今日扎營,明日就和明軍打一場,探探明軍的成色。再看看,明軍是不是真的缺乏火藥。

  對于奢崇明的話,他現在已經懷疑了。

明軍如果真的缺乏火藥,為何還主動南下迎戰不應該是固守成都么  太陽剛剛落山,部下就送來了朱寅的信。

  安邦彥打開一看,哈哈大笑道:

  “果然!朱寅就會這一套!又是招安!招撫!”

  “在我大舅哥身上用過的招數,再對我用一次”

  “還封侯我堂堂千年水西,在乎他的什么侯爵國公都不稀罕!異姓王倒是可以考慮,朱寅給的起么”

  “哈哈哈,朱寅小兒當我是宋江!我為王,我就效忠朝廷。”

  他的堂兄、大將安宜山笑道:“朱寅這是心里沒底,才招降我等。若是他底氣足,還會這么小心小意的寫信漢人貴胄向來傲慢,看不起咱們爨人,豈能如此客氣客氣就是有鬼。”

  安邦彥點點頭,“大哥說的對,就是這個道理。朱寅這是陰謀詭計,咱們切不可上當。”

  “傳令!今夜殺肥豬兩百頭,大士卒,明日大破明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