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86章 八零美食系統(25)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謝姎不知道說什么好。

  薛麗華可能是個戀愛腦吧。

  戀愛腦除非自己醒悟,否則旁人是勸不醒的。

  她為了初戀拋夫棄子、不顧一切,表面看像是在勇敢追求愛情,其實何嘗不是自私的表現?

  如今初戀給了她當頭一棒,她又陷入了要死要活的境地,說到底還是只想到她自己。

  有本事出獄后去找那男的奪回失去的一切,奪回來彌補曾經被她傷害過的人。

  要是這么做,謝姎倒是高看她一眼。

  “大妮你說得對!”劉嬸聞言朝她豎大拇指,“還是你看得通透!”

  謝姎:“……”

  這種就沒必要夸了吧?

  許是她的理念在這個時代過于新鮮,以至于劉嬸回去后,每逢別人提起薛麗華、感嘆她的不值,就拋出謝姎的這個想法,還添點自個的見解:

  “薛麗華雖然自食惡果,但不該就這么放棄,想死也等坐完牢、找那男的把屬于她的一切奪回來!彌補了倆孩子再死也不遲!”

  “誒喲!劉嫂子你這話說的在理!憑啥讓那男的好過?薛麗華對不起很多人,唯獨沒有對不起他,到頭來被他拋棄,確實不甘心!”

  “我要是薛麗華,我就咬緊牙關活下去,活到出獄那天,把那男的教訓一頓,再把自己的東西奪回來彌補兒子,再說死不死的。”

  “可不嘛,就該這樣!”

  一傳十、十傳百。

  薛家那邊也聽到了類似說法。

  薛麗華的娘家人再次去獄中探望時,見她一副死了一了百了的頹靡樣,就恨鐵不成鋼地拿這套說法罵了她一頓。

  薛麗華有沒有因此振作起來,在獄中好好服刑、認真改造,謝姎就不得而知了。

  她最近忙成了陀螺。

  小吃部在她的精益求精下,終于裝修完畢、煥然一新。

  挑了個黃道吉日,她和小榮合伙的“春和巷紅旗小吃部”總算開張了。

  為啥起個這么土的名字?

  別問!問就是小榮起的!

  他原先起的是“紅旗飄飄小吃部”,后來聽說機械廠改制的食堂也叫這個名,就添上了地址——“春和巷”。

  但這么一來,名字太長了,幾經斟酌后,他依依不舍地去掉了“飄飄”兩字。

  “謝姐,起這個名字花了我整整十天!差點來不及訂做招牌。”

  謝姎:“……”

  真的很無語。

  但既然是他煞費苦心想出來的,她也沒改。

  就這樣吧,反正真正要打出招牌,靠的是實力,不是店名。

  釓鋼廠的職工及家屬們開業前兩天就看到大食堂門口支起了一面小黑板。

  黑板上寫著正式營業的日子,還寫著開業大酬賓,說是入店消費的客人前二十位八八折優惠,二十位以后九八折優惠。并且,只要消費了就有禮品領。

  還有這種好事兒?

  “這么說的話,我進去買個饅頭,也會送我東西?”

  “寫著是這么個意思。”

  “哪天開業啊?兩天后?那不正好禮拜天?不用上班,去看看唄。”

  承包三食堂窗口的大師傅們也聽說了,不贊同地嘖道:

  “怎么挑禮拜天開業啊?老車間工人不上班,能有生意嗎?看來還是太年輕。”

  “一個年輕寡婦、一個沒成年的小后生,這倆貨色湊一起,能開出什么像樣的飯堂!”

  樓師傅對謝姎在他請假那一周搞出來的動靜耿耿于懷,逮著機會就奚落。

  范師傅冷笑地瞥了他一眼:“再怎么差,也比某些人強。我倒是很看好謝師傅那一手小炒工夫,尤其那道腰肝合炒和尖椒豬肝,反正我老范是自嘆不如。”

  “老范,你吃過小謝師傅炒的菜?”

  “吃過!一個食堂待著,聞到那香味受不了,讓我徒弟去搶了兩份。別說,味道是真好!關鍵是我能吃出她大致用了哪些調料,偏就炒不出她那樣的火候。”

  “真那么好吃啊?那開張那天咱們去捧個場?”

  在場都是人精,豈會不知道這是想去偷師。

  但大家誰也沒說破。

  反正禮拜天也沒幾個職工來三食堂吃飯,不如賣謝姎一個好,說不定她一高興,就把下水能做得那么好吃的訣竅告訴他們了。

  于是,開張這天,除了樓師傅以外的三食堂大師傅們,相約著來大食堂捧場了。

  然而,到了現場,他們懵逼了:

  “這是大食堂?”

  “怎么……成這樣了?”

  “墻呢?怎么都成玻璃了?”

  謝姎把食堂正大門兩邊的墻體都鑿掉了大半,只留半人高的一截,上半部分改成了透明玻璃。

  她倒是想把整堵墻都換成落地窗,但這年頭買玻璃要批條,廠里不給批這么多玻璃,只能作罷。

  “但別說,磚墻換成玻璃窗,室內亮堂了不少!”

  范師傅站在玻璃窗外往里瞧了瞧,嘖嘖稱嘆。

  其他師傅們則是在打量食堂內部的裝潢,咋有那么多他們不認識的布置。

  “里頭怎么也圍了一堵玻璃墻?這是干嘛的?”

  “還有這桌子怎么是長方形的?一張桌子就配四把椅子?真浪費!還是條凳好,擠一擠能多坐不少人。”

  “我記得大食堂沒這么小吧?怎么前廳才擺下十來張桌子?”

  這時,小榮看到他們了,過來打招呼,順便一一解答了他們的困惑:

  “那一圈玻璃墻圍著的是熟食區,專門用來賣提前做好的熟食、小菜,各位有想吃隨時可以點。”

  “大廳都是四人桌,超出四人咱們還有包廂,有六人間的小包廂、十人間的中包廂、十六人間的大包廂。”

  “包廂?”

  眾人聽得一愣。

  他們當然知道包廂,無論是以前的私人餐館,還是現在的國營飯店,都會設一兩個供貴賓使用的包廂。

  但這里是食堂啊!

  雖說改制了,允許職工承包了,但本質上還是食堂啊!是供職工用餐的地方!怎么還設上包廂了?

  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還在后頭——

  大食堂改造后,竟然在后廚外墻鑿了一個門洞,安上了可推移的玻璃窗,面向經過巷子的居民售賣熟食制品。

  還能這樣操作?

  幾個大師傅沉默了。

  他們當初怎么沒想到給自己承包的窗口開個后門……不是,開扇后窗呢?

  轉念一想,三食堂就算整堵后墻都開了窗也沒啥用。

  后頭又沒居民區,菜賣給誰?賣給廠里的鋼材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