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61章 水師來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十月十七日。

  蘇澤來到東宮,今天又是給小胖鈞講學的日子。

  就在他進入明倫堂的時候,看到方士陶觀正在向太子演示什么。

  陶觀見到蘇澤連忙上前行禮,而小胖鈞也對著蘇澤說道:

  “蘇師傅,您快來看看這件稀罕事物!”

  蘇澤走過去,只見小胖鈞手里拿著一個奇怪的罐子,罐子上伸出一個細長的圓管。

  “殿下,還是讓貧道來吧。”

  陶觀接過了太子手里的器械,然后掏出兩塊石頭一樣的東西,塞進了這個罐子里。

  緊接著,陶觀拿起水壺,將水注入到罐子里,就見到罐子發出咕咕的聲音,有氣體從水中冒出來。

  陶觀連忙點燃了圓管的出口,一團藍色的火焰出現在管口。

  “蘇師傅,神奇吧!”

  這是?

  氫氣嗎?

  不對,和水反應產生氫氣的金屬有鈉鉀之類的活潑金屬,以大明現在的技術應該制造不出來。

  而且鈉鉀這類的活潑金屬不是這個樣子,在空氣中就會氧化反應。

  蘇澤迅速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電石!

  電石和水反應,可以產生工業上非常重要的氣體——乙炔!

  再看著陶觀手里的這個罐子,蘇澤確定了這應該就是乙炔發生器。

  蘇澤看向陶觀問道:

  “這是陶先生的發明吧?”

  小胖鈞得意的說道:“看來也有蘇師傅不知道的事情,哈哈。”

  陶觀卻不敢得意。

  他的化學知識,幾乎都是蘇澤所授。

  在遇到蘇澤之前,他這樣的煉金方士就是將不同的東西放入煉丹爐中一頓亂燒。

  但是燒出來的東西有什么用,怎么才能重復上一次的實驗,這些都全看運氣。

  但是在蘇澤給他傳授了基礎的化學知識后,陶觀的實驗有了系統的方法,可以反復進行實驗。

  他也有了一套簡單的化學體系,可以嘗試分析實驗產物。

  比如這次的電石。

  陶觀說道:

  “上次隨著蘇翰林去過煉鋼廠后,貧道就對煉焦爐產生了興趣。”

  “貧道將焦炭和幾種東西放在一起煅燒,還真給貧道燒出來了東西。”

  “此物就是焦炭和石灰煅燒后的產物。”

  “要說這東西也神奇,原本燒出這石頭出來,貧道也沒有在意,但是有一次不小心粘上了水,就開始冒出氣體,貧道就發現了奧妙。”

  “后來發現,此石遇水則化氣,所化之氣能點燃,火溫還非常高,連鋼鐵都能融化!”

  這可不是嗎?乙炔在原時空最大的作用就是焊接,乙炔燃燒的火焰溫度極高,制備又非常的方便,自己怎么把這東西忘記了。

  蘇澤連忙對著朱翊鈞說道:

  “恭喜太子又得一神器!”

  神器?

  就連陶觀也愣住了,他本來是當做新奇事物獻給太子的,怎么在蘇澤嘴里成了神器了?

  蘇澤說道:

  “剛剛陶道長說了,這火焰溫度極高,能融鋼鐵,那豈不是可以用于鋼鐵加工?工部能得到這一神器,我大明的鐵制品又能上一層樓!”

  “此外此物制取方便,平日里是石頭狀,遇水又能產生可燃的氣體,火焰明亮,用作照明豈不是極妙?”

  “這種燈可以用于礦井,野外這些照明不便的地方。”

  “這難道不是利國利民的神器嗎?”

  聽到蘇澤這么說,小胖鈞也眼神閃亮,他對著陶觀說道:

  “陶卿還真是做出了了不得的東西啊!孤今日要好好賞賜你!”

  全場最傻眼的莫過于陶觀了。

  不是,自己胡亂煅燒出來的東西,偶然發現奇特的性質,獻給太子取樂的東西,怎么在蘇澤嘴里成了國之神器?

  但是蘇澤說的好像也沒錯。

  還有蘇澤怎么能想出用來做燈的?

  蘇澤緊接著又說道:

  “殿下,臣請陶先生給此物命名。”

  “此物乃是陶先生發現,乃是陶先生的骨血,父母給子女賜名,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陶觀連忙說道:

  “殿下,蘇翰林,貧道不過是一區區方士,不敢居功,還是請殿下賜名吧!”

  但是蘇澤卻十分的堅決說道:

  “能仰觀宇宙之妙,俯查天地之機,明物質之變化,陶先生的開創了一個行業,當然有權命名!”

  “這是對陶先生智慧與辛勞的認可,也能防止后世混淆和誤傳。譬如此次,陶先生是通過焦炭和石灰煅燒實驗,偶然得了此物,又反復驗證了它的反應特性。此事非他莫屬!”

  聽完蘇澤的話,小胖鈞也嚴肅的說道:

  “陶卿就不要客氣了,正如蘇師傅所言,此物乃是你的發明,應該由你來命名。”

  既然小胖鈞都發話了,陶觀感動萬分,也沒有繼續推辭,而是說道:

  “既然此物遇水則生氣,又是石狀,貧道便斗膽稱之為氣石吧。殿下,蘇翰林,以為如何?”

  小胖鈞滿意的說道:

  “好,那就叫氣石!”

  蘇澤又說道:

  “殿下,臣以為氣石大有可為,殿下可以投資一座氣石廠,按照陶先生的辦法生產氣石。”

  蘇澤又對陶觀說道:“再請陶先生努力一下,研究如何用氣石加工金屬,制作能在礦洞中使用的氣石燈。”

  陶觀連忙說道:

  “貧道一定會好好研究的!”

  蘇澤緊接著又說道:

  “陶先生的發明乃是國之神器,臣還準備幫他申請華陽獎,這樣才能鼓勵更多人投身實學,發明創新!”

  華陽獎!

  聽到這里陶觀幾乎要暈過去了!

  他自然是聽說過華陽獎!

  目前為止,獲得華陽獎的兩名工匠,一名是發明了滾筒脫毛機的工匠,在拿到了獎金之后,這位工匠在直沽設立了自己的羊毛工廠,已經成了直沽的巨富。

  另外一個是《樂府新報》印刷館的張畢,他發明了可以排版的鉛活字滾筒印刷機。

  獲獎之后,張畢直接被朝廷授官。

  自己這個發明竟然能得華陽獎?

  小胖鈞也高興的說道:

  “蘇師傅說的沒錯!”

  小胖鈞想的是,如果陶觀能以東宮署官的身份得到華陽獎,那母妃就不能再反對自己和方士混在一起了!

  說完了這件事,蘇澤又問道:

  “殿下,武清伯那邊?”

  小胖鈞露出笑容道:

  “今天秋耕后,陶卿跑了幾次外大父的田莊,肥田粉已經用上了!”

  肥田粉,就是煉鋼廠的煉焦爐副產的氨氣和硫酸反應,形成的硫酸銨粉末。

  武清伯接下了《樂府新報》的種田大賽賭約,在家中開出一畝的試驗田。

  武清伯李偉中了激將法,為了贏下比賽,用上了好外孫的肥田粉。

  “陶卿也去指導過了,陶卿你說一下吧。”

  陶觀這才從剛剛的喜悅回過神來,他連忙說道:

  “是,殿下。”

  “蘇翰林,武清伯田莊中,用了肥田的土地,莊稼確實要比別的土地長得更快一些。”

  “武清伯也夸贊此物有用,若是真的能增加畝產,這才是國之神器啊!”

  陶觀是方士,但也是讀書人。

  他當然知道農業的重要性。

  他對蘇澤的佩服更是達到了新的高度。

  真正不居功的是蘇翰林啊!

  和自己的發明相比,蘇澤隨手發現的肥田粉,就能讓土地增產!

  更讓陶觀不可思議的,是蘇澤到底是怎么想到的?

  他竟然能從煉鋼廠的廢氣中,發現增產的神物?

  也對,蘇翰林就是這樣的,他不過是見到了自己的氣石,就想到了兩種用法。

  難道真的如民間所說,蘇翰林是文曲星下凡,生而知之?

  還是說這就是實學?

  陶觀第一次對實學產生了興趣,也許自己是應該好好系統學習實學了。

  緊接著小胖鈞又掏出一封信道:

  “蘇師傅,這是舅舅從濟州島的來信,算算日子,現在舅舅是不是應該已經到了堺港了?”

  蘇澤接過來信,信上的日期是五天前的,以濟州島到堺港的航程,好像還真的快到了。

  東亞航線海上路程很短,這一路上的海盜都被大明水師掃蕩完畢了,李文全領著倭銀公司的艦隊,非常順利的就抵達了濟州島的軍港。

  接下來他們要和大明水師會和,繼續北上前往倭國的貿易城市堺港。

  也許是應小胖鈞的要求,李文全事無巨細的記錄了航海過程發生的事情,還介紹了沿途港口的風土人情。

  不得不說,這位李國舅雖然書讀的不多,但是旅行見聞寫得極好,他關于沿途停靠港口的描寫,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看到李文全信中說一切順利,蘇澤也稍微放下心。

  這一次倭銀公司的首航,需要給股東信心,所以本次航行不包含南洋的部分,就是直接從倭國傾銷貨物,購得白銀。

  對于如今的大明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海上風浪的問題,畢竟這個時代近海航行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只要能安全帶回白銀,倭銀公司的貿易模式能跑通,那以倭銀公司的體量,就能源源不斷的給大明帶回白銀了。

  十月十八日。

  蘇澤的估算的沒錯。

  今天一大早,護航倭銀公司的大明水師艦船直沽號的瞭望手,就發現了堺港出現在望遠鏡里。

  直沽號的火長張司也登上瞭望臺,和海圖反復確認之后,確認前方就是堺港。

  直沽號的船長立刻派人報告水師提督李超,李超又派人通知了李文全。

  與此同時,堺港。

  今井宗久正在茶座待客。

  今井宗久,是堺港自治團三十六人眾之首,是堺港排名第一的大商人。

  自從茶葉傳入倭國后,倭國在宋代點茶技法中,發展出名為茶道的東西。

  倭國的公卿貴族熱衷于茶道,而倭國的大商人為了能和公卿貴族做生意,也熱衷于精研茶道。

  今井宗久也是茶道高手,堺港的今井家茶座,就是他談生意的場所,同時也他統治堺港的天守閣。

  這座茶座沒有建造在鬧市區,而是建造在堺港的港口邊緣的一座小山上。

  今井茶座的位置極好,一眼就能看到港口的風光。

  今井宗久的貴客才能來到這個茶座,和今井宗久一同喝茶議事。

  今日來的客人,是如今在倭國聲威正盛的大名織田信長的使者,一個名叫木下秀吉的家臣。

  今井宗久其實有些看不上木下秀吉。

  聽說織田信長這位家臣,幾年前連個姓都沒有,靠著軍功得到了織田信長的提拔,走到了如今的地位。

  也許是年幼時候營養不良的緣故,木下秀吉身材矮小,像是一只瘦猴。

  只不過木下秀吉是代表織田信長來的堺港,所以今井宗久只能忍著輕蔑見了他。

  “主公派在下過來,是詢問為何島田家的火器又出現在對陣織田家的戰場上?”

  今井宗久秘密和織田信長結盟,打壓倭國火器的提供商島津家,本來已經封鎖了島津家的硝石貿易,讓島津家的火器沒有了火藥。

  可前陣子島津家突然突破封鎖,重新獲得了大量硝石,于是島津家的火器又出現在戰場上。

  今井宗久苦澀的說道:

  “是大明國,島津家也不知道用了什么辦法,獲得了和大明國的貿易特權,從澎湖買回了大量的硝石。”

  “什么!”

  木下秀吉立刻說道:“大明不是禁售硝石嗎?怎么會和島津家做生意?!”

  今井宗久也沉默了。

  今井宗久利用他在佛郎機人中的關系,說服西洋商人不和島津家做生意,卻沒想到冒出了大明。

  大明可是世界最大的硝石出產國!

  不僅僅如此,按照一些和今井宗久有關的倭寇來報,大明的火器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已經超過了西洋人的艦隊火力!

  當然,今井宗久并不完全相信這些倭寇的說法,大明火器發展已經遲滯了百年了,在當年倭寇戰爭初期,火器甚至還不如倭寇。

  “請木下君轉告織田殿,今井宗久會給織田家提供更多更好的火器。”

  就在兩人交談的時候,一名武士匆忙進來。

  今井宗久雖然是商人,但也是堺港的隱形統治者,他最注重的就是禮儀。

  今井宗久皺眉,正準備呵斥這個不守禮的武士,就聽到對方說道:

  “家主!艦隊!堺港外海出現巨大的艦隊!”

  “什么!?”

  今井宗久也不顧禮儀了,他連忙推開窗戶,果然在堺港外海上看到了一排排風帆!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