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74章 插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274章插人  第二天一早,秘書馬世奇來接顧硯聲上班。

  頤和路的風景是不錯,整體環境相當秀麗,各種別墅各有風采。

  現在不管是馬世奇的房子,還是周部長的房子還是顧硯聲的房子,都在這一片,相距都不遠,溝通起來很方便。

  “部長,辦公室已經收拾出來了,家具都換了嶄新的,原來溫宗堯用過的東西,要么丟倉庫,要么他就自己帶走了。”

  “好。”

  來了南京這么多天,除了不得不去部里露兩次面,讓部里的人知道即將改朝換代,認識下這個新部長以外,顧硯聲日常根本不去司法行政部。

  今天以前,司法院長溫宗堯還是司法部的部長,人家的辦公室,他去了也沒地方坐。

  到今天,那是真的不同了,溫宗堯已經去司法院上班,他這個部長現在算得上名正言順。

  “沒出什么麻煩吧?”

  “溫宗堯昨天就沒來,我和他秘書商量,他的東西叫車送去的司法院,輕拿輕放,沒出什么紕漏。”

  “嗯,目前司法行政部上上下下都是溫宗堯的人,也是梁鴻志的基本盤,基於青島會談談成的協議,大家現在還和和美美,一副一起奮斗和平建國的姿態。

  但是汪系的人肯定要掌權,梁鴻志也不愿意交權,各種內斗,這是暗中必然發生的事情。

  我們這個司法行政部,出了溫宗堯這個除梁鴻志自己以外唯一的院長,平時要盯緊點,免得他給我們挖坑埋地雷。”

  該囑咐的顧硯聲還是要囑咐。

  收拾司法行政部,他是勢在必行,這是個人所求,也是汪系報梁鴻志當時想要暗殺汪逆的舊恨,更是新權力對於舊權力的清算。

  顧硯聲現在屁股在這里,必須要這么做,收拾出來的司法行政部劍指地方各地,這也符合周部長想要掌控江蘇,安徽,甚至華北的欲望。

  但他們動手,梁鴻志的人也不會坐以待斃,矛盾是肯定少不了的。

  “我會盯緊的。”

  馬世奇說罷從皮包里拿出一份資料袋,遞過來,“這是我派人調查的資料。”

  馬世奇做了些準備工作,早些時候讓手下先過來,這個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顧硯聲接過邊看,他邊說。

  “常務次長,胡礽泰,江蘇人,早年間是南洋公學公費外派日本留學的學生,工作后當過駐日長崎領事,所以他有日本的背景。

  基於此,推斷他在外務省和軍部應該認識幾個人,不過現在距離他在日本工作的年數不短了,當時的這些日本人還有沒有在位都不好說,估計就算還有也就一般的關係。

  他在蔣氏的國民政府任過職,在交通部,再早在北洋政府也任過職。

  總體就是一個老一派的人物,年紀也比較大了,當時招攬他,估計就是日本人和梁鴻志看中他的人脈關係。

  家里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另外一個是政務次長,薛典曾,也是江蘇人,圣約翰大學畢業,去美國留過學,學法律,他以前當過蔣氏政府蘇州法庭的庭長,對於實務應該很熟悉。

  家里在蘇州有產業,產業還不小”

  一個留日一個留美,有些留學的想著改變,有些留學的就當了漢奸。

  顧硯聲在車上邊聽介紹邊翻看這兩人的履歷。

  他手下主要的大將就是這兩個副部長,當然,實際職位名稱就是一個政務次長,一個常務次長。

  按照分工,常務次長主要負責部門內部的事,主抓日常行政,部門工作這些,也就是胡礽泰乾的活。

  政務次長理論上來說得是部長的心腹,負責對外講解政策,跟各部門開會。

  這么大政府免不了各種開會,這個政務次長就相當於是部長的替身,對於部長各種沒工夫參加,級別又高的會,他這個次長去開會就比較合適,這也就是薛典曾的工作內容。

  兩個次長,一個對外,一個對內。

  再往下就是民事司,刑事司,總務處等常規部門的負責人。

  反正沒一個是自己人。

  按理說,像政務次長這個位置,必須得是自己人,要不然參加各種會,傳達各種意見都免不了有自己的小心思,容易欺上瞞下,但現在也沒辦法,顧硯聲沒人可用,就是這么一個爛攤子。

  局面看起來還是挺嚴峻的。

  但其實還好。

  驅車抵達司法行政部大樓。

  “部長。”

  下車步行,一路上都是站定躬身問候的人,主打一個小心謹慎。

  顧硯聲偶偶微微點頭示意,讓人如沐春風。

  到達辦公室門口,劉小樓起身躬身相迎,“部長早上好。”

  打開門,顧硯聲眉頭一挑,所見跟上海辦公室的擺設差不多,不由笑道:“你們是把上海搬這里來了。”

  劉小樓介紹道:“怕您不習慣,所以我跟馬秘書商量了下,先按照上海的格局擺放,家具也是按照上海一模一樣的款式訂購的,您試試,要是哪里不滿意,我馬上換。”

  “不用,就這樣挺好。”顧硯聲對這些東西需求不多,乾凈能滿足日常所需就行,拿起桌上泡好的咖啡喝了口,“早上有安排么?”

  劉小樓馬上說道:“早上是部里的例會,因為是您第一次正式主持召開,所以通知了所有部門的主官到場,現在應該都已經在會議室了。”

  “好,那就先開會。”顧硯聲也得收拾他們了,大步走人。

  “部長,還有件事。”劉小樓快速跟進小聲說道:“秘書處早上來了個人入職,拿的是陳院長的介紹信,秘書處的處長跟我說了聲,讓我問下您,這個職位怎么安排。”

  “陳院長?陳公博啊?”顧硯聲腳步一頓有些驚訝。

  劉小樓點了點頭。

  “呵。”顧硯聲嗤笑一聲,這才剛開張,陳公博居然把手伸到他這里來了。

  按理說,立法院確實跟司法行政部有瓜葛,都是法字派嘛,安插個人也不是不行.顧硯聲想了想,這事倒沒必要小氣,區區一個職位而已,已經有這么多外人了,不差這一個。

  “他自己有沒有訴求?”

  劉小樓搖頭,“目前沒有明確的說,說法是秘書也可以,不過秘書處主要負責的都是司法部的高層事務,進了秘書處,部里的重大事宜,他肯定是可以接觸到的。”

  劉小樓點到為止,事情秘書知道了,陳公博也就知道了。

  “叫什么名字?”

  “李時雨。”

  “檔案過來了么?”

  “過來了。”

  “拿來我看看。”

  “是。”

  顧硯聲也不著急開會,他主要好奇,以前他好像沒聽過重慶來人之中有這號人物,這個李時雨能被陳公博派出來當探子,怎么也算是有幾分能力上的信任。

  哪冒出來的?

  劉小樓很快把資料拿來了。

  顧硯聲打開檔案袋,抽出檔案。

  李時雨,三四年進入東北軍西安剿總第四處,三七年任天津高等法院的檢察官,去年來這里參加的六大,還被選成了立法委員。

  難怪了,原來是半路出家。

  顧硯聲略微思索,這個李時雨能在半路出家的情況下,被陳公博看中,成為立法委員,真就肯定有兩下子。

  為人處世方面不用說,肯定是一把好手。

  滴玲玲,滴玲玲。

  辦公室的電話鈴聲響了。

  “餵。”

  “硯聲,我陳公博。”

  “陳院長,哈哈,剛說起你,手下跟我說,你推薦了個人過來,叫什么李什么雨的.”

  “對,我打電話就是這件事,跟你推薦一下這個人,我跟汪先生閒聊的時候,說起司法行政部的問題,梁鴻志在南京深耕這么久,你剛上任,事情又多,汪先生擔心梁鴻志的人給你使什么絆子,讓我注意著點。

  我說我怎么注意,立法跟司法是兩個院,想幫也幫不上什么大忙,再說你們司法行政部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根本無從下手,對吧?

  不過我想起這個李時雨,人能力不錯,經歷的也多,在法院做過,跟你那邊專業對口,你現在沒什么人用,臨時調來給你當個幫手總歸可以,所以就安排他過來,給你打下手。”

  “原來是這樣,那感情好,我現在正缺人手。”顧硯聲笑的開心,“多謝陳院長幫忙了。”

  “自己人說這些干什么。”陳公博語氣平常的很,“你就看著用,覺得好用就留下,不好用你就給我退回來。”

  “陳院長你推薦的人肯定好用,我一定人盡其才。”

  “好,那就不打擾你,估計今天一天都得開會吧?”

  “哈哈哈哈.”

  聊了幾句,掛了電話,顧硯聲微微收斂笑容。

  想了想看向劉小樓,“什么部門的主官出缺?”

  劉小樓想了想搖頭,“現在沒有部門的主官出缺,副手出缺的都很少,副手考慮么?”

  顧硯聲笑了笑,喝了口咖啡,放下杯子起身往外走,“陳大院長親自打的電話,李時雨還本身是立法委員,一個副手,你也太不把陳大院長放在眼里了。”

  而且陳公博還借著汪先生的身份說話,這不給面子太說不過去。

  劉小樓悻悻的努嘴,跟在后面,“那要什么級別?”

  “起碼是實權處長,或者乾脆就是司長。”

  “這位置可不好要。”

  劉小樓現在對部里的情況已經有了判斷,這個崗位可都在老部長的手里。

  難道一上來就開人?

  “先去開會。”

  會議室,眾人已經久等了。

  新部長到位的第一天,該給的面子他們得給,讓這個顧硯聲挑不出什么毛病,發不了飆。

  但是君子協定,現在已經說清楚了。

  “不管這個顧硯聲說什么,好辦的就辦,不好辦的,不能辦的,那就一律不辦,聽清楚了沒有?”

  說這話的是常務次長胡礽泰,這里就屬他資歷最深。

  “胡次長您放心,他一個剛上了幾年班的人,懂什么叫政府?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來了這里,有的是辦法讓他知道什么叫難辦。”

  “要我說啊,汪系的人就是任人唯親太過了,讓這么個年輕人當部長,他才吃過幾粒鹽,胡老,就該您來當這個部長才合適,他懂什么?”

  “都小聲點,待會人來了。”

  “咳咳。”門口的探子馬上發出聲響。

  一會兒門就開了。

  顧硯聲到達大會議室,掃了一眼,都已經坐滿了,閒聊的人也瞬間安靜了下來。

  “部長。”一個個站起來,異口同聲。

  “有勞你們久等了。”

  顧硯聲帶著笑臉走到主位,一個個看過去,表情或沉穩或微笑,場面上的功夫看起來都平和的很。

  氣氛不錯。

  顧硯聲和煦的說道:“都坐下說,新政府成立了,高興么?高興!

  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但萬事開頭難。

  國家現在處於戰亂之中,我輩中人的目標是完成統一,以一個全新的姿態向世界宣告,中國在東亞的崛起。

  不管是對於中國而言,還是對於大東亞共榮而言,一個良好的司法體系,是維護國家繁榮昌盛的長治久安之道。

  而我們,就是體系的建造者,護道人。

  所以諸位,任重而道遠。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統一全國的司法制度。

  讓商人依法行商,讓市民恪守法紀,讓居民安居樂業,讓所有人都在一個法令下行事,法令清楚,一切有法可依。

  法制司廖司長。”

  “在。”廖司長舉了下手。

  顧硯聲微微點頭,“接下來法制司的工作,就是聯絡立法院司法院,對現有的法條進行審慎的閱覽,研討,如果有不合時宜的去除,需要換代的更新,儘快拿出一個完整的版本,在所有區域推行,有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我會立刻推進。”廖司長點頭的很痛快。

  顧硯聲嗯了一聲,“沒問題就好,一個月時間,我要看到統一的版本,兩個月時間,我要所有區域全部實行全新的法條”

  “一個月?”廖司長瞪大眼,“部長,這這這.一個月恐怕來不及,這時間太緊了,就是光看法條恐怕一個月都看不完,更何況討論了,這肯定來不及的。

  不是我推諉,這是真來不及的,法條那么厚一本,不信您問問他們,肯定來不及的。”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