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關于羽賀響輔案的暴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好了,這個案子寫完了,接下來就是我說的關于這個案子的一些暴論推測。

  這個案子我肯定寫的是和原作完全不同的。

  但是,必須要明確一點,我寫的不一樣并不意味著,我否認了原作柯南的推理。

  先聲明,我是一個堅定的原作黨,青山認定的事情,柯南的推理,是絕對不會錯的。在漫畫里如此,在這本同人里同樣如此。

  我從來沒攻擊過柯南,也從來沒有刻意踩過柯南,現在沒有,之前沒有,以后的劇情里也不會有。

  在明確了這一點后,我們回到羽賀響輔案本身。

  很清晰的事情就是,在原作里,毛利小五郎一行人到達設樂家后發生的兩起殺人案,兇手很明確,就是羽賀響輔。

  這一點毋庸置疑,柯南沒有抓錯人。

  但是,這個案子有一個非常違反推理小說常識的地方。

  那就是,羽賀響輔在認罪甚至想自殺前,親口承認過,前兩年生日上死的兩個人,也就是詠美和降人,都不是他殺的。

  再結合三十年前只要設樂家的人想要把斯特拉迪瓦里拿出來公開演奏,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

  你很難相信在推理小說里,會出現這么強相關的“巧合”,即使原漫畫里,就是這么解釋的。

  他就是用巧合解釋過去了。

  和羽賀響輔說了真相后就墜樓的詠美是巧合,撞到壞了的欄桿掉下去摔死的降人也是巧合。

  這太違反常理了。

  你要知道,除此之外,我印象里,不管是漫畫還是原創,“腐爛的欄桿”出現次數不在少數,從來沒有任何一次是真的意外。

  而且……

  推理小說不是現實,這種強相關的巧合在推理小說里是絕對沒有任何生存空間的。

  更何況,在本案里,你可以說三十年前的幾次不致命的巧合,是某種帶有靈異色彩,偏向于“萬物有靈”特色的彩蛋,主人被害死的名琴不想被兇手使用,也不是不能解釋。

  可偏偏三十年后的兩次死人,明明可以被安排在羽賀響輔頭上,已經有一個殺了兩個人的兇手了,再讓他為了報仇多殺兩個人,有什么問題嗎?

  但是青山卻沒有這么做。

  他甚至為了讓這兩起案件和羽賀響輔無關,還特地設置了一個音階暗號。

  眾所周知,在柯學世界,暗號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暗號是絕對不可能出錯的。

  那么,我們就必須接受一個事實,即,羽賀響輔殺了弦三郎和絢音,卻沒有殺詠美和降人。

  事情到了這里,你就必須要接受,兩種可能。

  就像本案里紀一提到的,第一種可能,簡單的,這一切都是巧合,但是,青山在明明可以寫的沒bug的地方,刻意制造bug,甚至就連音階暗號都顯得那么刻意,他只需要調換受害者順序,就可以完美的讓羽賀響輔,成為無懈可擊的兇手。而你要知道,羽賀響輔案,是一個超長篇,并且本案創作的時間節點,應該是青山創作水平的最巔峰,并且,羽賀響輔還是第一個登上鑰匙孔的犯人。

  在如此之多創作buff的疊加下,你說青山就是創作失誤,就是強行用不該出現在推理小說里的“巧合”生硬地解釋了一切……

  要么,你就只能相信第二種,更深一層的,卻沒有任何實質性證據的,他故意為之。

  因為,在羽賀響輔殺了兩個人之前的案子,另有深意。

  為了解開這個迷題,我們就必須回到漫畫本身。

  這是漫畫里羽賀響輔對于詠美墜亡的回憶。

  我們需要注意,這里的一切,都是羽賀響輔的單方面陳述,柯南對于案件的推理,是完全沒有任何關于這方面作證的,這一點也很奇怪,熟悉漫畫的人應該很清楚,一般情況下,柯南破案至少會一定程度上推測出犯人的動機,但是很詭異,本案里完全沒有,柯南只是解釋了作案手法和為什么羽賀響輔要在可以殺掉絢音的情況下去救出絢音,這也是和大量“巧合”一樣非常不符合推理小說常理的內容。

  本案的謎底,至少有一半是通過犯人,而不是偵探說出來的。

  再看這里,在羽賀響輔的視角里,他馬上就要死了,所以,這段話顯然應該就是他的遺言。

  如果他真的殺了降人,就沒有任何必要隱瞞。

  注意,我這里的說法,是如果他真的殺了降人,就沒必要隱瞞,而不是說遺言一定是實話。

  實際上,他的話本身就和前面有一點沖突。

  按照他本人的說法,不能容忍絢音和弦三郎在同一場火災里去世,是因為他無法忍受兩個相鄰的音同時發出不和諧音。

  那么我們可以理解為,他非常在意音階,甚至到了一種強迫癥的病態。

  可是,在這里,他卻一邊說著以C開始到C循環結束的音階,最后卻突然變成了德語順序。

  有一種強迫癥到了最后,突然歪了,變成逼死強迫癥的美。

  除非你相信青山在本案里已經不知道多少次地再一次失誤了。

  否則,只能說這一切都是故意的。

  到這里,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假設,所有的矛盾,都不是失誤,而是故意留下的線索,那么,讓我們回到沒有柯南證明,完全由羽賀響輔本身供述補完案件的原點,詠美的坦白。

  如果,羽賀響輔所說的一切,都不是完全的真相呢?

  再結合推理小說沒有巧合的原則,詠美一定是被人殺害的,可這個犯人卻一定不是羽賀響輔……

  別墅里還有第二個人有動機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管家津曲紅生。

  那么,詠美案的真相,則會變成,詠美在被羽賀響輔逼問后,沒有直接回話,慌亂地離開。

  可她被羽賀響輔逼問的過程,已經被管家津曲紅生看在了眼里。

  于是接下來,真正和她對峙,并讓她說出了真相的人,其實是津曲紅生。

  然后,津曲紅生把她推下了樓梯,讓這個兇手,和自己曾經的主人以同樣的方式死去。

  只不過恰好這一次,又被因為對詠美的回答心生疑惑想要繼續追問從而跟過來的羽賀響輔看到了全部。

  因為殺父之仇,羽賀響輔沒有聲張。

  這樣,到了下一年。

  這一次的描述則更是模糊,漫畫里根本沒有提到任何細節。

  但是,損壞腐爛的欄桿,對于有一年時間籌備的管家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

  就這樣,到了第三年,也就是柯南介入的時間點。

  甚至我們可以更大膽地假設,津曲紅生原本的計劃,就是以音階的順序殺害每一個當年的參與者,而恰好最后,就是如她所說,以自己結束。

  甚至原文里,關于設樂家的人人名可以組成音階還是津曲紅生親口說的。

  因為調一郎快死了,所以津曲紅生的時間已經不多,必須要在這一年結束循環。

  可是,羽賀響輔并不想再讓津曲紅生繼續做下去了。

  為了保護也好,為了親自報仇也好。

  他決定搶在津曲紅生最后的瘋狂前,自己來結束這一切。

  這樣一來,就可以解釋,為什么他在臨終前,會突然把音階變成德語。

  甚至于,他一定要讓絢音死在弦三郎后,也是因為這樣一來,自己在臨死前,可以清楚地說明這是嚴謹的順序。

  畢竟,自己已經提出了順序,就不會有人去想其實案件本身并非同一個兇手。

  甚至于,就連案件每一話的標題,似乎都在暗示。

  本案第一話叫前奏曲,因為恰好在本話結束的時候,出現火災,即第一個羽賀響輔殺死的受害人,這是字面上的意思。

  第二話叫狂想曲,按照音樂術語定義,狂想曲對應的是一種幻想性格的器樂曲,形式自由,不拘泥于固定結構,常以民間音樂為素材,帶有英雄氣概和民族特色,即羽賀響輔從火場救出絢音的英雄行為。

  第三話叫安魂曲,字面意義上解釋,是羽賀響輔演奏的安魂曲,同時也暗指還有下一個死者絢音的安魂曲。

  第四話叫即興曲,即興曲的即興實際上表示作曲當下創作者的靈感和樂想的自由與偶發性,這里可能指的是柯南在這一話獲得了破解案件的靈感,也可能是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因為即興曲常因見詞生義常被認為具有一種隨興和即席演奏的特征,但是實際上多有一定的結構與形式,進而暗指案件深層存在的聯系,對應即興曲看似混亂,其實有結構和形式。

  到了第五話,就很奇怪了,明明是解謎章,卻叫幻想曲。

  幻想曲在音樂上,其實才更貼近于我們理解中即興演奏的“即興曲”,它最初來源于即興創作,因此它的形式很少符合任何教科書中所提到的音樂形式(本案的解謎不符合大多數推理小說的解謎形式),巴洛克時期的一些弦樂音樂也被稱為幻想曲,有部分作品的特征是快速的賦格片斷與慢速的片斷交替,有時不和諧的和弦(本案里主動提及不能忍受不和諧音,卻反而是幻想曲的特征,那么是否有可能是在表明,不和諧的和弦本身才是問題的關鍵?)

  當然了,對于標題的解讀,大家也不一定要當真,很可能只是過度解讀,甚至,全篇可能都是過度解讀,所以這也是我自己稱之為暴論的一個原因。

  綜合以上,我們就可以得到我在這段劇情里寫到的,可能隱藏在原作謎底之下,更深層的隱藏謎底。

  津曲紅生,是隱藏的,脫罪的兇手。

  但是,這還不算完,更暴論的地方還在后面。

  那就是,柯南到底知不知道。

  這一點,原作里沒有任何展示。

  但是我傾向于,柯南知道。

  原因很簡單,柯南是一個對真相非常執著,非常認真的人。

  甚至有時候,一些其實可以被解釋的地方,他都會拿來當做“疑點”,敏銳到讓人懷疑青山在先射箭后畫靶。

  可到了本案里,柯南就像是被下了降頭一樣。

  詠美死的樓梯他去看過嗎?

  降人墜落的欄桿他去看過嗎?

  你看,到了這里,柯南已經明確意識到了本案與前兩年的案子不同,但是他卻沒有反駁“連續殺人”。

  這里柯南的確沒有意識到真相是什么,也沒有確定羽賀響輔是兇手。

  可是,按照柯南的常態,到了這一步,他會不去思考兩年前,乃至三十年前的真相嗎?

  他現在已經意識到了,但是偏偏在解密的時候卻只字不提。

  更何況,明明自己推測的是音階,卻能在最后破解羽賀響輔的德語字母順序。

  這正常嗎?

  接下來,將進入到我整個觀點里最暴論的地方。

  柯南不僅知道,還默許了羽賀響輔接下來為津曲紅生脫罪的行為,甚至,自己對此閉口不言。

  這會讓柯南人設崩塌嗎?

  不會,因為在此前的女偶像聚會案中,他已經放過了一次兇手。

  只不過,那一次受害人沒有死,青山取了個巧,給柯南在道德層面上圓了回來。

  到了這一次,因為是真的放過殺人兇手,所以青山選擇了非常隱晦的表達。

  而與此同時,因為案件已經鬧得這么大,必須要有一個犯人,柯南的原則又不能允許自己亂指控,或者不破案。

  所以,他最終的選擇是,只解決案件的后一部分,幫助羽賀響輔實現“拯救”津曲紅生的愿望,但他同時也要拯救羽賀響輔的生命。

  因此,在這種暴論的解釋下,這并非是一個“意難平”的好人報仇卻被抓,而是真真正正的,在罪惡的設樂家,互相救贖的案件。

  我覺得只有這么理解,才能解釋為什么羽賀響輔能夠成為第一個登上鑰匙孔的犯人。

  以上是純屬個人推測的暴論,只是分享給大家看個樂。

  當然了,這也是我本案這么寫的理論依據。

  希望大家喜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