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結束,但帶來的震撼沒有結束。
因為美國隊贏的太輕松了。
甚至于能夠感覺到比盧普斯他們一定程度是收著打的,放慢了節奏。
可就這種情況下,還狂勝65分。
隨著肯尼·史密斯一句所有人都低估了這支夢之隊,他們實力不在夢一隊之下,對面巴克利直接紅溫。
“肯尼,你他媽是在開玩笑嗎?”
巴克利尖叫一聲。
美國籃球名揚天下,始于夢之隊,而那一屆夢之隊,也是巴克利職業生涯的驕傲,或者說重要的閃光點。
“聽聽那些名字吧,除了克里斯蒂安,哪一個不是傳奇。”
喬丹,伯德,魔術師約翰遜,馬龍,德雷克斯勒……
每一個都是偉大的代名詞。
“但是,我才是得分王。”
巴克利滿臉驕傲。
別說什么劃水不劃水的,反正自己力壓喬丹,力壓伯德拿到了夢一隊的得分王。
夢之隊的單場得分記錄也是自己創造的。
自己是沒拿到總冠軍,但在國際賽場,自己就是冠軍。
面對紅溫的飛豬,肯尼·史密斯一點兒都不在乎,反駁道:“查爾斯,你是專業的,你應該看的出來,尼克斯這支夢之隊贏的要更輕松。”
“他們的防守更好,他們的配合更出色,他們甚至于打出了戰術。”
在比賽中,史密斯能夠清晰的看出普林斯頓,還有三角進攻的影子。
巴克利心說廢話,人就是一支球隊,磨合了兩年,配合不好才怪呢。
史密斯繼續道:“還有,他們投了大量的三分,21中17的三分,他們投的太輕松了,對手幾乎沒有給他們造成任何壓力。”
這一點,巴克利倒是無從反駁。
美國隊今天投了大量的三分,命中率極高,而且就像史密斯說的那樣,投的很輕松。
德肖恩·史蒂文森這個人來瘋,有一球剛過半場就扔了。
簡直把奧運會正賽投成了訓練賽。
而遠在雅典,賽后媒體區采訪的時候,拉里·布朗也說到了三分的問題。
但只夸了兩句,就忍不住開始嘚瑟。
“我說的吧,這支夢之隊會給所有人一個驚喜。”
“知道嗎,賽前我并沒有布置太多的戰術,只讓他們自由發揮,結果你也看到了,我們贏的太輕松了。”
“我們有出色的防守,有精準的投射,有無解的單打,天吶,我們簡直無所不能。”
“我不認為有任何一支球隊可以戰勝我們。”
他張口閉口我們的,讓紐約時報的記者不爽了,出聲提醒道:“拉里,那是我們紐約的球隊。”
布朗不露痕跡的翻了個白眼,心下瘋狂吐槽。
知道是你們紐約的,知道紐約牛逼,全勝奪冠。
但是,還不是靠了人唐森。
布朗那性格,從不慣著記者,也提醒對方道:“尼克斯的成功很輝煌,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因為唐。”
“最重要的,尼克斯的成功是可以復制的。”
不就是換一堆有身體天賦的菜鳥嘛,搞得雷登好像有什么經天緯地的才能一樣。
沒有唐森,尼克斯拿什么成功。
布朗忍不住在想,要是自己能和唐森搭檔,就兩個賽季,立馬就是下一個尼克斯。
唐森并不知道布朗在賽后還夸了自己一番。
比賽是六點開始的。
晚上的第三練是七點開始,八點多結束。
所以看著比賽的時候,大部分球星已經趕到了訓練館。
今天練技術,唐森索性把實戰訓練搬到了訓練館外面。
停車場太大了,和訓練館一樣,也有七千多平米,根本用不完。
唐森索性就把其中的一片改造成了幾個籃球場。
因為附近總有孩子跑過來看球星,算是給他們提供一些小小福利。
而現在,探照燈下,幾片場地外圍滿了孩子和年輕人。
因為你能在這里看見科比和麥迪,鄧肯和加內特單挑,比看NBA總決賽還過癮。
就這熱度,唐森真覺得,說不定未來的LYD訓練營,還能成為比肩洛克公園的籃球場。
唐森的作用是像個吉祥物一樣,提供訓練加成。
所以唐森直接拉了張露營椅,就坐在場邊觀看。
“今天的比賽,你們看完有什么感受嗎?”看著看著,唐森突然問身邊的特德斯基,還有格羅弗他們。
幾人對視一眼,不太明白唐森的意思。
布里滕納姆試探著道:“我們贏的太輕松了?”
唐森哭笑不得搖頭,心說贏不贏的,誰關心這個。
“我是說,你們有沒有感覺到三分的作用。”
唐森望向眾人。
幾人一頭霧水,還是沒聽懂。
唐森扭頭讓人去拿了塊戰術板,然后直接給眾人畫。
“你們都知道,FIBA沒有防守三秒,再加上三分線要短50公分,所以三分線以內,相對來說會更擁擠一些。”
眾人紛紛點頭。
一如唐森所說,FIBA比賽是會顯得更擁擠一些。
唐森在板上畫了兩道圈,然后道:“但是今天的比賽,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昌西他們都是在遠離三分線的位置出手。”
像史蒂文森那家伙,手感來的時候,離三分線兩米的位置都能投。
“而這個時候,對手本能的選擇在三分線以內,或者三分線這個區域去防守。”
“從而出現了一種情況,那就是昌西他們出手的時候,對手根本來不及撲上來防守,這一段區域,是不是把空間投出來了。”
唐森在兩道三分線中間打了陰影。
“而我們所有的訓練,其實就是為了獲得空間。”
突破的空間,出手的空間。
哪怕戰術運轉上,也是為了創造空間。
“相比于靠技術,把對手晃的暈頭轉向,如果只是單純的遠離對手,是不是也能創造空間。”
唐森就是在看比賽的時候,注意到波多黎各的球員,多次本能的在三分線以內,或者踩著三分線落位去防守。
而這個時候,因為三分線的差異,比盧普斯他們天然就能獲得50公分的空間。
他們三分練的更多,投的更準。
在NBA的比賽中,有的時候為了獲得出手空間,還會拉遠這個距離。
比如距離三分線一米去投。
那當他們在這個位置出手的時候,等于說獲得了整整一米五的空間。
這個距離,足以讓波多黎各的球員根本來不及防守。
類似的情況,在比賽中出現了很多次。
“所以呢?”
看著圖,特德斯基明白了唐森的解釋,但還不知道唐森想要表達什么。
倒是布魯斯·弗雷澤,這個研究平民球員打法的人,猶豫一下道:“唐,你是想說,用射程換空間?”
“沒錯。”
唐森急忙點頭,指著他道:“就是這個意思。”
又指著板子道:“同樣的道理,聯盟現在的情況,其實就和波多黎各一樣,本能的會落在三分線以內,或者三分線這個范圍去防守。”
“因為以前三分投的沒那么多,球員的射程也沒那么遠,很多三分就是挨著三分線投的。”
“但如果大量去訓練三分,把射程擴大,那么是不是天然就創造了出手空間。”
特德斯基幾人好像聽懂了。
格羅弗皺眉道:“但是唐,這么遠去投,命中率會下滑的很厲害吧,而且會更費力。”
唐森點頭認同。
沒錯,越遠越不準,越遠越費力。
尤其是高強度的一場比賽,沒幾個球員能在比賽最后階段,在八米的距離保持命中率。
唐森看著弗雷澤道:“但是可以改變他們的投籃方式啊,我們已經研究證明了,用顛投那樣的方式,可以投的更遠。”
“所以想要把射程練遠,顛投就行了。”
弗雷澤提出了顛投的投籃方式。
這一個半月,唐森一邊用這種方式去訓練球員,一邊也和所有人一起,研究這種投籃技術的優劣。
而這種投籃方式,有一個很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可以投的更遠。
就相當于推射嘛,肯定能扔的更遠。
“顛投出手點低,容易被干擾,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們很久了,但假如把射程變遠,距離你五十公分,乃至于一米的距離去投。”
“那出手點低的問題,是不是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