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說著相信,但真邁開步子了,諾維茨基還是停下。
“唐,你真覺得我可以成為拉里嗎?”
那是拉里·伯德。
別的不說,就裝逼這一點,諾維茨基都是拜服的五體投地。
還有在選秀的時候,媒體是說過自己打法像拉里伯德。
可這種鬼話誰會信。
他們還說過很多人像喬丹呢,這么多年,有人成為了喬丹了?
所以諾維茨基又追問了一句:“我要怎么做呢?”
他的臉上浮現茫然。
有的時候,諾維茨基也生氣,憋屈。
你說自己又不是狀元榜眼,就一個9號簽,職業生涯第三年就已經20加9了。
這兩個賽季,數據都已經提升到25加10的地步,還老說自己不行。
有的時候諾維茨基真想反駁一句,讓這幫家伙去看看同屆的新秀。
狀元邁克爾·奧洛沃坎迪,那都已經混到快沒人要了。
自己表現可以了,還想要自己怎么樣。
關鍵諾維茨基不知道該怎么去提升,感覺已經達到了上限,然后死活就是夠不到科比麥迪那樣,場均30分的級別。
因此唐森說要讓自己成為下一個拉里·伯德,諾維茨基心里真的沒底。
唐森感覺到了諾維茨基的自信不足,道:“這樣吧,我拿幾盤錄像給你回去看。”
訓練營開營半個月,也是該把錄像看起來了。
唐森的神奇錄像?
諾維茨基眼前一亮,倒是看媒體爆過料,說尼克斯的球員,需要看錄像。
本德還戲稱過,說自己看錄像看到睡覺都能夢見加內特。
而尼克斯的球員,不止一次的說過,唐森團隊準備的錄像很有用,對他們幫助很大。
“好,我一定認真看。”
諾維茨基目光堅定,納什的離開,真的傷到了他的自尊。
錄像其實沒有完全制作好。
畢竟這么多球員。
而唐森制作的錄像,又不僅僅是截取一些球星的打法,是精彩集錦。
是針對球員的發展方向,有目的地的挑選比賽片段,然后還要配音,掰開了揉碎了告訴球員,為什么要看這一段錄像,要讓他們明白什么。
這么多球員,制作起來可不是一個小工作。
所以看著一天三練,早上八點到第二練之間間隔大半天時間,但唐森這些天真沒閑下來。
每天一度要熬夜工作。
像諾維茨基,現在就制作好了其中一張光盤。
拿到光盤之后,諾維茨基立刻返回酒店,找播放機觀看。
唐森說的是讓自己學拉里·伯德,但錄像播放,第一個跳出來的球員卻是喬丹。
喬丹單打佩頓,瀟灑的單手持球,背身一頂,轉肩,感覺他要啟動突破了,輔助手都已經開始扒拉對手,身體也開始轉動。
但最后卻是完全轉身,從一個橫切突破,變成了面框的拔起直接后仰。
然后唐森的聲音響起,像一個旁觀者,配合慢鏡頭,開始拆分解析喬丹的這一次進攻。
因為現在是NBA的人,唐森能夠拿到原始,最高清的錄像。
所以當畫面放大之后依舊清晰。
“注意加里的防守,他貼的很緊,這種情況,做為對手,很自然的會選擇轉身突破。”
“加里也是想的,因為在此之前,邁克爾當著他的面,連續跳投命中,所以他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想要通過貼身防守,逼迫邁克爾放棄跳投,選擇突破。”
“看內線,已經有人在準備協防。”
“所以在你決定某種進攻方式之前,要考慮比賽的進程,考慮對手的防守策略。”
“然后邁克爾背身發力頂開空間,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要突破的信號,他轉身,并且用輔助手去創造突破空間。”
“所以你看到,加里左腳立刻向后移動,調整重心準備跟防。”
“但邁克爾就在這里完成了一次心理博弈,預判到了加里的動向,并用自己的動作讓加里產生了誤判。”
“從而順勢面框跳投出手,這種情況下,加里已經錯失了先機,所以邁克爾跳投命中。”
唐森用清晰的講解,解釋了這次攻防的心理博弈。
然后要求諾維茨基代入這個情景,去理解雙方的心理過程。
諾維茨基看入了神,倒回去,又看了一遍。
搭配唐森的講解,去關注細節,理解整個過程。
看一遍沒有完全理解,那就看第二遍,直到看理解了,再往下看。
下個片段換成了拉里·伯德。
也是差不多,假投真突,還解釋了突進去之后,如何用慢三步,打時間差,獲得出手空間。
唐森一直在講細節。
身為球星,諾維茨基當然會去關注細節,但真沒有達到唐森這種程度。
簡直就是細節狂魔。
還有這些比賽錄像。
任何一個球員都要看錄像,看別人的,也看自己的,然后總結問題,再去提升。
每個球隊都這么干。
但真沒有看到這么細,再加上唐森的講解,真的讓諾維茨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不知不覺間,就已經看了好幾個小時的錄像,直到專人過來送中午的盒飯,諾維茨基才被驚醒。
然后才知道自己看了這么久。
可他完全沒有時間概念。
而且完全看上了癮,拿了飯盒,邊吃邊看。
每看一遍,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
這種感覺很微妙,像是要長腦子一樣。
下午的訓練,諾維茨基已然忘了納什離開的事情,而是第一時間找到唐森,說自己看完錄像,有很多想法,要給唐森演示。
唐森拉住激動的他,道:“德克,你要嘗試,晚上再說,現在你要做的,是按照計劃,進行你的訓練。”
看了錄像,有想法,這是好事兒。
但光有想法沒用,得有身體基礎。
年輕時候的喬丹,也跟科比一樣,是個無腦突進去扣籃的愣頭青。
還是苦練身體,琢磨技術,技藝大成之后,才有了這種瀟灑寫意的進攻,各種戲耍對手。
諾維茨基從善如流的去了,訓練的積極性明顯都高了不少。
晚上是對抗訓練。
球員很多,唐森會盡量根據球員特點,去安排訓練對手。
就安排他們最怕的球員。
比如諾維茨基,就安排他和鄧肯打。
按理說,鄧肯也挺怕諾維茨基這樣腳步靈活的內線,尤其是還能拉到外線去開炮。
他和鄧肯那么多次交手,單從數據看,并沒有落入下風。
可仔細看過比賽,就能知道,撇開外線投射,單純看諾維茨基持球進攻的話,他會打的非常掙扎。
他年輕,對抗其實有的。
但面對鄧肯這樣的頂級球星,對抗就不夠看了。
不過今天的對抗中,諾維茨基已經學以致用。
他率先進攻,背打推進到罰球線。
然后很耐心的背身擠開空間,然后轉入面框,他持球在腰,先給了一個起身,作勢要投的假動作。
很細微,只是有那么一個起身的趨勢,然后迅速下壓身體,右腳向外,似乎要蹬地發力啟動突破。
鄧肯第一下沒吃晃,然后很自然的認為諾維茨基要假投真突。
所以當注意到諾維茨基身體下壓的時候,迅速調整重心,向后撤步準備跟防。
他的腳已經抬了起來。
這個時候,諾維茨基卻順著身體下壓的趨勢,發力躍起出手了。
鄧肯再撲已經慢了一拍,目送籃球入網。
旁邊唐森一眼就看出,諾維茨基動了心思,他在第二次給假動作,身體下壓的時候,多了細節上要突破的動作。
如果沒有這些動作,鄧肯不一定上當的。
最后就變成了科比以前那樣,頂著防守人,晃一下,對手沒起來,然后繼續晃,一口氣晃好幾下,對手就是不起來,最后無奈強投。
科比就是缺少細節給對手造成的誤判。
而諾維茨基這才看了一天的錄像,感覺就像開竅了一樣,有了這種變化。
鄧肯眼底閃過一抹意外,他注意到諾維茨基神色興奮,但不知道原因。
不過對比前些天的對決,今天的諾維茨基,別看就一個球,但好像更難對付了。
尤其是看到諾維茨基興奮的沖旁邊唐森豎大拇指之后,鄧肯心中更是泛起嘀咕,咋的,唐森還給你開小灶啦?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