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75章 王道投籃姿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訓練營一天練身體,一天練技術。

  練技術這一天,早上三個小時的時間最富裕,集中練技術細節。

  下午兩個小時的訓練,則是做重復性的訓練。

  比如練投籃,那這兩個小時就變著法兒的去投籃。

  晚上那一個多小時,則是分組對抗,進行實戰演練。

  唐森有徽章,必須要進行實戰。

  這樣才能把訓練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當天下午,唐森提前一個小時趕到訓練館。

  拿著球,按照弗雷澤的姿勢去投籃。

  既然要教基德,那是不是得自己先足夠了解,明白其中的優劣才行。

  實際上。

  就以唐森自身經歷來說,對于顛投的投籃方式,是有一定了解的。

  在自己高中,還有大學沒受傷之前,唐森身體素質足夠好,還是用標準的投籃。

  而在受傷之后,因為失去了速度,就無法輕松的獲得出手空間,這種情況下,唐森主動去尋找提高出手速度的辦法。

  投籃姿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有了一些顛投的影子。

  就像納什那樣。

  納什那身體素質,放在NBA級別里,那就是普通人的打法。

  一球接一球。

  而且不光是定點投,唐森還嘗試和技術動作去結合。

  單純的調整投籃姿勢,提高出手速度,在實戰中的用處不是很大。

  對手不是木樁子,站在那兒任由你出手。

  還是要結合動作,先獲得出手空間。

  投著投著,唐森很快就有了一些想法。

  自己經手訓練過很多球員。

  進聯盟也幾年了,唐森也一直在學習,觀察形形色色的球員,積累自己的經驗。

  又努力的思考,豐富自己的見識和閱歷。

  再加上系統輔助,所以唐森有能力去指導別人,也有足夠的能力去評判一種技術的好壞。

  參考基德的情況,無球的時候,快步兜出,在接球之前,就應該調整步伐。

  然后舉手接球之后,一定不能炸球和把球放下。

  基德那速率,只要一炸球,機會基本上就已經沒有了。

  所以接球的瞬間,就要完成投籃姿勢的調整,然后直接起球出手。

  就得當一個快槍手。

  而持球投的時候,考慮基德現在年齡上來了,膝蓋又有傷,運動能力下降,在單挑中想要晃開空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做不了復雜的假動作,也無法像韋德那樣,腿上有足夠的爆發力,通過對抗銜接后撤步的方式來獲得出手空間。

  針對這種情況,唐森想到了或許可行的解決辦法。

  普林斯那樣的橫向滑步。

  可以增加一個懸浮球的突破虛晃,攻對手的前腳,直接滑步橫拉,在橫拉的過程中,懸浮球直接合球,落地瞬間蹬地起跳。

  這么做,可以晃出空間,也可以最大化的提升出手速度。

  唐森自己演示了一番,直接進入模擬空間。

  就按橫拉滑步的方向,去調整了一份訓練計劃。

  參考普林斯,這都有現成的經驗。

  然后進行模擬。

  現在唐森是7級的頭銜,可以模擬24天。

  結果顯示,基德持球投的三分命中率,從百分之81,提升到了百分之86。

  足足有五個點的提升。

  八十多的命中率,這是訓練中的三分球命中率。

  而百分之五的提升,唐森覺得已經很高了。

  反應到實戰中,怎么著也能帶來百分之零點幾的提升。

  這只是短短24天的模擬,長期苦練,提升只會逐漸上升。

  唐森覺得可行,趁著球員還沒到,繼續琢磨細節。

  弗雷澤選擇了側手持球。

  但唐森覺得沒必要。

  基德別看投的不準,姿勢卻比較標準,他就是納什那種,一板一眼,正腕起球,豎肘的投籃。

  不多時,球員陸續趕到。

  訓練師陪練到位,都有訓練計劃,各自帶開訓練。

  唐森把基德拉到一邊,單獨教他如何去調整姿勢。

  “和泰肖恩一樣。”基德立刻反應過來。

  唐森點頭道:“沒錯,但是細節上有一些區別。”

  唐森拉著陪練,演示細節上的問題。

  比如出手時機,腳步落點的把握,還有關鍵的合球時機。

  基德不是菜鳥,是打了一輩子籃球的球星,他自己還是個組織大師,靠腦子打球的,學習能力很強。

  一遍遍嘗試,很快就找到了感覺,做的有模有樣。

  唐森也在旁邊觀察,不時的出聲提醒,去調整。

  半晌,唐森又發現了一個點。

  “你的手。”

  唐森拿來球,做了一下演示。

  基德是標準的投籃姿勢。

  他手掌托球的姿勢,就像唐森之前教麥迪和科比那樣,大拇指和小拇指如支架一樣,硬邦邦的把籃球架在那里。

  然后三指撥球,壓腕。

  整個動作,手是硬的,也就是有一些訓練師所謂的硬手投籃。

  但相對的,還有一種軟手。

  常見于內線投射型大個,還有手不夠大的球員。

  手和籃球是貼著的,最大程度提升對球的包裹性。

  唐森就發現,用硬手去投的時候,你繃緊手指,反而會導致發力不夠連貫。

  顛投嘛,就是借力,力量得連貫才行。

  “簡單來說,就是放松你的手,順著起跳的力量,把球推出去就行。”唐森解釋道。

  基德秒懂,說這不就是顛投嘛。

  盯著他投了一會兒,唐森又提了一點要求。

  手腕。

  弗雷澤是側腕持球,唐森之前想著基德之前一直是正腕投的,貿然改不習慣。

  但仔細看了發現,他為了起球之后保持豎肘,多了一個轉肩的調整動作。

  這個動作拖累了出手速度。

  “你合球的時候,手腕直接側著去拿球。”

  唐森做了演示,側腕拿球,其實就是人自然的拿球。

  這么一調整,果然速度有了細微的差別。

  唐森示意他繼續投,然后默默進入模擬空間,按照現有的姿勢,調整了一些訓練計劃,又做了一次模擬。

  對比之前百分之5的提升,現在直接提升到了百分之88。

  結果在變好,那就說明方向是對的。

  而找對了方向,接下來就是慢慢去調整計劃,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看著看著,唐森又進入模擬空間,按照這種投籃姿勢,對其他球員進行了一番模擬。

  有練三分需求的球員可不少。

  而且不光是三分,還有中距離,唐森也進行模擬。

  但結果讓唐森有些意外。

  比如科比,他也需要提升三分球的準度。

  唐森按照這種投籃姿勢去模擬,發現他的命中率不升反降。

  還有中距離,降低的更多。

  但是有一些球員。

  比如納什,又比如帕克,他們的命中率就有顯著的提升。

  不過還有一個點,那就是中距離又降低了。

  唐森還用雷阿倫,用艾弗森等大量的球員進行了模擬。

  發現呈現出同樣的結果,有的人提升,有的人降低。

  而中距離,普遍都是降低的。

  看著這些結果,唐森很快就反應過來,顛投借助了身體的力量,可以輕易的把球投遠。

  等于說,射程是增加了。

  可是當射程縮短,來到中距離的時候,顛投反而會有發力過猛,控制不住距離的問題。

  都有現實的例子,比如使用顛投的馬里昂,他三分投的還行,但中距離卻是一塌糊涂。

  唐森一下子明白了,顛投就是向身體素質的妥協,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當身體素質足夠好,還是應該像喬丹那樣,以標準的投籃姿勢,慢慢的去擴大自己的射程。

  比如雷阿倫,雷吉·米勒這樣的。

  他們能投大量的三分,而到了中距離,依舊能夠投出四到五成的命中率。

  而這倆人,是出了名的自律怪。

  那等于說,如果身體素質足夠好,還是應該走喬丹式的傳統道路。

  這是王道。

  而顛投,既然向身體妥協了,那應該只適合特定的球員。

  同時,唐森又立刻在想。

  大個子內線球員怎么辦?

  他們又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

  略一遲疑,唐森心中就有了答案。

  還是得標準投籃。

  因為大個子都是從內線往外投,中投得先投標準,才有資格去練三分。

  而姚明那樣,中投一個姿勢,三分又一個姿勢的,只能說是特例。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