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09章 北美票房,誰是新的王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11月19日,周六上午。

  京城的深秋,已經有了幾分初冬的凜冽。

  梧桐樹的葉子,落得差不多了,光禿禿的枝丫,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顯得有些蕭瑟。

  以往,影視圈在這個時候,大多是冷冷清清的。

  大家都在憋著一口氣,等待著十二月份賀歲檔的到來,好重燃戰火。

  只是這一次,不一樣了。

  業內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個刺眼的數字上。

  1.35億!

  《星際穿越》的首日票房成績,像一塊燒紅的烙鐵,燙在了所有業內人員的心上。

  “太夸張了吧?這片子快三個小時,我本來想著它能破億,就已經很頂了。結果,還要再拔高三千多萬!那今天周六,票房豈不是會更夸張?”

  “鬼鬼,一般電影的票房曲線,前幾天都是一路向上的,尤其現在還是周末。要不是有時長限制,這他媽不是奔著單日兩億去了?”

  “離譜.太離譜了”

  業內人士的熱議,還停留在商業層面。

  而普通觀眾的討論,則早已飛向了更遙遠的地方。

  在豆瓣、貼吧、知乎,關于《星際穿越》的討論,已經從簡單的“好不好看”,迅速升級到了物理學層面。

  “求大神科普!五維空間到底是怎么回事?電影里那個超立方體,真的有可能存在嗎?”

  “黑洞‘卡岡圖雅’的視覺效果,據說請了基普·索恩當顧問,是目前最科學的黑洞模擬。有沒有物理系的大佬,出來講講里面的門道?”

  “時間膨脹!米勒星球那一小時等于七年,看得我頭皮發麻!廣義相對論,恐怖如斯!”

  一時間,無數愛好科普的影迷,以及潛伏在民間的物理學愛好者,紛紛下場。

  他們用各種通俗易懂的比喻,解釋著電影里的硬核概念,讓這場關于電影的討論,演變成了一場全民科普的狂歡。

  電影的熱度,也在這場狂歡中,被越推越高。

  洛杉磯,比弗利山莊的別墅里。

  袁曉琴的電話已經打到了吳宸這邊。

  “票確實不好買,這幾天都賣完了,過幾天應該能拿到一點,到時候送他們幾張?”

  吳宸聞言一笑,隨即應道。

  鄉里鄰居,這點小事自然沒什么。

  “哦,這些都是小事,你和茜茜可別忘了十二月的大事哈,我和小麗可參謀了許久”

  “放心吧媽,剛好忙完這一陣。”

  “行,你把電話給茜茜,我和她聊兩句.”

  吳宸直接遞了過去。

  不多時,劉伊菲一臉笑意地掛了電話。

  她走到吳宸身后,雙手從后面輕輕環住他的腰,下巴擱在他的肩膀上,像一只慵懶的貓。

  兩人就這么靜靜地,看著窗外萬家燈火。

璀璨的燈光,在山腳下匯成一片流動的星河  “說什么了,笑得這么開心?”吳宸感受著身后的溫軟,輕聲問道。

  “不告訴你.”

  劉伊菲的笑聲很輕,像風鈴草被路過的風撞了一下,不經意間,就撞進了人的心扉。

  吳宸聞言輕聲問了句:“你說我們會不會請了太少人了,場面不夠大”

  “沒關系呀,訂婚嘛,就親朋好友就好了,舒舒服服的,比什么都強。”

  北美的開畫日票房,還沒出爐。

  作為當前全球最大的票倉,這個成績,將最終決定《星際穿越》能飛多高,走多遠。

  北美的票房統計,比起內地,要成熟和迅速得多。

  幾乎所有影院,都會在當天放映結束后,將其票房數據上傳到一個名為Rentrak的中央數據統計公司。

  而Rentrak,則會在太平洋時間的次日早上8點到9點之間,整理并發布一個極其精確的“周五票房估算值”。

  這個估算值,會第一時間提供給所有電影制片廠和主要的行業媒體。

  所以,當洛杉磯的周六清晨來臨時,吳宸和劉伊菲,也早早地起了床。

  一方面是等待結果,另一方面,是還有滿滿一天的宣傳行程要走。

  而遠在中國的媒體們,更是為此加了一個夜班。

  “出來了!出來了!”

  一家門戶網站的娛樂編輯部里,不知是誰喊了一聲。

  “多少?!”

  辦公室里,所有人都像被按了彈簧一樣,猛地站了起來。

  “五千.五千九百六十萬美元!我擦,差一點就破六千萬了!”

  “操!好氣啊!沒能打破《哈利·波特》的首日紀錄!”一個年輕記者,有些不甘心地說道。

  “哥們兒,你瘋了吧?”他的主管哭笑不得地拍了拍他的腦袋。

  “《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那是粉絲電影的終章,有情懷加成,首日9100萬美元,那個變態紀錄,怎么可能破?”

  “不過.”主管話鋒一轉,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哈利·波特》那種粉絲電影,次日票房跌得非常離譜,直接掉到了4200多萬。

  按照《星際穿越》現在這個口碑,北美周六的票房,大概率是會往上走的!周日再維持住,打破首周末票房紀錄,非常有希望!”

  這個消息,瞬間引爆了北美的媒體圈。

  5960萬美元!《星際穿越》開啟感恩節風暴,創影史非續集電影最高開畫日紀錄!

  吳宸的宇宙野心:一部時長169分鐘的電影,如何征服北美市場?

  周末票房前瞻:《星際穿越》劍指1.7億,感恩節新王誕生還是影史新王即將誕生?

  而其中,最為賣力的,還得數《福布斯》。

  前幾天,他們那篇大膽預測的文章,可沒少被《綜藝》等媒體群嘲。

  現在,這個強勁的開畫成績,無疑是給了他們最有力的回擊。

  《福布斯》立刻發表了一篇新文章,標題就透著一股揚眉吐氣的騷包勁兒。

  嘿,《綜藝》的伙計們,數學還好嗎?

  文章里寫道:“我們親愛的、嚴謹的、邏輯滿分的朋友們,前幾天還在用計算器,幫我們計算169分鐘的電影,一晚上能排幾場。

  現在,5960萬美元的數字,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

  當一部電影足夠偉大的時候,觀眾會自己調整時間,而不是讓電影去遷就時間。順便說一句,我們堅持此前的預測,1.7億,我們周末見分曉。”

  這篇火藥味十足的“回懟”,讓整個好萊塢,都嗅到了一絲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歡樂氣息。

  吳宸自然也第一時間,收到了環球影業的報喜電話。

  掛完電話后,一連串的祝賀信息和電話,也隨之而來。

  此時,在紐約。

  剛剛結束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期制作的李按,正坐在剪輯室里,休息。

  他的電腦屏幕上赫然是《好萊塢報道者》的新聞標題,正是關于《星際穿越》的。

  他看著那個5960萬美元的數字,不禁微微失了神。

  他想起了《星際穿越》開機那天,他還去了現場,探討3D拍攝技術.

  沒想到,這部電影,如今已經取得了如此驚人的成績。

  他一時間,也暢想著自己手中這部,同樣用原生3D拍攝的《少年派》,未來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作為如今全球影壇最被寄予厚望的三部原生3D影片,《星際穿越》無疑是旗開得勝,開了一個好頭。

  媒體們,也早已嗅到了這個絕佳的炒作話題。

  一篇名為3D技術的時代,卡梅隆之后,三位最佳導演,誰會是新的王者?的文章,開始在網絡上流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