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的宣傳攻勢迅速鋪開。
當第一縷熹微的晨光剛剛觸及好萊塢山頂的白色字母時.
華納兄弟影業的官方YouTube頻道、Facebook主頁以及面向全球媒體的新聞稿分發系統在同一秒,精準地推送了同一份物料:
《盜夢空間》最終版預告片。
片長兩分半。
與此前任何版本都不同。
開頭,屏幕猝然墜入純黑。
寂靜半秒。
隨后,兩行白色正體字,以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緩緩浮現: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編劇:克里斯托弗·諾蘭;吳宸。
預告片隨即正式開始。
街道翻折如同鏡面合攏,水流鋪天蓋地淹沒長廊.
短短兩分半,卻讓影迷們看得十分過癮。
華納的此番動作不小,數分鐘后,各大媒體的網站幾乎在五分鐘內,便將這條新聞推上了各自的頭條。
標題驚人地一致。
華納亮出王牌組合:克里斯托弗·諾蘭新作《盜夢空間》,吳宸擔任核心編劇 吳宸,這位2億美元《星際穿越》的導演,同時也是《盜夢空間》的秘密大腦!
諾蘭吳宸,這是什么樣的組合?
此前開機時候,吳宸的編劇身份其實就有所曝光,但是華納這次全球大規模的宣傳是徹底把這名頭打了出去。
一時間,無數平時不太關注前期制作新聞的影迷,在看到這則消息時,都感到了巨大的意外與驚喜。
社交媒體上,相關的議論呈爆炸式增長。
“說實話,諾蘭和吳搭檔,我不知道這對組合究竟有怎么樣的威力,但這肯定會讓人備受期待”
“吳的劇本毋庸置疑,他的編劇能力是頂級的,有他的加入,說實話我對《盜夢空間》的期待度已經拉滿了。”
“好離譜的陣容,我居然都沒注意到這個電影的編劇!我之前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諾蘭和演員陣容上,華納這次的宣傳終于讓我意識到了這個隱藏的‘大招’!”
兩位在全球范圍內都擁有龐大影迷基礎的頂尖導演,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進行合作,其產生的化學反應顯然遠超預期。
不過,北美的一些專業影評刊物,則看得更為透徹。
《好萊塢報道者》不久后便發布的在線專欄文章,標題一針見血——《華納的“吳宸保險”:一次教科書級的全球市場營銷》。
文章寫道:
“.毫無疑問,克里斯托弗·諾蘭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但對于一部耗資1.6億美元、劇情高概念的原創電影而言,任何保險都不嫌多。
而吳宸,就是華納為這部電影在全球市場,買下的最昂貴、也最有效的一份‘票房保險’。
就在前兩天,李按的‘學習’之旅,已經讓吳宸的名字在好萊塢的技術圈層獲得了大師級的認可。
他的《星際穿越》項目本身就是全球媒體的焦點。華納在此時大規模揭曉他作為《盜夢空間》編劇的身份,絕非偶然。
這是一個‘112’的精妙操盤”
而一大早,處于風暴的中心的吳宸卻異常平靜。
環球影城的十五號攝影棚內,巨大的藍色幕布前,搭建著星際飛船的駕駛艙。
吳宸正坐在導演監視器前,雙眉微蹙。
屏幕上,是劉伊菲和馬修·麥康納的近景鏡頭。
這是庫珀與布蘭德博士在穿越蟲洞前的一場戲,需要展現布蘭德在巨大壓力下的專業判斷,以及庫珀對她從懷疑到初步信任的轉變。
吳宸的聲音不大,但穿透力十足。
他從椅子上起身,快步走進燈光聚焦的片場中心。
他沒有先對演員說話,而是對攝影組比了個手勢。
“我需要光再冷一點,從Crystal的左側45度角打過來,我要在她瞳孔里看到一絲來自舷窗外的、非自然的宇宙射線光。”
樸松日雖然還在適應,但是和吳宸合作許久,對于吳宸的各種要求他早就爛熟于心了,瞬間就和眾人解釋并工作起來。
有個熟人好辦事,有時候就是這樣。
吳宸見狀,這才走到正有些懊惱地抿著嘴的劉伊菲面前。
“別緊張。”吳宸的聲音放得很低,只有兩人能聽見,“我跟你說過的,平衡點。布蘭德首先是個頂尖的生物學家,她的專業性是本能。
但她也是個人,面對未知,她有人性的恐懼和不確定性。”
說著,他輕笑著點了一下她的眉心,讓她放松下來:
“前兩天你不是問我有什么細節嘛,我告訴你,在你眼神需要冷靜的時候,你可以讓你的嘴角,有那么一絲幾乎無法察覺的肌肉緊繃。
用這個細節,泄露你內心的風暴。”
“懂了!”
劉伊菲突然用力地點了點頭,似乎已經在腦海里消化完他的指令。
“別怕,我說了,片場里我說喊過才能過,不能過的鏡頭重新拍就是了。”
吳宸起身笑了笑。
其實他知道整個劇組的人壓力都不小。
這部兩億美元的超級大片對于演員、攝影、燈光和道具這些幕前幕后的核心部門而言壓力不是一星半點。
吳宸也只能一點點讓劇組在身體上放松下來,倒是讓他頗為意外的是馬修·麥康納,表現的異常穩定。
“Crystal,你的嘴角可以輕微緊繃一點點”
剛回到飛船,深呼吸一口氣,馬修·麥康納建議道,這讓劉伊菲有些驚訝。
“馬修,你說的和導演一樣!”
這下不僅劉伊菲驚訝了,就連馬修·麥康納都愣了一下。
他剛才在旁邊觀察,思考了許久才琢磨出這個能提升表演層次的細節,沒想到如今正站在幕后部門中心、指揮著龐大團隊的吳宸,竟然也懂得這么透徹。
他和許多大導演合作過,但能把演員的內在感受和外在表現拆分得如此細致入微的,實屬罕見。
“怪不得吳能當大導演.”
馬修·麥康納由衷地驚嘆道。
劉伊菲聞言,嘴角揚起一抹與有榮焉的微笑:“是吧,我也覺得!”
而與此同時,加州,伯班克,華納兄弟影業總部。
一間寬敞的會議室內,氣氛卻不像外界那般狂熱,而是交織著一種奇特的興奮與郁悶。
國際發行部的幾位制片人和高管正圍坐在一張長桌旁,面前的巨大顯示屏上,正實時滾動著來自全球各地的社交媒體情緒分析數據和預售票務網站的“想看”指數。
“數據曲線非常漂亮,”一位頭發花白的制片人端著咖啡杯,臉上帶著滿意的笑容。
“吳這個名字在全球市場的號召力,比我們最大膽的預估還要高出至少百分之十。尤其是在亞洲市場,簡直是統治級的。”
只是他話音剛落,旁邊就有人幽幽地補了一句。
“可惜了,中國的發行權賣給中影了,應該是賣虧了.”
這句話一出,會議室里所有人都感到一陣莫名的難受。
屏幕上那片代表中國市場的、紅得發紫的熱力圖,此刻看起來格外刺眼。
“賣了就賣了,想想《鋼鐵俠2》的派拉蒙和漫威近期的郁悶吧。
把發行權賣斷給中影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省去了所有的麻煩,只是收益低了一點!”
《盜夢空間》的幾個制片人嘀咕著,自我安慰起來.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