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50章 反超氫-4湮滅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持續十天的信息黑洞開始了。

  所有的深空望遠鏡傳來的畫面都是十天之前的畫面,這讓習慣了量子糾纏實時通訊的人類十分的不適應。

這十天內第二艦隊會做什么  沒有人知道。

  同樣是在這十天的時間里,五百艘恒星級戰艦在木衛二太空港完成了核聚變燃料補充和彈藥補充,重新回到了外太陽系軌道重新進入了防御部署狀態。

恒星級戰艦沒有貿然出擊,十分謹慎  由于戰場動態是在各國各政府的電視總臺進行直播,因此有軍事類節目專家說:

  太陽系艦隊與三體第二艦隊的戰爭,是500艘‘玻璃船’與415艘‘現代船’的碰撞,看起來硬,實際上吹彈可破。

  至于舊太陽系艦隊,則是5000艘‘紙船’。

  人類派遣了更多的智子,等到新的智子以光速跋涉,重新抵達第二艦隊的預測航行軌道時,所有人心中一涼。

  第二艦隊不在這。

  附近也沒有任何曲率引擎遺留下來的痕跡,這說明三體第二艦隊進行了某種常規動力轉向或者加速。

  而深空望遠鏡的畫面里,十天前的第二艦隊仍然在以固定的軌道和航速朝著太陽系繼續跋涉。

  但此時此刻,人類確實失去了第二艦隊的準確位置。

  “這下麻煩了。”羅輯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一聲嘆息。

  第二艦隊在宇宙中本來就是極小的目標,而在關閉正反物質湮滅發動機后進行滑行的第二艦隊更是完全不發光,在宇宙中的隱身性能比一塊隕石還要好,這種情況下想要找到第二艦隊的準確位置,和用筷子大海撈針差不多。

  大環上的光錐望遠鏡也已經將觀測目標從三體星系校準為了三體第二艦隊的方向,但這也最多相當于拿勺子撈針而已。

  不過令人類松了口氣的是,太陽系外層空間部署的蔓延了數百個太陽體積的“霧傘”空間,并沒有檢測到任何光速打擊武器,這也符合了人類的猜測。

  ——第二艦隊無力發射類似‘光粒’的亞光速動能打擊武器。

  或許是資源不夠,或許是技術有限,總之第二艦隊確實是做不到這一點。

  第十二天。

  光錐望遠鏡傳來了最新的畫面。

  第二艦隊一分為二,組成了215艘戰艦和200艘戰艦組成的兩支艦隊,隨后兩支艦隊進行了大角度轉向,并進行了約0.11C的加速行為,徹底偏離了直線軌道。

  像是兩根弧線,優雅的飛向兩邊。

  光錐望遠鏡也好,其他深空望遠鏡也罷,都試圖追蹤這兩支三體艦隊的位置信息,但這種延后接近十天的追蹤觀察顯然并不順利。三體第二艦隊的兩支艦隊均進入了無規律的機動轉向狀態。

  而且第二艦隊不知道用什么辦法,遮蔽了正反物質湮滅發動機在工作時發出的可見光。

  隨后故技重施,曲率引擎微弱啟動,形成了一片99%光速的慢霧區,讓人類的可見光手段出現延遲。

  第二艦隊甚至取消了自身的強相互作用力狀態,使得戰艦表面從反射全部電磁波,變成了幾乎吸收了所有的電磁波的特殊狀態。

  紅外、紫外、中微子、激光干涉望遠鏡失效。

  隨后,三體艦隊中的一艘戰艦拋出了一顆大直徑干擾源,類似水滴封鎖太陽一般,發出了極強的電磁干擾,屏蔽了現階段幾乎全部射電、射線探測。

  射電、射線深空望遠鏡失效。

  人類的所有探測手段至此竭盡。

  最終,人類失去了第二艦隊的全部位置。

  地球智子的搜索范圍實在是太低了,人類在首批智子被摧毀后,又撒出來約100枚智子,智子在廣袤的黑暗中四處飛行,卻均未能找到任何一艘三體戰艦的方向。

  氣氛變得恐怖起來。

  未知的敵人是最可怕的。

  統帥部考慮到三體第二艦隊可能進行分散部署并發起的四面八方打擊,因此太陽系艦隊的部署也被迫分散開來,并通過MOSS模擬了三體第二艦隊的數千條攻擊路線,進行預防御。

  時間一點點的逝去。

  第十五天。

  2000天文單位的距離,以三體第二艦隊的常態0.1C巡航速度,只需要115天就能抵達太陽系。若按照此前三體第二艦隊展現的0.11C的速度,則只需要105天。

  三體第二艦隊距離太陽系:1700AU/2250億km

  統帥部內,三體艦隊壓迫了第二根黃道線,朝著第三根黃道線緩緩壓迫而來。

  按照這個推進速度,人類還有約三個月的時間。

  就在統帥部的情緒因失去三體第二艦隊的蹤跡而變得焦躁時,部署在柯伊伯粉塵帶外圍約145億公里的遠的[哨兵—7]大型無人預警飛船平臺,毫無征兆地爆出一片刺目的藍白色閃光。

  湮滅開始了。

  隨后,巨大的能量釋放將數萬噸的鋼鐵與設備瞬間化為純粹的光和熱,如同一朵在漆黑絨布上驟然綻放又急速凋零的藍白色玫瑰。

  在[哨兵—7]被摧毀的同時,[哨兵—1]、[哨兵—6]、[哨兵—14]、[哨兵—27]等數座大型無人預警飛船平臺也遭遇了類似的攻擊,化作了一朵藍色的玫瑰一閃而逝。

  在統帥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更多的[哨兵]又被故技重施的摧毀了。

  這些[哨兵]之間,相隔數億公里,在持續15分鐘的攻擊中盡數被毀滅。

  少部分有太空軍駐守的[哨兵平臺]則得到了地球智子的預警,提前撤離這些深空哨兵臺,乘坐著小型救生飛船,看著哨兵臺忽然化為一團火焰殉爆消失。

  在在32座深空[哨兵]臺被盡數摧毀的五分鐘后,人類分析出了正確的答案。

  “是反物質湮滅彈打擊!光波符合湮滅特征!”

  “總計三十二枚反物質湮滅彈!”

  “反物質湮滅彈的飛行速度不確定,但根據相對距離推測,應不少于0.6倍光速。”

  “比我們能打出最快的炮彈還要快!”

  “三體人是想打掉我們的外圍的眼睛!”

  這些[哨兵]無人大型飛船與其說是飛船,倒不如說是在太陽系邊緣滑行的人造行星,體積與人類在海洋中的油井平臺差不多,基本沒有自衛能力,最大的價值就是[哨兵]的預警價值。

  [哨兵]是人類在末日之戰后,建立的,泛外太陽系預警空間設備臺。

  總司令謙蒙漸:“我們的‘霧傘’工程沒有預警嗎?”

  在每一處哨兵附近,都有著體積超過太陽的‘油墨物質云’,足以提前窺見所有的遠程打擊。

  情報總參:“反物質湮滅彈的體積極小,體積很可能只有一立方毫米左右,‘霧傘’工程對于這種尺度的物品很難顯示出明顯的軌跡。”

  作戰部部長:“這么小體積的反物質,是如何湮滅上萬噸的預警平臺的”

  科學委員會內有人站出來說:

  “我們將預警平臺被湮滅彈全過程提交給了地球方面,其中中國科學院反物質研究團隊分析了約66億個重離子碰撞事件的實驗數據,最終得出了這些‘反物質彈’的數據。

  這些反物質彈的結構為反超氫4,由一個反質子、兩個反中子和一個反超子組成,按理來說由于包含不穩定的反超子,反超氫4在實驗室內飛行僅幾厘米后就會發生衰變,該研究團隊表示無法理解三體人是如何讓反超氫4湮滅彈穩定飛行幾千億公里的。

  根據中國科學院反物質研究團隊對反超氫4的密度研究,這些反超氫4的密度極大,一立方毫米的反超氫4的質量很能達到100萬噸。

  這意味著三體人的反物質技術遠超人類與恐龍,目前人類裝備的反物質武器是反氫原子,由1個反質子和1個正電子組成。這種反物質雖然制備簡單,但密度有限。一立方厘米反氫原子的反物質子彈的質量也不過是10萬噸左右。

  同體積下,三體人的反物質湮滅彈的威力是人類的一萬倍左右。”

  科學委員會敘述完畢。

  統帥部內陷入安靜。

  反物質武器之間的區別,也這么大的嗎?

  太陽系艦隊議會主席鼓舞道:“反超氫4湮滅彈能摧毀我們的飛船,反氫原子子彈也能打壞他們的飛船,勝負不在于威力大小,在于人為。太空軍的同志們,打起精神來,為人類盡責任的時候到了。”

  太陽系艦隊總司令謙蒙漸隨即下達了命令:“溯源打擊方向,尋找發起打擊的第二艦隊。”

  面對三體第二艦隊的冷槍,太陽系艦隊都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應對,但在技術的絕對差距下,人類一方的所有行為都如同盲人摸象,難窺全貌。

  羅輯看在眼里,但此時此刻他只能等。

  外太陽系的[哨兵]檢測平臺被毀滅僅僅只是開始。

  在隨后的數個小時內,三體第二艦隊的反物質湮滅彈越過了‘霧傘’工程、直沖著直沖著柯伊伯帶內部而去了!

  柯伊伯帶內十二座隱蔽的射電雷達站、三座無人激光雷達陣列、以及最新型的“菲茲羅——林格”第四代大型望遠鏡相繼以同樣的方式,被精準湮滅。

  尤其是第四代“菲茲羅——林格”望遠鏡的湮滅,是太陽系艦隊的重大損失。

  三體人的反超氫4湮滅彈打擊極其節省,每一個目標只使用一枚反超氫4湮滅彈,絕不過多浪費。

  摧毀了人類這些設施,也不過是使用了十六枚反超氫4湮滅彈而已。

  統帥部有人提出:“第二艦隊缺少反物質資源,這種反物質打擊應該無法持續太久。”

  但總司令駁斥了這種想法:“你怎么知道三體艦隊有沒有故意再藏敵人在下一刻甩出上萬發湮滅彈都是有可能的,讓艦隊動起來,小心湮滅彈的狙擊。”

  隨著“菲茲羅——林格”望遠鏡的湮滅,人類一方的死亡人數已達到了數千人。

  地府之主善清在地府手忙腳亂的給這些這些茫然的太空軍烈士們組織了歡迎儀式。

  《熱烈歡迎太空軍同志蒞臨地府視察工作》

  ——宛如天堂的地府,掛起了許多類似的橫幅。

  當然陽間的人并不知道地府的事情。在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之后,人類也終于摸清出了第二艦隊的攻擊偏好:人類的深空探測預警設備!

  “開戰時選擇先打掉對方的眼睛,這是標準的同級別戰爭策略,這說明第二艦隊將我們視為了平級的對手,選擇了隱藏自身的超視距打擊,以削弱我們的作戰力量為主,而非直接碾壓過來,這是一個好的信號。”謙總司令對統帥部的所有人鼓舞道。

  第十六天。

  三體第二艦隊的反物質湮滅打擊開始深入柯伊伯帶內部,并將目標瞄準了人類的恒星級戰艦與行星級戰艦。

  但想要跨越遙遠的距離,以遠低于光速的速度來打這些移動靶并不容易,再加上統帥部早已下令艦隊進行不規律機動,避開了這些三體艦隊的反物質打擊。

  倒是提前樹立的戰艦空殼子替代了正常戰艦的位置,不出意外的被反物質湮滅,證實了這次肉眼看不見的打擊是真實存在的。

  三體第二艦隊對太陽系艦隊的直接攻擊也只持續了一輪,使用了約1500枚反超氫4湮滅彈,瞄準了473艘不再行星遮擋下的恒星級戰艦和一千多艘行星級戰艦。

  顯然,第二艦隊也知道偷襲一擊不中,便再也不可能打中對方了。

  這1500枚反超氫4湮滅彈也給人類拉響了警鐘。

  第二艦隊的反物質儲量,遠沒有早前有人預測的那么少。

  這1500枚反超氫4湮滅彈的全部脫靶,意味著1700天文單位對于人類來講太過遙遠,對于三體第二艦隊同樣也不近。三體第二艦隊雖然強大,但也沒有強到可以遙控反物質湮滅彈進行追蹤打擊的能力。

  太陽系艦隊同樣未對反物質湮滅彈的方向發起回擊——三體艦隊肯定是在高速狀態下發起的攻擊,并同樣進行了無規則機動,去進行溯源攻擊無異于刻舟求劍。

  但通過大量湮滅彈飛行方向溯源,和MOSS的軌跡預測,人類奇跡般的發現了由二十艘三體戰艦組成的分艦隊,三體人顯然第二艦隊在擺脫了人類的監視之后,進行了多輪再分裂,形成了小而散的艦隊規模。

  人類顯然不希望三體第二艦隊如此松散,但戰爭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羅輯只能繼續等待機會。

  在攻擊太陽系艦隊的行為全部脫靶之后,第二艦隊的最后一波反超氫4湮滅彈打擊也如約而至。

  這一次,三體人瞄準的是人類的‘固定靶目標’。

  冥王星上的多臺大型深空探測設備、從吞食大環上搬遷的兩座日矛激光武器平臺,都被精準的反物質湮滅彈所摧毀了。

  好在,因“人類紀念活動”而建設的人類歷史博物館此時都位于冥王星的‘平面’區,而三體艦隊所攻擊的方向,則是在冥王星背面的‘球面’上。

  類似《蒙娜麗莎》等藝術‘復制品’,都還好好的放在冥王星的博物館里,并未遭到反超氫4湮滅彈的攻擊。

  由于包括《蒙娜麗莎》在內的‘真品’都儲存在類似法國盧浮宮的博物館,因此人類倒是一直沒有轉移這些‘復制品’的意思,反正都是復制品,真壞了也沒什么心疼的。

  由于冥王星球面的大型設備過多,三體第二艦隊都這一輪打擊,總共釋放了約320枚反超氫4湮滅彈,這些湮滅彈載星球表面造成的傷害不亞于核彈爆炸。

  隨著冥王星球面上的大型檢測設備全軍覆沒,至此,外太陽系空間中,人類所有的大型宇宙深空探測設備均被摧毀。

  在三體人持續兩天的精準打擊過程中,人類意識到太陽系范圍內應該有大量隸屬于三體第二艦隊的智子在飛行。

  可惜人類沒有第二艦隊摧毀地球智子的技術,人類甚至感受不到敵方智子的存在,甚至連數量因為不知道有多少。

  人類只能任由這些敵對智子飛行在太陽系空間中。

  “三體人的攻勢,應該結束了吧”第一艦隊司令乘坐著旗艦“黃金原野”號恒星級戰艦,看著冥王星表面那320個反物質湮滅導致的半球形大坑如此想著。

  但通訊頻道忽然傳來了通訊員驚駭的通報。”

  “司令員,最外圍的‘霧傘’工程出現了明顯的拋射航跡,是大量的反超氫4湮滅彈,這些反超氫4湮滅彈因為太過密集,數量過多,因此擾動了油墨物質形成的霧傘,終于顯露出了明顯的軌跡!”

  “大量多少,一萬枚!”

  “是一百萬枚反超氫4湮滅彈!”

  “我就知道三體人根本不止那點存貨,這些湮滅彈是朝哪里打的”

  通訊員最新情報快速念出:

  “那一百萬枚反超氫4湮滅彈,組成了一朵復雜同心圓的形狀,剛好……剛好與光錐望遠鏡的橫截形狀的‘同心圓’完全相同,他們是奔著大環的光錐望遠鏡去的!三體人對準了一百萬枚鏡片!湮滅彈飛行速度為67.9%光速!我們無法攔截!”

  “而且由于光錐望遠鏡只能以恒定功率順時針轉向,因此這輪反超氫4湮滅彈預測了光錐望遠鏡的轉向,大環上沒有行星發動機,無法進行機動,這場規模最大的反超氫4湮滅彈打擊,將會在12個小時后,完全擊毀光錐望遠鏡!”

  通訊員匯報完畢。

  而這位司令卻心中一涼。

  完了。

  光錐望遠鏡雖然是吞食帝國的前朝遺產,但早已成為了人類太空力量的重要觀測手段,失去了光錐望遠鏡,人類無異于瞎了一只眼睛。

  另一只眼睛是智子技術。

  如果光錐望遠鏡再被毀掉,這位司令簡直無法想象仗該怎么打下去。

  攔截用什么攔截一百萬枚反超氫4湮滅彈,對應的是100萬只光錐望遠鏡鏡片,哪怕讓戰艦去用自己的身體攔截,人類也根本掏不出100萬艘戰艦出來,更何況統帥部絕對不會下達這種自殺式的命令。

  這怎么辦。

  但很快,通訊員又驚又喜的聲音響了起來。

  “司令員!最新消息,在卡爾的指揮下,吞食大環上飛出了上萬艘恐龍民用飛船,這些民用飛船,擋在了光錐望遠鏡最重要的巨型鏡片前方。”

  一石激起千層浪,由于戰爭過程在全程直播,整個太陽系的民間社會都意識到了人類遭遇了怎樣的危機。

  光錐望遠鏡絕不容失!

  七顆智子在七位艦隊司令的面前三維展開,共同播報了以下突發新聞: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全部17214艘星際物流運輸艦正在開赴大環前方。

德國DHL星際轉運船隊12048艘‘深空蜂鳥’貨運艦卸下全部星際包裹,正在前往光錐望遠鏡前方英國皇家郵政的3120艘巨型‘王室級運輸艦’,正在前往光錐望遠鏡中央區  中國京東物流21009艘銀色運輸艦正在前往預定坐標,將負責光錐望遠鏡右翼a3區的攔截。

  法國星際船隊75085艘飛船,正在趕赴大環軌道航向。

智子的播報停頓半秒,隨即接入了更遙遠的信號“火星‘星環星際速運’的15000艘‘赤塵艦’突破火星軌道,此刻正以最大推力沖向防線  “柯伊伯帶‘聯合倉儲物流’的20000艘‘小行星接駁船’從各個采礦點趕來。

  原本用于運送包裹、礦產、補給的飛船,此刻褪去了“物流工具”的標簽,化作一道道色彩各異的光帶,在光錐望遠鏡前方匯聚,形成了一道用可觀測物質形成的彩色光盾。

  看見這些新聞的諸位艦隊司令張大嘴巴,表情驚愕。

  這時候廣域的太陽系通報響了起來,混雜著現代語,古漢語、古英文、古德語、古日語,還有恐龍的吞食語,正在此刻都在說著類似意思的話語:

  “到位”“屏障完整”“準備就緒”“第四象限區域還差一塊防御,誰家還有民用飛船拿出來補上!”“老子攢了半輩子錢買的私人飛船啊……拼了。”

  除了這些大型物流公司之外,小型的民用飛船以及星際列車,也紛紛放下了乘客,甚至有大量私人飛船,其中有中產的,有富豪的,甚至有窮人領的低保飛船,均毫不猶豫的沖向目的地。

  只要是能夠在24小時之內趕到光錐望遠鏡面前的所有能動的飛船,都已經開動了。

  經過了約4個小時的匯聚,太陽系人類、恐龍的民用飛船的總數量最終成功超過了100萬艘!

  謙蒙漸看著智子屏幕上不斷刷新的“防護率157.1”、“防護率157.2%”等數字,緊繃的肩膀終于放松了下來。

  “來吧!”

  太陽系廣域電波都發起出了人民/龍民的怒吼。

  隨后,在億萬眾矚目之下,所有的反物質湮滅彈,全部撞擊在了海王星軌道中,發出了刺目的光芒。

  強相互作用力冰之海翻起滔天浪潮,將所有的反超氫4湮滅彈盡數攔下。

  這一刻,全人類都愣住了。

  羅輯見狀終于放下了心,他的聲音通過直播則響徹太陽系內外:

  “有陣法在,第二艦隊破不了海王星軌道的防御,大家的好意前線的太空軍心領了,接下來的戰斗,就交給我們吧。”

  羅輯飄立在真空中,身后光芒萬丈,第一次以修仙者的形態出現在了三體第二艦隊三體人那驚恐的目光中。

不是地球還有修仙者  隨著那規模空前的反超氫4湮滅彈打擊,足足215艘三體艦隊暴露了自身的位置,并被最前線的215顆地球智子死死咬住了。

  羅輯揮手。

  四根星焰長矛風云匯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