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66章 抵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老爹老娘抱著孫子,一路把陳家志和李秀送到了公路上,途中還有不少跟來看熱鬧的人。

  “媽,就送到這兒,你們回去吧,等過段時間你們再出來。”

  “沒事,就幾步路,送你們到車上我們就回去。”

  彭國真堅持把人送到了車上,才戀戀不舍的把豆豆又給了陳家志。

  陳家志也想把老爹老娘帶著一起出去,但兩老要再在家里呆一陣,晚點再去廣州。

  他拗不過,只能同意,順便也改了行程,打算先去上海。

  西蘭花已經快到了移栽的時間,他必須得去看一看,把把關。

  到了車旁,又是一陣叮囑后才出發。

  這次送他們的是陳正旭,同時也帶他去見識下成都的批發市場。

  “正旭,有想過把你爸他們也帶出去嗎?”

  “我問了。”陳正旭開著車,表情有些無奈,“他們說人都走完了,家里的地誰來種,房子誰守?”

  “多勸一勸嘛。”

  “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有多犟。”

  老家種地收入微薄,但和陳家順持同樣觀點的人也不少。

  即使出去打工一兩個月就能掙一年種地的收入,也舍不得家里的一畝三分地。

  過了一個彎道,到平緩地帶后,陳正旭又說:“可惜了今年沒能清塘,好幾年了,那塘里大魚不少。”

  陳家志也嘆道:“是有點遺憾,來去匆匆,都沒能好好玩一下,要能早點回來把塘干了也能知足。”

  陳正旭笑了笑,“村里找你們的人不少吧?”

  陳家志哼了聲,“用你幺娘的話說,差點把門檻都給踩平了,我這三天走到哪都在和人聊種菜,也不算白聊,拉了不少人人去學嫁接。”

  又是一段險峻的下坡路,坡下就是沱江的支流蒙溪河,跟著又是上坡。

  這段路很難走,五十鈴時不時東倒西歪,陳家志抱著娃,有些暈車的李秀也靠在他肩膀上睡覺。

  等又到了平路,沉默了許久的陳正旭才再次開口。

  “老家沒什么產業,掙不到錢,現在有條穩定又安全的路子跟著出去打工,年輕點的都還是想出去闖一闖。”

  陳家志輕聲道:“你出去闖了一年,這見識倒是增長了不少。”

  陳正旭莞爾一笑,“是切身感受到了和別人的差距,留在老家確實沒前途。”

  仿佛驗證他的話一樣,車身又猛地抖了一下。

其實陳家志記得縣里有些農產品還挺出名的,塔羅科血橙,鯰魚,蠶桑,冬尖  冬尖也就是腌菜,和涪陵榨菜同是四川四大名腌菜。

  江麗華就非常擅長做冬尖。

  塔羅科血橙好像也是這幾年才開始發展,多年后還會種上許多耙耙柑。

  只是他們村人多地少,種這些也增加不了多少收入,所以少有人種。

  陳家志想了下他們村里的條件,搞什么都難,最好的還是外出打工。

  不過也就是這么一想,他也想到了件大堂哥能做的事。

  “正旭,你說讓你爸把下大田承包了拿來養魚怎么樣?”

  下大田就是陳家志家前面的那塊大田,一塊田由許多戶人家共同擁有。

  陳正旭挑了挑眉,“要種水稻還怎么養魚啊?”

  “養半年魚撒,要打谷子了就清塘。”陳家志笑了笑,“我也就這么一說,主要是想抓魚了,想從這上面賺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抓魚一直是村子里的一大樂趣。

  即使沒人承包養魚時,每年村里也都會有人自發組織拿著蓋雞籠去幾塊大田里蓋魚。

  等幾年后有人開始承包大田養魚后,每次清塘時,更是會特意留一些讓村里人去抓。

  男女老少都有人去參與,歡樂無比。

  再其次就是釣龍蝦了,也是一大趣事。

  陳正旭眼前一亮,“我回頭和我爸說,讓他找村里問問能不能養。”

  他又補充道:“我感覺村里應該會同意。”

  陳家志訝然,“都說了不賺錢,最后很可能白忙一場。”

  “這種事賺不賺錢重要嗎?”陳正旭笑了笑,“我敢保證,我要給我爸說是你提議的,他肯定會同意。”

  陳家志不說話了。

  按他順哥的性子肯定會同意,把兩兒子都給帶出去了,正愁不知怎么感謝呢。

  嗯其實他也存了娛樂的心思。

  過了資陽后,又換成了陳家志開車,抵達成都時也不早了。

  他們先是到了錦江區,拿了兩瓶五糧液,在一棟居民樓下見到了在合作中的向斌。

  “陳老板,你這真是太客氣了,快請樓上坐,晚上一起吃飯。”

  陳家志笑道:“就不上去了,我們一家人明天要飛上海,順道來給向老板拜年。”

  跟著他又介紹起了陳正旭,“這是我們在廣州配送中心的旭總,以后可以保持信息互通,哪邊缺菜有錢賺就從另一邊發貨過去。”

  向斌愣了愣,但一琢磨就感覺很妙,連忙和陳正旭握手。

  陳正旭說道:“向老板,以后加強合作,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哈哈,做大做強,好!”

  向斌心情很不錯,在街坊鄰居面前也感覺倍有面子。

  “這樣,我們就不上樓坐了,直接去飯店吃飯,反正你也是明天的飛機,晚上這頓飯必須得吃!”

  跟著向斌又看向抱著孩子的李秀,“我就冒昧稱一聲弟妹了,難得來一次,可得賞個臉哈。”

  李秀笑道:“我聽家志的。”

  向斌:“陳老板,你看,這下沒問題了吧,你放心,等會兒我也把我老婆孩子帶上。”

  陳家志:“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一個小時后,酒菜都已上齊,推杯換盞后三個男人便聊起了生意。

  “瓢兒白在成都好賣,我每次發一車青菜回來,就它賣得賊快。”

  “向老板,那是上海青,和瓢兒白還是有點區別。”

  “差不多,一樣的好吃,反正CD市場認它,其次就是萵筍尖了,也賣得快。”

  陳家志很想說那是油麥菜。

  但這種現象目前很常見,很多蔬菜販子連菜名都還弄不懂。

  所以行業里坑蒙拐騙也比較嚴重。

  陳家志遇上一個正常的客戶自然要保持交流,逐漸建立利益共同體,生意才能長久。

  這也是陳家志來拜訪向斌的目的。

  給足了面子,對方也很受用,你來我往之下才有丁點可能從合作發展成生意上的朋友。

  在酒店歇了一夜,陳家志一大早天還沒亮就趕往機場飛上海。

  等到了基地后,菜地都沒顧得上看,他就帶著敖德海去忙著人情世故。

  先后拜訪了羅南鎮農業公司的周金根,以及繁榮村書記周寶龍。

  兩瓶酒加一點小意思,別的不求,保持聯系,再讓敖德海去加深下印象,有問題能及時溝通。

  送完禮回來后,他才和敖德海去看西蘭花育苗情況。

  上海基地沒有大棚,只有小拱棚,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苗床育苗。

  然而為了培育健壯種苗,縮短育苗時間,陳家志還是讓敖德海采用了穴盤育苗。

  敖德海說道:“育苗最麻煩的還是基質的配置,耗費的時間最長。”

  陳家志沉吟道:“嗯,這方面的問題我會盡快解決。”

  這也是幾個育苗基地共同面臨的問題,基質配置太麻煩。

  等確定幾種最佳配比后,最好還是能自行生產,可自用,也可對外銷售。

  陳家志隨意抽查揭開了幾個小拱棚,查看高度、整齊度、根系等情況。

  “看著還行,比我在東鄉菜場育的苗強多了。”陳家志問道:“怎么你此前還那么沒自信呢?”

  敖德海說:“沒賣出去之前一切都是枉然。”

  陳家志點頭,“有這個意識是對的,西蘭花要想出口到國外市場賣高價,花蕾的顏色和規格等都有嚴格要求。

  按我對小鬼子的了解,他們直接在產地收購時的合格率普遍只有20。”

  敖德海訝然,“這…這不會虧本嗎?”

假如畝產2000斤左右,合格率20最多也就四五百斤  陳家志說:“小鬼子價格給的高,也不一定會虧。”

  如果他沒記錯,現在國內還不是小鬼子西蘭花進口的主要國家。

  國內西蘭花的種植技術水平、面積等等也都沒爆發。

  也就是說出口還沒陷入低價競爭,出口價格還非常可觀。

  頓了頓,陳家志又說:“但合格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我們的利潤就更可觀。

  我知道的就外觀而言,西蘭花的花球要緊密、整齊,花蕾飽滿,沒有明顯損傷、黃化和腐爛現象。

  同時花莖的長度和粗細也有要求,具體的只有接觸到收購商時才知道。”

  敖德海想了想,總結道:“反正就是要種的漂亮嘛。”

  陳家志笑道:“就這個意思,老外買菜也一樣,顏值即正義。”

  這時候國內還沒加入WTO,蔬菜出口的環境還可以,在農殘上沒有過于變態的要求。

  正常管理就可行。

  更重要的是把花球管理得漂亮。

  回了辦公室后,陳家志就讓敖德海給他拿了個筆記本。

  然后開始唰唰唰一頓寫。

  曾經吃過虧的記憶如火山爆發一樣噴涌而出。

  土肥、水分、光照與溫度、病蟲害、出球后打老葉黃葉和側枝后再追肥,以及他記憶深刻的花球保護。

  當花球開始顯色時,要將旁邊的葉片掰下蓋住花球,避免陽光直射,防止發球發黃。

  敖德海聽到這點時,一愣,“如果前年夏天在東鄉菜場也蓋了花球,是不是有可能就種成功了?”

  “別提了。”陳家志一嘆,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請:wap.xshuquge.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