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48章 虛驚一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早上七點過,黎明刺破黑夜,陳家志也帶著看貨的客商來到了基地。

  “喲呵,元謀還真有大棚!”

  “少見吶。”

  這是很多人在元謀見到大棚的第一反應,但很快來人就把目光放在了蔬菜上。

  除了遠處的白色大棚,近處也有露天的瓜果蔬菜。

  在陳家志說了最近沒打藥之后,便有采購商摘下黃瓜或者番茄試吃。

  由于元謀的晝夜溫差大,很多瓜果的口感天然就很好。

  云嶺農業的菜也是如此,相比本地菜農,在口感上也沒有特別之處。

  能賣高價的原因在于更精細的分級和包裝,在裝箱環節就剔除了次果。

  從露天到大棚,采購商整體都表現得很滿意。

  眾人也停在了兩排大棚中間的道路上,協商著最后的價格。

  陳家志依然堅持黃瓜八毛,并承諾后續會保證同樣的分級。

  而采購商也不松口。

  “陳老板,你也要考慮我們的成本,我們辛苦跑這么遠,總得讓我們賺點辛苦費。”

  收購商大多來自四川和西北地區的城市,距離確實不遠,但很多城市冬天的菜價同樣不便宜。

  陳家志說道:“你們可不止賺點辛苦費那么簡單,我也是做蔬菜生意的,北方冬天菜少,很多菜可都不便宜,你們糊弄不了我。”

  有采購冷聲道:“元謀最近菜可不少,很多人菜都比你賣得便宜,我們大可以去其它地方買!”

  “行啊。”陳家志淡淡的笑道:“貨也看了,采收標準和規格也和你們說了,接受不了價格的老板就只能對不住了,以后有機會再合作。”

  那人拱了拱手,真走了,跟著又走了兩三名收購商。

  陳家志也不甚在意,好歹也留下了兩位收購商,其中之一就是來自西安的江輝,還有一位是在成都做蔬菜生意的向斌。

  “江總,向總,如果能接受,我們就繼續往下談了?”

  江輝沉吟道:“陳老板,談當然可以談,但合作期得簽長一點,大棚里的菜上市期間都得優先賣給我。”

  “我也是同樣的條件。”向斌跟著說:“如果不是有大棚的預期,8毛/斤的價格肯定接受不了。”

  現在元謀的菜多,但再過兩個月可就少了,屆時大棚菜的優勢才能顯現出來。

  陳家志也了解這一點。

  “我這個人最講誠信,只要價格隨行就市,肯定會優先賣給你們。”

  “行,那就簽約吧。”

  8毛/斤的價格不算低,省去了批發市場中間商賺差價,由基地直接組織發貨。

  對收購方來說,也得到了品質更統一的蔬菜,等露天菜少了后,仍然有一穩定貨源,長遠來說也不虧。

  前提是陳家志信守承諾。

  江輝和向斌選擇了相信他,就算陳家志毀約,他們也只是少賺錢。

  而走了的收購商大概是持有少賺就等于虧錢觀點的那批人。

  簽合同,付定金,雙方都是爽快人,流程走得很快。

  晚上陳家志買了頭羊在基地殺了,請江輝和向斌吃了頓飯。

  期間談到凌晨在市場上的爭斗時,江輝對薛軍是頗為推崇,兩人也是一見如故,喝了不少酒。

  陳家志也還記著那龍哥,其實這就是菜霸,靠著逞兇斗狠為非作歹。

  同時也有著欺軟怕硬的特質。

  云嶺農場人多,也從廣州調來了班底,不怕人搗亂,但也不能不防。

  50畝大棚有30畝黃瓜,第一天就摘了約5000斤,日收4000元。

  忙了一天的李明坤喜氣洋洋的來到劃出來的育種場,給陳家志匯報了這一消息。

  “行啊,老李,整了個開門紅,晚上再殺頭羊給你慶功。”

  元謀的林業資源豐富,遠一點的農民都有林下養羊的習慣。

  李明坤擺了擺手,說道:“殺羊就不必了,不久前才吃了羊肉,再吃我怕年輕人火氣旺,身體遭不住。”

  陳家志挑眉道:“你就使勁嘚瑟吧,哪天我把白燕給調回廣州去,讓你一個人在這守著。”

  在一旁干活的彭謙也和李明坤混熟了,打趣道:“陳總,你就不該把場長夫人調過來,李場長最近那狀態,漬漬,有點不好形容。”

  “那就別說了,今晚上買羊的錢我出,再讓你們吃一頓羊肉,看你遭不遭得住!”李明坤哼哼直笑,老婆也來了元謀后,他的日子都舒坦了。

  “我先讓人弄羊去了,羊鞭給你們留著哈,哎,算了,給你們也沒用,我自己留著。”

  在陳家志起身后,李明坤就先一步果斷后撤跑了。

  “跑得還挺快。”看到李明坤跑動的背影,陳家志莫名覺得有點像村里發情的公狗。

  工作還是不飽和啊。

  像紀松,雖說年輕,但每天都在地里做實驗,同時還要負責菜心的制種。

  陳家志也操心著各種事務,哪有空去想那些事。

  “得給老李再加點擔子。”陳家志沖紀松和彭謙說道:“彭老,我最近都跟你們混了哈,有什么事往我身上招呼,菜場那邊我就少去點了。”

  “行啊,正好缺幫手。”

  陳家志感覺自己還是有點天賦,在傳統育種理論知識上學習得很快。

  同時,從京城種子交易會上接到的幾個制種訂單也已完成播種,期間他也了解了制種生產的工序。

  大部分都能理解掌握,僅涉及到雜交的會稍微吃力些。

  制種量最多的菜心也不是雜交種,而是通過傳統方式選育出的品種。

  總的來說,還是不難,只是想往更高層次發展就力有不逮了。

  彭謙掌握的是傳統那一套,略微有點過時,育種效率也慢。

  紀松的水平似乎也并沒有特別高。

  但陳家志也挺滿足,樂在其中,一點點的進步著。

  隨著大棚黃瓜上市,云嶺農場的番茄、茄子、青椒緊跟著也一天天上市。

  十來天時間,就從一開始的日發五千斤菜,增加到了一萬二千斤菜。

  每天菜場里都忙成了一片,采摘、運輸、篩選、包裝、裝車、發貨…

  李明坤再也沒有在陳家志面前嘚瑟。

  只是心情也沒有變壞,除了性愛,事業也同樣能讓人分泌多巴胺。

  菜價也堅挺,黃瓜8毛,番茄5毛,茄子7毛,青椒5毛。

  黃瓜價格貴,除了李明坤把黃瓜種的漂亮外,市場上也有反饋和露天黃瓜和茄子接近下架有關。

  這是陳家志才了解到的信息,而這還才11月下旬,比他們預期的12月末早了大半個月。

  為此,陳家志也在制種田里坐不住了,時隔多日后再度在露天菜田里找上了李明坤。

  李明坤戴著草帽,才從菜田里走出來,臉上全是汗水,“我們的產量變化很小,植株和果子也在正常生長。”

  陳家志訝然,“那是市場上的信息反饋有誤了?”

  李明坤搖頭,也不知情。

  陳家志想了想,說道:“叫上王永祥,一起騎車出去看看,順便回訪一下種我們苗子的農戶。”

  選擇移栽了苗場免費種苗的農戶都是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農時,移栽得很晚。

  如果下架時間再比較長,農戶的收益就很低了,這不利益于接下來的推廣。

  王永祥和高維很快也跟了過來,陳家志便讓李明坤留守,又帶上薛軍一起去了能禹鎮。

  這里的蔬菜種植面積最多且連片。

  陳家志騎著車從田間道路上穿過,不時看向兩邊的茄果。

  番茄的情況還好,更耐低溫一些。

  但黃瓜和茄子確實老苗的跡象比較重了,尤其是茄子,花朵少,結果自然更少。

  他感覺和最近元謀晚上降溫有關,原本夜間還能有1215℃,這兩天降到了12攝氏度以下,偶爾有逼近10℃的情況。

  而黃瓜和茄子都是喜溫作物。

  開花結果期的茄子適宜溫度是白天25℃以上,夜間1520℃,夜間低于15℃時生長緩慢,低于10℃則新陳代謝失調。

  黃瓜稍好一些,適當的晝夜溫差也利于提高口感和產量,但夜間低于12℃時對生長和根系也會有所影響。

  陳家志大腦快速思考,按王永祥等人所說,這是元謀的正常天氣。

  只是一般也沒有農戶會精確記錄。

  對大棚蔬菜當然是利好,但云嶺農場露天蔬菜面積不小,更何況還有種了嫁接苗的農戶。

  “貴叔,貴叔!”

  “哎,在這呢”

  在茂盛的瓜地里,走出來一對中老年夫妻,提著菜籃子,古銅色的肌膚上刻滿了笑容。

  看到這笑容,陳家志就慢了下來,也讓吼得急切的王永祥冷靜下來。

  陳家志先把煙準備著,走近后給兩人都點上,“貴叔,今年黃瓜產量怎么樣?”

  貴叔抽煙的動作頓了頓,轉頭看了眼四周,嗯,像是間諜在交接情報。

  “也就你們來我才說實話,今年產量還可以。”

  “家里兩畝多地黃瓜,每天能摘200多斤,賣100多塊錢,這都摘了幾天了。”

  還行。

  陳家志在心里給出評價。

  又問了植株長勢,并查看了開花結果情況,和云嶺農場一樣,沒有出現明顯變化。

  這讓他松了口氣,看來嫁接苗的抗逆性確實更強,具體表現就是能減少低溫冷害風險,延長生育期。

  到這時,他才隱約想起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黑籽南瓜砧木可使黃瓜在地溫8℃時仍能正常生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