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一點也不誠心。”徐聞香瞥了眼,往前走了。
沒多久,薛成林和俞紅兩人也走了出來,眾人又上樓坐了會兒,才道別離開。
“薛總,謝謝你的榴蓮了哈,這東西不錯,我覺得你們也可以搞個榴蓮種植園,以后可以賣到國內來,應該很賺錢。”
陳家志不清楚現在榴蓮的市價,但他知道未來價格不低,隨便買一個都要上百元了。
“哈哈,陳總,喜歡吃榴蓮的人可不多,很多人都覺得難以下咽。”薛成林擺了擺手,不以為意。
“我說真的。”陳家志把幾人送上了車。
薛成林笑道:“陳總,你要真看好,可以自己去馬來買地種榴蓮嘛。”
“呃…”
他也不懂怎么種榴蓮,也沒那精力,揮了揮手,小轎車上的幾人這才離去。
陽光正盛,菜工們都還在家里午睡,菜場里靜悄悄的。
陳家志回了辦公室,拿起一本英語書看了起來,沒過多久也睡著了。
等聽到敲門聲才驚醒。
“請進。”
童剛走了進來,“陳總,科研部約了兩個人面試,是方經理引薦的,需要你見一下。”
“人已經來了嗎?”陳家志起身活動了下,“來了就讓他們進來吧。”
科研部也可以稱之為技術部,除了育苗、嫁接外,也還需要進行植保管理、育苗基質、機械器具等研究。
目前都籠統在一起。
但后續也會分開,科研的歸科研,而技術的應用需要與菜場結合。
前提是得招足人手,尤其是菜場的植保技術人員。
當下菜場在種植管理上,主要都是靠經驗,缺乏理論基礎。
而陳家志相繼面試的錢華和魏良才分別是鄉鎮植保站和農技站出身的工作人員。
又是方學林介紹進來的,在植保和農技技術基礎上比較靠譜。
陳家志便都留了下來,充實著菜場的技術團隊。
當下想招大學生和中專生都挺不容易,但招鄉鎮的基層工作人員還挺好招的。
面試通過后,陳家志又叫來易定干和方學林,商討了生產和技術的協同管理。
最終,技術應用也歸易定干管理,方學林還是管育苗場。
商討完后,陳家志留下了易定干,“易場長,知道怎么管技術嗎?”
“我只需要知道哪些技術方案有利于出菜就行了。”易定干翹著腿,“種了那么多年菜,技術好不好,我一試就知道。”
“你這說了等于沒說。”陳家志沉吟道:“不過也有道理,不清楚的東西確實要先驗證。”
易定干摸著下巴,陳家志以為他在思考,卻見他指著角落說道:“所以這榴蓮也要吃了才知道是啥味道?”
陳家志一陣無語,又把話題轉到了收菜上。
價格雖然不高,但出菜量不少,各個環節做好后,其實也還有利潤。
有了冷庫,收菜時間也更為合理,減少了深夜還在加班收菜的幾率。
運輸、定重、包裝、預冷、裝車等各個環節也都形成了流程。
陳家志下午也只是公式化的巡查了一遍,沒過多干預,等到開了下班后的小會后,便拿著榴蓮回家,開榴蓮。
少頃,一家人都圍了過來。
彭國真把刀給了陳家志后就沒離開,看著他把榴蓮剝開,聞著那味就有點受不了。
“家志,這玩意能吃嗎,咦一股臭襪子的汗臭味!”
聽到動靜的易龍易虎兩兄弟也早都湊了過來。
“舅舅,我一開始還以為你從廁所掏出來一坨給我們吃。”
“怎么越說越惡心。”
“不吃,不吃,我不吃。”易龍說得很堅決,又喊道:“舅娘,你快來看,舅舅帶了很臭的水果回來。”
桌子旁,陳家志把分好的榴蓮遞給陳家芳,后者直皺眉。
“我也不吃。”
易定干也納悶道:“這玩意聞著怎么這么臭啊!”
陳家志回頭一看,眾人都是有多遠就躲多遠。
李秀站在門口徘徊,也猶豫著要不要進來,陳家志笑著喊道:“秀,快來嘗嘗,你肯定喜歡吃這個。”
李秀已經聞著味了,搖頭道:“不要,感覺有點像,反正我不吃。”
陳家志又看了看看易定干,后者同樣擺手拒絕。
眾人的反應讓他有點樂。
主要當下榴蓮有點少見,眾人應當都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水果。
他只好先自己吃了一塊,其實他對這東西說不上喜歡,但也不討厭。
主要是貴。
前世他基本不會主動買來吃。
其余人都看著他吃得津津有味,李秀問道:“家志,什么味啊?”
“你來試試就知道了。”陳家志拿了一塊遞給她,“真的,不騙你,你肯定會喜歡。”
李秀猶猶豫豫的上前接過,秉承著對陳家志的信任,最終還是皺著眉淺嘗了幾口。
這一嘗味,就感覺還行,很快,就吃完一小塊。
陳家志再給她遞第二塊時,她也沒再拒絕。
還在圍觀的一家人紛紛開口問道:“李秀,榴蓮什么味啊?”
李秀回味著,“嗯味道有點像雞蛋羹,挺好吃的,你們都來嘗嘗。”
幾人將信將疑。
陳家志又給兩老的各遞了一塊過去,說道:“拿都拿回來了,都嘗一口,不好吃吐了就是。”
陳少昌和彭國真也都接了過去,吐是不可能吐的,但嘗一口確實可以。
“外公外婆,好吃不?”
“還行,不難吃。”
“也沒那么惡心。”
有人帶頭,家里也沒有特別挑剔的人,只要確定能吃,嘗一口的勇氣至少是有的。
這一嘗了后就沒那么抗拒了,像李秀、陳家芳、彭國真還有兩外侄,還都挺喜歡。
沒一會兒,兩個榴蓮就被吃光了,甚至還有點意猶未盡。
易龍說道:“舅舅,下次看到賣榴蓮的了,再買個回來吃哈。”
“剛才你們不還嫌棄呢。”陳家志笑了笑,“沒吃的時候你說它像屎,喜歡的時候你又像雞蛋羹。”
易龍撇嘴道:“那是舅娘說的,舅娘,你說你還想不想吃榴蓮?”
李秀笑了笑,“以后確實還可以再買,挺好吃的。”
“看吧,看吧。”易龍說道:“舅舅,以后你還得買。”
“好。”陳家志沉吟道:“不過可能不好買,這玩意得從國外進口,還得去水果批發市場問問。”
陳家志對水果批發不太熟,但也知道江南市場未來也有專門的水果進出口交易區。
只是現在還沒有,但他打算讓陳正旭在城里找找看有沒有其它水果批發市場。
在家呆了兩天,陳家志又到了城里,一是看房,二是彭謙和種子公司的人約好了時間。
花城房價還在跌,尤其是天河、黃埔等東部區域,房價始終沒有起色。
除了經濟發展,陳家志感覺還和工業污染嚴重有關。
在花城東部,聚集了氮肥廠等大量工業企業,城市上方煙囪林立,居住環境算不上多好。
陳家志也決定緩一緩買房投資的計劃。
開著車從城市東郊一路往西,最終在一棟四層高的大樓下停下。
“菜種批發部就在這里面?”開車的薛軍看到了蔬菜公司的標識。
“對,我看到彭老了。”陳家志對站在樓下等著的彭謙揮了揮手。
在彭謙帶領下,陳家志見到了負責菜種收購的經理丁建輝,頭發略帶斑白。
“你好,丁經理。”
“坐。”丁建輝的態度不咸不淡,“聽老彭說,你有意做種子代繁?”
“對,我在元謀承包了塊地,那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種子的生產。”
陳家志介紹了幾句話后,丁建輝就點頭道:“情況老彭都和我說了,批發部內部也進行了討論,初步同意你們試一試。”
頓了頓,丁建輝沉吟道:“但暫時還不能簽合同,我們只提供部分母種給你們,其它的都要你們自行解決,收獲的種子也不保證收購,但會進行試種。”
這個條件不算好。
按彭謙此前的介紹,通常為了保證留種計劃的完成,市種子經營部門會與留種基地簽訂合同,規定品種、數量、規格、收獲時間、參考價格。
也就是說留種基地生產出的種子,計劃內的都會直接進行收購。
計劃外的也會酌情收購。
而給云嶺農業的條件完全就是放任自流,沒給出任何收購承諾。
但陳家志能接受這個成果,第一年他也不敢大面積留種。
“行,丁經理,條件我能接受,不過我想多進行幾種蔬菜的嘗試。”
丁建輝提醒道:“不一定能收購哦?”
“明白。”陳家志微微一笑,“如果留種過程沒出差錯,生產的種子我的菜場我也會拿來自用。”
丁建輝皺了皺眉,不好評價這種‘自繁自用’的行為。
因為農民用自留種合法合規,但這種大菜場自用又會影響到菜種批發部的生意。
“陳總,你菜場現在用的菜種又是從哪買的?”
這踏馬就尷尬了。
以往也沒從種子批發部的商店買過種子。
陳家志看了眼彭謙,后者裝不知道似的喝著茶水,陳家志只能說是從農科院和城里的菜種一條街買的。
至于鄉下的友誼農資,他提都沒提。
丁建輝的神情不太好看。
陳家志想了想,他知道種子公司有進口種子的業務,便提了下買進口種子。
“你以為你誰啊,進口種子都要用外匯買!”丁建輝語氣有些不滿。
陳家志也挑了挑眉,靠,說的好像他弄不到港幣一樣。
氣氛頓時就有些僵,彭謙察覺到了,出聲道:“丁經理,元謀的種子生產陳總會交由我來負責,種子質量問題你不用擔心,肯定比大多數在外地代繁的要好,甚至能用于出口也說不定。”
“種子想出口哪有那么容易。”丁建輝哼聲道,雖認為彭謙在吹牛,但他也沒再揪著不放。
陳家志心中一動,沉吟道:“丁經理,菜心等種子的出口標準希望能提供一個,我們會按這個來生產。”
“行啊,給你們。”丁建輝輕蔑的笑了笑,“如果你們能達到出口標準,明年我就給你們下計劃。”
“一言為定!”
“小子,別太自信了,種子想出口可沒那么容易。”
丁建輝毫不掩飾自己的不看好,改開初期,種子在本地生產,市菜種批發部每年還能出口種子78萬美元。
然而,從把種子交給外地代繁后,種子就變得比較混雜,質量得不到保證,出口金額降到了2萬美元。
陳家志也沒過多和他爭執,他雖然沒有專業菜心生產的經驗。
但有很多次菜心留種的經歷。
當下的菜心也不是雜交種,生產也沒那么復雜,結合元謀的氣候條件,只要能保證種子純度,質量就低不了。
經過不算友善的商量,雙方達成了口頭協議。
云嶺農業會出資從菜種批發部采購一批菜心、芥蘭、小白菜、油麥菜、生菜等葉菜類的母種,用于在元謀的代繁,視質量情況,菜種批發部后續會進行收購。
完事后,晚上陳家志在東湖酒樓擺了一桌,給了茶水費,喝了酒后,丁建輝的態度也來了個180°轉彎。
讓陳正旭開轎車去送人后,陳家志也搖搖晃晃的上了李才開的面包車。
“志哥今年喝了多少酒?好久沒看你喝這么多了。”
“還行,沒喝醉,哈哈哈,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想做事業那就得喝酒。”
陳家志其實已經清醒了不少,上車時醉醺醺的樣子多少有演的成份。
只是這次和菜種批發部打交道的感覺確實不太爽。
官味太重了。
但一想到王首富來廣東開發房地產都得受委屈,這種不爽又變成了他嘴里的調侃。
在與有關部門的交流上,或者說出了批發市場的人際交流上,陳家志都沒那么嫻熟。
說白了他最大的本事還是種菜賣菜,只是一名小菜農,唯獨多了重來一世的機會。
搖下車窗,夜晚的風拍在臉上,陳家志想到了云南的育苗場。
但愿冬季的葉菜種子生產能夠順利,滿足自用是一方面,他也想看到自家種子用于出口的那一天。
到時再來好好看看丁建輝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