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38章 回菜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江南市場里車流如織。

  陳家志從市場離開時,便看到有貨車被堵在通道中卸貨。

  職業習慣讓他上去問了問情況,菜是小香蔥,價格很可觀,也很搶手,還沒到檔口就被搶著賣了半車。

  看到小蔥,陳家志便又想到了云南。

  云南以后的小蔥很火,乃至演變成了期貨交易,有人暴富,也有人傾家蕩產。

  從檔口出來,陳家志又回了靠譜鮮生辦公室,在門口遇到薛軍在抽煙。

  “家志,等會兒我開車送你回去。”

  陳家志笑道:“不用麻煩,一來一回就是幾個小時了,我一個人開車回去可以。”

  薛軍凝神道:“還是我送你吧,最近不太安全。”

  陳家志挑了挑眉,想起在市場上看到的摩托車,“飛車黨嗎?我開車他們也搶不到我。”

  “不止是飛車黨。”薛軍用腳底踩滅了煙,“正旭讓我送你的。”

  陳家志眉頭皺得更深了,往里看去,“正旭人呢,還有什么事沒給我說?”

  “他和小熊幾個開面包車出去了。”薛軍無奈說道:“最近市場上和人起了點沖突,所以他讓我送你回去。”

  一個小時前陳家志才和陳正旭聊了聊,壓根沒提到沖突,不對,提了做配送的國企。

  “不是說讓給國企了嗎?”

  “機關單位和有些工廠我們讓了。”薛軍沉吟道:“但餐飲飯店我們不可能再讓,難免就和人起了些爭執,打了兩架。”

  陳家志默然,陳正旭剛才完全沒和他提打架的事。

  而且他比較難想象因為爭奪配送客戶而打架,配送實質上就是幫餐飲老板采購蔬菜,兩家競爭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價格。

  主動權也在老板身上。

  然而,事情就是發生了。

  回去路上,陳家志也得知了前因后果。

  就是有人想給飯店,但又不想讓價,個別飯店老板也不想多事,讓自行解決,然后就打起來了。

  也有的老板比較強勢,價格低就給誰,面對威脅就直接報警,或者直接就自行去市場采購,但也可能遭遇報復。

  挺亂。

  這是陳家志的感覺,主要還是涌入的外來人口太多了。

  靠譜配送中心現在人不少,陳正旭也對人員做了部分調整。

  把個別性格老實的人送回了菜場,又挑了些身強力壯膽量足的人上來。

  幾次沖突上也占了優勢,配送業務的開展也不錯。

  不過陳家志也在思考著這種搶市場的方式,其實也不算激烈,但離嚴打很近了。

  這個時候行為過激太過敏感。

  靠在座椅上,陳家志按了按太陽穴,“回頭給正旭說,優先有保障的酒店和酒樓,競爭激烈的小飯店先放棄。”

  “啊?”薛軍訝然。

  “算了,到家了我給他打。”陳家志說道:“安全第一,優質客戶也更賺錢,而且當初取靠譜鮮生這個名字,也想的是細水長流,不必爭一時之氣。”

  做配送,終究還是服務說了算。

  當下季節菜多,所以配送好做,競爭也激烈,等到了淡季,有些人就不好買菜了。

  到家時,正好是傍晚,一家人都在院子里等著。

  陳家志和眾人寒暄了會兒,又從李秀手中抱過了兒子,略微有一丟丟生疏,但也還記得他。

  彭國真招呼道:“都別站著了,開飯嘍,吃了飯再聊。”

  陳家志問道:“小龍小虎還沒放學嗎,沒看著人呢?”

  “在樓上玩電腦。”陳家芳說道:“自從買了電腦后,電視也不看了,天天放了學回來就玩電腦,還說是你讓他們學習用電腦。”

  陳家志:“……”

  等了一會兒,易龍易虎也都從樓上下來了,陳家志問道:“你們兩兄弟在電腦上學了些什么東西?是不是天天都在打游戲?”

  易虎說道:“沒有,舅舅,等會兒你上來我演示給你看你就知道了。”

  陳家志又問:“真沒玩游戲?”

  “玩了,但也學習了,你說的嘛,勞逸結合。”說完,易虎又埋頭干飯。

  陳家志也沒再追究,和家里其他人聊著天,喝著酒,說著在云南的見聞,也了解著家里的情況。

  等到后半程時,就主要是易定干的聲音。

  “最近出菜也還可以,菜也好,就是菜價不行了,一天只能賣四五萬塊錢,長期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的。”

  “你要留的大骨青空心菜種子,我也讓方學林在搞。”

  “嫁接的絲瓜和苦瓜苗,還有番茄、茄子、冬瓜都在菜場找了位置種,現在菜場里的菜是五花八門。”

  “對了,育苗場還賣了批實生苗出去,你別說,一株也有一兩分錢利潤,一盤72孔的苗能賺78毛錢,一畝棚一次至少能搞34萬盤,只要能賣出去,這產值很可觀啊!”

  “缺點也不少,尤其是嫁接苗,太費工了,嫁接的成活率也低,5成都沒有。”

  “敖德海和洪中的人一起研究了開溝機的設計,沒想到還真被他們搞出來了,雖然開溝有點偏,但人工修整下也能用。”

  “哦,還有你設計的手扶式播種機,聽說友誼農資也賣出去不少把了。”

  喝完酒,又湊了四個人一起打長牌,聊天中,陳家志也大概弄清了菜場情況。

  等洗漱完,陳家志注意到易龍易虎的房間還亮著燈,敲了敲后,便推門而入。

  “還在玩電腦呢?”

  “舅舅,再玩一會兒就睡。”

  陳家志注意到兩兄弟在玩游戲,什么游戲他也不懂,但看到電腦上還放著本windows95x學習捷徑。

  他翻了翻,注意到書上有做過許多筆記,便沒有再過問。

  “早點睡。”

  “嗯。”

  兩兄弟松了一口氣。

  陳家志摩挲著回了臥室,從背后抱住也在書桌上看書的李秀。

  “這么勤奮?不過你這書咋這么新呢?”

  李秀刷地一下臉紅了,“我也就隨便看看,今天豆豆給媽帶去了。”

  陳家志雙手開始游走,笑了笑,“原來不是在看書,在等著交公糧啊!”

  次日,交足了公糧后,陳家志一大早便神清氣爽的和易定干去菜場給小組長們開早會。

  在路上便碰到了眾多同樣前去上班的菜工。

  “喲,陳老板回來了。”

  “陳老板抽煙。”

  “陳老板,云南好玩不?”

  一路打著招呼到了菜場,這會兒還才蒙蒙亮,但來的早的菜工也不少,各自在各組點位上等候著。

  陳家志也見到了幾個早都等著了的小組長,等易定干給幾人說了工作安排后,他也說了幾句。

  “云南元謀的基地也動工了,工作開展挺順利,但接下來公司還有新的擴張計劃,可能會再去滬市再建新基地,還需要一個新場長。”

  “當然嘍,其余人也都有機會,但首先是要把組長的職責做好,同時也要加強學習,掌握新事物、新理論、新技術。”

  “像播種機、開溝機、嫁接等諸如此類的技術都很不錯。”

  “好了,就這樣,都去上工吧,德海等會兒安排完工作再來找我一下。”

  乍一看下來,菜場除了種的菜種類多了,其實也沒多少變化。

  只是按現在的菜價,經營一個月下來,銷售額也就百來萬。

  以如今的日常支出來算,壓力很大,只有微薄利潤,有點差池就會虧本。

  所以,易定干又重提了控制人工工資,基本工資和提成不變,但獎金要嚴格控制了。

  在自身沒有利潤的情況下,陳家志也贊成暫時控制獎金。

  不過即使這樣,普通菜工工資依然有600800元,頂尖的能摸到千元門檻。

  易定干嘆氣道:“其實這批菜長得很好,產量高、品質好,但就是賣不上價。”

  陳家志自然也看到了菜場里如綠地毯一般的菜,拍了拍易定干肩膀。

  “以后要多習慣,好菜賣不上價,這可能是未來幾年的常態。”

  “總不可能還跌吧?”

  現在葉菜價格普遍在5毛以下,差一點的只有3毛,這還才九月中旬。

  陳家志想了想,“跌應該不會跌了,但你也不要太在意市場價格,市場越蕭條,就越應該保持平穩的播種趨勢,有行情了,自然不會錯過。”

  易定干期待的問道:“下半年還會不會有行情?”

  陳家志沒有直接否決,沉吟道:“我會讓市場上的人多調研市場,讓他們給出建議,你們根據建議來播種。”

  易定干:“你會看吧?”

  陳家志笑道:“當然,不僅會看,感覺有機會我也會寫建議。”

  “那就好,那就好。”

  相比別人,易定干還是更相信陳家志的判斷,“沒人比你更懂市場。”

  陳家志莞爾。

  事實上他最近對這方面有所疏忽,此前想過的有關市場和產區信息的調研也一直沒有去落實。

  主要還是缺人才,也和當下交通和信息聯系不密切有關,想要把市場分析做好其實并不容易。

  但穩下來肯定會有機會。

  和易定干交流著,也在菜場里逛了一圈,又來到了育苗棚。

  方學林和他介紹著情況。

  九月份正是花城蔬菜種植高峰期,如冬瓜、黃瓜、番茄、茄子等種苗還頗有市場。

  不過農戶對稍便宜的實生苗更感興趣,對嫁接苗不太感冒。

  這導致嫁接苗最后都是菜場內部消化。

  陳家志邊聽邊看,林林種種的組合加起來有幾十組,每組都做了標簽。

  有些已經嫁接,有些還才播種發芽。

  最終每一種都會種在菜場專門劃分出來的種植田里。

  “現在能看出嫁接苗和實生苗的差距嗎?”

  “有部分還是挺明顯的。”雖然嫁接的時間不長也不多,但方學林很篤定的帶著陳家志來到了一盤苗前。

  “黃瓜?”

  “嗯。”方學林拔出一株苗,“砧木還是老板提過的云南黑籽南瓜,根系很發達,嫁接后緩苗很迅速。”

  陳家志一樂,經過驗證的東西是有些不一樣。

  至少他感覺發展育苗場的方向沒錯。

  國內蔬菜面積正是大幅增加的時候,蔬菜市場的競爭在加劇,但種苗的確還是藍海。

  現在不僅要盡快篩選更多組合,還要加快市場的開發。

  出了育苗棚,陳家志看到敖德海正在往這邊走,便又回頭對易定干和方學林說道:

  “還得加大招人力度,尤其是科研和市場型人才,提高菜場的技術含量,開拓種苗的銷售市場,這件事你們倆都要留意。”

  交待完,他又帶著敖德海回了辦公室,泡上茶,談起了去滬市建基地。

  敖德海頗為有信心,剛好新接的300畝地也剛開荒完,積累了不少經驗。

  只是對滬市很陌生。

  “種地到哪里都是種,到了滬市后,也主要種葉菜,管理上都大差不差,只是氣候有差別,同時不會讓你帶多少人過去。”

  敖德海愣了愣。

  少帶人過去?

  陳家志解釋了工資上的原因。

  滬市沒有供港渠道,甚至批發市場渠道都沒打通,菜價更低,很難支撐起給普通菜工高工資。

  只能按正常工資水平來,盡量在當地招人。

  說到這的時候,敖德海便遲疑了,面對陌生的菜工,這難度陡然就大了許多。

  但滬市也有優勢。

  土地租金低,工價低,極端天氣沒有花城多,同時潛力高。

  陳家志和敖德海談了一會兒,才最終定下來讓敖德海帶幾個人去滬市建場。

  搞定了敖德海后,陳家志又找各部門談工作,跟著又和兩個股東,以及香江的夏有車通了電話。

  既聊當下工作,也談進軍滬市,有什么資源也都早點提供。

  這一談還真有收獲。

  徐聞香最近接觸到兩個海外華僑,對從國內進口蔬菜頗為有興趣。

  “有一個來自馬來西亞,還有一個是新加坡的。”

  “別管是哪的,只要能買菜,那都有可能成為菜場的客戶,這件事就麻煩徐總了。”

  “你不來?”

  “來呀。”陳家志納悶道:“這不得麻煩徐總引薦嘛。”

  徐聞香哦了一聲,“我還以為你就這么把事情推給我,什么也不管了。”

  “我是這種人么?”

  “是。”

  陳家志認為自己口碑怎么也不至于這么差,妥妥的偏見。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