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坦加蒙會是這場戰爭的核心。
任何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看穿這一點。
它實在是太重要了。
是僅次于神圣泰拉的目標。
比一整支阿斯塔特軍團更重要。
無論是在地緣政治上的價值,軍事角度中的作用,亦或是太陽系門戶那全銀河人盡皆知的顯赫名聲:這是一片值得用億萬人的生命和鮮血去細細衡量的土地,是勝利者所必須的基石。
至少在牧狼神的心中,太陽星域的門戶絕對配得上這個價碼。
且不說攻陷這個世界,能夠讓戰帥派的勢力徹底連成一片,并且在向泰拉進軍的過程中再無后顧之憂:僅僅是太陽系的門戶被影月蒼狼所掌握的消息,就足以從根本上動搖高領主們的威信,而泰拉治下的軍心和民心也將受到重創。
沒人會相信一個已經失去了城墻的國王能守住他的皇宮。
牧狼神同樣不相信。
因此,他一早便將貝坦加蒙視為目標。
只是在雙方正式開戰前,戰帥針對于這片宙域的一切陰影行動,都頗為不順。
羅格多恩不是傻子,他當然也能夠看出貝坦加蒙宙域的價值,嚴防死守的帝國之拳也不是什么好對付的主人:哪怕對于九頭蛇們的精英來說也同樣如此,數次的滲透和偵查都沒能討到便宜。
甚至有幾次,那個自稱為歐米茄的原體親自帶隊,也沒能在帝國之拳的要塞里取得預料中的結果:雖然他們的確埋下了幾處暗樁和哨點,但相比于整個貝坦加蒙防線龐大的體量來說,九頭蛇們毒牙中的那點液體可謂是杯水車薪。
因此,直到影月蒼狼的艦隊將芬里斯的狼群徹底擊潰的那一刻,貝坦加蒙都處于第七軍團的完全控制下,不但接受了太空野狼們南逃的敗兵,還將戰帥最重要的兩個盟友牢牢擋在了東方。
它也成為了戰帥的一塊心病。
近乎無解的心病。
對于荷魯斯來說,倘若在這場太陽戰爭爆發的伊始,貝坦加蒙宙域就能被他緊握在掌心的話,那荷魯斯不介意失去任意一個同盟來換取這美妙的開局。
和整場太陽戰爭的主動權,以及能夠有機會一心一意地圍攻泰拉相比,一名原體和十幾萬阿斯塔特戰士的存在與否,有時候也不是那么的重要。
從標志著大遠征正式邁入頂峰的烏蘭諾凱旋儀式算起,到在事實上分裂了整個人類帝國的泰拉危機,這個由帝皇一手建立起來的復興政權,經歷了不多不少,正好五十年的黃金歲月,并再次因為其當權者們的彼此仇視而墜入到戰爭的深淵。
盡管對于銀河帝國來說,短短五十年的和平實在是過于短暫,但這期間所提供的安穩環境和蓬勃發展卻是不容置疑的:而當大遠征遺留下來的軍國傳統,搭配上整個銀河方興未艾的生產力,又遇到了一大群心思各異的當權者和藩王時,恢弘的軍備競賽自然會將下一場全面戰爭的規模,推到一個所有人都無法預知的高度。
在大遠征期間,十萬阿斯塔特戰士可能是一個中等軍團的全部力量,有不少軍團甚至拉不出如此多的機動部隊:但是在經歷五十年的潛心發展后,每一個敢于參戰的軍團都能輕易拉出更多的人。
以影月蒼狼來舉例:盡管現在的戰帥還遠遠沒有動用他的全力,但其投入一線的作戰部隊也早就超過了三十萬。
有如此雄厚的實力做根基:他當然可以忽略掉哪怕一兩個軍團的助力。
當然:極限戰士除外。
倒不是說基里曼和他的第十三軍團有著遠超兄弟部隊的戰斗力:雖然他們的確在諸多軍團中名列前茅,但對于戰帥來說,五百世界的價值并不在于其力量,基里曼的價值也不在于那把羽毛筆,而是在于整個遠東從戰略角度上來說的無可替代性。
對于戰帥來說,無論是基里曼還是他的極限戰士軍團,都不是無解的:只要他愿意踐踏自己長久堅持的底線,只要命運不會在關鍵時刻站在他的對立面,他永遠都有辦法解決五百世界的力量。
讓奧特拉瑪徹底覆滅是做不到的。
但讓極限戰士的艦隊永遠也不可能抵達大漩渦或者泰拉:這一點他還是有信心的。
因為基里曼和極限戰士們的弱點實在是太好掌握了:馬庫拉格的執政官因為他強大而富饒的五百世界,成為了原體中不容忽視的頂尖力量,盡管糟糕的名聲和投機行為讓他缺少競爭戰帥的底氣,可其實際上的影響力絲毫不遜于戰帥。
每個人都曾腹誹基里曼。
但每個人都不會輕視基里曼的。
這種尊貴的待遇,連荷魯斯這個正牌的戰帥都很少能得到。
但反過來的,這也是有代價的。
五百世界的擴張成就了馬庫拉格之主的赫赫威力,但如今,他也被逐漸禁錮在這幅日益僵化的巨人軀殼中。
基里曼主政奧特拉瑪太久了:他的聲音現在到底代表著他自己,還是代表著他身后的五百世界,已經是個問題了。
而極限戰士軍團的新老更替,更是將基里曼為數不多的退路給堵死了:伴隨著泰拉的老兵們日益凋零,而那些活下來的人也正逐漸失去話語權,第十三軍團的思想,如今已經被占據了絕對人數優勢的奧特拉瑪裔戰士所掌控,他們聯合起來的聲音,在很多時候甚至會蓋過原體。
這些戰士也許依舊忠誠、勇猛,且無所畏懼,對于他們的基因之父和家園也抱有絕對的赤誠之心,但對于帝皇和泰拉,馬庫拉格人們從無好感,他們雖然不至于揭竿反抗雙頭鷹旗的統治,但也不會向相距了半個銀河的泰拉王座誓死效忠。
如此,五百世界又反過來成為了基里曼的缺陷和軟肋:而戰帥則是看得清楚。
憑借著五百世界的子民們不愿意卷入到銀河紛爭中的惰性,以及基里曼本人或多或少的政治野心和投機心態,荷魯斯向他提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建議:極限戰士軍團什么都不用做,無需思考忠誠與背叛,他們就可以獲得想要的自由,而基里曼也能有一個大展宏圖的機會。
至于說:馬庫拉格的執政官一直有一個歸老田園的夢想?
真是笑話。
你去泰拉的內政部問一問:有幾個官僚沒有類似于歸老田園的夢想?
只是在嘴上說的話,一個個的仿佛都已經厭倦了政治場的紛爭。
但到頭來,除了實在老得不行,又或在失敗后被掃地出門外:又有幾個位高權重之人會甘愿放下手中的權力?
基里曼也許不會在乎權力,但這不代表他沒有政治上的野心:作為帝皇設計出來的二十個子嗣中,為數不多精通政治且樂在其中的管理者,只要給基里曼一個能夠施展其心中抱負的舞臺,那么五百世界之主絕對不介意暫時拖延歸老田園的日期,反正他以后的生命還長的很。
戰帥正是看穿了這一點。
他敏銳地抓住了基里曼的投機心態。
這其實是個挺明顯的弱點。
別的不說:外人對于馬庫拉格之主的指責除了他的野心勃勃之外,還有就是對于各個軍團無止境的抄襲和模仿,但凡其他的阿斯塔特軍團擁有一些能夠在戰局中發揮關鍵作用的獨家武器,那么很快,極限戰士的手中就會有幾乎一模一樣的仿照版,沒人知道他們是怎么來的,但基里曼手下的科學家們總是可以得到最核心的數據。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無止境的貪婪不正是投機心態的一種體現嗎?
在裝備這種小事上尚且如此:面對帝國的權柄時,又怎會無動于衷。
是的,也許主觀上,他并不戀權。
但長久以來的習慣,會讓他本能地伸出那支藍色的攬權之手 馬庫拉格的執政官對泰拉高領主議會的不滿由來已久,而且理由也絕對正當,如果有一個風險很小的機會,讓他眼中尸位素餐的高領主們可以卷鋪蓋滾蛋,同時再讓他本人坐到那個位置上,按照自己心中的預期去管理整個銀河的話,那么基里曼是絕對不介意進行一次政治投機的。
由此,荷魯斯獲得了他的所有盟友中最不穩定,卻也最有用的那一個。
基里曼的妥協讓牧狼神可以穩定住遠東方向的安全,這是他身旁任何一個同盟軍團都做不到的事情,也是唯一不能用來交換貝坦加蒙的籌碼:遠東三國的中立可比一百萬阿斯塔特戰士更重要。
這并非開玩笑。
如果基里曼與摩根下定決心,要在戰爭中支持泰拉一方的話,那么荷魯斯是沒有膽子在這個時候開戰的:泰拉與遠東聯手足以挑戰除他們之外的整個銀河,而且還會擁有著不低的勝率,即便他們的對手最后能夠戰勝這個雙頭的怪物,那也是一場將會摧毀整個銀河系的慘勝。
大遠征在其面前將不值一提。
而這也正是荷魯斯最忌憚的:以影月蒼狼軍團的力量,無論是對上泰拉還是遠東都不至于毫無勝算,但雙線作戰會讓戰帥的勢力在一開始便失去信心。
在最開始,荷魯斯曾嘗試通過拉攏摩根和破曉者來避免這一點,但蜘蛛女皇始終都不曾給他一個準確的答復,而且第二軍團的輿論狀態也不容樂觀。
雖然都是遠東的霸主,但破曉者和極限戰士卻有著細微的不同:摩根麾下的泰拉老兵們依舊占據了極大的話語權,他們也許對于高領主并無忠誠可言,但他們對于帝皇和神圣泰拉的執念依舊頑固,對于插手銀河中心的亂象也明顯更有興趣。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泰拉人至少現在還不會成為他的麻煩。
但如果他不快點的話,就未必了。
雖然還不是很清楚,阿瓦隆之主選擇在此時離開的原因,但荷魯斯的心中其實已經有了隱約的猜測,他甚至料想到了此事極有可能與帝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既然與泰拉的戰爭已經爆發了,那么這些事情必須要為戰爭讓路了。
打不贏,一切都是白說。
當他將象征著黎曼魯斯的棋子,慢慢地移到了貝坦加蒙那里時,牧狼神在內心中告誡著自己,這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無論有關帝皇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眼下,他都必須攻入神圣泰拉,才能獲得扭轉未來的一線生機。
而如果想要攻入泰拉……
“重點便在于貝坦加蒙。”
在描繪整個太陽星域的星圖上,戰局的局勢于父子二人面前一覽無余。
“泰拉位于太陽星域的最中央,而貝坦加蒙則位于星域的最東方,他們中間的這片宙域缺少作為支撐點的堅固世界,羅格多恩很難在這里組織出牢靠的防線,他也沒有與我們進行戰略決戰的底氣,所以他的軍團主力肯定龜縮在泰拉里面。”
“但除此之外,還會有相當一部分帝國之拳駐守在貝坦加蒙防線。”
“人數預計會是五萬:甚至更多。”
“而現在的情況是,我們的軍團主力剛剛擊敗了黎曼魯斯的狼群,并且還死死地咬住了第六軍團的潰軍,準備從太陽星于的北部直插進來:以多恩的兵力,他在這里不可能部署更多的防御。”
“也就是說,我們的艦隊將直插進泰拉和貝坦加蒙的中間地帶。”
“將它們隔開。”
“或者被它們包圍。”
“一切都要看接下來,圍繞著貝坦加蒙宙域的戰事,是否會順利。”
戰帥盯緊了泰拉的位置,心中在思考著他們最開始的戰略方針。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荷魯斯一派的戰略戰術從一開始就并不復雜。
牧狼神的方案很清晰。
先通過戰前的外交手段,盡最大可能確保各個強力軍團的中立,將神圣泰拉可以動用的力量削弱到極致。
這一點近乎完美地達成了。
阿瓦隆、馬庫拉格、卡利班、科爾基斯和美杜莎:銀河中最強大的幾個軍團對于戰帥和泰拉的戰爭無動于衷,這也成為了戰帥方最大的戰略優勢。
他將一場針對于帝國的叛亂,成功轉型為了一場只針對于泰拉的戰爭。
而在落實了這一點之后,實際參與到戰事中的四個叛亂軍團又各有各的任務。
影月蒼狼的任務是最重的:他們需要在戰爭的一開始,以一己之力徹底擊垮黎曼魯斯的太空野狼軍團。
這一步也被近乎完美地落實了。
黎曼魯斯只帶著不足四分之一的兵力倉皇撤出了他的獵場,他的榮光女王和母星都為扔在一旁,淪為荷魯斯的戰利品:雖然在撤退之前,這頭芬里斯的狼王用他的小聰明給戰帥找了點兒麻煩,但擊潰狼群的戰略任務無疑已經達成了。
不過,并不能說是完美。
直到他擊潰了太空野狼后,荷魯斯才意識到了一個有些尷尬的問題。
他贏得太快了。
在荷魯斯的預期里,一戰擊潰狼團的主力當然是最完美的結果,但一戰吞并整個芬里斯就未免有些過分了:他原以為黎曼魯斯在戰敗后還會打上一場,至少會為了他那個野蠻的家鄉而戰斗,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胡亂的咬了他一口后,便頭也不回的將自己的芬里斯老家給拋棄了。
想來,他這是認準了愛惜羽毛的戰帥不敢對一個軍團的母星做什么。
他也的確猜對了。
面對太空野狼的母星芬里斯,戰帥不但勒令其顧下們秋毫無犯,而且對于這個野蠻的世界也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在先前戰斗中戰死的太空野狼們的遺體,更是被送回到芬里斯進行妥善的安置。
而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
原本,在影月蒼狼們完成他們擊潰太空野狼的任務時,從遠東星域向太陽系進軍的白色傷疤和帝皇之子也該行動了,而分配給他們的戰略任務,則是清掃掉神圣泰拉在東方的據點,并以絕對的兵力優勢碾壓過貝坦加蒙的防線。
哪怕是按照荷魯斯心中最樂觀的估計,他也認為可汗和鳳凰需要一段時間去圍城。
按照預定的方案,白色傷疤和帝皇之子將攻陷貝坦加蒙,并在隨后與荷魯斯的影月蒼狼完成合流:而在此期間,戰帥將率領軍隊橫亙在泰拉與貝坦加蒙之間,阻撓多恩的軍隊支援太陽系的門戶,并盡可能消耗帝國之拳的兵力,直到三個軍團完成會師,徹底碾碎泰拉的防線。
除此之外,從南方向北進的死亡守衛將作為一個被隱藏起來的王牌:盡管暗鴉守衛的存在,讓第十四軍團無法動員他們全部的力量向北進軍,莫塔里安麾下的三十多萬大軍最終只出動了十六萬人,但這股力量依舊可以擊垮兵力空虛的帝拳領土,在預定的時間內抵達太陽星域的戰場 而屆時,其將作為有生力量,加入到那些情況發展不太順利的戰區。
這個方案足夠簡單,卻也足夠致命。
如果情況發展順利,四個完成會師的軍團將形成絕對的兵力優勢,即便多恩將泰拉附近打造成銅墻鐵壁,他也必須面對自己手中人手不足的問題,不到二十萬人的帝國之拳是守不住他那條防線的。
戰爭會以高領主們的屈服,或者皇宮門前插上荷魯斯的旗幟而告終。
但就像有句古話說的那樣,你大可以在戰爭爆發前規劃你的方案,可是當第一枚子彈射出去的時候,一切都將不再受控制。
同樣的,牧狼神也沒想到,他的第一個挫折竟來自于對太空野狼的大勝。
這場勝利來得太快了,太徹底了,反而打亂了荷魯斯的節奏:他原以為太空野狼們會為了自己的家園而戰,但沒想到,芬里斯的狼王居然真的會舍棄自己的自尊,拋棄軍團母星而逃走,這在阿斯塔特軍團的歷史上簡直是聞所未聞的屈辱。
反正荷魯斯是沒有料到。
他想過狼王靈活的道德底線,但沒想到他的底線居然會靈活到這種地步。
你連自己老家都不守一下么?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有原體坐鎮和背書的話,讓阿斯塔特們拋棄軍團的母星也不是不能做到的事情:生性豁達粗獷的太空野狼們尤其如此。
但哪怕是這樣:將軍團母星拋棄給名義上的對手,仍舊是聞所未聞的。
即便是當年的荷魯斯,也是在帝皇親自出面協調的情況下,才將克蘇尼亞的控制權轉交給了高領主議會:就這,還在軍團內部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而對于戰帥來說,黎曼魯斯的逃跑讓他失去了徹底消滅太空野狼的機會。
狼團也許被重創了,但他們還沒有被重創到無法進行戰斗的階段。
更糟糕的是的,太空野狼反而在黎曼魯斯的有序指揮下,以援軍的形式加入到貝坦加蒙的防御作戰中:一名基因原體和五六萬滿懷怨恨的太空野狼,無疑會讓遠東的兩個叛亂軍團圍攻貝坦加蒙的計劃,在困難程度上再上幾個臺階。
這可不在原本的計劃內:這些部隊理應是在芬里斯周邊星系的防御作戰中,被影月蒼狼進一步消滅的。
“你說:這是他們安排好的么?”
牧狼神看著貝坦加蒙,眉頭緊皺。
盡管他在反應過來以后,立刻命令麾下的各支艦隊全速追擊,但下定決心要跑路的狼王是不可阻擋的,他不僅成功逃過了影月蒼狼的追殺,甚至趕在了白色傷疤的先鋒艦隊開始圍攻貝坦加蒙之前,成功領著自己的軍團主力鉆了進去。
他以前怎么不知道這家伙這么能跑?
這股從天而降的援軍極大的鼓勵了貝坦加蒙守軍們的士氣:可汗先鋒們的戰事不順就是最好的反應。
這還只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則要更麻煩。
戰帥的目光慢慢地移到泰拉的方向。
在他們的計劃里,太空野狼的潰敗和貝坦加蒙的陷落本應是近乎同步的事情,這種來自于多條戰線上的打擊可以很好的牽扯本就兵力不多的羅格多恩,在其能夠做出反應之前落實戰帥一方的成果,將他們的兵力優勢發揮到極致。
但現在,情況有了變化。
狼團的直接撤退讓本應同步完成的兩個計劃產生了時間上的偏差,影月蒼狼們失去了他們的目標,而貝坦加蒙卻因為黎曼魯斯的及時支援而變得更加難打了。
雖然察合臺可汗和福格瑞姆握有近乎三倍的軍力優勢,但面對羅格多恩修筑了整整五十年的要塞群,這點優勢多少是有些不夠看的。
即便他們能夠攻陷貝坦加夢,時間也必然比原本預期的要長得多。
那么,問題來了。
荷魯斯將棋子一一落位,黑色與白色在他面前犬牙交錯。
戰帥的大軍尋著狼群敗退的方向,直插進的泰拉與貝坦加蒙中間的宙域,而黎曼魯斯則是在太陽系的門戶暫時安息,并且擋住了可汗與鳳凰的聯軍:羅格多恩的軍團主力正在泰拉上蓄勢待發,而莫塔里安的部隊至少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趕到,暫時不用被考慮在內。
于是,情況就顯得很微妙。
在泰拉,羅格多恩已經匯集了帝國之拳軍團的主要力量,超過十五萬大軍隨時準備出征或者固守:太陽系及其周邊宙域被泰拉禁衛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只要這十五萬大軍龜縮在他們要塞后方,他們就是不可戰勝的力量,而如果他們出擊,荷魯斯麾下不會有任何人能夠擋住他們。
除非他親自坐鎮指揮。
在貝坦加蒙,黎曼魯斯的手下有一支大約十萬人的太空野狼與帝國之拳的援軍,他們駐守在羅格多恩花費了整整半個世紀打造的要塞群中,擁有一支士氣極高的凡人輔助軍和泰坦軍團相輔助:簡而言之,這是一塊極其難啃的硬骨頭。
而在貝坦加蒙以東,察合臺可汗與福格瑞姆的三十多萬聯軍,此時已經正式展開對于貝坦加蒙宙域的攻略,不清楚他們需要多久才能攻陷太陽系的門戶:但僅憑他們自己的力量,即便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所花費的時間也將遠遠超過牧狼神的預期,要流下的鮮血也只會更多。
而在貝坦加蒙以西,泰拉以東,在牧狼神親自指揮的艦隊中,云聚著三十多萬最精銳的影月蒼狼戰士。
這是一個微妙的數字。
如果戰帥選擇揮師向東,這支大軍將成為壓垮貝坦加蒙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個軍團的六十萬聯軍,將有條不紊的拆掉貝坦加蒙的防線,只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黎曼魯斯的指揮室就會插上荷魯斯的旗幟。
但多恩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
如果他選擇主動出擊的話,那么荷魯斯又該如何應對帝拳的大軍呢?
毫無防備?肯定不行。
找人看管,但由誰,帶著多少人,才能管住多恩親自帶領的帝國之拳?
而若是戰帥親自坐鎮的話,那么派往貝坦加蒙的援軍肯定會大打折扣,可汗與鳳凰依舊要花費漫長的時間,才有可能攻陷太陽系的門戶。
那若是不管貝坦加蒙呢?
只靠影月蒼狼自己來進攻泰拉?
嗯……
那多恩可以守著他的城墻,直到老死。
“所以……”
“到底該怎么辦呢?”
思索再三過后,帝皇欽點的大遠征戰帥依舊拿不定他的主意。
他的選擇看似很多。
但實際上,好像又不多。
他的時間看似很充裕。
但實際上,卻又很緊張。
而更重要的是,盡管他在明面上擁有著近乎于絕對的兵力優勢,但只是將這些士兵稍稍攤開布陣,荷魯斯就無法確保他們在每處戰場上都能取得勝利。
多恩和狼王都是麻煩的對手,在面對他們親自率領的大軍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將整支艦隊覆滅掉:荷魯斯幾乎不可能將自己的大軍分割開來,他手下可沒有人能夠擋住羅格多恩的親自進攻。
而且更重要的是。
他真的要在這個時候,與羅格多恩的帝國之拳全面開戰嗎?
他了解羅格多恩,那是一個近乎不可能妥協的人物。
一旦兩個軍團全面開戰,多恩可不會像黎曼魯斯那般退縮。
他會打到最后一人,最后一顆子彈。
而到了那個時候。
這場在他的預期中,會很慘烈,但絕對不會跨過紅線的戰爭。
真的……不會徹底失控么?
當他和泰拉打出血氣的時候……
沒有人會是勝利者的。
站在錯綜復雜的星圖面前,荷魯斯從未感覺到自己的肩膀竟如此沉重。
他的時間不多。
但他必須做出一個足以改變無數人,甚至是整個銀河系的命運的決定。
是貝坦加蒙?
還是泰拉?
是冒著失敗的風險拖延?
還是……讓戰爭進一步升級?
父親啊……
他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