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府兵,各個兵種之間配合默契。
兵車相扼阻敵,弩兵、弓兵交替掩射形成火力覆蓋,步騎協同作戰,各種戰術實行得相當熟練。
優秀的戰術加上頑強的戰斗意志,關中府兵在面對數量遠超己方的爾朱氏大軍,戰陣絲毫沒有松動。
面對敵方六個萬人隊的進攻,仍然能扛住壓力,并在抓住敵軍的破綻之時,順勢反擊,造成了敵軍局部的大潰散。
戰場的形勢轉化,對于此時的爾朱氏來說,固然危險,但還不足以讓他們走向敗局。
一來,爾朱世隆派給爾朱度律的三萬大軍,此時還沒有全部投入戰局,爾朱度律手上還有著不少的生力軍。
二來,處在后方的爾朱世隆身邊還有著大量的兵馬,便是前方戰事不利,他依舊可以再度組織第二道防線,收攏敗兵,繼續作戰。
十數萬大軍固然有著指揮調度困難,勢大難以掉頭,一旦潰散就容易大規模逃亡等劣勢。
但優勢同樣也是巨大的。
尤其是在己方占據明顯的兵力優勢的情況下!
只要調配指揮得當,完全可以將大量的兵力分批投入戰陣之中,對敵方輪番打擊,摧毀對方的戰斗意志。
事實上,爾朱世隆也是這么想的。
他將大軍分為前后兩部,自己統帥后部,由爾朱度律統帥前部。
李爽的大軍敗了,那就是徹底敗了。
可爾朱度律敗了,爾朱世隆依舊可以再度反擊。
爾朱氏在爾朱兆徹底放棄家主之位后,形成了以爾朱世隆為核心的權力結構。
無論是爾朱度律還是爾朱仲遠都明白,他們若是輸了,便完了。
因此,爾朱氏眾人都團結在一起,聽從了爾朱世隆的命令。
只是,眼看著李爽本陣之中數員大將帶著騎兵沖了出來,打算擴大戰果,爾朱度律卻是根本沒有辦法。
他此刻面對的不是一條陣線!
在六個萬人隊大舉進攻之后,戰線就變成了混沌狀態。
大量的鮮卑兵從四面八方進攻,想要攻破李爽的本陣,擒殺李爽。
可李爽擺出的五個戰陣卻相當的堅挺,沒有動搖,反而將他們的兵線攪亂了。
以至于爾朱度律如今手中雖有生力軍,卻根本不敢投入戰場。
因為爾朱度律也不知道該往哪里投!
若是想要止住頹勢,他又怕手中的生力軍被那些潰逃的敗兵帶崩。
若是想要投入還沒有大舉潰敗的其他三個方向,可那邊兵力充足,早已填滿了陣線,派再多的兵力,也施展不開。
直到爾朱兆發起了沖鋒!
爾朱兆帶著三千晉陽甲騎投入了戰場之中,向著已經潰散的陣列而去。
爾朱度律初時還不明白爾朱兆想要做什么,可爾朱兆的做法卻超出了他的想象。
“這廝要干什么!”
爾朱兆的沖鋒之勢絲毫沒有因為遇到己方的敗兵而止住!
他帶兵沖了過去,將潰逃的鮮卑兵碾壓了過去。
看到爾朱兆在殺戮潰逃的鮮卑兵,爾朱度律有一瞬間都以為他投敵了。
可很快他看明白了,爾朱兆不只是在殺戮鮮卑兵,也在殺戮敢于阻擋他的府兵。
不分敵我!
如此作派,自然讓爾朱度律身邊的鮮卑將領很是憤怒。
爾朱度律一邊安撫著鮮卑將領,一邊咒罵著爾朱兆,表示戰后要上奏處置,暫時穩住了形勢。
與爾朱度律一樣的,還有著爾朱世隆。
他初時也以為爾朱兆是不是暗中投了李爽,心中驚疑不定。
不過爾朱世隆站在高處,看得更加清楚。
爾朱兆的進攻,的確加速了己方的潰敗,但同時也讓情勢更加混亂。
那些府兵的陣列也因此破碎。
契胡騎兵只尊奉爾朱氏的命令,在他們面前,府兵也好,鮮卑兵也罷,都沒有區別。
只要將領下達了命令,他們就會義無反顧投入戰場。因此,爾朱兆可以不用理會敵我,只為了完成戰術目標。
當爾朱兆率領三千晉陽甲騎沖破了李爽本陣的防御,切入了李爽陣中之后,爾朱世隆一顆心緊張到了極點。
這一輩子,爾朱世隆都與爾朱兆不對付,平日里沒少使絆子。
可這一刻,爾朱世隆真的想要為爾朱兆喝彩。
如果不是他這里離前線較遠,爾朱世隆真的想要為爾朱兆擂鼓助威了!
身處的陣中的爾朱兆,想的卻沒有那么多,他此刻的目標只有一個!
那秦王大纛之下的李爽!
殺了他,這場戰爭就結束了。
府兵也好,鮮卑兵也罷,他們的生死爾朱兆并不在意。
他的盟友只有他與他身后的三千契胡騎兵!
與爾朱世隆的激動不同,爾朱兆直面戰陣,面對的壓力相當的大,視野之中,四面八方都是李爽的府兵。
爾朱兆作為一個勇戰派將領,是非常優秀的。
若是只論沖鋒陷陣的話,甚至可以與賀拔勝比肩。事實上,當初爾朱榮每每用兵,遇到棘手的問題,也都是派這兩個人作為尖刀沖鋒。
三千騎兵,正是爾朱兆帶兵的優勢區間。
更何況,爾朱兆帶著的還是天下第一等的騎兵。
臨機應變,爾朱兆那野獸般的獵殺本能并沒有因為歲月而消磨,反而因為仇恨和屈辱變得更加敏銳。
如今他所部的騎兵并沒有完全切入李爽的本陣。
事實上,在被爾朱兆率兵切入之后,李爽本陣的重甲陌刀兵就朝著他造成的缺口增援而來。
外圍有著大量的鮮卑兵在進攻,爾朱兆又率軍沖了進來,可李爽的本陣依舊穩固。
這一眾府兵的精銳程度,遠超爾朱兆的預料。
這些府兵并不是因為身陷死地,沒有選擇之后的絕望反擊,相反,他們的目光之中充滿了戰意與信心,戰術配合相當的默契。
這么多年了,爾朱兆也是南征北戰,見識了許多地方不同勢力的軍隊,能夠做到如今李爽大軍這個程度的,少之又少,幾乎可以說沒有。
而爾朱兆也清楚,只要拿下前方那面旗幟下戰車上的李爽,便會勝利。
無論是戰術上,還是戰略上,爾朱氏最大的威脅消失后,爾朱氏的天下將會繼續。
倒行逆施者,雖危不亡,亦可長存。
爾朱兆想到這里,激起了全身的血氣,用契胡語大吼了一聲。
“奪我晉陽,敗我契胡基業者,就在大纛之下!”
爾朱兆馬術精湛,面對著手持陌刀前來的府兵,根本不懼。
他牽起韁繩,喝了一聲,座下的戰馬似有感應,揚起了前蹄,躲過了進攻的陌刀兵。
馬蹄昂揚,落下之時,爾朱兆手中長槊一掃,反而將陌刀兵震在了地上。
“殺了他!”
一聲嘶吼,爾朱兆發起了沖鋒!
晦澀難懂的契胡語成了進攻的號角聲,他的身后,契胡騎兵應聲跟隨。
巨大的戰車上,秦王的大纛之下,跟在李爽身邊的慕容紹宗臉上流下了一滴汗水。
無他,爾朱兆的決死沖鋒,氣勢相當驚人。
身著重甲的他,便是在箭雨密集攢射之下,依舊所向無前。
李爽身前的重甲兵,乃是所有府兵中最精銳的府兵。
可此時,在這些契胡騎兵的沖擊之下,居然有些支撐不住了。
“大王!”
慕容紹宗輕聲呼喚一聲,李爽微微轉過了頭,問道:
“何事?”
李爽的鎮定自若讓慕容紹宗的心中安穩了下來,可如此兇險的狀況,依舊讓他忍不住勸道:
“諸將盡出,大王身邊缺少守衛,勢若傾危,當避之!”
李爽對此,沒有多大的反應,只是道:
“敵軍勢眾,王纛不可輕動,若變,則大軍潰敗,只在頃刻。”
慕容紹宗聽完,心中熱血涌動。當下,他拔出了配劍,呼喝一聲。
“護衛大王!”
當下,李爽身邊的十幾個近衛在慕容紹宗的組織下,形成了最后一道防線。
眼看著李爽越來越近,爾朱兆遇到的阻力也也來越大。
“大野爽!”
這嘶吼之聲,仿佛讓爾朱兆充滿了戰力。盡管爾朱兆此刻渾身是傷,他座下的戰馬的沖鋒之勢也停止了,可爾朱兆的進攻依舊沒有停止。
他離李爽已然很近了。
爾朱兆舉起手中了長槊,向著李爽投擲而去。
“大王,小心!”
便在一眾人被爾朱兆這一舉動所牽扯精力,擔憂李爽的安危之時,爾朱兆身后的契胡騎兵再度沖了過來,將爾朱兆身前本是密集的陣列沖出了一個縫隙。
盡管這個縫隙很小,可爾朱兆還是抓住了。
當下,爾朱兆不顧其他,包括他的生死,毅然決然催動戰馬,穿過了這個縫隙,向著李爽而去。
“保衛大王!”
“慕容紹宗,給我滾開!”
爾朱兆一人一騎,向著李爽的戰車方向挺近。
剛剛躲過爾朱兆投擲的長槊的李爽,此時正見爾朱兆奮勇而來。
他猶如一個刺客,不顧一切完成目標。
慕容紹宗帶著十幾個人,作為了最后的防線,沖了上去。
爾朱兆麾下的戰馬身著馬甲,全身都護衛的相當嚴密,可長時間的沖鋒,此刻馬力衰竭。
爾朱兆也感受到了,可他并沒有畏懼,反而駕著麾下戰馬與直面而來的慕容紹宗等人相撞。
一陣天旋地轉之后,慕容紹宗艱難的爬了起來,看著倒在地上的戰馬,慶幸自己阻止了爾朱兆的攻勢。
“大野爽!”
可一陣凄厲的笑聲,卻讓慕容紹宗渾身都麻了。
爾朱兆便像是一尊浴血修羅一般,站在了巨大的戰車下。
此刻,爾朱兆與李爽之間,再沒有了阻礙。
爾朱兆手持長刀,整個身軀都在微微戰栗著。
他多年的夢想終于到了最為接近實現的時刻。
這么多年來,委屈、不滿、憤怒、恐懼、嫉妒,種種復雜的情緒都在這一刻,化為了一聲嘶吼。
“大野爽,受死吧!”
爾朱兆一躍而起,雙手握住手中的刀柄,借勢向著李爽刺去。
“大王!”
慕容紹宗此刻,腦袋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
巨大的恐懼產生的驚悸感讓慕容紹宗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反應,甚至短時間內干感受不到外界的聲音。
不知過了多久,身邊被爾朱兆戰馬撞得不輕的李爽近侍相繼爬了起來,順帶著也將他攙扶了起來。
慕容紹宗眼前是讓他渾身戰栗的一幕——
猶如血海修羅的爾朱兆此刻趴在地上,兜帽掉在了附近,想要掙扎,卻被李爽死死的按在地上,掙脫不動。
“你打得過我么、你就沖過來!”
李爽的話讓慕容紹宗一愣,恍然之間,他似乎記了起來,當年的李爽,可是敢帶著三千騎就沖元深二十萬大軍的彪悍存在。
當然,這些年,身為秦王的李爽,也很少有人見他出過手。
“綁了!”
李爽的一句話,讓周圍還在愣神的近侍紛紛跑了過去,將爾朱兆綁了起來。
眼見爾朱兆被擒,剛才還隨著他沖鋒的一眾契胡騎兵,仿佛在這一刻失去了靈魂。
“大野爽……大野爽……”
被綁住的爾朱兆還要掙扎,卻挨了李爽幾個巴掌。
大巴掌抽完,李爽罵了一聲:
“滾一邊去!”
接著,李爽面對著一眾契胡騎兵,用契胡語喊了一聲。
“昔日我與爾朱榮白馬盟誓,約為兄弟。爾朱氏中人不肖,以至爾等背井離鄉,乃失兄弟父子。汝主今雖亡,若愿奉侍本王者,還如舊約。”
李爽吼完,一眾契胡騎兵看著此刻被綁著又挨了幾個巴掌的爾朱兆,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此刻大陣之外的爾朱度律還不知道陣中具體的狀況,在焦急的等待著。
爾朱兆如果成功了,那這場戰爭就結束了。
可爾朱度律左等右等,沒有等到那面秦王的大纛倒下,反而卻見本來圍住李爽大陣的鮮卑兵在不斷的潰散。
便在某一刻,李爽大陣之中,忽然傳來了一陣海嘯一般的呼喊聲。
“他們在喊什么?”
聲音錯雜,爾朱度律沒有聽清,可他清楚,這呼喊聲也許就是局勢改變的關鍵因素。
“大王,陣中府兵好像喊得是‘秦王威武’!”
這一刻,爾朱度律的面色差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