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米、兩萬米、三萬米、四萬米 越發遙遠的距離下,大地漸漸形變,浮現出明顯的弧度。可能不該說形變,這才是它的本來模樣。
站得足夠高時,世界的真實就會自然而然顯露于人的面前。
宋識沒有去看陸地。
他凝視著前方,那里是大氣層的盡頭。
高度一百千米,被稱為“卡門線”的存在,現行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定義。并沒有耽誤太久,他越過了它。
遠方的巡天御座同樣如此,這尊承載著仙魔神佛的巍峨造物,縱然速度早就超過了聲音不知多少倍,可飛升的姿態卻反而異常穩重,不帶一絲一毫的失衡感。
——外層空間,到了。
宋識停下腳步。
這個時候,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會發現身旁的光線產生了變化,它們變得更耀眼、摻雜著絲絲縷縷的赤金。
也許有人想要抬起頭,于是就發現了,一顆奇特的“太陽”凌駕地表之上,高懸在泰拉的軌道,浸染了一切穿過大氣層的天光。它沒有移動,可任何人注視它時,心底都絕不會產生它正在“靜靜燃燒”的想法。
它投下的天光,比真正的太陽都要耀眼,所以干凈利落地跳過了溫暖,直接邁入了滾燙灼熱的階段,讓人有五臟俱焚的不寒而栗感。
宋識徐徐轉動重弒。
浩瀚如日的焰海,發出了蠢蠢欲動的咆哮,只待主人的一個念頭,就能宣泄至強的殺力。
而在巡天御座的中央,封連的掌中多出了一柄劍,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
這不是逞兇逞威的傷人鐵器,而是脫胎自東陸傳說中,以山河為鋒,四時為柄,象征統御天下,承接萬民愿景的“人道之劍”!
仙人縹緲出塵,佛陀拈花微笑,神明威不可測,受封的妖魔氣焰囂張,然而封連拿出“人道之劍”的這一刻,無論何等模樣、何等人物,仙魔神佛全都收斂了氣息,向著最高處的天帝俯首,表示了臣服。
又或者說,被對方的意志所折服。
——這才是封連真正的征戰姿態!
若要鑄成“太平治世”,又怎么可能始終坐在椅子發號施令?
只見人道劍下,巡天御座上的眾多存在,它們迥然不同的氣息被不可思議地統合,匯聚融為了一體,無論原本多么格格不入的個體,都突然尋找到了自己應該在的位置,恰到好處。
泰拉的歷史上,不乏有人抱著這樣一種目標來培養武裝力量——五個人不值一提,十個人值得正視,二十個人不容小覷,一百個人就能打的別人落荒而逃。
他們試圖通過精妙無比,登峰造極的配合,從而實現力量的大躍升。一百個戰斗力為一的個體,加起來能爆發出的力量,不再是一百,而是三百、五百、乃至一千!
施展出人道劍后,封連就是如這樣的夸張!
但宋識又怎么會看不出本質?這哪里是什么“人道劍”,不過是對方的靈能而已,亦或者說。
——封連的第三階段真靈,“乾綱”!
充其量,人道劍就是個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的開關,代表著他正式發動起了這項真靈!
轉瞬間,宋識就摸清了大概。
假如說街上存在兩家飯館,一家老板待人接物圓滑老練,每個人進來出去都如沐春風,只是他的廚藝糟糕透頂,另一家的老板廚藝高超,簡單食材也能搞出一桌佳肴,可惜說話屢屢犯錯,冒犯顧客。
理所當然的,兩家飯館的生意都不會太好。
可如果雙方合作,一人專心主管后廚,一人專心應付顧客,相互補充下,生意必然迎來想都不敢想的大爆發。
而封連麾下,顯然不止一人、兩人。
四象神獸、天兵神將、護法天神、周天星君、業位佛陀、珈藍金剛.他第二階段的真靈“一應煩惱念”帶來了數之不清的念頭,而每一個念頭都在互補,互補之后形成的組合,又能與其它念頭、其它念頭的組合繼續互補。
猶如一個個緊密咬合的齒輪,一件件堆砌的積木,哪怕本身不過一群螻蟻,也能彼此互補,直至搭建起讓世人仰望的參天巨物!
巡天御座上,每一縷念頭顯化而成的神祇仙人,風貌萬千,然而在宋識的視角下,冥冥間它們的氣息已經徹底交融,形成了一個無比龐大的嶄新個體 不對,應該說。
——整體。
而統御著這一龐大整體,獨斷乾綱的人,便是“鈞天神闕”封連。
這就是對方的真靈!這就是對方的共識!
取出人道劍后,封連第一次揮動。
他的動作緩慢而穩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從容不迫。但他之下的巡天御座,卻似乎得了莫大號令,霎時間旌旗獵獵,擂鼓震天,數不清的槍戈聳動,雷火沖天,仙光四射。
四尊護法天神晃了晃身子,現出百丈法身,人手各拿一件神器,青云劍、碧玉琵琶、混元珠傘、紫金龍,依次司職“風、調、雨、順”。它們全力以赴,天象倏然驚變。
明明已經位于大氣層外,漆黑深空,但就是這一下子,漆黑背景頓時被狂風暴雨取代,黑云壓城,勢若天傾。緊隨護法天神其后,又有一批飛龍騰空,游動在濃厚黑云間,牽動起了一道道絢爛雷光。
仍不止如此!
不久前才被宋識一擊轟爆的雷部眾神,光速冒出了一批新的,完成了重建。一大票嶄新出廠的雷公電母、催云助雨護法天君等等見狀,順勢而上,施展法術神通,一塊加入到了狂風暴雨中去。
不過這一次,不再是為了攻伐。
只見雷光、墨云和風雨混淆,改變環境,一定程度上牽制住了浩瀚的焰海。
封連就要再揮動人道劍——
周天星斗大陣下,五斗、群星、二十八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位地煞.合稱“五斗群星吉曜惡煞正神”的斗部兵馬,就要施展殺戳之殃。
宋識劈了一刀。
風雨止。
斗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