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在的國家沒有負面新聞怎么辦呢,那他們就會自己制造新聞。
“知更鳥計劃”在毛熊家執行了多年后成效顯著。
不僅對外,他們甚至將“知更鳥計劃”用在了阿美莉卡本土,特別是其國內的中下層民眾身上。
不得不說,阿美莉卡人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
1961年的時候,阿美莉卡為了對付加勒比海的古B,又苦于找不到出兵的借口。
時任CIA局長杜勒斯,在阿美莉卡本土策劃實施了多起爆炸和襲擊,屠殺了近萬名阿美莉卡公民。
之后,杜勒斯發動輿論,說這些事都是古B干的。
頓時阿美莉卡上下老百姓義憤填膺,堅決要求出兵古N,報這個血海深仇。
這才有了那場‘豬灣事件’,雖然最終阿美莉卡對古B的進攻沒有成功,但“知更鳥計劃”是成功的。
而這種自己打自己的套路,阿美莉卡的歷史上用過可不止一次,已經是輕車熟路。
1898年,為了和西班牙搶菲律B和古B兩塊殖民,阿美莉卡自導自演了緬因號裝甲巡洋艦爆炸案。
緬因號裝甲巡洋艦上的266名官兵無一幸免,而他們的死亡也成了引發美西大戰的導火索。
制造事端,然后用虛假輿論配合,阿美莉卡以前這么干,現在也這么干,未來還是會這么干。
據說,二戰時小日子轟炸珍珠港前,阿美莉卡早就得到了消息,但羅斯福為了扭轉國內反戰的輿論,就故意裝作不知道而已。
結果,他在把自家珍珠港的士兵和戰艦當炮灰犧牲掉后,果然一舉扭轉了阿美莉卡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成功的讓阿美莉卡登上了二戰的戰車。
這個陰謀論觀點已經不止一次的在媒體和電影上被披露出來。
都不需要有直接的證據,因為這里面的很多巧合,只有用陰謀論來分析才能解釋的通。
其一,珍珠港事件時,港口中的3艘航母:企業號、列克星敦號、薩拉托加號,正好全都外出,因此避開了小日子的轟炸。
在后期,這三艘航母成為了阿美莉卡在太平洋反擊小日子的關鍵。
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情,三艘航母一起外出,居然還不帶其他輔助艦船。
但如果他們是主動外出躲避襲擊的,那事情就合情合理了。
其二,小日子偷襲珍珠港前夕,阿美莉卡派駐大量的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進駐珍珠港,這難道是巧合?
其三,小日子轟炸珍珠港基地前幾天,珍珠港的飛機頻繁調動,飛往偏遠的飛機場。
而且,珍珠港主機場的飛機居然沒有停在閑置的庫房里,反而整齊劃一的排在飛機跑道上,“嚴陣以待”等著被轟炸。
最后,當年珍珠港事件之后,阿美莉卡已經對小日子宣戰了。
但羅斯福居然沒有直接在太平洋上報復小日子,反而是將大部分戰爭資源用于歐洲戰場,這本身就很奇怪。
誰打你的你就找誰報仇唄,這才符合正常人的邏輯。
可他阿美莉卡不打仇人,卻轉身去揍小胡子,人家小胡子當時就很懵。
畢竟當年阿美莉卡在參戰前,可是從小胡子身上掙了不少錢的。
小德子士兵們的很多補給都是阿美莉卡家生產的,小德子掠奪歐洲各國獲得的很多戰利品,也都被送到了阿美莉卡家。
結果到了后期,阿美莉卡看小德子沒錢了,就反手將他給賣了。
再搞出個“租借法案”,從歐洲各國身上再掙一筆。
等打贏了二戰,又搞出個“馬歇爾計劃”,把歐洲市場一占領,再掙第三筆。
這幫阿美莉卡財團把算盤珠子都快打冒煙了。
幾年前,有一個阿美莉卡記者叫伯恩斯坦揭露了“輿論間諜”的黑幕。
他說阿美莉卡CIA招募了許多記者,每年給不少費用,授意這些記者杜撰“假新聞”。
事后,CIA曾經承認,“知更鳥計劃”收買了全球至少4000名記者300個大型組織。
以前的“知更鳥計劃”是偷偷摸摸的搞的,如今差不多已經是明牌了。
阿美莉卡使館、NGO組織光明正大的組織各種論壇和活動。
比如“驕傲月活動”、“女權的未來”、“青少年心理康復”、“關注女童”等等。
這些看起來很美好的標題,讓人第一印象就感覺到了友善,但實際上,這些活動宣傳的東西都是亂七八糟的。
2019年的時候,阿美莉卡國務卿蓬佩奧在克薩斯州A&M大學演講。
當時他以前CIA局長的身份親口說:“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這是阿美莉卡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
越到后面,CIA的動作越大膽,越猖獗,到了21世紀,他們搞“輿論間諜”連掩飾都不掩飾了。
不過,輿論這個玩意兒就是個雙刃劍,你能搞,別人也能搞,無非就是花錢嘛。
世界各國對阿美莉卡的心思那都是心知肚明的。
你阿美莉卡能搞‘五美分’,別人也就能搞‘十盧布’、‘五歐分’、‘五毛錢’,大家互相傷害羅。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以后操縱輿論的門檻就越來越低。
隨著公眾媒體越來越多,輿論戰真正要產生效果,所耗費的金錢和資源就越多。
但有一條是肯定的,誰掌握了更多輿論的平臺,誰就能掌握更多的發言權。
孫志偉想到了孩子們的將來,心中就下定決心,要盡快掌握自己的發聲渠道。
月底,孫志偉和童佳佳悄悄的回了一次京城,趕在五一假期把寶貝女兒嫁了出去。
物質條件早就準備完畢,他們兩家,肖家全家都是軍人,孫志偉這邊保密級別又高,也不適合高調。
兩家都不適合大操大辦,于是,兩家一商議,干脆就自家人在一起簡簡單單的舉行了一次儀式。
婚禮是在肖家辦的,小夫妻倆象征性的在肖家住了一周,然后就迫不及待的搬進了府右街的四合院。
住過干部樓的都知道,那種老房子只能說面積大,有暖氣,隔音是別想了,年輕人哪里會喜歡。
而四合院那邊完全不同,孫志偉當初裝修的就十分現代化,比起住在人多眼雜的裝甲大院的干部樓要舒服且自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