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場之上,一名身形壯碩的地階高級武者,口中又是一陣輕笑……
其舉手投足之間,皆充滿了對于對手的輕蔑。
“一百六十一號,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么?我豈會害怕干不掉你,而故意拖延時間?”
“你在逗我?”那四十四號武者又道。
雖然祝余口口聲聲地說四十四號武者在拖延時間,但他又何嘗不是呢?
或者說,他才是想要拖延時間的那一個。
但祝余自然不是一開始就想要如此的。
比武之初,祝余也是想要好好地同對方比試一場的。
然而,事不如他所愿。他很快便發現,他與他手中的軟劍,是無論如何都抵不過那四十四號壯碩武者和其手中的那口笨重短刀的。
如今祝余能夠想到不敗給對手,甚至說戰勝對方的唯一方法,便是拖延時間。
比試時間一到,自然而然,也就跟四十四號武者打成了平手。
祝余自然是想要勝的。
但他一擊不中,已是讓四十四號武者戒備起來,留給祝余的破綻也就越來越少了。
如此一來,他自然是找不到合適時機再次對四十四號武者出手,亦是沒有有效方法。
此次祝余參與到五州演武,一方面同其他大多數參與演武的武者一樣,也是看中了五州演武的豐厚獎勵。
當然他并非僅僅是沖著五州演武的獎勵而來的,更多的是想要看看自己最近的修煉成果。
畢竟作為一個軟劍自學者,平時是沒有什么機會同別人較量一番從而檢驗修煉成果的。
所謂計劃不如變化,奈何祝余方一上場便遇到了四十四號武者這般實力十分強勁的對手,一名地階高級的武者。
其身量雖有些矮小,但身材確實是異常壯碩。兩人無論是從力量的對抗還是從兵器的強度上,祝余都是絲毫不占據獲勝優勢。
祝余那日在祁州城城主府門前遇到那兩名天階武者攔路,險些喪命。
自那日后,他在家中思來想去很久,他覺得即便以后再遇到等階高自己很多的武者,他都要有一些應對之法。
絕不能再如那日一般,在高階武者的強壓下,只得屈辱退讓。
至少,再遇到那些高級武者之時,要有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讓自己有機會逃脫出來。
他更加努力地訓練,研究對手的出招習慣,拆解對手出招套路。
對于一些常見兵器,他亦是想出了一些較為可靠的應對之法。
只不過那些應對之法,尚未得到完全和充分的證明。需要他更多地加以實踐才可驗證其是否真正切實有效。
他一直告訴自己,要快些,要再快些。
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突破地階,成為一名真正的天階武者!
他做夢都想要成為江宣那樣的武者,一名路見不平,行俠仗義的武者。
而這一切,都需要有如江宣那般強悍的實力,需要他成為一名真正的天階武者。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又給了他另一次打擊。
此時,祝余想要好好比試一番的想法,就要就此終止了。
現在他只想要將這場演武的時間拖延到比試結束。利用演武的規則,與面前的這位四十四號武者打平,博一個平局的結果。
這樣一來,他至少可以為自己爭得一分。
現在的祝余,心思全部放在了應對四十四號武者的進攻之上,已經沒有精力再去想什么五州演武的獎勵,或者成為優勝者那樣的事情了。
現在他,只想在對手進攻的重壓下,將一段時間以來的新修煉成果加以驗證,以圖更好地進行調整。
四十四號武者話語剛一落下,便猛然幾步,單手緊握那口笨重的短刀,刀尖向前刺出。
見此情狀,祝余迅速躲避。
四十四號武者也是沒有猶豫,他立刻將刀口往上一提,又轉而對準祝余的頭部,將短刀自上而下劈砍而下,勢大力沉。
祝余避無可避,自己的軟劍抵上對方那口笨重短刀。
手中那柄柔韌的軟劍,能完完全全地抵御住四十四號武者那口短刀的沖擊,祝余實在難以想象。
但現在的祝余,也只得如此,他硬著頭皮,拼力用手中的軟劍攔對手的那口短刀。
原本猛然沖擊而來的短刀,沖擊力驟然下降,其沖擊力也卸去了大半。
但即便如此,雙方也并非處于相持不下的態勢。
而是僅一瞬間的工夫,軟劍柔軟的劍身便承受不住那口短刀的猛力沖擊。
毫無疑問,那柄軟劍便作用于祝余自己的身上。
“砰……砰!”
又是一道不淺的裂口,在祝余鎖骨處的位置,綻放開來。
“嘶……”
見演武場上兩名武者的戰況,觀眾們不自覺間為一百六十一號的祝余倒吸一口冷氣。
“嘖嘖!這四十四號下手真狠吶!”
“不狠能行嗎?這可是實戰,是要憑本事拿東西的。你們不知道這次五州演武的獎勵比之前還要豐厚?”
“獎勵能有何用?命都沒了,還要這勞什子獎勵做甚?”
“話說回來,一百六十一號武者,怎么就打到如此地步了?他不是躲得還蠻快?怎就突然落了下風?”
“你也知道那是躲得快?”
“難道真如武者們聽說的那般,武者之間等級分明,各階層次又是有著嚴格的區分,果真不可跨越?”
“怎么可能?若是果真如你所說,又怎會將地階九個層次的武者都劃分進同一組里。這要是讓地階一層的武者對上地階九層的武者,這……還怎么玩?”
“很快了!”
“什么很快了?”
“這一百六十一號武者,很快就要……倒下了。”
“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知道?你看那一百六十一號,還有什么攻勢嗎?還能打出什么像樣的攻擊嗎?”
“也是,他受傷不止一處,雖然看不太分明,但那血,是不會騙人的。唉……”
演武場下,觀眾議論紛紛……
這場比試打到現在,卻是很少有人再看好祝余的了。
有的多是對四十四號武者這種實力強悍武者的贊揚。
少一部分觀眾,對祝余現在的身體和戰斗狀態感到無奈和惋惜。
武者的世界,實力為尊,大多數武者骨子里都是崇拜強者的。
就連之前看不慣四十四號下重手的觀眾們,對他狠厲的作風也往往是忽視不提的,總的還是贊揚其強悍的實力。
其實,在祝余接連受傷以后,觀眾們便覺得祝余獲勝的希望愈發渺小了。
也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武者之間,即便同處一階,在各級之間,實力的差距也是巨大的,存在著一條條較為明顯的分界線,有些時候,那些分界線往往就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一個實力本就明顯弱于對手的年輕武者,在接連被對手攻擊,多處受傷的情況下,如何能扭轉敗局,反敗為勝呢?
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至少,觀看這場演武的觀眾們不會去考慮這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