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籃球世界最灼熱的季節。
在這個熾熱的暑氣中,麥迪遜廣場花園內的球迷怎么也想不到,他們竟能再次見證剃姆.鄧肯的身影矗立在總決賽的賽場。
就在總決賽開始前一天,NBA官方公布了最后的常規賽榮譽,各最佳陣容的評選結果。
詹姆斯.哈登、保羅.喬治、凱里.歐文等新星首次躋身最佳陣容之列。
除了年輕人外,中生代的力量也依然耀眼。林奇、LBJ、卡梅隆.安東尼、閃電俠、魔獸等也牢牢占據著榜單。
35歲以上的球員本賽季只剩一個還留在最佳陣容中,并且他高居最佳一陣。
這個人此時正在場上熱身,沉浸五年后,剃姆.鄧肯重返總決賽!
斯派克.李望著場上21號的身影,神情恍惚,感覺好像時空出現了錯亂。
提起剃姆.鄧肯,人們的記憶會瞬間被拉回他與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筑起的雙塔,或是與OK湖人的巔峰對決 而那些已經是屬于上一個十年的故事。
但現在,2013年。當林奇身邊的幫手都變成了凱里.歐文、德瑪爾.德羅贊、吉米.巴特勒、錢德勒.帕森斯等新生代球員時。
剃姆.鄧肯卻又一次站在了聯盟的最高舞臺上。
21世紀的10年代,剃姆.鄧肯還沒打算給自己的故事畫上句號。
斯派克.李對這一輪總決賽感到期待,他知道,剃姆.鄧肯可不是靠人氣和營銷硬進的最佳陣容。
雖然已經不再年輕,可他在場上依然發揮著巨大作用。
至少,剃姆.鄧肯的球迷從來不需要為他找什么“你們還想一個也已經快40歲的球員怎么樣”這種借口。
如果打不動了就退役,只要還在場上就要做出貢獻,這是剃姆.鄧肯的準則。
從高階數據看,剃姆.鄧肯無論正負值還是BPM,多年來都保持在一個非常穩定的水準。
他的穩定性歷史罕見。
當人們稱贊一個老將聰明、沉穩、見多識廣時,那大多數時候其實都是移動緩慢、跳得不高的委婉表達。
可對剃姆.鄧肯乃至整個GDP組合來說,聰明、沉穩、見多識廣確實是他們的優點。
所以,馬刺的實力是實打實的。
斯派克.李相信,他們一定會和尼克斯打出一輪精彩的系列賽。
此時,球場上,剃姆.鄧肯不知道對托尼.帕克說了什么。
只見法國跑車抱著籃球走到三分線外,運球沖刺,直殺籃筐,躍起暴扣。
“咚!”
籃筐發出巨響,這記扣籃有一種斯蒂芬.庫里的美,也有一種斯蒂芬.庫里的準度——扣籃想剛好把球砸到狹窄的籃筐上不容易的,但托尼.帕克就是扣得這么準,穩穩將球扣飛。
場上,剃姆.鄧肯捧腹大笑,托尼.帕克不情不愿的學了兩聲狗叫。
看上去,題目剛剛好像是在和法國人打賭:“托尼,如果你能扣籃,我就學狗叫,扣不進你學,你敢嗎?”
目睹此景,斯派克.李默默地把“沉穩”這個標簽從GDP的“優點清單”里劃掉。
本來以為只有年輕人才愛搞抽象,但馬刺隊讓全世界看到了什么叫老抽。
但這就是馬刺,他們深愛著彼此。
玩笑與那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古怪動作充斥著他們的熱身環節。
他們就像一群真正的兄弟,而不是普通的同事。
這種隊內氛圍聯盟獨有。
這份情誼,也正是他們在場上甘于犧牲、配合默契如一的根基。
熱身很快結束,凱里.歐文摩拳擦掌的靠近中圈。
終于,他站到了這支被林奇稱作他“職業生涯最大挑戰”的球隊面前。
剃姆.鄧肯與林奇握手,擁抱。
隨后,面無表情的21號用低沉而篤定的聲音告訴林奇:
“這一次,我們會搞定的。”
剃姆.鄧肯的垃圾話,或者說,示威,總是簡單但充滿力量。
比賽開始,凱里.歐文持球過半場,負責防守他的是丹尼.格林。
他呼叫林奇擋拆,但丹尼.格林迅速擠過了掩護,沒有給凱里.歐文太大的空間。
凱里.歐文于是把球又回給了林奇。
和其他球隊用夾擊來限制林奇不同,馬刺隊并沒有壓迫夾擊。
鮑里斯.迪奧負責單防,其余的球員的防守任務從夾擊,變成了破壞林奇的傳球路線。
“切斷傳球路線”從主教練嘴里說出來,是相當簡單的句子。
可想要將其完美執行卻是一場對防守方的終極考驗。
這要求防守球員擁有出色的經驗、判斷力、比賽閱讀能力和防守積極性。
你必須處在最正確的位置上,并且,你的對手可不是光站樁的木頭人,他們是會隨時無球移動的。
所以,防守者必須在高速輪轉中,依然精準地掐斷那些可能的傳球紐帶。
馬刺隊是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球隊,沒有之一。托尼.帕克、丹尼.格林、杰拉德.華萊士、鮑里斯.迪奧、剃姆.鄧肯,馬刺五虎全部都有出色的防守經驗、閱讀能力和積極性。
他們的站位、移動時的封堵,真正將“切斷傳球路線”由冰冷冷的指令化為了密不透風的現實。
他們的防守重心依然在林奇身上,可又不夾擊,其他人就只是切斷傳球路線而已。
林奇當即知道,馬刺就是要逼迫自己單打。
之前,馬刺隊用過類似的戰術對付林奇。
林奇的破解之法是強行沖擊籃筐,以雷霆之力撕開防線,迫使對方陣型坍塌。
尼克斯的解決策略現在也是一樣,林奇強起突破,但撞上鮑里斯.迪奧的瞬間就感覺不對勁,這個法國人好像更壯了。
林奇略顯吃力地扛開了他,爭得一絲上籃空間。
可剃姆.鄧肯的協防來得比林奇預想的更快。
林奇目光疾掃,試圖尋找隊友,但馬刺眾將已將每條可能的傳球路徑封得危機四伏。
最終,林奇近距離急停翻身跳投,但鮑里斯.迪奧和剃姆.鄧肯的聯合封堵下,林奇今年總決賽的第一次出手遺憾彈框而出。
一次漂亮的團隊防守,你很難說這一回合馬刺隊中的具體某一個人防住了林奇。
因為他們在場上的五個人都有功勞。
場上五名馬刺球員,共同完成了這次成功的絞殺。
格雷格.波波維奇不僅僅是讓馬刺隊打出了最璀璨的團隊進攻,也讓馬刺隊打出了最璀璨的團隊防守。
林奇失手后立刻回防,瞥了眼那個21號。
那個家伙確實很特別。
大多數超級巨星都是讓其他人適應自己,TD卻反其道而行之。一直以來,都是他在主動適應球隊和時代。
他只想贏,他可以為了贏什么都做。
擋拆、卡位、護筐.這些藍領的工作他完全不拒絕。
當球隊需要的時候,他能增重去對付世紀初的那些超級內線。
當球隊需要的時候,他又能減重去對付越來越快的的現代籃球,適應馬刺隊180°大轉彎的體系。
剃姆.鄧肯一直在轉變,如果把他放到20年代,他估計也會練出一手約基奇或者楊瀚森那樣的高位持球背運后轉身終結。
這就是為什么他整個職業生涯,無論年輕還是年邁,比賽影響力都無比巨大,他永遠在想辦法做對球隊有益的事情。
剛剛,剃姆.鄧肯能那么快協防上來,不是因為他返老還童,而是因為他的減重又取得了效果。
有他以身作則,馬刺其他球員也是如此。
林奇剛剛難以徹底碾過鮑里斯.迪奧,正是因為法國人在盡可能保持敏捷性的情況下成功增重了。
剃姆.鄧肯雖然不張揚,但其實也是一個好勝如狂的家伙,他瘋狂的想贏,這種瘋狂的執念不比林奇、科比、喬丹等人弱。
他可以為了贏這個目標,成為球隊或者這個時代所需要的任何形態。
馬刺隊進攻,鮑里斯.迪奧持球過了半場,但并未粘球,很快出給了托尼.帕克。
帕克突破分球,又給到杰拉德.華萊士。
杰拉德.華萊士接球即傳,球在他手中停留不足一秒。
他把球轉移到了右側底角,那里,丹尼.格林剛剛兜出機會。
接球,出手,丹尼.格林的投籃節奏絲滑流暢。
文斯.卡特防得很賣力,但終究遲了半拍,干擾顯得力不從心。
于是——
“刷!”
“丹尼.格林三分命中,一次典型的馬刺式進攻!”邁克.布林忍不住為馬刺的回合鼓掌,“如果這個聯盟真的有什么球隊能給尼克斯制造麻煩,那就只有馬刺了!”
開場的一攻一防,馬刺隊就已將他們的籃球哲學展現無遺。
這支馬刺因為過去兩年面對雷霆的連年失利,已經提前進化到了另一條時間線中2014年的模樣。
他們所有人目標一致,心中都有一個執念,那就是一起拿一個該死的冠軍。
他們渴望證明,一支不交奢侈稅、沒有孤膽巨星、全憑眾志成城和21號新秀的球隊,同樣可以問鼎巔峰!
看臺上,亞當.肖華正為丹尼.格林的進球鼓掌。
他發誓,如果馬刺奪冠,他真的會在林奇面前肆意大笑。
接下來這個回合,凱里.歐文想找正進行無球跑動的林奇。
可籃球剛傳出去,側翼杰拉德.華萊士卻突然撲出,將傳球破壞。
馬刺隊的防守策略絕不僅僅只是針對林奇,任何人持球,都會遇到“傳球路線被全部封死”的情況。
作為一支團隊型球隊,馬刺自然最懂團隊進攻的威力。
因此,他們不會允許任何人把全隊串聯起來。
即使是擁有林奇這種超級巨星的尼克斯,也只有在全隊都打順的情況下,進攻才最強。
馬刺這套防守體系的核心訴求就是避免對手多點開花。
他們知道林奇喜歡讓全隊融入比賽,那么,馬刺就偏偏要讓林奇用最不喜歡的方式打球。
杰拉德.華萊士拿下籃球后,馬刺隊反擊很快。
托尼.帕克接到傳球后長驅直入,眼前的籃筐門戶大開。
可法國人知道,這并不是一個好的得分機會。
他回頭瞥了一眼,果然,林奇就在他背后窮追不舍。
那個不可思議的家伙總是能在你以為萬事大吉時,突然從背后冒出來,將你的希望摁進絕望的深淵。
托尼.帕克躍起,卻并未上籃,而是在空中將球給到已經埋伏到底角的丹尼.格林。
丹尼.格林今年季后賽的三分命中率相當逆天,目前為止命中率數字是42。
所以當他進球時,你最好繼續給他喂。一旦讓他把手感徹底投熱,比賽就會輕松許多。
丹尼.格林接球出手,可這一次,籃球即將脫手的瞬間,凱里.歐文卻及時趕到,完全罩住了籃球。
剛剛傳球失誤后,凱里.歐文立刻就往回狂奔,沒有半點松懈。
丹尼.格林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貼臉干擾,選擇了在空中傳球,目標是正從中路切入的杰拉德.華萊士。
但杰拉德.華萊士拿球的瞬間,就被側后方的德瑪爾.德羅贊下手掏掉!
“積極的退防,在這次反擊防守中,尼克斯隊沒有給馬刺任何球員機會!他們每個人都在拼了命的往回跑,撕咬自己的對位!硬生生扼殺了這次志在必得的反擊!”
邁克.布林的解說已經道出了尼克斯為對付馬刺而安排的策略,這個策略和“封堵傳球路線一樣”簡單,可執行起來卻并不容易——積極撕咬你的對位!
尼克斯沒有馬刺那么出色傳球封堵能力,很難迫使喜歡傳球的馬刺出現失誤。
所以邁克.馬龍的策略就是,每個人都積極撕咬自己的對位,不惜代價的在防守端投入。
只要保證每個人都不失位,讓馬刺的每個接球點都深陷泥潭。那他們的傳導再漂亮,再默契,也很難創造機會。
這需要防守球員足夠無私,球員們必須甘愿犧牲進攻端的數據與風光,必須在防守端做一些數據無法體現的事情,并整場保持專注。
只有真正的團隊才能做好這一切。
而紐約尼克斯現在無疑就是一支真正的團隊。
凱里.歐文就很清楚,得分并不是證明自己的唯一途徑。
能夠在防守端有所作為,同樣能讓他有資格捧起奧布萊恩杯。
是的,要在進攻端收斂鋒芒,并在防守端投入大部分精力,對他而言是一個巨大挑戰。
這與他過去十幾年的打球方式完全相悖。
但他早就準備好了迎接所有挑戰。
馬刺不讓尼克斯的進攻變得團隊,但尼克斯能在防守端展示他們的團隊精神。
事實上,這也是尼克斯和雷霆的最大區別。
同樣是被逼迫得只能單打,凱文.杜蘭特無法讓那支雷霆打出這么團隊的防守,他自己也無法在防守端做出林奇那么大的貢獻。
他只能靠單打。
而林奇早就團結了全隊,在一起經歷了這么多之后,馬刺隊永遠無法將這只尼克斯徹底切割。
馬刺隊反擊失手,洶涌的勢頭被硬生生摁下。
完成搶斷的德瑪爾.德羅贊則直接把球給到林奇,讓208公分的他像個控球后衛那樣將球運過半場。
馬刺隊的防守站位依然滴水不漏,常規賽打控衛期間一度被拿來和魔術師對比的林奇,此刻也難以覓得精妙的傳球縫隙。
于是,林奇跑到三分線弧頂,急停合球,舉過頭頂,要干拔出手!
鮑里斯.迪奧沒想到林奇居然這么果斷,立刻前撲封堵。
可跳起來后他才發現,林奇只是虛晃一槍。
晃飛法國人后,林奇方才躍起,在空中故意與鮑里斯.迪奧產生對抗。
然后,在對抗中,林奇依然靠著強大的核心保持平衡,并穩穩出手。
“嘟!!!”裁判的哨音先響,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犯規。
“唰!!!”籃球入網的聲音接踵而至!
“轟!!!”麥迪遜廣場花園在總決賽中第一次沸騰!
林奇依靠著強大的個人能力,拿到了一個打31的機會!
球進,尼克斯隊的球員們紛紛沖向林奇,激動的推搡那位領袖。
鮑里斯.迪奧難以置信的看向大屏幕回放,他清楚剛剛空中的對抗有多激烈,那家伙怎么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依然進球呢?
場邊,斯派克.李沖馬刺球員大吼:
“別他媽幻想這樣就能拿下比賽!林奇只是不喜歡當獨狼,但不代表他不擅長!你們想看看林奇的極限嗎?來吧,來吧!所有妄圖測試林奇極限的人,最后都他媽死了!你們也不例外,你們也會迎來相同的結局!
林奇可不是他媽的凱文.杜蘭特!你們最好別搞錯了!”
在興奮的隊友和山呼海嘯的球迷注視下,林奇踏上罰球線。
喧囂驟然沉寂,只剩下籃球撞擊地板的“砰砰”聲。
雙手合球后,林奇看向面無表情的21號:“剃姆。”
鄧肯平靜地扭頭迎上他的視線。林奇就在這對視中,手腕輕抖,將球出手。
“這一次,你們也搞不定。”
“唰!”
林奇加罰命中,打三分得手,尼克斯領先。
馬刺隊沒有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討到任何便宜。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