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32更喜歡直接把對方打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1112賽季常規賽最后一場比賽對陣亞特蘭大老鷹,紐約尼克斯選擇了讓主力輪休。

  吉米.巴特勒出場35分鐘爆砍9分,最后時刻罰球連丟三個,硬是將自己的得分又一次精準控制在個位數。

  有些人看似在第一輪最后一位被選中,實則NBA理科狀元,玩轉數據的本事無人能出其右。

  事實證明,就算邁克爾.喬丹在休斯頓真干了,他肯定也干得非常匆忙。

  剛滴了兩滴就匆匆干拔,導致質量不是太過關。

  在吉米.巴特勒的帶領下,紐約尼克斯也不出所料的輸給了老鷹。

  但這場比賽的結果并不重要,邁克.馬龍決定輪休的時候,就說明他已經考慮今晚的勝負。

  尼克斯隊本賽季的戰績已經有73勝。

  夠用。

  而且,也已經打破了所有能夠打破的記錄。

  單賽季連續6場贏對手25分以上,單賽季54場兩位數分差的勝利。

  這兩個記錄將和剃姆.鄧肯的35秒被砍13分記錄一樣,成為永恒。

  所以,最后這場比賽的勝負已經不重要。

  現在,尼克斯隊已經將目光放到了季后賽中。

  比賽結束后,尼克斯隊的球員們紛紛相擁。

  雖然贏家是老鷹,但尼克斯球員有理由慶祝,他們畢竟打出了一個令人驕傲的璀璨賽季。

  但這并非終點。

  林奇絕不會允許球隊去打破那史無前例的尷尬記錄——70勝總亞軍。

  常規賽的勝利,并不代表最終勝利。

  西部那邊,俄克拉荷馬雷霆66勝西部第二。

  西部第一是68勝,成功轉型的圣安東尼奧馬刺。

  再加上東部第二的步行者。

  本賽季一共有四支球隊的戰績突破60勝。

  所以,這依然是一個充滿競爭的賽季。

  尼克斯即將踏入的季后賽,依然是一個殘酷戰場。

  一切尚未蓋棺定論。

  而在季后賽開始之前,另一場競爭已經悄然拉開帷幕。

  常規賽結束的兩天短暫空窗期,紀錄片《最后一舞》席卷了整個籃球世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焦點。

  雖然名為《最后一舞》,但這部十集紀錄片并非只聚焦于MJ的最后一季,而是描繪了他整個職業生涯。

  這讓現在的年輕球迷更全面、充分的了解到了90年代那位神的偉大。

  這部紀錄片是成功的,如耐克所愿,這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強烈的“喬丹熱”。

  紀錄片第一集播出時便吸引了超過630萬觀眾,一舉刷新了ESPN紀錄片的歷史收視紀錄。

  雖然喬丹熱不至于媲美東京盛夏的炙熱,但也確實讓MJ的名字重新閃耀在聚光燈下。

  可在銳步看來,耐克的做法非常可笑。

  他們是有多絕望,才會選擇去捧一個已經退役多年的活化石?

  靠現役球員,耐克已經完全無法與林奇抗衡,他們只能拉出MJ這樣的傳奇進行營銷。

  但邁克爾.喬丹帶來的熱度又能持續多久呢?

  林奇看了這部紀錄片的前兩集,發現內容和另一條時間線中的《最后一舞》大差不差。

  而這部紀錄片之所以會提前八年問世,只有一個可能——這是MJ和耐克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另一條時間線中,2012年的耐克已經徹底統治了籃球世界,那個幫助小牛隊拿到隊史首冠的男人也還沒以GOAT自居,MJ的位置相當穩固。

  他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來鞏固地位。

  可如今的情勢早已不同,銳步已經徹徹底底反超了鉤子,邁克爾.喬丹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耐克與MJ不得不動用這最后的招數,喚醒世界對他們昔年輝煌的記憶。

  然而,熱度才剛剛起來,邁克爾.喬丹就遭到非議。

  MJ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配角,他那虛假的好兄弟,他兒媳婦的前夫哥,NBA季后賽關鍵場次莫名其妙偏頭痛第一人,NBA季后賽關鍵時刻拒絕上場第一人斯科特.皮蓬先生,對自己在該劇中的形象感到“受傷和失望”。

  “那支芝加哥公牛無疑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隊,但這是由兩位最偉大的球員所取得的成就。可在紀錄片里,人們把其中一位邊緣化了,他在敘事中顯得無足輕重。

  我認為這部片子更像是邁克爾試圖鞏固自己個人神話的努力,但這適得其反,因為人們反而從中窺見了不那么‘神圣’的邁克爾。是的,有些時候,他也會自私。”

斯科特.皮蓬最后還頗不合時宜地抬出了“MOAT”林奇作為對比  “看看林奇的紀錄片,他的紀錄片從不忽略他的隊友。

  我看過他歐洲時期的紀錄片,看過尼克斯首冠的紀錄片,看過尼克斯三連冠賽季的紀錄片。

  伙計,林奇從來不是唯一的主角,紀錄片也不會通過貶低其他人來抬高林奇。

  看完林奇的片子,你不會覺得斯蒂芬.馬布里是個蠢貨,也不會誤解格蘭特.希爾是個思維僵化的老頑固。

  那些片子,真實呈現了每一個隊員在冠軍征途中不可或缺的分量。”

  斯科特.皮蓬的話引起了一些討論,更致命的是,它撬動了越來越多的王朝公牛成員站出來對紀錄片發起批評。

  霍勒斯.格蘭特緊隨其后,批評《最后一舞》的剪輯過于偏袒MJ。他承認這部紀錄片“非常有趣”,但對內容的真實性卻直言不諱:“其中大約90的內容都是在瞎扯。”

  另一位關鍵人物,公牛王朝時期的主力中鋒和助理教練比爾.卡特萊特在博客節目中直言不諱:“這部片子就是純粹的娛樂,MJ一直在向公眾塑造一個不準確的形象,但他的戲劇表演是愚蠢的。”

  這些來自昔日核心成員的激烈批評,在球迷圈引發巨大波瀾和熱議,完全出乎耐克和邁克爾.喬丹的意料。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漫長歲月里,幾乎無人敢于公開指摘MJ。

  他被捧上神壇,偉大得近乎不真實。

  沒有人可以否認MJ的偉大。

  任何關于MJ的批評都被認為是愚蠢的。

  這么一個高高在上的家伙,怎么可能有缺點呢?

  但在2012年,世界儼然變了樣。

  當MJ的至高無上的地位不再那么遙不可及,當這個聯盟有了新的寵兒。

  人們發現,邁克爾.喬丹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批評。

  畢竟,他從來就不完美。

  隨著《最后一舞》熱度的持續發酵,關于邁克爾.喬丹的爭議也愈演愈烈。

  耐克完全失去了對事態的控制,是的,邁克爾.喬丹重新獲得了流量和熱度。然而這些洶涌而至的流量與熱度,卻裹挾著前所未有的非議。

  伴隨著爭議聲不斷增大,籃球圈甚至彌漫開一種觀點:“林奇終將超越邁克爾,因為他也有很多缺點,他不再是‘神’的象征。只要是凡人,便注定可以被后來者翻越。”

  《最后一舞》的任務本是鞏固邁克爾.喬丹的地位。

  如今,它卻在某種程度上淪為證明“林奇將超越MJ”這一論斷的佐證。

  季后賽開始前一天,格林堡訓練中心的訓練結束后,林奇在更衣室接受了記者采訪。

  采訪內容不出所料的提到了《最后一舞》。

  意外的是,在邁克爾.喬丹身處輿論風暴中心、且與林奇私人關系素來不睦的當下,林奇并未選擇落井下石。

  他沒有嘲諷MJ,也沒有批評這部迷你劇集。

  恰恰相反,林奇給予了《最后一舞》非常高的評價。

  “我每晚都追這部紀錄片,我非常熱愛90年代的NBA,無比著迷于那個時代的鐵血競爭。毫不夸張地說,哈基姆、查爾斯、邁克爾他們就是我青春回憶的一部分,讓我想起當年追逐職業籃球夢想的那些閃光歲月。

  這部片子的敘事節奏和剪輯水平也都很高,其中還包括了許多從未公開過的畫面,這很棒。”

  記者們被整不會了。

  在這個聯盟里,商業互吹自然是存在的。

  比如,KD會夸贊LBJ的后仰跳投像科比一樣美妙,LBJ則會稱贊KD是他見過聯盟歷史上最懂穿搭的球員。

  但考慮到林奇與MJ的私人關系,以及他們各自代表的、激烈對抗的品牌陣營,雙方之間出現任何形式的“商業互吹”都是絕不可能的。

  “林奇,”位記者困惑地追問,“你不會是在反諷吧?”

  “沒有,光就制作水平來說,這是最好的體育紀錄片之一。”

  “那么,拋開制作層面,”另一位記者緊追不舍,“你如何看待MJ在紀錄片中被塑造的偉大形象?是否存在過度神話?你知道的,最近不少前公牛球員站出來指責紀錄片內容失真。”

  林奇聳了聳肩,語氣平靜:

  “每個人都有缺點,邁克爾當然也有。他有不完美的一面,他有許多黑料。其中一些如果放在網絡時代,簡直不敢想象會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

  但作為一個籃球運動員,任何人都不能否認芝加哥公牛兩個三連冠的傳奇性。

  怎么?難道因為公牛隊都是贏亞軍才拿的奧布萊恩杯,而LBJ總是輸給我這個冠軍,所以邁克爾的冠軍就沒有含金量嗎?

  邁克爾.喬丹親手鑄就的雙王朝,是籃球史上最為璀璨的不朽傳奇之一!”

  現場記者目瞪口呆,他們有理由懷疑,真正的林奇已經被外星人綁架到了月球背面。

  林奇卻并不覺得自己說的話有什么問題。

  是的,自從銳步和耐克開始對抗,自從在勞資談判上交鋒,林奇和MJ就相互看不順眼。

  但林奇并不會因此而罔顧事實,抹黑MJ的職業生涯。

  可承認別人優秀,并不代表臣服。

  很快,林奇再度開口:

  “所以,超越如此偉大的MJ,對我來說才有意義。很遺憾邁克爾,這部紀錄片是你對自己輝煌職業生涯最后的緬懷了。”

  要超越一個人,不一定非得比爛。

  就好像,當詹密和庫密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只有一個辦法能解決矛盾:科比全責。

  通過貶低科比,好像LBJ和斯蒂芬.庫里的那些污點都不算什么了,兩波球迷的心情瞬間都會變好。

  林奇一直覺得這種“雖然我爛,但你更爛,所以我更厲害”的思維很可笑。

  坦然承認對手的偉大,再用行動將其甩在身后——這,才配稱之為超越。

  光是比爛叫什么超越?

  林奇沒有貶低邁克爾.喬丹,沒有和那些公牛王朝的成員一起群攻而起。

  但這樣的態度,更讓邁克爾.喬丹和耐克感到害怕。

  那個20號太自信了。

  他自信的認為,即使MJ如此偉大,他也能完成超越。

  而向著超越邁克爾的堅實一步,終于在季后賽揭幕之日真正邁開。

  當奧蘭多魔術全隊踏入麥迪遜廣場花園球館時,一股幾乎凝為實質的窒息感攫住了每一個人。

  他們對此心知肚明,林奇從來不是光說不做的人。

  他說要讓德懷特.霍華德“好看”,此役便必定血債血償。

  自步入這座“籃球麥加”的那一刻起,魔獸的眉頭便如同銹死的鎖,再未舒展。

  系列賽開始之前,魔獸對此感到恐懼。

  可他調整了自己的心態,他知道林奇的把戲,那家伙想通過恐嚇,讓自己看上去像個膽小的白癡。

  他絕對不會露怯!

  德懷特.霍華德清楚,這支魔術隊不可能在季后賽中戰勝尼克斯。

  但若能奮力咬下一場勝利——哪怕僅僅一場——那也足以成為狠狠扇在林奇臉上的響亮耳光!

  若真能僥幸贏下兩場,那對這賽前狂悖至極的紐約之王而言,更是奇恥大辱!

  誰讓他一次又一次地發出末日審判般的警告?他親手將所有人的期待拔升到了頂峰。

  但凡這一輪系列賽無法碾壓式取勝,對林奇而言就都算裝逼失敗。

  而如果只是贏一兩場的話,魔獸覺得還是有可能的。

  就算要輸,他也想告訴全世界:“魔獸盡力了,隊友WNBA。”

  所以,德懷特.霍華德依然在鏡頭面前保持強硬:

  “林奇以為他是誰?判官嗎?我是來戰斗的,不來讓他審判的。”

  但比賽剛開始第一個回合,剛剛還強硬無比的德懷特.霍華德就幾乎軟了下來。

  他不敢相信,林奇居然在系列賽第一場的第一回合,就主動來對位自己。

  對尼克斯而言,他們的硬實力足以碾壓魔術,甚至不需要太多戰術上的博弈。

  所以,林奇可以打得不那么“常規”。

  他可以像常規賽對陣魔術時那樣,把進攻交給其他人,然后折磨德懷特.霍華德一整場。

  就這樣,暗無天日的折磨開始了。

  德懷特.霍華德第一回合剛接球,背轉身啟動的瞬間球就被林奇掏掉。

  籃球出界。

  在技術統計上,這不算是德懷特.霍華德的失誤,也不算林奇的搶斷。

  可看球的都知道,林奇一上來就輕易防住了魔獸。

  等魔獸再次有機會在低位接球時,已經是三分鐘后。

  低位中鋒就是這樣,接球頻率是有限的,所以產量也是有限的。

  所以,無論是四大中鋒、姚明還是霍華德,他們都稱不上是得分機器。

  好不容易接到籃球的霍華德轉身勾手,但林奇手上隱秘的推搡和嚴絲合縫的干擾,讓他的勾手彈框而出。

  德懷特.霍華德當時絕對沒想到,這兩個回合就是他一整晚的縮影。

  整個晚上,德懷特.霍華德都很難獲得運動戰得分的機會。

  林奇完全不管協防,也不怎么在進攻端賣力。

  他就是要讓德懷特.霍華德難堪。

  紐約之王一邊狂噴垃圾話,一邊一次次將德懷特.霍華德防下來。

  直到第四節打完,德懷特.霍華德都沒有運動戰得分!

  “林奇打算徹底鎖死他嗎!?”邁克.布林咽了咽口水,林奇今晚展示出的單防能力簡直夸張。

  德懷特.霍華德喘著粗氣,看了看記分牌。

  連他都不敢相信,自己打了三節居然連一個運動戰進球都沒有。

  還好杰森.理查德森與JJ.雷迪克今晚狀態出眾,魔術目前只落后17分——就當家球星這般夢游狀態而言,這個分差已經堪稱奇跡。

  杰森.理查德森和JJ.雷迪克苦苦支撐,希望能撐到德懷特.霍華德的末節復蘇。

  結果第四節,德懷特.霍華德靠四次罰球爆砍兩分,給杰森.理查德森和JJ.雷迪克來了個心肺復蘇!

  魔獸從未感覺想得分是如此困難的事。

  他力量明明占優,按理說打低位會很有優勢。

  可每一次進攻,林奇都仿佛能預判他的下一步,林奇每一次防守時都在做正確的事情。

  一次次完美的防守不僅束縛著他的肢體,更勒緊了他的信心。

  比賽一分一秒流逝,分差也逐漸被拉開。

  德懷特.霍華德仍在機械地掙扎著,渴望著打進那象征意義的,今晚的首個運動戰進球,打破這令人窒息和屈辱的零蛋記錄。

  可林奇就像個冰冷無情的T800,沒有憤怒,沒有憐憫,只有一個回合又一個回合嚴絲合縫的執行力,徹底掐滅了魔獸心中最后一絲幻想。

  比賽結束前1分48秒,領先38分的紐約尼克斯鳴金收兵,魔術隊也撤下全部主力。

  林奇全場比賽只拿了18分,但抓下17個籃板,送出4個封蓋。

  并且,成功讓德懷特.霍華德的0運動戰進球記錄保持到了最后!

  魔獸今天被逼成了射手型中鋒——全場比賽只靠在罰球線上1分1分的射,艱難的得了6分。

  你可以說,德懷特.霍華德被徹底打爛。

  現場解說邁克.布林結合之前《最后一舞》紀錄片的爭議,做出總結:

  “相比起靠比爛來凸顯自己的優秀,林奇更喜歡直接把對方打爛!”

  一時間,魔獸那“贏一場不虧贏兩場血賺”的幻想被徹底撕碎。

  此刻的他比誰都清楚,林奇根本不是在虛張聲勢,自己根本一場也贏不下來。

  林奇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盯著被自己打得毫無顏面的12號,目光依然冰冷得毫無感情:“我他媽早提醒過你,別掉到第八。”

  全場0進球的憋屈感折磨著魔獸,他沒法反駁林奇,只能低垂著腦袋坐回替補席。

  這一刻,“統治力”這個詞在魔獸心中有了實質化的感受。

  他身后,紐約球迷的嘲諷如同帶刺的鞭子,無情地抽打著他早已支離破碎的自尊。

  “嘿德懷特,絕望嗎?恥辱嗎?難過嗎?別誤會,這并非恥笑,只是想提醒你——”

  人群的嘶吼匯成一道猙獰的音浪,撕裂空氣,壓垮了魔獸強撐的神經:

  “這他媽還只是第一場!”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