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0667 天下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裴元知道這會兒眾人應該都在關心自己和韓千戶的事情,索性直接說道,“昨天本千戶和韓千戶大婚,多虧了各位兄弟前前后后的幫襯。”

  “只不過諸事繁忙,沒法一一感謝了。待到韓千戶下次入京,我們夫妻再和諸位好好暢飲一番。”

  聽到裴元這么說,不少人都是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氣。

  雖然裴元說的含糊,也對韓千戶離開的事情一筆帶過,但是看樣子,兩人遠沒有到婚變的程度。

  不婚變好,不婚變好啊。

  待到穩住軍心,裴元瞅著底下的小弟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身份。

  這些日子都在憂國憂民,幾乎沒顧上自己的本職工作。

  想要過問,一時間竟也沒有頭緒。

  好在這時候,云唯霖趕了回來。

  云唯霖在這次的事件中表現得中規中矩,但是立場把持的不錯,而且還挨了打。

  裴元對他很是滿意。

  云唯霖已經從云不閑派去傳信的人那里,聽說了韓千戶離京的事情,但是瞧見裴元在堂上獨坐,還是很欣慰的。

  不管別人怎么看,至少在云唯霖眼中,主動退走的韓千戶終究表現的弱氣了一些。

  這也意味著云家站在了強的那一邊。

  云家之前一直騎墻,早些時候甚至還和北鎮撫司有些不清不楚,現在投下的籌碼越贏越多,著實讓云唯霖心安。

  待云唯霖見禮過后,裴元就向云唯霖問起了最近的事務。

  云唯霖當即說起了自己接任以來的成果。

  之前的時候,千戶所曾經在京城大打出手,憑借著當時裴元硬剛大學士梁儲的余威,抄沒了十多家寺廟的財產,也恢復了對五百多家寺廟的香火抽成。

  裴元也靠著這豐厚的財源,以及從徐州衛裹挾來的兵馬,將原本只有小貓三兩只的北方局建立了起來。

  隨著財力和人力的充盈,千戶所北方局的發展也進入了正循環。

  就算裴元陸續把那些徐州精銳抽走,澹臺芳土和司空碎也靠著充足的財力,從千戶所的老軍戶中替補了一些錦衣衛,把名額都填全了。

  只不過和之前的徐州精兵比起來,戰力肯定是有不小的下滑。

  等到前些天云唯霖擔任了鎮撫,成為了裴元的二把手之后,立刻重新開啟了擴張。

  他對北京的大小寺廟了如指掌,甚至比很多僧錄司的人,都清楚那些寺廟的底細。

  再加上云唯霖主導的高僧基金讓很多寺廟都與他有了利益糾葛,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

  于是,一些有油水可撈的寺廟,都納入了千戶所的勢力范圍。

  原本的時候,千戶所的財政狀況只是略有盈余,現在的話,估計這月就能攢下不小的積蓄。

  裴元聽云唯霖詳細說了,對此大為滿意,又問道,“除了這些,這九州萬方可還有邪教妖人作祟?”

  云唯霖答道,“除了前些日子僧錄司副印釋不疑的事情,其他地方都還算太平。”

  釋不疑的事情牽扯到一連串的貪腐,祠祭清吏司主事陳一平為了截斷追查的線索,甚至還直接自殺了。

  裴元的這個鎮邪千戶所名義上也能過問過問,但是現在的追查烈度,已經不是他們好參與的了。

  裴元對此道,“那件事牽扯到禮部,和咱們已經沒關系了,讓上邊的人慢慢勾兌去吧。”

  說到禮部,裴元又想起了回家守孝的毛紀。

  這么多天了,也不知道嚴嵩現在還有沒有堅持哭墳。

  于是裴元對云唯霖道,“讓人去山東毛紀家里,看看嚴嵩在不在。若是嚴嵩在的話,就讓他先別回江西了,直接進京。本千戶有用到他的地方。”

  等到山東的事情塵埃落地,也該由王瓊向天子點破“一條鞭法”的事情了。

  這“一條鞭法”牽扯重大,同時關聯到“錢法”和“稅法”,比當初劉瑾新政那小打小鬧可麻煩多了。

  沒有嚴嵩這等智囊人物推波助瀾,朱厚照這個在變法上吃過大虧的人,未必就有決心重新和那些人掰掰腕子啊。

  等到云唯霖應下,裴元又向他詢問道,“對了,說起禮部。新任的禮部儀制郎中賈詠,有沒有主動和咱們打交道?”

  原本的時候,千戶所的事務就是對接禮部儀制司。

  那時候的禮部儀制司郎中是劉滂,和裴元的關系處的還算不錯。后來劉滂去了禮部主客司做郎中,還因為朝鮮使團和倭國使團的事情上門求助過。

  裴元現在首先要確保的是山東那邊能夠按照計劃進行,千萬不要出什么錯。

  等到解決了德藩之后,裴元也會奉上給魯藩準備的小禮物。

  到那時,只要這兩大強藩無法掣肘,山東就能用“一條鞭法”盤活了。

  等山東的諸事粗定,裴元就可以專心的收攏時用掌握的山東備倭都司。然后以山東備倭都司的水軍為主導,先前進遼東,將遼東發展為自己的跳板,然后開始經略朝鮮和日本。

  遼東、朝鮮和日本的維度偏高,冬季都很寒冷,正是可以傾銷商品的好地方。

  山東的棉布產業落后,也沒有足夠的匠戶紡織棉布。

  但是山東的棉花卻很好,到時候完全可以采購江南的棉布,然后塞上山東的棉花,做成棉襖向遼東、朝鮮和日本傾銷。

  遼東雖然苦寒,但是有山珍藥材可采,更有以當前的采伐能力取之不竭的優良木材。

  木材沉重長大,需要大量的人口依附在這個產業上。這能讓裴元無形中,理順這些勞動力,并且將他們組織化。

  至于朝鮮和日本該如何破局,那就得著落在這兩家入京的使臣身上。

  朝鮮雖然地寡民貧,但是有大量金屬礦藏,日本更是有大大小小的金山銀山的等待開采。

  如果能得到這些資源,不但可以充實壯大裴元的根基,還可以在白銀集團反撲的時候,給他們致命的一擊。

  裴元正走著神,云唯霖在堂下答道,“那個新任的禮部儀制郎中賈詠似乎對咱們千戶所沒什么興趣,偶有公文往來,也只是公事公辦。”

  裴元“哦”了一聲,并不是很在乎。

  要是以前,裴元或許還可以從賈詠身上動動腦筋,畢竟這位賈郎中也有大學士之姿。說不定還能培養培養。

  可惜的是,自從知道了王華修理毛澄的前因后果,裴元暫時打算偃旗息鼓了。

  禮部現在可不好惹啊。

  按照裴元的記憶,王華的性格應該是個好好先生來著。

  畢竟科舉狀元出身,入了翰林院,隨后的升遷也順風順水,這種上天的寵兒本就不該有什么戾氣。

  當初裴元在南直隸的驛站中,逼得王敞窘迫,王敞那時候還提起王華,說起王華的寬和思想。

  結果就這位好好先生,在朝堂廷推的時候,干脆利落的把毛澄送去了南京禮部。

  只能說,不愧是王守仁的老子,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裴元對禮部的態度不甚在意,云唯霖倒是額外的提起了一事。

  “對了千戶,禮部要是和咱們這邊不怎么說話了,那您安排的事情就不好辦了啊。”

  裴元聞言一怔,他這些日子都在為九州萬方操心,一時也沒想起來安排的什么事情。

  好在云家父子都是會看事的,云唯霖主動提到,“千戶不是讓我們詳查各地的嘉禾祥瑞,然后搜集那些麥種、稻種嗎?”

  “時至今日,咱們千戶所已經讓人去查了十余縣上報嘉禾的情況。”

  裴元來了興趣,立刻問道,“情況如何?”

  云唯霖如實答道,“自從千戶叮囑后,禮部的文函中總共有十七處上奏嘉禾祥瑞。經查之后,有四處是造假的。其余十三處,有五處是麥子,有八處是稻谷。”

  “有些是一莖多穗,有些是籽粒特別飽滿充盈。多的地方,我們能收來一石,有兩處少的,只有那么一株。千戶所安排了人,以獻瑞為名,守到糧食成熟了,就連根挖了來。”

  “這些,有的是孔續和張松整理的,最近的幾個,是卑職讓人查的。”

  裴元聽完大喜,忍不住哈哈大笑,隨后起身下堂說道,“帶我去看看那些種子。”

  云唯霖連忙在前引路。

  澹臺芳土和司空碎等人見裴元離開,也想跟在后面,裴元連忙擺手道,“不必跟著,都等著。”

  只有云不閑和蕭通、陸永三人作為親衛,緊緊跟在裴元后面。

  裴元跟著云唯霖到了后院的一處庫房,然后親自取了鑰匙將庫房打開。

  裴元便見面前有甕、有壇,大大小小正好是十三個。

  裴元打開最小的一個粗陶壇子,見里面盤著一株干枯的禾苗,上面則是七個稻穗。裴元伸手進壇子,將那嘉禾取了出來。

  裴元先確認了那嘉禾不是靠嫁接之類的手法作假,然后才看向那稻穗。

  裴元伸手在一個稻穗上捻了捻,見稻穗上雖然有點飽滿的種子,但是大多數都干癟癟的,還有些甚至直接就是空殼。

  又仔細看看,那幾株小點的稻穗,甚至沒多少籽粒。

  但裴元依舊很滿意,贊嘆道,“好,好啊!”

  接著,裴元又一個個的打開,審視著那些錦衣衛們辛辛苦苦從各地取來的祥瑞。

  有些是類似剛才的多穗,有些雖然是單穗,但是籽粒特別飽滿,還有些稻種竟然帶著淡淡的紫色。

  裴元又掀開后面的大甕。

  云唯霖解釋道,“這些都是有較大范圍的異象,長得都還不錯,因此打的糧食不少。考慮到攜帶不便,底下的兄弟們,直接將穗剪了,用甕裝來的。”

  裴元看了看滿滿的幾甕糧食,高興的對云唯霖說道,“做的很好,這些弟兄都要放賞,你回頭整理個名單,讓他們去小夫人那里領錢。這錢我自己出。”

  云唯霖見裴元高興,也沒掃興的說什么,可以由千戶所賞賜的話,連忙代替他們向裴千戶道了謝。

  這個時代,糧食才是第一生產力。

  糧食多、人口多的國家,才是大國、強國。

  裴元現在已經可以抽出手來讓人去尋找土豆了,但是土豆雖然高產,但是缺點也擺在那里,真正想要解決糧食問題,還是需要從稻田、麥田入手。

  裴元不是很懂什么種子技術,但是這個時代自有這個時代的優勢。

  后世的時候,優質的糧種可能覆蓋性的讓很多地方都種同一來源的糧食。

  但是現在可沒這樣的條件。

  老百姓都是在收獲之后,自發的挑選籽粒飽滿的糧食作為來年的種子,完全是一種千奇百怪、萬般無序的狀態。

  但是,這也意味著有更多的種子類別以及優質變異的種子,可能會保存下來。

  裴元沒有獲取優質稻種的技術,但是裴元相信大自然給世間偶然饋贈的奇跡,有時候可能毫不遜色于人類竭盡全力的求索。

  只要基數過大,種類夠多,就有足夠多的可能,出現裴元想要的那個奇跡。

  裴元的打算就是,以尋找嘉禾進獻朝廷的名目,尋找各種各樣的獨特種子,然后從那些種子中再優中選優,通過不斷的種植和篩選,找出那些什么高產的、什么抗病蟲害的,、什么抗倒伏的。

  裴元相信,以現在大明的土地廣大,各地保留的種子的種類繁多,只要耐心地尋找,堅持開盲盒,相信一定能大有收獲。

  裴元將那甕的蓋子蓋好,再次對云唯霖叮囑道,“讓人把這些種子送去陽谷,那邊我們有些土地,然后找些百姓仔細的種了。等來年有了收獲,本千戶親自去看。”

  “對了,可以試著混種看看,瞧瞧有沒有什么驚喜。”

  說到這里,裴元又有了別的想法,“還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我們不妨單獨調撥些人手,從各地取一些種子,放去其他地方種種試試。或許能別有收獲。”

  云唯霖聽著裴元的話,試探著詢問道,“千戶可是打算養出力壓所有人的祥瑞,向天子賀喜?”

  裴元聽了一怔,隨后哈哈笑道,“你懂什么,走吧。”

  等云唯霖躬身出了庫房,裴元才戀戀不舍的又回頭看了那些嘉禾一眼。

  心中則默默說著,若我有德,這就是我的天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