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場比賽后,總決賽的局面又出現了翻轉。
在凱爾特人拿下第一場后,波士頓人已經在暢想凱爾特人王朝。
結果等到第三戰打完,人們發現這支年輕的球隊問題還是太多,有太多細節需要打磨的地方。
隨著系列賽的逐漸深入,球員的臨場狀態和賽場本能,對勝負的決定作用會越來越強。
這一點開拓者的老油條們比對手理解深刻得多,這兩場比賽開拓者幾乎是人人有發揮,誰上場都能做出貢獻。
多達11人的輪換令人嘆為觀止,老將成群的優勢在這兩戰展現得淋漓盡致,甭管誰上,都能給對手制造麻煩。
而凱爾特人這幾場還是圍繞著常規架構去打,鄧肯納什皮爾斯的三人骨架,其他球員起到輔助作用,對比賽的影響力不夠大。
這樣的團隊戰斗力,面對波特蘭群狼,自然是沒有勝算的。
不過,對凱爾特人而言,好消息是,在第三戰的下半場他們終于意識到,放開手腳,發揮他們年輕的優勢,是對抗開拓者的最好方法。
在確定了這一點后,局面對凱爾特人而言還不算壞到家。
第四戰如果能拼下,系列賽就一定會被帶回波士頓,這對貝爾曼而言已經算是一種勝利。
哪怕第五戰要在波特蘭打天王山,能把系列賽拖回波士頓,對年輕球員而言也是一種極強的信心鼓舞。
并且總決賽一旦拖入到第六場、第七場,凱爾特人的體能優勢將凸顯出來,屆時局面又會出現變化。
所以,第四戰對凱爾特人而言是必須要拿下的比賽,凱爾特人上下已經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
另一邊,對甘國陽而言,隨著系列賽一場接著一場前進,不斷積累的除了疲憊,還有對離開賽場的不舍。
第三場比賽結束后,他在球館給球迷們簽名簽了一個多小時,只要來找他的,他全都滿足。
除了那張照片之外,還有許許多多與回憶和往事相關的紀念,比如他曾經簽過名的T恤、籃球,比如球迷們保存著的過去比賽的球票,當然最最令人不舍的還是球迷們的熱情和對他的支持。
雖然甘國陽很決絕的在照片上簽下了19842000,來表達自己離開的堅定,但要說內心沒有難過和不舍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夜深人靜,整座城市都進入睡眠時,甘國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他時不時問自己,一切就要這樣結束了嗎?
第一次退役的時候,甘國陽并沒有這樣的感覺,因為那時候他真的撐不住了,父親也需要治病。
而且他心里告訴自己,他一定會回來,當下只是暫時休息而已。
這一次有點不一樣,甘國陽不敢確定自己會不會回來,尤其是會不會回開拓者。
甘國陽不是一個心思繁重的人,對待情感也是直來直去,干脆利落,是個鋼鐵般的男子。
但再鋼鐵一般的人,面對如今的分別的局面,內心的感懷還是無法抑制。
他一夜沒睡,第二天一早直接出門去跑了跑步,去球館打了會兒球,讓自己的身體疲憊不堪,才洗了把澡獨自睡了。
甘有為、王撫西,還有兒子、女兒都有些擔心甘國陽的狀態,不過甘國陽說自己沒事,冠軍是他現在最關心的。
轉眼到了第四戰比賽的當天,這一周的時間里,整個俄勒岡州的人只關心一件事,就是NBA總決賽。
其它州的新聞媒體頭號關注的消息是微軟壟斷案的判決結果,微軟敗訴,被要求拆分公司,而微軟立刻提起了上訴,這又將陷入到漫長的法律爭斗中,對當前的互聯網泡沫產生了重大影響。
而俄勒岡各地電視臺的關注點只有一個,總決賽,以及阿甘即將二次退役。
沒有比賽的日子里,電視臺不停播放著開拓者之前奪冠的紀錄片、錄像畫面。
這些東西一天放一集,一個禮拜不帶重樣的,畢竟冠軍拿的太多了,每個都有值得回憶的地方。
波特蘭更是每天都在圍繞阿甘舉辦各種活動,和上次突然離開不同,這次大家似乎意識到,阿甘可能不會再回來了。
晚上七點半,玫瑰花園球館被雪亮的探照燈照亮,直升機再度飛越球館上空,甘國陽的巨幅畫像穿空而過。
聚集在球館周圍的球迷們如信徒一般高舉雙臂歡呼,NBC電視臺的解說感慨:“桑尼就是這座城市的信仰,波特蘭的黃色耶穌。”
球館內,開場儀式結束后,雙方已經做好了準備。
兩隊的陣容都沒有變化,凱爾特人還是雙塔,納什、保羅皮爾斯搭檔后場。
開拓者依舊是薩博尼斯、小奧尼爾、甘國陽、科比和布雷洛克的穩定組合。
經過兩場比賽,尤其是第三戰被開拓者老將們毒打,凱爾特人的年輕人經歷了心靈上的洗禮。
這是真正值得銘記和學習的失敗,事實上這個世界上除了極少數天選之子,絕大部分人,哪怕是天才,也要經歷很多失敗的毒打,更不要說普通人。
失敗是人生的主旋律,關鍵是如何從失敗中找尋重新站起來的可能和機會,為了勝利堅持下去。
NBA歷史上只有兩個幾乎不失敗的天選之子,一個是比爾拉塞爾,一個就是甘國陽。
凱爾特人很幸運擁有一個,又很不幸的要面對一個。
不過凱爾特人的年輕人真的是天賦卓絕,在經歷了第三戰的大敗后,他們沒有氣餒,而是在訓練中認真探討了很多問題。
有戰術問題,有細節問題,也有戰略方面的問題。
他們利用休息時間認真總結,和教練組一道看比賽錄像,討論各種解決辦法。
在錘煉中他們取得進步,而且進步的速度非常快。
雖然陣容沒有變化,但凱爾特人在打法上已經進行了更改。
開局,凱爾特人防守端顯著加強了對甘國陽的包夾。
納什、皮爾斯、福克斯幾乎是甘國陽還沒拿球,就冒著被吹防守違例的風險提前包夾。
雖然理論上甘國陽在上半場不會太多出手,可甘國陽自己不出手保存體能,和他被防的很難出手是兩碼事。
前者你處于被動,只有甘國陽想,上半場他隨時可以發力,就像第三場,你以為他要和第二場一樣第四節才發力,結果第三節就干死你了,因為主動權在他手里,他想怎么變都行。
而后者就將防守的主動權爭取到自己手里,不管你投還是不投,我都要讓你難受,上半場讓你難受,下半場你也別想好受。
效果如何先不說,這種思路無疑是正確的。
凱爾特人的防守策略,強迫開局開拓者把進攻重心放到外線,減少他們的內外聯動。
偏偏今晚開拓者開局的外線投籃手感確實不好,沒有了第三戰的精準。
布雷洛克和科比的三分出手全都沒中。
在一次進攻中,小奧尼爾在右側底邊被放空,沒人管他。
小奧尼爾猶豫了一下,選擇持球往里沖,結果被鄧肯守得踩線失誤。
而凱爾特人在進攻端要順暢很多,開局鄧肯利用速度,連續單吃得手。
他不坐定了單打,那樣和甘國陽拼力量和對抗沒有任何前途。
他動起來打,不斷移動,不斷和外線球員做擋拆掩護配合。
接球之后,如果位置好,就直接攻擊籃筐,不做任何調整。
如果位置不好,就傳出去,重新組織重新打,反正不和阿甘進行正面對抗。
這樣,鄧肯既不像第一場、第二場那樣完全躲著甘國陽,也不像第三場那樣正面硬抗。
而是巧妙利用納什的穿針引線傳球,跑戰術,找空隙,抓機會,結果連得了6分。
為了應對甘國陽的壓迫防守,凱爾特人還變換持球人,讓保羅皮爾斯多控球組織進攻,分擔納什的球權壓力。
這些都是根據第二場、第三場的情況做出了細節上的變化,效果卓然。
開局8:2后,開拓者叫了暫停,而暫停結束后,甘國陽嘗試在45度和低位進攻,試圖突破凱爾特人的包夾防守。
甘國陽連進兩球,迫近比分,不過史蒂夫納什馬上在進攻端命中一記追身的三分球,今晚納什在進攻端更加的堅決。
隨后,甘國陽持球進攻,伊爾格斯卡斯錯位防守,甘國陽轉身一頂,伊爾格斯卡斯順勢一倒,裁判吹了甘國陽一個進攻犯規。
今晚的主裁判是史蒂夫賈維,又一個擅長平衡哨的高手。
被吹犯規后,甘國陽直接問賈維:“你準備什么時候把我吹下去?”
賈維拿下哨子道:“工作而已桑尼,別為難我,我只是履行職責。”
聯盟裁判對甘國陽都很客氣,但他們的工作還是圍繞NBA辦公室和總裁的意志來運行。
第四戰對開拓者而言,注定是一場艱難的比賽。
不過對甘國陽而言,艱難的比賽他打得多了,不在乎這一場。
沒有艱難的勝利,怎么能稱得上真正的總冠軍。
首節比賽結束,開拓者遭到了凱爾特人的遏制。
27:23,凱爾特人領先了4分,雙方進入第二節的輪換時間。
開拓者繼續他們的大輪換,在前面兩場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同樣的招式在系列賽中很難一直奏效。
凱爾特人面對開拓者的大輪換,同樣做出了應對。
貝爾曼沒有蠢到你大輪換我也大輪換,那是腦子壞掉了。
貝爾曼非常果斷的選擇縮小輪換,將個人進攻能力不強,防守效果也一般的布魯斯鮑文DNP。
鮑文今年28歲,在歐洲打過球,在低級別聯賽是個相當強悍的得分手。
不過到了NBA這樣高級別的聯賽,他那點進攻天賦和手段就不夠看了。
到了凱爾特人后,他原本位置岌岌可危,不被看好即將被裁掉。
貝爾曼倒是慧眼識珠,認為鮑文有成為優秀外線防守人的潛質。
所以用一份合同簽下了他,然后將他朝著防守悍將和定點投手的方向培養。
本賽季應該說初見成效,鮑文在常規賽能很好完成任務,偶爾能頂替福克斯,效果不錯。
但到了總決賽面對開拓者,他的功效就要下滑很多,尤其是他沒有持球攻擊能力,一旦上場,凱爾特人進攻就少一塊。
以貝爾曼執教開拓者多年的經驗,他知道單純拼防守是肯定打不過開拓者的。
在開拓者幾次折戟西部決賽的經歷中,對手都是進攻強隊,像湖人、太陽、爵士,都是頂級進攻隊,場上沒有明顯的進攻瘸腿點,必須每個點都有進攻威脅。
只有這樣,再搭配穩固的防守,強烈的求勝意志,以及很好的運氣,才有擊敗開拓者的可能性。
凱爾特人將輪換縮減到了7人,內用克里夫羅賓遜,外用迪布朗,球隊的輪換一下子變得相當緊湊,場上的節奏和強度也是驟然上升。
貝爾曼在節間休息時不停鼓勵球員,“等你們死了有的是時間休息你們這群新英格蘭的娘炮!他媽的給我留在場上打,不停的沖!誰想停下來,就把你們的XXXXXXXX!”
這種時候,就別再想什么節省體力,求穩了,拼命燃燒吧年輕人。
不管怎么樣,不管對手是誰,無論輸贏,這都會是寶貴的經歷。
前提是,你要全力以赴,盡力而為。
第二節輪換階段,開拓者上巴克利、大本、特里波特和亨德森。
結果伊爾格斯卡斯和克里夫羅賓遜在內線利用身高優勢連續搶奪前場籃板。
伊爾格斯卡斯更是手感爆發,命中一個三分和兩個遠距離的兩分球,打了開拓者一波9:2的小高潮,將分差再度拉開,領先優勢達到了11分。
開拓者只能暫停換人,這時貝爾曼果斷讓休息了一小會兒的鄧肯重新登場,逼迫里克卡萊爾必須將甘國陽替換上場。
因為局面和第二場不一樣了,第二場凱爾特人在打呆仗,明明有機會擴大優勢,還要小心謹慎,亦步亦趨,不肯冒險擴大優勢。
這場不同,貝爾曼一看就是沖著搏命去的,鄧肯休息幾分鐘馬上登場,你不上阿甘,接下來三分鐘我把你打爛。
分差拉開到15分以上,甚至沖著20分去,你再想重現第二場逆轉的奇跡,打凱爾特人一個措手不及已經不可能了。
所以甘國陽必須早早登場,跟上凱爾特人緊湊的輪換,沒有太多休息時間。
毫無疑問,凱爾特人占據了主動權,將開拓者壓制,開拓者只能被動調整。
主力重新回到比賽中,帶著落后11分的差距,和凱爾特人進行陣地對攻。
凱爾特人球員已經有了更為充足的信心和狀態。
前三場比賽,得分全都沒有超過20分的鄧肯,第二節打到一半,已經拿下了14分。
面對甘國陽的防守,他巧妙的移動,尋找縫隙,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手感好的時候就扔,手感不好了就往里蹭,今晚裁判對凱爾特人有利。
甘國陽很快領到了自己的第二次犯規,在上半場快結束時,又領到了第三次犯規。
現場球迷是一片噓聲,卻也無法組織史蒂夫賈維吹響哨子,在一個可判可不判的對抗中,宣判甘國陽犯規,送蒂姆鄧肯上罰球線。
鄧肯兩罰全中,凱爾特人半場56:48,領先開拓者8分,進入中場休息。
從上半場的表現看,局勢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綠軍的年輕人在奮力反擊。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