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意識到勒高可能是個大麻煩的時候,哈瑞迪幾乎想要將他趕出去。
老師曾經嘲笑過他是一只擅長在沙土中打洞的獌犬,總是那樣的謹慎,小心,善于逃跑,但站在哈瑞迪的立場上來說,他的身體中也并不缺乏以撒人一向便有的冷酷與自私。
但他又有著其他以撒人所不曾有過的理智與冷靜,以至于他可以在很多時候避免與族人那樣落入貪婪的陷阱——他對自己尚且如此節制,其他人就更不必說了。
迄今為止,在他三十多年的生命中,他只做過兩件可以稱得上是魯莽的事情——第一件就是帶著他的老師設法逃離了以撒人的秘地,與那里的大賢人決裂;第二件事情就是為了替自己的老師妻兒復仇,參與到了基督徒與撒拉遜人的戰爭中,甚至親手射殺了蘇丹努爾丁。
但本質上來說,他依然對所有的沖突和意外充滿了厭倦與防備。他為什么一再的要從塞薩爾身邊逃走?哪怕塞薩爾對他可以說是仁至義盡,并且是個慷慨的主人。
很簡單,他的老師曾經見過那個孩子,并且一眼便看穿了他多舛的命運。
事實證明,塞薩爾所能夠做出來的事情,遠比他老師以為的要多,他將來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和善的領主,甚至睿智的君王,或者是受人崇敬的圣人,但這并不是哈瑞迪想要的,說他無情也好,自私也好,他所期望的就是找個地方安安靜靜的蜷縮起來度過自己的后半生。
這個想法,直至今日都沒有變過。
而他愿意為塞薩爾做事,比起償還恩情之類的說法,倒不如說他是被塞薩爾偶爾提起的新奇思想所打動,這些事物并不存在于現有的書本中,也與任何一個賢人的講述無關,他就像是一個誤入了荒野的孩子,不但不曾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感到恐懼,反而會因為一朵從未見過的小花,一只色彩鮮艷的甲蟲而不斷的走下去。
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如果事情泄露出去,自己會被作為替罪羊推上絞架。
而勒高的出現,可能將這一景象提前很多年。
他不能確定勒高收到的那封信,只是針對勒高一個人的,還是對他的,又或是一場更大的風暴到來前吹起的漩渦。
但他終究還是沒有這么做。
無論是為了什么,當初他身無分文,帶著妻子和女兒前去投奔老師的時候,是勒高盛情款待了他們,他給他們住處,給他們食物,給他們衣服。
不僅如此,他還承諾愿意給哈瑞迪建起一座僅屬于他的工坊,這是一種遠超于以撒人的慷慨,甚至隨后發生的事情逼迫勒高不得不丟下這里的產業去了拿勒撒,勒高也一直在聯系他,甚至很熱情的邀請他去拿勒撒——雖然第二次邀請可能不那么純粹,但哈瑞迪確實欠了他的人情。
種種念頭在哈瑞迪的腦中一掠而過,可能只有幾個呼吸的時間,勒高可能感覺到了,也有可能沒有感覺到,更有可能是感覺到了,但有意假裝什么都不知道,但在哈瑞迪上前來扶起他的時候,這個狡猾的老家伙長長地舒了口氣,這可能是在伯利恒中唯一一個無需擔憂的地方了。
哈瑞迪不會出賣他。
哈瑞迪讓他在工坊里的一把椅子上坐下,經過了學徒的事情之后,他就小心多了,每天臨睡前都會不厭其煩的將所有的東西全部收好。無論是金子,寶石,工具還是半成品。
但工坊的桌面上空空蕩蕩,原本就是一樁叫人奇怪的事情,勒高打量著空無一物的柜子和展板,心想哈瑞迪是不是失去了領主的寵愛,甚至招致了厭惡,才會導致這里的人對他避退三舍。
這里可是伯利恒,是耶穌基督誕生的地方,想要在這里求取護身符或者是圣物匣的顧客從來就是絡繹不絕的。
何況哈瑞迪的手藝真是沒話說,就算是伯利恒城中的以撒會堂里,那些金匠盡可以盡情唾棄哈瑞迪的古怪性情與不虔誠,卻無法對他的本事說三道四,甚至在他被逐出伯利恒后(哈瑞迪等于失去了一個庇護者)——他們依然要求他帶兩個學徒。
等他完成了這里的事情,就看看能不能再次邀請哈瑞迪去拿勒撒吧。
哈瑞迪一直在忙忙碌碌,他先給勒高打來了水,拿來了干凈的衣服,衣服是他的,幸好經過了這么多事,勒高已經不像是原來那樣又白又胖了,他現在又黑又瘦,別說是哈瑞迪的衣服,就算是那兩個學徒的衣服,他也能穿。
不過那兩個學徒已經拿走了他們在工坊的所有東西,所以哈瑞迪拿來的還是自己的一套里外衣服,里面的長內衣,外面的套頭衫,一根皮革腰帶,襪套和靴子,然后他將勒高換下來的衣服全都打成了一個包。
“你拿著這些干什么去呢?就放在那兒了吧,”勒高在后面喊道,“我回去的時候還要穿呢。”
哈瑞迪停頓了一下,“到時候我再給你找一套修士的衣服。”說完他就捧著這些衣服,到了爐灶那里,把它們一件件的燒掉了。
原本哈瑞迪也不是那么不儉省的人,但自從他的主人塞薩爾和他說過了“疫病魔鬼”的事情后——領主說,有很多疾病都是通過風和空氣來傳染的,空氣和風也并不比他們看到的那樣潔凈無害,哪怕其中沒有摻雜著任何氣味。
為此,他還特地帶著哈瑞迪來到了一座光線幽暗的屋子里,打開那里的窗,當陽光透過那扇窗照進屋內的時候,可以看到那道光柱中有著無數翻滾起伏的小點兒。
那并不是單純的灰塵,任何物體都有可能附著在上面,包括那些微小的魔鬼。
可惜的是,哈瑞迪無法與其他人分享這個知識,無論是在以撒人中還是在基督徒中,一個不曾被“賜受”,也不曾成為修士或者是教士的人討論這些有關于醫學的事情是很容易被指為異端,或者是被惡魔附體的。
等他處理完衣服走回來的時候,勒高已經仰躺在床上松弛且毫無防備的睡著了,他的嘴里吹著快活的小口哨,眉頭緊蹙,哈瑞迪伸手試了試他的體溫,發現原本灼熱的皮膚已經降到了一個正常的溫度,他略微放下一點心來,如果只是熱病,并沒有什么要緊的。
在陰涼的地方待著多喝點水,好好休息,只要一晚上就什么事都不會有了。
床頭則擺放著勒高此次帶來的東西,一個同樣骯臟破舊的背筐,里面放著水瓶、瓦罐、木雕、碎布和碎皮毛之類亂糟糟的東西。
另外有一個挎包,也一樣灰沉沉的,毫不起眼。
哈瑞迪看了兩眼,沒有去碰,起身離開了房間。
而在走回自己房間的時候,他還記得連續關上兩道門,一道門是學徒的房間與工坊之間的,另外一道門則是工坊與他的房間的。
第二天一早醒來的時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就是去看看勒高如何了,沒想到勒高比他醒來的更早,正在殷勤地為哈瑞迪清掃了庭院,整理了工坊。
“你今天打算開門嗎?”他問道。
“這幾天都不開。”哈瑞迪說,他話音剛落,兩人就聽到門外傳來了一陣真摯的悲泣聲,勒高將眼睛湊近門縫朝外望了望,回轉過身來,搖著頭:“是那些基督徒。”
能夠長途跋涉到圣地來朝圣的信徒,都必然是那群人中最虔誠也是最狂熱的,他們等于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來向上帝,證明他們奉獻的心情有多么熱烈,而他們也是最容易被教士的話所煽動的。
而苦修、游行以及親眼目睹圣跡,更是能夠讓他們的情緒亢奮到近乎于癲狂的狀態。這時候他們就是一只鼓脹的發酵酒桶,只要有一點點縫隙,哪怕只有針尖大,也會讓他們瞬間爆裂。
這種情況勒高和哈瑞迪都見識過。
哈瑞迪不抱僥幸心理,也不會將自己的安全寄托在他人的控制力身上,這點值得嘉許,就是有點不太以撒人。
勒高是個以撒人,所以他在這列隊伍又哭又叫的走過去后,就準備動身往以撒會堂去了,“他們讓你去做什么?”
“這里的賢人為了之后的新年和贖罪節,向拿勒撒的賢人索取一罐子加利利海的水(耶穌基督顯圣處的水),非常珍貴,你要看看嗎?”
勒高倒是毫不吝嗇,他搬出了那只沉重的瓦罐,輕輕晃晃,里面確實是水,上面用蠟密封著無法打開,“他們愿意讓你來做這件事情?”哈瑞迪問。
“可不是嘛……”說到這個,勒高的臉上就掠過了一絲不快的陰云。那次,他們決定要向拿勒撒的公主希比勒敬獻一頂絕不遜色于塞浦路斯領主夫人的黃金王冠,約定了拿勒撒的以撒商人來搜尋需要的寶石,勒高則來承擔黃金底座的原料和制作費用。
他們叫來勒高商量,實則就是勒索。
勒高在伯利恒成功過,又在拿勒撒迅速立足,這讓以撒會堂里的很多人感到嫉妒,對于賢人來說,則是一場無傷大雅的考驗,而勒高也不是那么好相與的,他雖然確實出了這筆錢,但也設法向公主表了自己的功,并且設法搭上了公主希比勒。
因此,拿勒撒的人們對他尊重了很多,這次重要的事務應該算是給予他的一筆補償。
此時的街道上已經恢復了原先的靜謐與明亮,勒高將瓦罐裝進背筐里,在上面覆蓋了一塊羊毛布,向以撒會堂走去。
勒高一邊走,一邊拉上了兜帽,他在伯利恒有著不少仇家,還有那些厭惡每一個以撒人的基督徒,本地居民已經起身開始工作,而朝圣者越來越多,幸好多數基督徒只是撇了他一眼就轉過身去,畢竟對基督徒而言,這些以撒人幾乎都是一個樣子,蓄留胡須,大鼻子,戴著圓帽。
勒高聽見他們在討論圣哲羅姆顯圣的事情,他原本以為這只是一個騙局,畢竟有很多年沒有真正的顯圣出現過了,此時聽說圣跡依然持續的存在著,而非稍縱即逝,只能由那些修士的嘴巴說來給信徒聽,又不由得動了心。
不過現在最要緊的還是要完成拿勒撒賢人交代的工作。
會堂倒還是老樣子,看守會堂的兩個年輕學生警惕地打量了勒高一眼,其中一個認得他,差點就高叫起來,幸好勒高馬上拿出了拿勒撒賢人給的護身符:“我是來給賢人辦事兒的!”
“什么事?”學生驚慌地張望著四周,擔心因為與一個流放的罪人說話而被視作同黨——但勒高只是違背了基督徒的法律,而非以撒人的,他不能出賣一個以撒人,只能盡快地打發他走。
“是你們的賢人要的加利利海的水。”勒高想將背筐卸下來,卻被學生阻止了,“賢人不在。他和學生去了一個以撒人村莊中傳道和教學。”
“什么時候回來?”
“不知道。”
“我把東西留在這兒。”
“這不行,我可沒聽說過什么加利利海的水,我沒有為你保管東西的義務!”
“找個人去通知他們?!”
“這個權力我也沒有。”
勒高忍不住罵了一句,他并不想將時間耗費在無意義的等待中,何況他現在的身份在伯利恒就是一個罪犯,若是被人發現,他從流放地跑了回來,他準要挨上一頓鞭子,說不定還會被投入監牢。
但這也是叫人無可奈何的事情。
他問了問那座村莊的位置發現他要走到那里,簡直就和他從伯利恒走到拿勒撒差不多,“但這是神圣的湖水啊!”勒高據理力爭,他從拿勒撒到這里就走了整整五天,現在天氣依然有些燥熱,若是繼續放在他身邊,水發臭了該怎么辦?
他的問題引來了學生的嗤笑:“既然你說了,這是神圣的湖水,是拿勒撒的賢人親上來的,那它肯定就不會壞。”反正別指望他會承擔起這個責任來。
勒高氣得要命,卻只能帶著瓦罐往回走,如果說他去到會堂的時候,人群還只能說是密集,現在在大道上甚至出現了擁堵的狀況,之前他還在伯利恒城內居住的時候,可沒有這個景象——不過他很快就想明白了,這些人都是被圣哲羅姆顯圣的事情引來的。
雖然圣哲羅姆顯圣的修道院在城外,但修道院不可能容納如此之多的朝圣者,他們在瞻仰了圣跡之后還是得離開,但在這種野獸與盜匪橫行的地方,沒有緊固的堡壘和巡邏的衛兵,待在空曠的荒野中,人類就只是一塊鮮美的好肉,因此,朝圣者們還是會在日落之前涌入伯利恒。
何況還有很多人,即便是聽說了圣哲羅姆顯圣的事情而來的,也必然會先到伯利恒來朝覲圣子的誕生地。
“讓開,讓開!”一隊衛兵突然高叫著破開了稠密的人群,就像是一柄鋒利的剪刀剪開了厚實的羊毛布,勒高一驚,馬上躲進了一個店鋪里,店鋪的主人發出了噓聲,他不得不掏出了幾個銅幣來作為臨時租金。
幸好這些衛兵并不是為了他而來的,他們是來宣讀騎士總管的命令的——也就是安德烈主教的那個副手,在主教和伯利恒騎士都隨國王遠征的時候,他被召來臨時負責這里的治安。
而他今天才接到了一個消息——國王陛下,宗主教閣下還有伯利恒騎士,以及安德烈主教會在一周內回到伯利恒——當然,是為了圣哲羅姆顯圣的事情。
安德烈主教的副手時常侍奉在他的身側,對于這些顯赫的人物并不陌生,但一聽到他們要齊聚于此,還是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幾分惶恐之色。
他并非一個無能之輩,若不然也不會被安德烈主教提拔到身邊,但問題是,突然涌入的大量朝圣者嚴重影響到了伯利恒的安全與衛生狀況。
這并不是他的過錯,即便幾百年后,圣地依然不能說是一片凈土,但此時的伯利恒——如果說是安全問題,他還能在木架上吊上幾個人來殺雞儆猴,但要說勒令每個人注意自己的個人清潔問題——別開玩笑了,珍貴的水怎么可能用來干這個!
但那位伯利恒騎士又是一個相當古怪的人,他仿佛對于衛生與秩序有著極其熱烈的追求,甚至勝過了那些嚴苛的修道院院長,他要求街道上不能有糞便,人和畜生的都不行;要求人們定時疏通下水,管道;像是魚雜、內臟、皮毛等廢棄物,不能夠隨處亂扔,必須挖坑掩埋;更不許有人將這些已經腐臭的食物挖去放在鍋里煮著吃。
若是有人敢這么做,等待著他的就是以謀殺罪為基礎的指控。
除此之外,安德列主教的副手甚至聽說過,他曾經想將城中的大路劃分出馬匹和行人走動的區域,還要分左右向;還規定店鋪的頂棚也不能超過二分之一的路面;朝圣者也不能在道路上席地而臥或是隨意游行……
林林總總,巨細靡遺,即便安德烈主教的副手也是個教士,習慣了在條條框框中生活,也覺得這個領主真是太多事了,而在安德烈主教與塞薩爾離開后,整個伯利恒的規矩也確實漸漸的松弛和散漫了起來。
想到這里,他立即從桌邊跳了起來,“快些!”他說:“將那些朝圣者都趕出城去——或者叫他們找個旅店!
而后清掃街道,準備香水和花瓣!”
勒高見到的衛兵們宣讀的就是這份命令,毫無疑問,它掀起了軒然大波,但此時的民眾可不會違抗領主或是代理人的旨意——他們習慣了服從,就是要他們出城,他們是不愿的,于是,城中的旅店頓時人滿為患,馬棚里人都要迭起來睡,更有些聰明人索性去敲居民的門,用點錢或是東西來換個床鋪。
勒高松了口氣。
他快步走向他妹妹居住的旅館,那個旅館老板也是個以撒人,他看到勒高的時候幾乎沒認出他,但等到勒高報了那個瘋女人的名字,他就蹙起眉來。
他當然高興有人愿意還清那個女人的欠款,但要問她去哪兒了,他怎么知道?別說勒高的妹妹嫁給了一個基督徒,是個叛徒,就算是一個好好的以撒女人,她的親眷都不管她了,還要他一個做買賣的人管不成?
“你要是不說,我就不給你錢。”
勒高的話激怒了這個老板:“我告訴你,你的那個瘋子妹妹不但欠了我的錢,弄壞了我的家具,趕走了我的客人還給我找來了你這么一個麻煩,老天!
要我說,她就是個魔鬼派來的伎女,也是個可恥的叛逆,你應當與她早早斷絕關系,與我們一起唾棄這個背棄了自己的信仰與族人的女人,但你不但沒有這么做,還在幫她誣陷我這么一個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做生意的好人。
那時候我還給你說過幾句話呢……現在想起來我也真是太蠢了,拿著你的錢滾吧,這時候才假惺惺的來找,是想要干什么呢?她可能早就死了,躺在那個陰溝里,沒人為她做圣事,也沒人為她置辦棺木和墓地,去找吧,去那些被野狗叼著的骨頭,被風吹得只剩一地殘渣的灰土中去找吧,抱著那些臭烘烘的碎布頭去哭吧。
這本就是她該有的下場!”
勒高無端端地遭了一番辱罵,更怕旅館老板一氣之下將他舉報給了伯利恒的管理者,最后他還是不得不留下了那些錢作為封口的費用,氣哼哼的回到了工坊。
一進門,勒高就嗅到了食物的香氣,他放下背筐,看到工坊的木桌上擺著一包又一包的面包和干餅,甚至還有幾袋子麥子和豆子,“我可沒那么大胃口。”
“這不單是為你準備的。”哈瑞迪說,我看了看外面的情況,伯利恒的人越來越多了。雖然涌入的朝圣者不至于會引起饑慌,但面包和干餅確實已經在漲價了,“我還去了城外的磨坊,買了些面粉。”豆子和麥子也是一起從磨坊主那里買的。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最好減少外出的次數。”
勒高沒有說話。
“事情辦的順利嗎?”哈瑞迪想問問勒高,有沒有去找他的妹妹,而那封信中又寫了些什么——勒高只是搖搖頭。
“都沒干成。”勒高說。
他向哈瑞迪抱怨了好一通,他并沒打算從哈瑞迪這里得到什么有力的幫助,但哈瑞迪的回答卻讓他大吃一驚。
“你回拿勒撒吧。”哈瑞迪說。
“加利利海的水……”
“我幫你交給賢人。”
“我妹妹……”
“我給你留意著。”
勒高低下頭去,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無可奈何地說道:“謝謝你,哈瑞迪,但我不能,”他想了想,反正哈瑞迪不是商人,與他沒有什么競爭關系:“我這次回伯利恒,也有一些原因在,第一,我得找回我的妹妹,然后把她扔到隨便那艘船上去,把她送去法蘭克或是別的什么地方,要知道,她……她可能會影響到我的名聲……”
“名聲?”
“我正在為拿勒撒的賢人做事,哈瑞迪,我已經不再是個罪人了,我要拿回我在伯利恒的產業——”他看到哈瑞迪抬起頭來,就笑了笑:“我知道你肯定會不贊成,但這些是我的曾祖父留給我祖父,我祖父留給我父親,我父親又留給我的……我不能就這么把它們丟了。”
哈瑞迪幾乎有一種沖動告訴他那封信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妹妹寫來的——勒高也不必擔心她又會做出什么事情來影響他的名聲——除非死人能從地里爬出來。
但他只能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就算坦白了,也無法說服勒高,勒高是個標準的以撒人,總是有著莫名其妙的自信,以為自己會永遠受到上帝的庇護。
他之前被趕出伯利恒,產業被瓜分,又在拿勒撒受夠了氣,這次就是借著賢人的威風來恫嚇伯利恒眾人的,在利益與尊嚴面前,勒高早就是個紅了眼睛的賭徒。
哈瑞迪現在只能希望拿勒撒賢人的任務與之前的那封信并無什么很大的干系。
兩人相對無言,匆匆吃了點東西后,哈瑞迪去休息,而勒高對著那個瓦罐思考了好一會兒,他點起蠟燭,仔細研究上面的蠟印,發現它們并不復雜,只是一個希伯來文的單詞。
伯利恒的賢人和他并不對付,何況他還要從受他庇護的商人那里奪回產業,如果這些加利利海的水因為賢人有意拖延而變質了……他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
他掀起瓦罐上的蓋布,取掉蠟封,打開木蓋,才一低頭,就嗅到了一股難聞的氣味,他將蠟燭拿近,仔細觀察里面的水,發現里面確實已經變得渾濁了,還有一些蟲子在游來游去。
勒高不再猶豫,他端著瓦罐走到庭院里,蹲在下水口,將里面的水盡數倒空——等到什么時候伯利恒的賢人回來了,他再買點泉水灌進去。
“你知道他會那么做?”
“任何一個以撒人都會那么做。”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