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79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大樹底下好乘涼(3K)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聽到方言承認謀劃被自己看透,程老得意的摸了摸胡子,挑眉道:

  “那還用說?”

  “人家看不懂你,我還看不懂?”

  方言連連點頭,老頭喜歡腦補,那就讓他腦補吧。

  反正自己的目的達成了,而且他這想法也沒毛病,自己這會兒沒想那么多,如果老程真的同意下來,開始著書的時候,方言也會想到這點的。

  說是他計劃提前有了這些設計,那確實有點冤枉他,但是也沒完全冤枉,相當于程老想到了自己后續的反應。

  程老對著方言繼續說道:

  “著書這種事情我是支持的,人員配置這方面你放心,肯定都是此間好手。”

  “我看玉川教授那幾個學生就很不錯,雖然沒有明著收徒,但是基本上也算是他徒弟了,到時候我就讓他們幾個人加入進來。”

  “另外研究所里面的人,我再給你調幾個老實點的,那種不好管的,我也就不拿過來搗亂了。”

  方言聽到程老想到這么細致,趕忙對著他拱拱手:

  “那可太感謝您了,您真是我的貴人啊!”

  程老笑罵道:

  “少拍馬屁,這次你要做可得做好了!”

  “知道知道!”方言連連點頭,這種事情不用說自己也會做好的。

  接著程老又補了一句:

  “要是寫的好,我針灸學書,我也讓你參一腳。”

  方言一怔,程老著書原來好像是在1990年獲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過后才開始的。

  現在難道因為自己這只蝴蝶,讓這個行為提前了?

  心里想著事兒,方言嘴上習慣性謙虛道:

  “您太抬舉我了,針灸這方面我還差得遠呢。”

  程老冷笑一聲:

  “呵……謙虛上癮了是吧?還是不想幫忙?”

  這小子學東西這么快,他還在這里謙虛。

  方言回過神,笑著說道:

  “這不是習慣了嘛……您有需要,我哪能不幫忙啊!”

  “不就是著書嘛,只要您一句話,讓我來當打字員都成!”

  程老擺擺手:

  “我可不讓你當打字員,到時候自然有你用武之地。”

  接下來在這邊,方言和程老一起,共同起草了一份編撰《中藥炮制學》的計劃書。

  相較于方言自己制定的計劃,這里面的要求就高多了。

  當然了高出來的部分,也不用方言操心,有專業人士會提供對應資料,方言還是只負責自己的部分就行了。

  他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和程老說的一樣,在里面把附子半夏的一些說明加上去。

  這個可難不住方言,只要不按照李時珍的劑量來,古籍里能夠佐證的書籍還是有一些的。

  程老決定幫自己,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見識過破格救心湯的效果。

  起草好了文件后,程老和方言簽上了名字,然后蓋上了研究所的章。

  然后程老直接叫上方言,兩人要去崇文區天壇西里二號的衛生部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走流程。

  這地方也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中檢所。

  是集檢定、科研、教學、標準化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藥品、生物制品和醫療器械質檢機構。

  中藥歸他們管,西藥也歸他們管。

  他們主要職責里面有一項就是承擔國家藥品、生物制品標準的技術審核、修訂或起草工作;承擔一類新藥、新生物制品和進口藥品、生物制品的質量標準和有關的技術復核工作。

  所以方言寫的這書要合法化,他們這里的流程是必不可能少的。

  那地方就挨著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天壇醫院)。

  但是他們的規模比天壇醫院還大,占地面積六點七萬平方米。

  就靠著天壇和永定門,不過方言還一次都沒去過。

  這邊過去大概十四公里左右,方言載著程老就出了門,因為載著個國寶級的人物,方言的車就開的不快,整整用了半個小時才到目的地。

  在門口兩人拿出了證件,檢查過后他們去停了車,然后就進了一棟樓里面。

  方言還是第一次過來,在大樓進門處看到了一些指示,上面寫著“華夏醫學細菌保藏管理中心”、“衛生部醫學實驗動物質量檢定中心”、“衛生部藥品不良反應監察中心”、“華夏藥品生物制品標準化研究中心”、“國家實驗動物質量檢測中心”、“國家新藥安全評估中心”……

  后面一連串的各種中心,看的方言眼花繚亂堪比之前在華夏中醫研究院看到的各種研究室。

  程老對著方言說道:

  “這里以檢定工作為主,每年檢驗藥品,生物制品,還有醫療器械近萬,檢定的疑難菌種每年更是數不勝數。”

  “每年都可以向國內各單位提供教學,研究,檢驗的醫學菌種。”

  “他們這里儀器也是國內最先進的,大多數都是進口的,不過都不在這棟樓里面,這次沒辦法帶你去看了。”

  方言對這里的情況知道的很清楚,不過還是很受用的點點頭。

  至于儀器,前世見過的先進檢定儀器那就多了,這年頭的東西還不足以引起他的好奇心,要說這里有本什么古藥方,或者新研究的中醫器械,他估計還能感興趣一些。

  剛說著說著,就看到前面出現了一個中醫電針室。

  這下方言腦海里,一下就想起這玩意兒的有關資料。

  1825年的時候,它被法國醫生薩朗弟愛發明出來,1951年在國內已經有人開始用了,但是一直都不溫不火,方言前世倒是用過幾次,主要是用于“筋骨病”這類療法里。

  在不會針灸得氣的醫生手里,用起來還是很不錯的。

  而程老路過的時候,明顯冷哼了一聲。

  方言才想起來,程老是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中醫針灸”代表性傳承人。

  他執著傳統針灸,電針這東西估計在他眼里,就是個邪門歪道的東西。

  方言好奇的問道:

  “程老,您研究過這個電針沒?”

  程老點點頭:

  “當然研究過了,不過沒研究出啥名堂。”

  方言點點頭,想來也對,人家是華夏中醫針灸研究室的主任,怎么可能沒研究這些東西。

  又走了幾步,然后方言看到前面的牌子,說道:

  “喲,您看,前面還有水針。”

  程老沒好氣的說道:

  “什么水針,其實就是穴位注射。”

  “研究這玩意兒,還不如花點功夫去研究耳穴療法的臨床呢。”

  方言想到后世的一些針灸新發現,對著程老笑著說道:

  “也不能這么說,百花齊放嘛,研究本來就不是一條線的。”

  “沒準哪天他們就研究出新東西了。”

  聽到這話程老倒是沒有反駁。

  反倒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方言感慨不愧是搞研究的,個人喜好永遠排在后面。

  接著兩人又走過了不少的房間,終于來到一個人很多的大辦公室。

  通報了一聲后,兩人被一個女同志領了進去。

  然后他們來到了,里面一個領導辦公室里中。

  這里面的領導明顯是認識程老的,一口一個程主任,然后熱情的邀請他們兩人坐下,還讓人給他們倒茶。

  程老給方言介紹了一下,這個叫林主任,是專門負責批準這塊的。

  方言和林主任打了個招呼后,剛要做自我介紹,對方居然就叫出了他的名字,還說自己當時也在衛生部大會上。

  方言仔細回想,然后還真記起了他。

  衛生部大會剛開場,最開始講話的時候,領導里面就有這位林主任。

  方言一問過后得到了林主任的確認。

  接下來林主任笑呵呵的和方言寒暄了兩句,然后兩人把話題重新拉回到了正事上。

  程老也沒廢話,說明了來意。

  然后就把帶來的文件袋拿了出來。

  林主任看了過后,立馬讓人查了一下現在記錄在案的中藥炮制書籍。

  確認過后,他又拿著文件出去找了辦公室外邊的人,過了一會兒拿了好幾份文件下來,在桌子上蓋了好一會兒的章。

  再然后就是讓程老簽字,七七八八的文件簽了一堆。

  最后林主任問一下作者,然后程老叫上方言,居然還要讓方言簽字。

  方言也是沒做過這事兒,上去瞄了一眼文件,發現確實需要明確主要作者。

  也就是備案里面,程老是負責人,方言是作者,兩個人就是這本書的留檔備案的人員。

  在方言簽的時候,林主任還夸了方言二十二歲就能給官方著書,真是前途無量。

  等到方言把所有文件上都簽好自己的名字后,又按了紅手印,這事兒就算是完成了。

  接著林主任又把文件分出一部分塞進檔案袋里存檔,然后拿出一部分放在程老開的那張文件上,蓋上了章重新遞給了程老。

  程老拿起文件袋把東西全部裝好,然后對著林主任招呼一聲“走了”。

  林主任站起身,把他們兩人送出了門。

  等到方言和程老走出了辦公樓,方言抹了一把汗,心里暗自感慨還好自己認識程老,這程序換成其他人,哪能這么快就辦下來。

  不止要華夏中醫研究院起草牽頭,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同意,還要走內部的人民衛生出版社才能發表。

  光是這三個地方,就沒一個是簡單的。

  一般人進都進不去。

  進去過后想找到相關人員,說服他們得到同意,那也千難萬難的。

  就算是知道流程,有點關系的,光跑來跑去就的把人腿給跑斷。

  因為沒大佬幫忙背書,上頭又沒要求下來,一般人誰理你啊。

  你說寫書就寫書?人家認識你嗎?

  也就是方言認識程老,直接跳過了好多人需要走的步驟。

  這和小老弟的對比,這嚴肅官方性質的書,可比要求的要硬核太多了。

  要不曾國藩都感慨“朝中有人好辦事,大樹底下好乘涼”呢。

  還好只忙活半天,方言終于可以合法寫第一版的中藥炮制學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