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96章 這份榮光我絕不會獨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以馬塞爾為首的兼職私鹽販子們,屬于是在三河城有一定地位,但地位不夠高的商人。

  他們大多在各自的商業行會中位居中游偏上,距離行會的會長尚有一定距離。

  也正因為此,他們需要承擔的行業稅款普遍是各自行會中最高的。

  三河城之類的自治市都是將稅額攤派給各個行會,再由會長找商人們收。

  馬塞爾這批商人錢賺得多,政治地位又偏低,那自然就該出稅款的大頭。

  為了滿足納稅需求,他們對金錢的渴求往往比其他商人更高,也更容易被高額的灰色收入所誘惑。

  早在林恩開始出售私鹽之前,黑商利昂就與這批商人有長期且穩固的合作。

  兵器、甲胄、香料,乃至人口與人的頭骨粉凡是一切高利潤的違禁商品皆可走私,并通過黑市找到合適的買家。

  去年,當林恩找到利昂商討私鹽貿易時,利昂立刻就想到了這幫合作多年的老伙計。

  論在三河城中的商業與政治地位,這些商人可都比利昂要高。

  而且他們違反的法律法條也一點不比利昂少,壓根就不差販賣私鹽這一項,因此很快就與利昂達成了走私食鹽的合作協議。

  靠著他們遍布三大公爵領的商業網絡,荒民們挖掘提煉出來的食鹽能夠迅速銷往各地,并轉化為大量金幣填補林恩的財政空缺。

  區區兩百噸的月產量,壓根就無法滿足各領地的龐大需求,可謂是挖出多少就能賣掉多少。

  也正是通過他們的關系網,利昂才能為林恩搭橋牽線,將林恩的信送到白鷹堡的谷地公爵手中。

  在權力分散且混亂的時代,商人群體的力量與影響力皆不可小覷。

  林恩若想全取三河城,當然也離不開這些城市商人的協助與支持。

  “我給你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按照我的安排,定期往三河城運送小批量的糧食與木材。

  這事我已經與市議會達成了協議,他們不敢檢查你們的船,因此夾帶些食鹽也是可以的。”

  林恩雖然是第一次與這些商人會面,使喚起來卻不帶絲毫猶豫。

  商人地位與能力雖高,面對他這位手握強軍的實權伯爵那肯定是小巫見大巫。

  再說他開的價碼又不低。

  拋去在城里討口子的兩千農奴,三河城目前擁有七千市民與三百騎兵,每月消耗掉的小麥、黑麥與燕麥總計超四百噸。

  由于是四倍糧價,光一個月的糧食貿易,就能為林恩帶來超兩千北境金盾的進賬。

  哪怕負責運輸的商人只分百分之十的收益,那也是兩百多金盾的巨款,況且運糧途中再加一次價也很正常。

  總而言之,就現在這種行情,只要能把糧食運進三河城,基本就等同于麻袋裝錢,比撿錢來得還快。

  這甚至都還沒算木材的錢呢。

  “一切都遵從伯爵大人的意愿。”

  隨著領頭的馬塞爾躬身領命,其余商人也接連表示順從。

  由于私鹽貿易的存在,這些商人已經與林恩結為了牢固的利益共同體與犯罪共同體。

  若是白河伯爵不幸倒臺,他們將來也必定無法逃脫沼地公爵的清算。

  沼地公爵與鹽場家族關系匪淺,當然無法容忍私鹽販子的存在。

  但馬塞爾等商人并不覺得后悔。

  走私食鹽這種事,本就是愿賭服輸。

  只要不被發現,那就是躺著賺錢。

  這種寫在法律條款里的暴利生意,不擔點風險可能嗎?

  “起來吧。”林恩邁步上前,親自將馬塞爾等商人一一扶起,而后許諾道,

  “只要你們愿意始終向我效忠,等我拿下三河城,我將會與你們共享三河城的一切。”

  論畫餅功力,林恩在整個北境王國都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這主要是因為他總能撓到對方的痛點。

  要說違法,這三河城里有頭有臉的人物誰不違法?

  是市長于爾根不貪污受賄嗎?還是主教羅特吉不挪用公款?

  就連時時刻刻將城市安全掛在嘴上的民兵團團長昆諾,私底下也從妓院、酒館等地方大肆收取黑錢。

  越是地位更高的掌權者,就越是喜歡將法律與規矩掛在嘴邊。

  只因這都是他們用來約束別人的工具。

  而作為制定者,他們有九種方式玩弄法律與規矩。

  馬塞爾等商人最大的痛點,就在于他們缺乏強有力的權力庇護,因此始終心驚膽戰,害怕遭到城市頂層掌權者的清算。

  但由于他們繳納了更多的稅款,市議會的大佬們才會對他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同樣也是利昂這個黑市話事人最大的痛點。

  賺到了錢,卻沒法安心享用,絕對是人生中最痛苦的幾件事之一。

  林恩向他們許諾,絕不會獨享攻占三河城的榮光。

  這正是馬塞爾等人最渴望的東西。

  權力,真正的權力。

  “我發誓,永遠為伯爵大人獻上忠誠!”

  馬塞爾非常上道,當即單膝下跪宣誓效忠。

  其他商人自是有樣學樣。

  在城堡大廳內,忠誠的贊歌一時間不絕于耳。

  在這批商人里,有可能沒有市議會的間諜,但沒有市議會的間諜又有點不太可能。

  不過林恩對此并不在意,他最核心的計劃并不會透露給這批商人。

  次日,商人們心滿意足地離開了河沼縣,并運走了百余噸的糧食,以及三百余噸的木材,順便還利用暗艙夾帶了兩百余噸私鹽。

  糧食里有半數還是給戰馬食用的燕麥。

  這么點糧食對三河城而言注定是杯水車薪。

  可對于在城內最底層的一批市民以及兩千多名農奴而言,這些糧食卻是絕對的救命糧。

  船只還沒靠岸,三河城的碼頭上卻已經擠滿了衣衫襤褸的農奴。

  靠偷盜與搶劫終究無法填飽他們的肚子。

  而且三河城的富裕市民又不是吃素的,這些市民的家里常備兵器與甲胄,碰到偷偷鉆進來的農奴直接打死就完事了。

  如今,也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竟讓這些農奴知道今日會有運糧船抵達碼頭。

  農奴鬧事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市議會以及黑杉伯爵的耳朵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