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25章 沒錯,我就是這么想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也就故意拿出塊閑置空地、倉庫“友情贊助”給讓衛東搞搞新意思。

  前面個把月是鋪墊,都看得不緊不慢。

  現在僅僅兩三天,讓衛東利用已經聚起來的人氣,開始產生商業價值了,立刻靠上來收割局面。

  因為再晚恐怕這價碼就會更高了。

  讓衛東也是驚了下,他被內地的商業環境和自己的眼界限制住。

  對這個地塊的未來還僅限于小打小鬧的利用現成倉庫搗鼓,沒想到人家只要看到苗頭就立刻狠追猛打!

  內地目前根本不具備這種市場接受能力。

  但HK肯定可以。

  裝著早就這么打算的沉著點點頭:“你也看出來啊,我就是這么想的……”

  倒也不是完全吹牛逼,這本來就應該是二三十年后的內地商業形態。

  尖沙咀那邊的頂尖商業中心必然是做各種常見的商業形態,而且是以奢侈品、表行為核心的高檔場所。

  這里有了大量籃球愛好者就能定位成體育用品商場。

  推而廣之那就是更多其他類別的吸引:“這種模式的特點就是用賽事、俱樂部、現場體驗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只要人氣有了,后面的生意就是順理成章,籃球館、保齡球、臺球還有什么,都能塞進來,全港年輕人都吸引過來,然后地塊可不就炒起來了,周圍再慢慢修公寓。”

  當年讓衛東第一次來HK,就是跟秦羽燁旁觀了德叔利用游樂園炒熱周邊地皮的套路。

  實際上在老港商眼里,這些招數很常見了。

  但讓衛東炒這個體育館才花幾個錢?

  德叔炒游樂園花了幾個億,十幾年!

  六十年代開始的幾個億!

  這里一個月。

  雖然只是才開始,但已經肉眼可見的有搞頭。

  尤其讓衛東這還是“有意為之”的體育主題操作:“哦哦,你最好在這里塞個體育館,不光能保證未來大型國際體育賽事,更能搶演唱會之類的生意,你看看紅磡多賺錢。”

  八三年才開始接客的紅磡體育館,體育賽事沒多少,演唱會已經排得水泄不通了。

  老亨聽得喜不自禁又惋惜:“不夠啊,這里地皮是沿著碼頭細長條,搞商業中心、公寓樓沒問題,體育館還是太窄了。”

  讓衛東隨口:“填海呀,朝老天爺要地,稍微擴出去點才大回事。”

  老亨也是老謀深算吧:“皮特,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讓衛東茫然的眼神,還引得老亨狂笑:“你裝得好無辜!不就是想拉人跟你搞你那個碼頭的填海工程嗎?”

  哦哦哦,去年讓衛東就放過狠話,西區碼頭的最大缺點是在珠江口堆積平原水深不夠,老子肯定要填海造地把西區碼頭擴大,而且疏浚泊位水深,朝著入海口的水深處進發。

  現在真想找粱嘉輝分點演技,好不容易才琢磨出那種嘿嘿被你發現的訕訕表情:“錢不是太大問題,關鍵是技術,我想要最好的技術,就那種……”

  徒勞比劃了下,三十年后網友大概都知道,有段時間很熱炒過的國之重器,在南海種島的那玩意兒,在這里挖沙,可以吸出來堆到別的地方,疏浚填海一舉兩得。

  老亨就覺得自己精準抓到了小狐貍的尾巴,樂得擊掌大笑:“我就說你個家伙有想法,行吧,我們一起注冊這個填海公司,在鵬圳填出來的面積就是我們公司的,對不對?”

  讓衛東立刻發現自己又碰到紅線了:“哎哎哎,內地不能這么算,地塊是國家的,充其量我們可以換得一些其他建筑面積,我幫你在西區那一帶換些地塊建住宅小區,我現在有點顧頭不顧尾了,全力修廠房,實在是騰不出足夠能力修住宅區,你來。”

  他肯定提前了港商到內地建房的時間軸。

  而且讓衛東的心思很簡單,不愿港商建太多住宅樓盤把房價拉起來,甭管以后怎么樣,在自己還能影響的時候盡量壓住。

  所以都是幫港商張羅建商業大廈、寫字樓、酒店,商住樓也僅限于類似國際社區那種對外公寓。

  江州、滬海、平京各地這會兒找港商,其實也更多是想學習他們的房地產道路,結果發現讓衛東和池世明的組合已經學會,還不吝于到處教,就不太感興趣跟港商做生意,白捐錢最歡迎。

  起碼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就呈現出這樣的態勢。

  現在封裝廠、晶圓廠、聲卡廠等等等,以及讓衛東和老方談到要搞這些體育品牌到西區工業園建廠,那就需要大量住宅樓,哪怕打工人買不起住宅樓,也有大量的中高層和白領需求。

  住的地方都沒,怎么建廠。

  所以老亨一拍即合:“跟你做事就是爽利!”

  然后兩條老狐貍就開始現場溜達琢磨,怎么利用這個約一公里長的碼頭邊細長地塊改造成帶體育館的建筑群。

  初步思路是像塊手表帶那樣,中心圓團做個漂亮精美的體育館,以此為核心朝兩頭拓展成一棟棟高樓。

  其實這會兒的HK,能買到的體育品牌都說不上很多,也就阿迪達斯、美津濃、茵寶等寥寥幾個大牌,耐克都還沒發展壯大。

  但實際上歐美各地有很多各種品牌,尤其是這年代大多是一個體育項目一堆盤踞的品牌,遠不到后來阿迪達斯、耐克這兩大家橫跨全門類的巨頭規模。

  所以讓衛東再拋出自己后手:“等這些體育品牌嘗到在HK銷售的甜頭,我來吸引他們去內地建廠代工生產,然后朝著全世界賣……”

  老亨又開心得擊掌叫好:“那不就得在HK設立各種辦事處,我們的商業大廈寫字間就不愁租了!”

  對吧,港商大佬關心的就到這個地步。

  讓衛東這會兒也只比他關心得高一點點,只要能引進代工廠,盤活集裝箱廠和碼頭的生意就阿彌陀佛。

  所以這是個涉及到未來大概有十多棟樓,其中半數三五十層高層建筑,半數十來層商業中心的超級海濱體育城規劃。

  起碼十來年的投資計劃!

  現在讓衛東保持吸引人流量的能力,就在這個初始規劃里面占據兩成股份。

  但每一棟樓又要看他能參與投資多少,不然一棟棟建起來分下去也就是個百分之一到千分之幾的小股東。

  昨天還在賣幾港幣一個皮飾手環的粱嘉輝,仗著跟讓衛東穿一樣的球衣,嫻熟扮個隨從秘書的樣子,旁聽了這場從寒暄到拍板的商業規劃。

  親眼目睹只是一堆散兵游勇的籃球鞋柜臺,十幾張插著可樂、飲料宣傳廣告遮陽傘的桌椅,外加個臨時拼湊的私人籃球館,就蛻變成總價值肯定上百億,甚至會上千億的超級地產項目!

  可以對比下,整個HK最貴的商業地產項目,就是尖沙咀占據老碼頭的海港城,從六十年代規劃,現在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但零售額已經占據HK的百分之十.

  整個地產規模估計到九十年代能價值上千億港幣。

  實際上三四十年后,每年收租都超百億!

  而那座碼頭只有六百米長。

  這里一公里。

  之前老亨一直不甘心把這里平平無奇的改造成商住樓,總想搞成那樣下金蛋的鳳凰,無奈距離最熱炒的核心地塊兩三公里外,沒想到讓衛東真可以用體育熱度來帶動。

  而且對他也沒什么風險。

  本來就是改造建樓,這套做法純粹就是拉升溢價暴利。

  尤其還拉進讓衛東這么個“實力背景都雄厚”,又有“操作能力”的合作者。

  因為這個規模,連老亨都承受不住,得把這家公司上市,從金融市場上去募集資金來建樓。

  整個項目中股東被稀釋或者放大的過程,就在這家上市公司里。

  從來沒炒過股,但手握滬海股市最早原始股票的讓衛東根本想不到這么復雜,只裝模作樣的漠然點頭嗯,一步步來吧。

  顯著他好像多身經百戰似的。

  所以旋即成立的海濱體育城項目設計事務所,他要求塞自己的設計師進來起碼擔任二把手,也顯得像是要控制局面的制衡手段。

  老亨看看他面無表情的樣子,都思考掂量下才同意。

  天曉得這貨僅僅是叫劉曉勇過來多參與學習,也不曉得劉曉勇會不會被滅口或者圍獵。

  在HK能參與引領這種規模的設計師,哪個不是金光燦燦的名校頂流。

  那家伙就是個半路出家的基建團測繪員,然后到并不閃亮出名的華盛頓州立大學建筑學院進修了半年而已。

  真就是步行,把這一千米長的碼頭岸邊走了遍,現在停滿了各種廢棄的起重船。

  未來就是這兩個男人,就可以把這里改天換日。

  讓衛東還指著中段比劃:“就這里凸出,側面像手表發條鈕那樣,搞個游艇碼頭,又能順便搞幾個水上項目……對,風帆舢板之類?”

  他突然想起來,HK的第一枚奧運金牌好像就是風帆,對吧,當時在兩岸三地都特別熱烈,真是全國上下都在為HK開心。

  這事兒必須張羅好。

  不能因為自己打岔就給影響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