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百四十七章 人心所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朝廷的新政,對普通百姓來說,其實大多是不太懂的,而且百姓對新政的態度也是事不關己。

  這年頭識字的人很少很少,普通百姓根本沒有條件讀書識字,平民家庭供養一個讀書人,簡直要耗費兩三代的積蓄。

  花費如此巨大的代價,培養出來的讀書人,也不一定能飛黃騰達,他還要跟天下所有的讀書人一樣參加科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萬里挑一的幾率才能高中進士。

  如果教育是一種投資的話,這筆投資風險太大,百姓家庭根本承擔不起。

  所以大宋的百姓絕大部分是文盲。

  文盲當然是不可能明白朝廷新政的意思的。

  可神奇的是,關于最近鬧得汴京沸沸揚揚的“方田均稅法”,汴京的百姓卻大多知道它的內容和意義。

  這里面有一個很關鍵的人物起了作用,張小乙。

  張小乙如今已是汴京的扛把子了,就連開封知府都要給他幾分面子,畢竟張小乙有一位嚇死人的至交好友,有這份交情,就連天王老子都必須給他面子。

  按照趙孝騫的吩咐,張小乙很早就讓手下的閑漢們到處宣傳解釋方田均稅法,將這條新政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出來。

  不識字的百姓至少聽得懂人話,閑漢們一臉高深地解釋清楚方田均稅法后,百姓們頓時沸騰了,對官家更是感激涕零。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理解,方田均稅法都是善政,德政。

  被科普后的百姓們終于知道,官家力排眾議推行這條新政,是為百姓找活路,是把數不清的土地從權貴的手里搶過來,交給農民去種。

  汴京的百姓們也知道,方田均稅法遇到的阻力太大,畢竟沒人樂意把自己手里的土地交給朝廷,朝堂上幾乎所有人都在反對官家。

  直到今日朝會,官家在朝堂上當眾宣布落實方田均稅法,這條新政終于在一片反對聲中,依舊堅定地頒行天下了。

  此時此刻,聽到消息的汴京百姓蜂擁而來,成千上萬的百姓聚集在延福宮門外,他們跪在地上,激動且虔誠地朝緊閉的宮門伏拜,山呼萬歲。

  “萬歲”這個詞兒,在大宋立國之前其實不是皇帝專用的,最初在先秦時期,是人們對軍隊凱旋歸來時用的慶賀用語,正如漢朝以前的“朕”,也不是皇帝專用的。

  臣子和百姓其實也能用“萬歲”,這個詞兒更像是一種人們打招呼時的祝福語,就像“恭喜發財”一樣。

不過到了大宋,“萬歲”這個詞兒  已被規定只能皇帝專用,若是這個詞兒用在臣子或百姓身上,那就直接跟“謀逆”劃等號了。

  大宋立國初期,有一位名臣叫“曹利用”,此人能文能武,不僅是名將,同時也官至宰相。

  曹利用有個犬子叫曹訥,這貨仗著親爹的勢,為人比較囂張,有一次喝醉了酒,讓下人跪在地上稱呼他為“萬歲”。

  后來事發,被人告上官府,事情鬧得很大。

  最后曹訥被杖斃,而他的親爹曹利用一世英名被毀,官職被一貶再貶,最后沒了活路,終究落了個上吊自殺的下場,可謂是典型的兒子坑爹的反面教材了。

  可見“萬歲”這個詞兒,在大宋是不能亂叫的,只能對皇帝這么叫。

  此時的延福宮外,成千上萬的百姓跪在宮門前,“萬歲”之聲如山呼海嘯,聲震云霄。

  這是百姓們發自內心的頂禮膜拜,延福宮前的廣場空地上,穿著各種灰色素色藍色衣裳的百姓密密麻麻地跪倒,仿佛膜拜寺觀的神佛一般,對著緊閉的宮門一記又一記地伏拜。

  宮門打開了一線,許多剛散朝的朝臣從宮門里走了出來,看到宮門外人山人海的百姓,朝臣們吃了一驚,腳步頓時站定。

  為首的章惇,蔡卞等人看著這些百姓,神情浮起幾分震驚,震驚之后便是怔忪,最后每個人的表情都陷入了深思。

  蔡京走在章惇的身后,看著這些對宮門膜拜的百姓,他露出欣喜自得之色。

  在推行落實方田均稅法這件事里,蔡京是出了力氣的,而且從調任政事堂那天開始,他便義無反顧地站在官家這一邊。

  今日方田均稅法正式頒行,而宮門外千萬百姓頂禮膜拜,人心所歸,依依東望,出過大力氣的蔡京與有榮焉,仿佛百姓們聚匯起來的愿念和功德里,也有他的一份。

  此時的蔡京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原來當好人的滋味這么爽……

  “章相公,民心所向,民心所歸,此情此景,已見分曉。”蔡京捋須朝章惇微笑道。

  章惇神情復雜,沒出聲。

  蔡京周圍的一些朝臣也聽到了他的話,眾人的表情跟章惇一樣復雜難明。

  蔡京的得意心情也不敢維持太久,他很清楚,今日正式頒行方田均稅法,朝堂上真正贊同的人并不多,此時的蔡京基本算是站在朝臣的對立面。

  這個時候如果太得瑟了,蔡京也怕挨打。

“萬千黎民此時所拜之人是官家,我等臣子站在宮門前甚為不妥,這份功德是官  家的,我等可受不起呀。”

  “諸公,本官告辭了。”

  說完蔡京朝章惇等人拱了拱手,然后從宮門的側面繞行而去。

  章惇等朝臣仍站在宮門外,看著密密麻麻的百姓膜拜,章惇心中五味雜陳,良久,悠悠地嘆了口氣,沉聲道:“旨意已下,從今日始,政事堂正式頒行方田均稅法,汴京與地方朝官不得推諉拖延曲解。”

  章惇頓了頓,道:“監察府的人可日夜盯著咱們呢,誰若玩弄小聰明,后果自負,爾等好自為之。”

  說完章惇再次深深地注視了一眼跪拜的百姓,最后跟蔡京一樣,從宮門的側面繞行而去。

  百姓宮門外膜拜,趙孝騫知道,但他沒有露面。

  百姓們對他感激他很清楚,但確實不宜露面,有邀買直名之嫌。

  都當皇帝了,做人還是穩重一點,沒事別瞎得瑟。

  踏踏實實做人做事,趙孝騫的初衷不是為了領受別人的感激和膜拜,他是真想把這個國家治理好,把它帶入青史留名的盛世。

  當然,盛世到來之后,趙孝騫也有自己的私心。

  史書上的好名聲就不說了,這是必須要有的,主要是趙孝騫想等國庫充盈之后,花錢征地擴建延福宮。

  是的,歷朝歷代的帝王,國庫不管有錢沒錢,都想修宮殿,趙孝騫也不能免俗。

  如今的延福宮規模太小了,其實早在仁宗年間,就有朝臣上疏請旨,建議皇家擴建延福宮,不過被當時的仁宗皇帝拒絕了。

  趙孝騫當皇帝后其實也想擴建宮殿,畢竟自己的女人不少,各種后啊妃啊的,再加上日后的兒女成群,延福宮這點規模,確實不夠住。

  不過擴建宮殿的日子還很遙遠,趙孝騫定下的目標是等大宋統一天下,盛世來臨之后再考慮。

  一想到現在的自己只是個窮皇帝,而且還是個地方割據勢力的窮皇帝,趙孝騫的心里就堵得慌。

  幸好朝廷已經在籌備西征西夏,王師摧枯拉朽之下,西夏亡國指日可待,天下統一的進度條將狠狠往前竄一竄。

  天下臣民或怨或喜,還在消化方田均稅法頒行這個消息時,第二天上午,趙孝騫和狄瑩卻輕車簡從出宮,先去了一趟芳林園,給娘親馮氏問安,順便帶給她不少宮里的珍貴貢禮。

  馮氏高興極了,三人在芳林園用過了午膳后,狄瑩留下來陪馮氏,而趙孝騫卻上了御輦,來到楚王府。

今日回楚王府不是為了探  望活爹,趙孝騫覺得活爹的日子比他滋潤多了,似乎不需要兒子陪伴,他比趙孝騫還忙。

  趙孝騫回楚王府另有正事。

  御輦在楚王府門前停下,門口值守的禁軍將士紛紛行禮。

  趙孝騫擺了擺手,然后獨自走進府中。

  來到王府后院,遠遠便聽到一陣荒淫無道的嬉笑聲,趙孝騫嘆了口氣,不用問,活爹又在跟府里的侍妾們玩游戲了。

  后院池塘的涼亭里,趙顥衣衫凌亂,他的雙眼被黑布蒙著,果然正在玩“大王來抓我呀”的游戲。

  這個游戲還是趙孝騫發明的,但活爹把它發揚光大了。

  侍妾們在他身邊圍繞轉圈,發出咯咯的嬌笑,趙顥一臉蕩漾,肥胖的身子笨拙地亂轉,終歸比不上年輕侍妾的身形矯健,每次都撲空。

  趙孝騫默默地走進涼亭,侍妾們見到他,頓時嚇得噤若寒蟬,紛紛跪地行禮,空氣陡然安靜。

  蒙著雙眼的趙顥卻渾然不覺,短小的雙臂仍在捕撈空氣,一下又一下。

  最后趙顥往前猛地一竄,雙臂合攏,不偏不倚地抱住了趙孝騫。

  “哈哈,終于被本王抓到了,讓本王看看,究竟抓到了哪只小妖精……”

  趙孝騫嘆了口氣,道:“恭喜父王,您抓到了親生骨肉,咱楚王府唯一的希望,千頃地里唯一的獨苗苗……”

  趙顥一驚,立馬揭開了蒙在眼睛上的黑布,第一眼便看到趙孝騫那張熟悉的臉近在咫尺,還朝他齜牙一笑。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三五第一_www.35wx.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