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百四十章 滅國之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忠臣們絞盡腦汁,比不過奸臣的靈機一動。

  在此之前,就連趙孝騫的思路都走進了誤區,他固有的思維只考慮如何消耗遼夏兩國的國力,卻沒有想過為何不索性把西夏滅了,完成華夏統一的第一步。

  所以,之前趙孝騫的謀劃,因為蔡京的一句話被全盤推翻。

  相比之下,蔡京的建議似乎更具誘惑,對大宋來說,利益也將實現最大化。

  然后,章惇又給了他一個好消息,大宋秋賦即將入京,也就是說,宋軍已經有了能夠支應一場中小規模戰爭的糧草。

  “似乎……可以試一試?”趙孝騫喃喃道。

  許將卻興奮了:“官家,臣以為,元長所言有理,確實可以試一試。”

  滅西夏國,這在幾年前,大宋君臣是根本想都不敢想的,如今這個目標卻仿佛近在咫尺,觸手便可實現。

  許將作為樞密使,怎能不興奮?

  趙孝騫嗯了一聲,然后望向章惇。

  章惇接收到他的目光,沉吟片刻后,緩緩道:“臣也覺得,與遼軍聯手滅西夏,或可一試,現在就看耶律延禧有沒有膽魄,敢與我大宋王師聯手了。”

  趙孝騫笑了,笑容帶著幾分自信:“朕相信耶律延禧會答應的。”

  眾人不解地看著他,然后神情漸漸恍然。

  官家如此自信,顯然對遼國朝堂早有暗中布局,遼國朝堂上應該有官家布下的棋子,影響遼主的決策。

  就像官家不聲不響挑起遼夏兩國之戰一樣,官家同樣有把握讓耶律延禧答應宋遼聯軍滅西夏。

  很顯然,官家埋在遼國朝堂的內應,應該頗有分量。

  “既然諸公皆無異議,那么,就試一試吧。”趙孝騫最終果斷地拍板了。

  “若此戰能滅掉西夏,對我大宋來說是好事,也是大宋一統天下的第一步,西夏滅國后,大宋的國庫應該也緩過勁來了,那時正好把遼國當作下一個目標。”

  “朕的有生之年,一定要統一天下,讓大宋成為真正的不遜漢唐的大一統王朝,諸公請與朕齊心協力,完成這個目標。”趙孝騫鏗鏘有力地道。

  在座眾人紛紛躬身:“臣愿輔佐官家,一統天下!”

  趙孝騫嗯了一聲,道:“如此,那就開始布局吧。”

  “子厚先生,政事堂選出一人,馬上出使遼國,勸說遼主與大宋聯軍滅夏。”

  趙孝騫嘴角一彎,道:“讓宋使轉告耶律延禧,大宋愿與遼國世代睦鄰友好,永罷刀兵,這句話可以寫在國書里,也可刻于石碑,立在宋遼邊境上。”

  眾人臉頰同時一抽。

  你說這話你自己信么?

  這跟花心渣男誘騙純潔黃花閨女有何區別?還特么說得義正嚴詞。

  見眾人神情古怪,趙孝騫似乎猜到他們在想什么,于是嚴肅地道:“你們把朕當成什么人了?朕說出來的話難道不可信嗎?”

  眾人沉默不語。

  沉默也是一種回答。

  趙孝騫不滿地道:“朕與遼國約定睦鄰友好,是因為朕真是這么想的,愛的時候是真的愛,發的山盟海誓在目前,也是千真萬確的。”

  “將來若是不愛了,山盟海誓自然不作數了,那是因為不愛確實是不愛了,形同陌路也好,翻臉也好,不愛就是不愛。”

  趙孝騫深情款款地道:“但是,至少大宋和遼國曾經相愛過,我們給彼此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這難道還不夠嗎?”

  眾人皆恍然。

  能把渣男的花心和提褲無情說得如此詩情畫意,難怪官家身邊的女人個個都是如花似玉的人間絕色。

  “子厚先生,即日開始籌備糧草,沖元先生和厚卿先生準備糧草甲胄戰馬,一旦使臣從遼國傳來好消息,我大宋王師便可出征滅夏了。”

  許將遲疑道:“滅夏一戰,至關重要,不知官家屬意何人為帥,調用大宋的哪一支兵馬出征?”

  趙孝騫猶豫了一下,其實他很想說自己親自領軍出征,不過在座眾人肯定拼死反對,畢竟皇帝是萬乘之尊,若不是到國破家亡的緊要時刻,皇帝是不能輕易御駕親征的。

  所以此次滅夏,主帥只能另委他人。

  如今種建中留在汴京,任殿前司都指揮使,負責拱衛汴京皇城,宗澤折可適等將領被遣往燕云幽州戍邊,提防北方的遼軍犯境。

  而西北邊帥章楶,倒不是趙孝騫不信任他,主要是西北邊軍剛剛裝備火器不久,估計還沒有形成戰斗力,此番滅夏,西北邊軍亦不可用。

  如今宋軍能打的將領不少,但真正可以稱作“帥才”的人,只有種建中,宗澤和章楶三人。

  可是眼下看來,這三人各有職司,都不宜為帥。

  這就有點荒謬了,滅夏在即,偏偏趙孝騫卻找不到能夠任用的主帥。

  沉吟許久,趙孝騫無奈地道:“主帥人選,朕再考慮考慮,在此期間,政事堂和樞密院趕緊籌備糧草軍械,一切準備妥當后,朕自會挑出合適的主帥人選。”

  “至于滅夏的兵馬,可在汴京上三軍中抽調三萬人,從燕云邊軍中亦抽調三萬,共計六萬兵馬于太原府集結,滅夏足矣。”

  眾人聞言沒有反對,紛紛應是。

  在座的如今對大宋王師的戰力早已有了清醒的認知,他們很清楚,六萬兵馬確實足夠滅掉西夏了。

  畢竟大宋軍隊裝備的火器,至今仍是天下無敵的存在,一旦兵馬入境,西夏軍隊必然毫無招架之力。

  “從今日起,朝中一切事務皆以滅夏為重中之重,朝堂上下文武臣工通力配合,此為國戰,亦是統一之戰,朝中膽敢有橫加阻撓者,惑亂軍心者,貽誤軍機者,皆斬!”趙孝騫的聲音突然變得嚴厲起來。

  眾人紛紛凜然應是。

  分派了任務后,幾位重臣識趣告退。

  當日,政事堂和樞密院突然變得繁忙起來。

  無數官吏和差役奔走,傳遞公文信件,戶部開始清查國庫,樞密院清查軍械戰馬,一道道軍令和文書,被信使緊急送往西北。

  空氣驟然變得緊張凝重起來,而絕大部分的朝臣卻滿頭霧水,不知發生了什么事。

  好像今日上午朝會上,官家得知了遼夏啟戰開始,當天下午政事堂和樞密院就變得緊張了。

  所以,這凝重的空氣必然跟遼夏之戰有關。

  沒人知道政事堂和樞密院突然繁忙的原因,但朝堂上從來不缺聰明人,他們僅僅從朝堂的變化上,便能猜到許多。

  送走幾位重臣還不到兩個時辰,鄭春和稟奏,中書侍郎蘇轍宮門外求見。

  趙孝騫會意地一笑。

  果然,第一個聰明人找上門了。

  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忘年交蘇軾的親弟弟,著名的扶兄狂魔,不能不見。

  蘇轍很快來到福寧殿,入殿之后,見到趙孝騫便先行了一禮。

  趙孝騫呵呵一笑,正打算與他寒暄幾句,順便聊聊他兄長,久不見蘇軾,趙孝騫有點想他了,沒了這位忘年交加吃貨同道,趙孝騫的食欲都差了不少。

  誰知還沒等趙孝騫開口寒暄廢話,蘇轍卻開門見山了。

  “臣稟官家,臣愿請纓,出使遼國。”

  趙孝騫一怔,然后眨了眨眼:“子由先生都知道啦?”

  蘇轍苦笑道:“政事堂都已雞飛狗跳了,臣焉能不知,官家若要挑出出使遼國的使臣,臣以為非我莫屬。”

  “當年耶律洪基在世時,臣亦出使過遼國,對遼國的風土人情甚為熟悉,而且臣當年出使遼國時,與當時的許多遼國權貴結下交情,臣的口才也不差,有把握說服遼主耶律延禧答應宋遼聯軍滅夏。”

  蘇轍越說越激動,興奮得老臉都紅了。

  顯然大宋欲滅夏的消息已被政事堂的宰相們知道了,蘇轍得知出使遼國的使臣人選還沒定,于是在政事堂諸位宰相忙得雞飛狗跳之時,他卻搶先一步覲見趙孝騫,抓住這僅有的使臣名額。

  滅國大事,也是統一大事,蘇轍能參與其中,貢獻一份心力,心中自然是無比激動。

  看著蘇轍興奮得渾身微微顫抖的樣子,趙孝騫有點擔心,他若是此刻拒絕蘇轍,恐怕這老家伙真會跟碰瓷一樣,一頭撞死在他面前。

  但趙孝騫又實在不想定蘇轍為使臣,畢竟蘇轍也是六十出頭的年紀,聽說身子也不大好。

  趙孝騫很怕這位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大佬死在半路上,史書上更會罵他這個皇帝虐待老人,明明這把年紀了還遣他出使,千里迢迢奔波折騰,這跟猛踹瘸子那條好腿有啥區別?

  于是趙孝騫遲疑地道:“子由先生年事已高,此去遼國上京路途遙遠,路上……”

  話還沒說完,蘇轍卻雙膝跪在地上,激動地道:“臣愿為大宋,為官家死而后已!”

  “朕就是怕你死啊……”趙孝騫嘆道。

  “滅國之戰,統一之戰,臣焉能不共襄盛舉,為國報效!官家若不答應,臣今日便跪死在這里!”

  趙孝騫臉頰抽搐了幾下。

  這個瓷,蘇轍顯然碰定了。

  不是死在半路上,就是死在福寧殿里,或許他再努力堅持一下,死在遼國的皇宮,絕對能把耶律延禧嚇尿……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