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41章 形勢危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641章形勢危急  冀城、上邽之間,望垣縣。

  當韓述率軍抵達時,望垣縣南渡津處的舟船稀少,只有十幾艘小船。

  而根據渡津關尉的說辭,這里的縣吏受叛軍攻擊、脅迫,不得已之下,要么被迫從賊,要么率百姓于各處荒野躲避戰斗。

  到底是率領宗黨部曲去參加戰斗,還是帶著無辜百姓躲避戰爭……韓述目前對事實的真相并不感興趣。

  讓他憤怒的是,本該留在望垣縣的舟船被冀城作亂的官吏進行調度,盡數調到了上游的冀城,可能被藏匿了,也有可能被焚毀了。

  總之,這里的渡津關尉只能搜集到十幾艘破舊小船來給他交差。

  韓述在碼頭附近觀望遠近,隨行而來的軍隊正涌入淪為空城的望垣縣,城邑內吏民逃亡,屋舍焚毀,街道之上還有死亡只有一天的死尸。

  “報!將軍,王中郎將前鋒斥候已到城郊十里外!”

  一名斥候忽然來報,韓述扭頭去看渭水下游的東邊方向,就見視線盡頭的遠處水面之上,有一支船隊溯游而來。

  只是渭水河面以及兩岸彌漫淡薄霧氣,看的不是很清晰。

  韓述攏了攏斗篷,又瞇眼去看渭水南岸。

  上游的冀城在渭水南岸,下游的上邽也在渭水南岸,只有中間的望垣縣邑在渭水北岸。

  韓述暫時沒有多么船,自然不可能貿然渡河,去渭水南岸。

  韓述沒看到南岸有什么軍隊行動的跡象,還是對左右說:“渡河偵查,若遭遇王將軍麾下吏士,告誡對方,就說冀城豪強勾結韓遂叛軍,謀害張公,已然反叛。”

  “喏。”

  他的一名從事拱手應下,引著三十幾名斥候牽馬登船,渡渭水前往南岸。

  韓述又對左右說:“如此看來,冀城豪強布局隱秘,事前就封鎖了消息,并假傳張公令文,王琦想來也是被騙離上邽,上邽也非國家所有了。”

  還有腳下的望垣縣,這里的豪強、縣吏也配合了叛軍的謀反行動,因此制造恐慌,縣吏豪強帶動之下,縣邑內的數千口男女跑的一干二凈,還燒毀城邑屋舍,給韓述扎營、宿夜、入屯制造了許多麻煩。

  可韓述不在乎,跟著趙基什么樣的戰爭沒見過?

  哪怕望垣縣是一座空城,那也是有城墻、屋院墻壁的空城,城內還有許多殘存的木料、草料,略加清理、整理,就是一座堅固的營壘。

  只是韓述還不清楚,正水陸一同撤兵的王琦已然失神落魄。

  在接到叛軍偽作的調令后,王琦就率衛隊出城直奔冀城,出城不到二十里就遭遇截殺。

  好在王琦的衛隊精銳善戰,掩護王琦退回上邽。

  而上邽城中同樣發動了針對駐軍的襲擊,上邽城不如冀城寬闊,駐軍多數在城外軍營里駐扎。

  因此王琦得到了城外駐軍的接應,王琦手忙腳亂之際,也只能集合城外駐軍,并將城內軍隊接應出城。

  面對丟失的上邽城,王琦只能率軍后撤。

  他的船隊里,依舊押運著本該用在金城戰場的各種器械、戰具。

  王琦在渭水南岸立寨,天黑前營壘稍有規模后,他才渡河來望垣縣面見韓述。

  上次相別還不到一個月半時間,可只有四十歲出頭的王琦此刻風華不再,整個人突然就衰老了一樣。

  雖然還是穿戴高級鎏金明光鎧,身形也能支撐起這套威武鎧甲,可王琦面容、氣質在韓述眼中都有一種塌縮。

  王琦是虎賁郎最初的騎術、騎戰教官,那張四四方方的臉應該飽滿有肉,精氣神十足。

  此刻仿佛整體縮小了一樣,韓述忍不住上前攙扶王琦:“勝敗乃兵家常事,今不過受天水豪強誆騙,偶有失利而已。”

  “文白不必安慰老夫。”

  王琦勉強擠出笑容,跟著韓述進入溫暖的屋舍,圍著炭火盆落座,王琦看著這處被韓述改造成中軍營房的豪右宅邸,依舊忍不住面露譏諷。

  河東、太原生產力發展、恢復的很快,王琦家中奴仆都有個小鐵爐,而天水豪強雖然富庶,可在生活享受方面還是與過去一樣,沒有什么大的變化。

  落座后,王琦接過韓述遞來的茶杯,就說:“外人都說我軍連戰連勝,皆因太師親至使然。今太師在平陽,則金城失利,除我之外四位將軍齊齊撤離;而今韓遂糾合新舊叛軍,云集隴西,將要攻入天水。天水士民惶惶不安,遂生變故。張公遇害,我又連失冀城、上邽,還有何面目去見太師?”

  丟了冀城、上邽,雖然會極大助長天水叛軍的聲勢,可王琦覺得這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丟掉了,可他手里還有四營野戰軍,還拿著準備運到金城戰場的攻城器械。

  就憑四營野戰軍與這些器械,王琦有信心攻陷上邽或冀城;攻下一座后,再攻另一座就簡單了。

  可是張昶死了,原來大司馬幕府的長史公死了。

  派到冀城駐防的三營野戰軍,可都是王琦的部伍,他對張昶之死必須承擔一部分責任。

  他不承擔責任,不去分攤關中士人的憤怒,難道讓趙太師來承擔?

  自以為仕途黯淡,更因為沒能把子弟推到仕途快車道上,所以王琦絕望的不僅僅是個人,還對整個家族的未來充滿了擔憂與不甘。

  嚴重的焦慮情緒困擾下,王琦很想以身殉職,起碼能直接澤及子弟。

  韓述見他神情悲苦,就耐心說:“王公,因太師軍令,一些事情不能向王公吐露。只是希望王公返回南岸后能重整部伍,新的戰令很快就會到來。”

  “很快?這能有多快?”

  王琦自嘲苦笑:“太師遠在平陽,軍令一來一去需要五日。天水生亂,韓遂叛軍士氣大漲,隴西各軍若是潰敗,退路斷絕,必將覆沒于隴上。待韓遂叛軍聯合天水亂臣,賊兵破陳倉走街亭殺入關中,則太師治下難免驚駭,東州叛軍乘勢而進……”

  感覺自己過于悲觀,討論這種事情也過于消極,王琦反應過來后抬手抽了自己一耳光:“是我疏忽了,為今之計唯有強攻冀城,如此才能遏制天水各縣生亂。隴西各軍即便失利敗退,也能經天水退回陳倉,這樣我軍也有一戰之力。”

  說著,王琦端起溫熱茶湯飲一口,只覺得格外苦澀。

  韓述側頭去看一名屬吏,對方手捧一道軍令上前:“將軍、王將軍,太師軍令。”

  “念。”

  “喏。”

  軍吏雙手捧著,念道:“衡方三營吏士死守冀城不可不救,各縣作亂者不得姑息放縱,文白可自行處斷。我將傳令王琦,你二人協力平亂。”

  聞言,王琦嚯的站了起來,眉目之間滿是不可思議與驚喜。

  他眼睛放光看韓述,韓述嘴角翹起露出微笑:“唯一不好的就是張公遇害,韓某還是來遲了幾日。”

  “不,文白來的正正好!”

  王琦的氣息兇烈起來,目光如炬:“明日我就啟程進擊冀城,接應衡方三營吏士!”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