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38章 不想談?那就打到你想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1953年1月21日,艾森豪威爾正式就任。

  與杜魯門不同,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是一個根正苗紅的軍人。

  他早就看出美國的選民對戰爭已經厭倦了,因此‘結束朝鮮戰爭’也成了他最有力的競選口號。

  現在他上任了,自然是立刻開始著手兌現自己的承諾,體面的結束這場戰斗。

  然后他就發現,這件事遠比想象的要更加棘手。

  新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雷德福,拿著文件向他詳細報告了美軍目前的情況。

  “國內因為朝鮮戰爭而動員的總人數是572萬人,美軍現在總兵力已經達到了363萬人,其中派往東亞的美軍高達179萬人次。”

  “也就說,美軍每兩個士兵,就有一個曾經去過或者正在朝鮮。”

  “而我軍包括陣亡、負傷、失蹤被俘的總傷亡,已經達到了20萬人”

  “另外,南軍的總傷亡人數已經達到了150萬人,聯合國軍其余部隊傷亡加起來也有10萬人之眾。”

  艾森豪威爾越聽臉色越難看。

  然而讓他頭疼的還不止如此。

  雷德福剛剛報告完,國防部長威爾遜也開口了。

  “根據計算,今年軍事預算最少也得有500億美元,其中朝鮮戰爭專項資金要超過300億。”

  500億美元這個數字一出來,讓艾森豪威爾倒吸一口涼氣。

  “怎么這么多?”

  即使美國財大氣粗,這500億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這已經是美國GDP的13,是聯邦政府預算總額的70。

  威爾遜有些無奈道:“總統先生,不管愿不愿意承認,美國經濟在多個維度上都已經展現出了戰時經濟的痕跡。”

  “而且被動員的也不僅僅是陸軍,為了確保朝鮮的制海權與制空權,海軍動用了一半以上的主要作戰艦艇。”

  “5個航母戰斗群被長期部署在朝鮮周邊,進行封鎖、轟炸以及火力支援任務。”

  “空軍同樣也將近半的作戰聯隊投入到了朝鮮戰場,在米格走廊,中美空軍多次進行了激烈的噴氣式戰斗機空戰。”

  “而空軍在整個戰斗中投下的炸彈總量,已經達到了65萬噸,這斷崖式碾壓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的總消耗量。”

  艾森豪威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的耳朵。

  “一個小小的朝鮮戰場,消耗怎么會如此之大?我們還有希望取得勝利嗎?”

  雷德福聳了聳肩膀:“我已經到朝鮮看過了,雖然不愿意承認,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取得勝利,恐怕得進行全國總動員。”

  “這絕對不行。”艾森豪威爾想都沒想就拒絕了,畢竟他的競選口號是結束戰斗。

  而且還是那句話,蘇俄才是美國真正的強敵。

  如果讓美國的小弟們知道,打一個剛建國的中國都要動員全部力量,這些小弟們還會團結在美國周邊,去與蘇俄對抗嗎?

  艾森豪威爾問道:“你們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一旁的國務卿杜勒斯開口道:“撤兵。”

  “撤兵?”艾森豪威爾還是搖了搖頭。

  撤兵的確是最簡單結束戰爭的辦法,但是他現在根本就沒有理由撤。

  朝鮮戰爭莫名其妙的打了這么多年,啥也沒得到不說,美國人還死了一大堆。

  這要是憑白無故的撤了,游行怕是立刻就要搞起來。

  別說4年后的連任,就是2年后的中期選舉這關,自己可能都過不去。

  見艾森豪威爾這也不同意,那也不同意,幾人也沒有好辦法了。

  打又不能打,撤又不能撤,美國完全是被吊在了半空。

  討論了半天,沒有任何結果的艾森豪威爾決定自己親自去朝鮮看看。

  幾日后,艾森豪威爾秘密訪問了朝鮮前線。

  指揮部會議室內,艾森豪威爾沒有跟卡拉克和范弗利特浪費時間,直接了當的問道:“你們兩個打算怎么辦?要怎么樣才能取得勝利?”

  范弗利特一下子來了精神:“總統先生,只要你再給我10個師和32個炮營,我還能打!”

  聽到范弗利特的要求,艾森豪威爾想起自己看到的志愿軍防線上那密密麻麻的坑道,直接搖頭拒絕,他可不是不懂軍事的人。

  艾森豪威爾直接說道:“打不動的。”

  “首先,即使我把兵力調過來,眼前的防線也幾乎不可能突破。”

  “其次,即使突破了,越往北打中軍的補給線就越短,他們只會越打越強,我們絕無可能推到鴨綠江。”

  艾森豪威爾清晰的看到了問題的核心,朝鮮戰爭已經到了誰也打不贏誰的地步。

  即使美國全面和中國開戰,也不可能徹底擊敗中國。

  繼續下去,雙方就只能這么持續的消耗,可是這種消耗只會讓美國付出無法接受的代價。

  聽到艾森豪威爾的話,克拉克和范弗利特沉默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誰也忽悠不了誰。

  不過范弗利特還是不相信自己就這么敗了,他還想再拼一把。

  “總統先生,我認為我們還能打下去的。”

  “之前攻擊受挫,完全是因為地形的原因,只要地形不受限制,在各兵種的有力配合下,敵人的坑道防守體系并不難突破。”

  “如果您愿意,我可以組織一次空、坦、炮、步聯合實戰演習。”

  “不管下一步是打還是談,我想這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艾森豪威爾跟卡拉克看向范弗利特的目光各有不同。

  范弗利特神情則是有些緊張,如果不是不得已,他也不想直接挑戰克拉克的權威。

  但是他沒辦法,國會里有人質疑他使用的彈藥太多,覺得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已經提出了要對他進行調查。

  如果不能拿到一個勝利,等待他的就是到國會接受質詢。

  這個質詢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麥克阿瑟受到了什么樣的屈辱,范弗利特清楚的很。

  讓范弗利特松了一口氣的是,艾森豪威爾在考慮半晌后,決定讓他試一試。

  “可以組織一場小規模的戰爭來進行實驗,不過一定要萬無一失。”

  “我們需要向全世界展現出我們的強硬。”

  整體態勢打不贏,但不代表局部戰場不能打。

  正如范弗利特說的那樣,即使是要和談,打一場勝仗也是有必要的。

  “是!請總統先生放心!”范弗利特有些喜出望外。

  為了能改變自己的結局,范弗利特將全身心投入到了這次戰斗當中。

  按照范弗利特的計劃,這次戰斗包含了空地協同作戰、空地聯合打擊、步坦協同作戰。

  目的是向中軍和全世界展現美軍的聯合作戰能力。

  整場戰斗又分為了突襲和捕俘兩個動作,只要能抓到幾個俘虜,美軍就能在媒體上大贏特贏。

  為了實現自己目標,范弗利特集結了所有的戰斗力量,而行動目標則是選擇了金平北丁字山陣地。

  丁字山說是一個山,但是地勢相對平緩,屬于西月嶺和西馬山的中間地帶。

  最關鍵的是,這里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21支隊只擺了一個排的守軍,只有一條主坑道和兩個防炮洞。

  因此范弗利特對此戰有充足的信心。

  坦克開路、飛機騎臉,他想不出,自己能怎么輸。

  確認此戰必勝,范弗利特再次叫來了記者,而且是一口氣叫來了12名,還搞起了現場直播,他想要蓋過之前五方嶺的報道。

  作為范弗利特的翻身戰,又有這么多的記者在,大場面肯定是少不了的。

  1月25日,站在指揮部內,范弗利特信心滿滿的下達了攻擊命令。

  “鞭撻行動,開始!”

  上百架飛機出動,對丁字山陣地實施了3小時的覆蓋式轟炸,投擲的炸彈超過90噸,丁字山被炸的地動山搖。

  隨后,8個炮營126門大口徑榴彈炮組成的支援炮群立刻跟上,又是一陣火力急襲。

  一陣鋪天蓋地的炮彈過后,飛機再一次飛抵戰場,大量的煙霧彈投到了陣地上。

  利用煙霧遮蔽視野的功夫,美31團1營兵分三路展開了進攻。

  為了一舉拿下陣地,范弗利特出動了50輛潘興坦克。

  左右兩路各10輛重型坦克,中間主攻方向則是直接集結了30輛重型坦克。

  坦克掩護著步兵朝陣地撲了過去。

  看著如此凌厲的攻擊,在場的記者無不感嘆,紛紛將鏡頭對準了山頭,并且進行調整好了拍攝角度。

  然后他們就拍下了美軍狼狽逃竄的全過程。

  包括隱蔽指揮部內的艾森豪威爾和克拉克,戰場上的所有人都看的目瞪口呆。

  范弗利特都快要把望遠鏡給捏碎了。

  三次,美軍整整連續進攻了三次,卻又接連三次被打的抱頭鼠竄。

  在這一刻,范弗利特明白了,面對志愿軍,美軍士兵已經沒有必勝的信心了。

  坦克因為反坦克壕停止后,步兵立刻就不會打仗了。

  哪怕坦克隔著幾百米給他們提供了強大的火力支援也無濟于事。

  對面僅僅只有一個排,而美軍這邊,不算飛機、大炮、坦克,僅僅是步兵就有一個營。

  但是打不下來就是打不下來。

  此時,前線的美軍營長,眼珠子都紅了。

  一個營打一個排,志愿軍死了不到10個人,美軍死了150個人。

  自己還有什么前途可言?這還能進步嗎?還有進步空間嗎?

  就在美軍營長紅著眼準備命令全營突擊的時候,范弗利特選擇了放棄。

  這一戰幾乎打沒了范弗利特的精氣神,他一臉黯然的離開了指揮部。

  接下來,他也會離開朝鮮。

  親眼見識到美軍戰斗能力的艾森豪威爾,一臉郁悶的重新返回了白宮。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沉寂已久的老將站了出來。

  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求見了同為五星上將的艾森豪威爾。

  得知麥克阿瑟有清晰而又明確的解決辦法,艾森豪威爾非常高興的接見了他。

  寒暄兩句后,艾森豪威爾迫不及待的問道:“你有什么好辦法?”

  “很簡單。”麥克阿瑟一臉的自信:“直接發通牒,要求蘇俄、中國、朝鮮投降,否則就扔原子彈!”

  “啊?沒了?”艾森豪威爾此時一臉的懵逼。

  麥克阿瑟點了點頭:“沒了,就是這么簡單!”

  “總統先生,我知道五方嶺戰斗的結果,但我們現在是絕對不能主動和談的,即使是打不動也要熬下去。”

  “雖然這在軍事上是非常不理智的決定,但卻是外交上必須得動作。”

  “一旦主動和談,美軍打不動的問題就真的要暴露了。”

  “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不但不能和談,而且還要展現我們的強硬才行。”

  麥克阿瑟雖然不了解五方嶺的具體戰斗情況,但是他了解美軍。

  能打的美軍閉嘴的戰斗,傷亡肯定小不了,而這個時候是萬萬不能暴露出美軍的虛弱情況的。

  艾森豪威爾明白了麥克阿瑟的意思。

  這個時候提出原子彈,可以有效的轉移注意力,讓全世界都去關注原子彈這個更危險的問題,而且還能擺出強勢的態度,讓所有人都認為美國打算繼續戰斗。

  而這兩點,又可以很好的讓人遺忘剛剛結束的五方嶺戰役,還有那個該死的丁字山現場直播。

  不過艾森豪威爾還是有些猶豫:“如果只是虛張聲勢,最多也就喊個半年一年,要是一直喊,只會徒增笑料。”

  麥克阿瑟一攤手:“那就投擲戰術原子彈好了,如果您有需求,我可以再次出山。”

  艾森豪威爾沉默了,他真的有在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但是不管怎么想,艾森豪威爾都不覺得這是個好的方案。

  這倒不是他道德有多么高尚,而是他不覺得這有什么用。

  艾森豪威爾親眼見識過志愿軍的坑道,按照他的判斷,原子彈并不會造成多大的殺傷。

  在這種情況下,用原子彈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畢竟蘇俄是有可能用原子彈反擊的,美國可不能跟中國一起死。

  禮貌的送走麥克阿瑟后,艾森豪威爾又跟智囊團討論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重啟談判。

  不能打又不能撤,談就是唯一的選擇。

  收到命令后,克拉克立刻立刻重啟了談判進程。

  不過談判也是有技巧的,之前是美國說不談的,現在他們雖然想要和談,但是卻要擺出不愿意談判的態度才行。

  為此,克拉克絞盡腦汁的想了一個借口,那就是出于人道主義,商談交換傷病俘虜,從而使雙方重新建立聯系。

  不過雖然美軍此時非常想談,但是擺出的態度卻是十分的蠻橫。

  而這個態度也改變了聯合國軍其他國家對朝鮮戰爭結束時期的認定。

  在他們看來,美軍維持了之前的態度,就代表戰場也維持了之前的態度,以此推斷,戰場局勢沒有任何的改變,停戰還遙遙無期。

  這就讓這些國家有些不淡定了,美國財大氣粗能打下去,可不代表他們想要繼續打下去。

  在世界各國的推動下,美軍‘不情不愿’的加速了和談進程。

  不過對于美軍的表演,志愿軍并沒有太在意。

  畢竟美國向來幺蛾子多,也從來沒有談判的誠心,因此志愿軍并沒有多少心情跟美國實打實的談。

  雙方的談判重啟工作進展非常緩慢。

  然而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3月5日,Stalin突然去世,這直接影響了整個世界的局勢。

  蘇俄新政府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向中朝發來信息,要求立刻啟動談判工作。

  此時,其實所有人都已經想要停戰了,因此大家又重新坐回了板門店的談判桌前。

  大家此時的訴求其實都已經很清楚了,不過這個時候美國卻是來勁了。

  Stalin的突然去世,美國突然覺得如果就這么停下來,好像有些不太甘心。

  因此對于中國的條件,美國一個字都不同意,反而要求必須全部按照美國的條款來,否則就要使用原子彈。

  這可把談判小組的人給氣了個夠嗆。

  對于美軍的蠻橫不講理,志愿軍回答也很清楚,既然不想好好談,那就打到你想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