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41章 國師她傾國傾城3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老鴨湯,里面放了酸蘿卜和青筍,味道極鮮極美,寧嫣喝了半碗才開口說話:“等吃完飯,我教你一段法訣,如果你能吸收靈氣那就能修煉,就算不能修煉也能強身健體。”

  皇帝大喜,但他還要端著,生怕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失了禮,嘴角的笑意被他壓了又壓。

  最后,終是沒壓住。

  他趕緊端碗喝湯,遮住自己的笑臉。

  然后快速吃完了午膳。

  飯后,寧嫣便將引氣入體的法門教給了皇帝。

  “這法決,有人煉了三年五年也不見得入門,你要有些耐心,不必急。

  有問題再來問我。”

  原主就曾教過皇上修煉,可惜,她自己都不會,更不要說教會皇上了。

  皇帝背會了法決這才戀戀不舍的離開。

  他走后,寧嫣帶著宮女去了書房,“把這些書整理到一個書架上。”

  書架上的書擺的稀稀拉拉,幾個宮女很快就收拾完了。

  寧嫣一揮手,那空出來的幾個大書架就被填滿了。

  宮女們:……震驚著震驚著她們也就習慣了。

  等書房整理好,寧嫣打發了宮女,拿起一本《相術之源》仔細觀看。

  原主的爹寫的一手好字,哪怕是作注解的小字,每一個都是工工整整清清楚楚,這一看就到了掌燈時分。

  宮女小聲提醒:“國師大人,該用膳了。”

  寧嫣這才抬頭,“去幫我把皇上請來。”

  宮女忙低聲應是,立刻出去喊人。

  皇上來的很快,中午從國師這兒離開后,他就被母后叫去了慈寧宮。

  所問皆是飛天后感。

  皇上也是很無語的,離開的時候他的母后還說下次再飛,一定要帶上她!

  呵呵,母后可真敢想!

  國師只能帶他飛!

  回到宸陽殿后,他就一直在練國師給的法決,可惜,他沒感受到半分氣感,剛要準備用膳,國師就派人來請,他就趕緊過來了。

  “國師,請朕來可是有事?”

  “剛才我占卜了一卦,今年冬季北方會暴發雪災。

  大雪會整整持續半月,積雪壓塌房屋,百姓凍死餓死十占二三,家禽家畜更是十不存一,皇上一定要讓人提前預防。”

  袁焱臉色登時一變,“國師可知具體是在哪方哪個州嗎?”

  寧嫣拿過蒼瀾國地圖,鋪在書桌之上,纖纖玉指按在地圖最邊上的兩個州點了點,“這兩個地方都是雪災中心。”說罷又在周圍圈了一下,周邊地區也會受影響,最少,方圓百里。”

  “國師可知這場雪災何時開始?”

  寧嫣:“臘月十一。”

  “朕知道了,這就召大臣進宮,商議此事。”

  “皇上且慢,你先看看這個。”

  她將桌上剛剛寫完沒多久的紙張遞給了皇上。

  “預防雪災,救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皇上盡快找可信的人將這張方子上的東西做出來,運往周邊幾個國家換取銀錢,或直接換成糧草運回來,以抗天災。”

  袁焱將方子接過來一看,頓時大喜,“這是琉璃的制作法子?”

  “對,這方子不僅能制出漂亮的琉璃制品,還能做出可清晰照人的鏡子。”

  袁焱眼睛亮的驚人,清晰照人,這樣的鏡子他能賣出天價!

  “好,朕,這就去辦!”

  皇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方子的事,他交給了工部侍郎楚正,此人寒門出身,為人耿直,做事也穩妥,皇上還是皇子時,兩人就熟識,交給他皇上最是放心。

  吩咐完楚正后,又宣召了幾位肱骨進宮。

  “國師說今年北方有雪災?這,保真嗎?若卜算錯了,那可是勞民又傷財!”

  人老成精,朝中可不是人人都信奉什么國師的。

  那些人認為所謂神跡都是糊弄人的把戲,而且,現任國師實在太過年輕,之前又未顯露過本事,就算信卜算相命一道之人也是有些不信任的。

  兵部尚書卻道:“防治雪災,無非就是加固房屋,儲備糧食柴禾御寒衣物,這些東西就算提前買了,也都能用上,不會浪費。

  可一旦真的暴發了雪災,百姓沒有任何準備那就是百倍千倍的損失!”

  武將出身的老尚書最在意的就是人命,有人國家才能昌盛。

  丞相等人也贊同兵部尚書的說法,于是很快幾位大人就商量起了具體對策。

  君臣商談一夜,次日一道道政令頒布了下去,朝中幾大部門兒都動了起來。

  好在,今年北方豐收,糧食倒不缺的。

  另一邊,楚正派人尋找制作鏡子的各種材料,然后沒日沒夜的加緊制作,加上寧嫣的方子寫的詳細,工坊那邊很快就做出了好幾套成品。

  當日,皇上召大臣議事,用的就是玻璃的茶具,又留了所有大臣用飯,喝酒就用的玻璃的酒杯。

  有大臣很會配合,問皇上的琉璃器皿哪兒來的。

  皇上就把剛開沒多久的琉璃坊的名字說了出去。

  反正是把前期宣傳做的足足的。

  很快京中各府全都對這些茶具趨之若鶩,玻璃器皿也是供不應求。

  與此同時,一大批玻璃器皿和制作精美的鏡子,被運到周邊幾個國家。

  這個世界的蒼瀾國并不太大,京城距最東邊相鄰的陳國不過千里,快馬加鞭半月就能到。

  離西邊的梁國也只有二十天左右的路程,距離最近的是東北方的趙國,就算是趕馬車運送貨物,有八天也足夠了。

  趙國也是最小的國家,皇后是蒼瀾國的公主,因趙國國王識相,每任皇后皆出自蒼瀾,這才得以存活。

  玻璃器皿,尤其是那些可以把整個人都看清楚的鏡子一面世,就被人爭相搶購。

  售賣的商人得了銀錢立刻購買糧食運回國內,一時間周邊國家的米價都被蒼瀾的商人搞的上漲了一波。

  與此同時,京城中也生出一些流言。

  因著國師的預言,京中動作頻頻,那些看不慣國師的人在酒樓茶肆這樣的地方大肆議論國師,說她根本沒有卜算的能力,皇上竟也信了她的妖言,還真的派人朝北地運送物資,議論著議論著國師就成了禍國殃民的妖妃。

  這些流言傳播迅速,沒幾日就連高坐金鑾殿的皇上都聽見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